全章节阅读重回七零,疯批知青她下乡致富
  • 全章节阅读重回七零,疯批知青她下乡致富
  • 分类:现代都市
  • 作者:漓沫沫
  • 更新:2024-05-11 18:55:00
  • 最新章节:第32章
继续看书
古代言情《重回七零,疯批知青她下乡致富》,男女主角分别是姜姝宋时琛,作者“漓沫沫”创作的一部优秀男频作品,纯净无弹窗版阅读体验极佳,剧情简介:“咳咳,胡婶儿,有事吗?我刚上完厕所……”胡婶儿听到姜姝的解释,这才明白了为啥这丫头身上的味道这么重。现在天气热起来了,在厕所里蹲一会儿就容易有味道。胡婶儿将粽子给姜姝递了过去。“小姝啊,婶儿包了粽子,给你送两个尝尝。”胡婶儿说明了一下自己的来意。现在是华国的七十年代,粮食正是最为金贵的时候。......

《全章节阅读重回七零,疯批知青她下乡致富》精彩片段


这一次胡婶儿过来,手里端着一个碗,里面放了两个粽子。

眼瞅着要过端午节了,所以她包了几个粽子,这一次过来,就是给姜姝送粽子尝尝的。

这丫头一个人在家,也没别的亲人。

这年纪的小丫头,多半不会自己包粽子吃。

可是姜姝一开门,胡婶儿就闻到了一股味儿。

她下意识的捂着鼻子。

姜姝这么一个漂亮的小丫头,怎么身上臭烘烘的?

呕……

这味道真的熏的人都快吐了。

看到胡婶儿这样,姜姝的脸上多了一抹尴尬。

“咳咳,胡婶儿,有事吗?我刚上完厕所……”

胡婶儿听到姜姝的解释,这才明白了为啥这丫头身上的味道这么重。

现在天气热起来了,在厕所里蹲一会儿就容易有味道。

胡婶儿将粽子给姜姝递了过去。

“小姝啊,婶儿包了粽子,给你送两个尝尝。”胡婶儿说明了一下自己的来意。

现在是华国的七十年代,粮食正是最为金贵的时候。

现在胡婶儿给拿了两个粽子过来,非常的大方难得。

想到这一世胡婶儿是真心的照顾她,帮衬她,姜姝心里便暖暖的。

姜姝没有和胡婶儿客气,而是接过了粽子,和胡婶儿道谢了一下。

胡婶儿笑着道,“不客气,小姝,你要是喜欢回头再找婶儿拿,婶儿先回去了。”

看着胡婶儿离开的背影,姜姝将门关上。

虽然现在姜姝吃饱了,可是她还是吃了一个胡婶儿包的粽子。

是白糯米粽,沾点儿白糖吃,味道特别好。

吃过粽子,姜姝便去洗了一个澡,将身上的味道洗去了最后,才去了胡婶儿家。

人家送了她两个粽子,姜姝过去的时候带了一瓶水果罐头。

看着姜姝过来,胡婶儿笑着问道,“小姝,你还有什么事情吗?”

姜姝便冲胡婶儿道,“胡婶儿,我有一件事想找您商量商量。”

胡婶儿忙将姜姝请进了屋子里,“小姝,你有啥事,你说。”

姜姝冲胡婶儿直接道,“胡婶儿,我已经报名下乡去了,我的工作名额要转出去。

晓娟姐现在是不是着急着找工作,要是您觉得合适的话,我这个工作名额可以转给晓娟姐。”

姜姝的工作好,其实转给别人的话很方便。

现在城里的工作十分难得,年轻人不愿意下乡的就必须买工作。

一份普通的工作,都能卖个七八百块。

像姜姝这样坐办公室又是好单位的工作,就算是卖个一千多块钱也是好卖的。

姜姝却想着将这自己的工作名额转给胡晓娟是有自己的原因的。

姜姝当初去世了之后,灵魂徘徊飘荡着。

她死了以后,陶家人甚至都没有给她收尸,还是胡婶儿一家人出钱安葬的她。

姜姝便想着,若是有机会,一定要好好的回报胡婶儿一家。

可是后来,她看到了陶家人后续经历的事情,也看到了胡家后续经历的事情。

胡晓娟因为没有弄到工作名额,所以只能下乡去了。

而在黄晓娟下乡之后,被当地的一个乡下小混混盯上,夺了清白,只能嫁给了那人。

婚后的胡晓娟自然很惨,整天受到家暴,没熬到知青回城就香消玉殒了。

胡叔和胡婶儿因为这个闺女额去世受到了不小的打击,两人在没多久之后,也双双去世了。

想到胡叔和胡婶儿这么好的人呢,姜姝觉得他们不该落得这样的结局。

如果自己的工作名额转让给胡小娟的话,胡晓娟就不用下乡去了,也不会有后续的一系列遭遇。

胡婶儿注意到了不是姜姝转让工作,而是下乡的事情。

“小姝,你要下乡?好好的,你要下乡干啥呢?现在多少人都不想下乡,你有工作,完全可以不用过去的。”

姜姝没有解释太多,随便扯了一个由头道,“胡婶儿,我在这边只有我一个人,有时候太孤单了,我这是去投奔亲戚去的。

胡婶儿,你就说这工作名额你们要不要。

要的话,我就转给晓娟姐,不要的话就算了。”

胡婶儿听了姜姝这话倒是能理解了。

这丫头现在只有一个人,一个年轻漂亮还有钱的女娃娃生活在这儿确实危险了些,免不得被人盯上。

要不是他们家平时帮衬照看的多,姜姝指不定一定已经被小混混给得逞了。

这丫头要是能投奔靠谱的亲戚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

这段时间胡叔和胡婶儿正愁着闺女的工作问题,这会儿见姜姝愿意将工作名额转出来,当然愿意买下来。

“小姝,这工作名额我们愿意要,你看你这份工作转让出来,需要多少钱?”

知道姜姝的工作好,所以胡婶儿估摸价格肯定不会太低。

姜姝道,“胡婶儿,你们给六百就行了。”

胡婶儿一听姜姝报的价格,就知道这孩子是故意给他们家报便宜了。

按照姜姝的单位和工作内容,就算要个一千块都不过分。

胡婶儿知道姜姝是好心,但是他们家也不能占了人家的便宜是不?这不是欺负人家小姑娘吗?

于是胡婶儿忙道,“小姝,婶儿知道你的工作好,六百块太少了,这样,婶儿给你一千吧。”

姜姝却没有的答应,“胡婶儿,我只要六百。

您不用觉得我的工作名额卖亏了,其实我还有一件事拜托你帮忙。

你帮我,我给你算便宜点没什么。”

胡婶儿琢磨了一下,便问道,“那行,小姝,你有啥需要婶儿帮忙的只管说。”

姜姝将自己的要求说了一下。

自己要下乡去,这边的房子就直接空了出来。

没人住,姜姝只怕被人惦记上,所以她打算将房子租出去。

可是自己以后下乡,就没办法忙活这件事,得拜托胡婶儿帮忙租一下房子。

以后收到的租金,每个月给她汇过去。

另外姜姝还考虑到乡下置办很多东西不方便,如果需要的买得东西或者需要兑换的票,希望胡婶儿能在京市这边帮帮忙,到时候给她弄到再寄去乡下。

胡婶儿听到姜姝的要求,觉得这个不是什么难事,爽快的应下了。

答应了姜姝这件事,胡婶儿就给她拿了六百块钱。

闺女工作的事情解决了,胡叔胡婶儿心里很是高兴。

姜姝则和胡婶儿,胡晓娟约定好了,等明天一早就一起去单位那边,将工作转让的手续办好。

也就是说,牛棚这边的人同样住的很杂。

得知牛棚里住的人的身份,姜姝不禁感到一阵惋惜。

这些可都是人才啊,若不是这几年,他们肯定不会来这里受罪。

若是运气好,可能会熬到柳暗花明的那一天。

如果运气不好,熬不过去,就得落得她父母前世的悲惨结局。

姜姝现在能信任的人就只有自己的父母,牛棚这边的其他人,在没有摸清楚底细之前,姜姝可不敢贸然与他们接触。

万一被举报了,对于她绝对是灭顶之灾。

姜姝走路不带声的摸到牛棚附近,在暗处观察起牛棚里的具体情况。

很快,她的视线就找到了心心念念的那两个身影。

牛棚这里有好几间屋。

姜姝的父母住在其中的一间。

那个中年教授,老首长,还有老中医,一起挤在一间屋,而两外一间住着的两个中年人,肯定是搞科研的夫妻。

几人分住三间屋子。

他们住的屋子十分破旧,原本以为知青点已经够破败了,没想到牛棚这边的环境更是差的离谱。

知青点虽说简陋了些,可至少不漏风不漏雨,打扫干净了,正常的居住功能还是能满足的。

但牛棚这里的屋子,到处都是破洞,漏风又漏雨。

夏天炎热,这里又靠近牛棚,蚊虫特别多,日子可想而知有多难熬。

冬天就更不用说了,东北的冬天比冰窖还冷,住在这种不挡风不挡雨的屋子里,在没有御寒衣物的情况下,想熬过冬天,只能靠老天爷保佑。

躺在床上的父母,和姜姝记忆里的简直判若两人。

此时的他们,佝偻的身形中透着虚弱。

夜色里,姜姝看不清楚他们的容貌和气色,但想也不用想,他们现在肯定非常沧桑狼狈。

记忆中的父亲一直是个温润如玉的男人,母亲也是一位优雅的贵妇人。

原本风光体面的父母竟落得如今这步田地,姜姝越想鼻子越觉得发酸。

这会儿不是心伤感慨的时候,她现在下乡来了,一定要帮助父母熬过这几年。

姜姝拿着一块小石子,朝父母的屋里扔了过去。

扔了好几个石子,姜父都没听见动静。

姜姝也想不到别的办法,只能将石子扔到了父亲身上,终于,姜父姜文州从睡梦中醒了过来。

他觉得很奇怪,迷迷糊糊感觉有人在用东西砸他。

可是四下一看,根本没看见有人。

他的手一摸,摸到床上有好几个小石块,才确信刚才的事不是错觉。

姜文州觉得很蹊跷,便从牛棚走出去查看情况。

姜文州出来,一眼就看到牛棚的墙角处站着一个黑不溜秋的人影。

姜文州脑海中一瞬间闪过各种想法。

这人是小偷?

不对,他们住在牛棚这边的人,能有什么东西可偷的?

不是小偷的话,那又是谁?他想干嘛?

姜文州刚想出口质问的时候,姜姝赶紧小声的喊道,“爸,是我!”

对于自己闺女的声音,姜文州自然是熟悉的不能再熟悉。

在听到姜姝的声音时,姜文州觉得肯定是自己的耳朵出现了幻听。

闺女咋可能出现在这里呢?

不可能!

他闺女现在应该在京市才对。

而就在姜文州愣神的时候,姜姝已经走到了他的跟前。

“爸,是我,我是姜姝。”

姜文州借着月光,看清了姜姝的脸。

确实是他闺女!
最新更新
继续看书

同类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