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继续看书
青衫仍然盯着棋盘,看似风轻云淡的话中,却事关整座天下的走向。

段古玉迅速从愤然的状态清醒过来。

“在前辈面前,晚辈不敢胡说。”

就算他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在这位即将制定人间新规矩的大修士面前,说出任何关于天地规矩的言语。在俗世间说了只当玩笑罢了,但在这里说出的话是要承担天地因果的。

“但晚辈想告诉兴祖大人,百年前为配合谱牒仙人铲除魔教总舵。前辈江湖人士付出了无数生命,斩杀魔教教主。出力绝不比谱牒少半分。

但现在,兴祖大人。晚辈斗胆进谏。

天下的邪道从未被彻底清除,往后之路。任重而道远。”

青杉很认真的倾听这位后辈的谏言,随即点了点头。

“段古玉,天地规则将被谱写为律法。虽然站在谱牒仙人的立场,但我依旧不希望人间从此,少了座江湖。”

不知道当时参半说出这句话时是否带着私心。

可能是一个小小的由头,但除了已经仙去的师傅外,大概没人知道兴祖参半的父亲曾是一位不知名的江湖中人。

...

流传后世近万年的《天下尽律》中记载着这样一个画面。两名男子对坐于石台之上。手握奕子,口出天宪。头顶是一轮灿烂明日,往后便是无尽的深渊。

这个画面为何人所记录,世间大概已经无从得知。但直到千年后,世人依旧知就在这场“登仙论”后,万象天下的世间规则显露雏形。

画中居右侧,被后世称为逍遥仙鼻祖的段古玉段老祖。同谱牒仙人领袖兴祖参半,也就是后世所称的天帝本人坐而论道。

在几个时辰的时间里。段古玉由简入深,条理清晰地提出了包括聚,散,离,合在内的十项七十五条草案。后在三教百家的多数赞成下,谱写在万象天下第一部律法《天下尽律》之中。

段古玉本人的名字也同兴祖,至圣,天尊,佛陀一齐被记录在整部律法的开篇。至于段古玉本人是否与资格同几位巨擘相提并论,后世几百年也没吵出个结果。

后世之事,后面再提。

...

“你先下去吧,这几日三教百家的大人物都在天道宗祖师堂议事,到时我想请段仙友把这些话同三诸位一齐讨论。”

直到段古玉被之前那位天道宗长老带走后,青衫依旧盯着棋盘上的局势紧皱眉头。

只见石凳右侧出现点点光亮汇聚成人形,而棋盘上也泛起一点微光。

“如果白子落于此处,还有三成胜算。”

青衫闻言将白子落下。一阵思索后,紧皱的眉头顿时舒展。

“论这棋道,还是天尊大人厉害啊。”

青衫对面前之人的棋道是由衷的钦佩。只见青衫面前坐一身穿墨袍的白须老道,一手轻握羽扇,另一手牵一青牛。

“夏国死难百姓,贫道已经让弟子超度轮回。可知参半宗主如何处置这剑修?”

明眼人都知道,逍遥仙本质上属道家的一处分支。道家领悟道、修养德。好普世之理。几乎所有弟子都要下山降妖魔,入俗世悟道。遇到志同道合之人便会分享甚至传授自己所悟之道,这才有了后世的江湖。

如今百年间,三教同谱牒仙人日渐割离是有目共睹的事实。道祖亲传甚至曾经当众持剑斩杀武兴洲宗门领袖,解救近千位江湖散修。

儒家亚圣也曾说过希望给所有谱牒仙人讲一讲道理。至于佛家,能讲的故事并不多。只需知道一位东江樊洲的宗门副宗主正准备带人下山屠尽周遭村落拓展宗门势力范围。结果刚出山门,一群仙人就被一尊真佛摁在土里,个个露着脑袋听了整整三天的静心咒。

之所以表面上三教与谱牒仙人没有直接的冲突,只因没有任何一个人想看到三教与宗门仙人一起厮杀,到时必定天下大乱。

可毕竟这段时间对于双方来说出了这么件震惊天下的大事,作为暂任宗门谱牒仙人一脉领袖参半的态度就显得极为重要。

而如今让参半真正为难的是,眼前天尊对于自己来说。还有另一重身份。

始祖长明子为证道心,曾化身拜入道家祖师门下成为天尊座下亲传弟子。后脱离道家自立门户,这才有了如今的天道宗。所以才有了始祖那句仙道一脉之语。

若按按辈分来讲,参半应与观楼台大掌教玄都真人同辈,见到天尊大人得喊一声师公。只是此事如今所知之人极少,都是活了数百年的人精。诸位都默契的心照不宣罢了。

青衫起身活动双臂,站在悬崖边四处张望。

“在我看来此人死罪可免。但毕竟出了这么档子事,活罪还是免不掉的。具体如何处置,还有看他接下来议事中的表现。”

墨袍老道手牵青牛起身与青衫男子并肩而立,齐眺远方。

“那咱们是否该谈些要紧之事。参半宗主,隔天网出现裂痕事关整座天下无数苍生,如果这域外凶兽当真对此方天下有所企图,天道宗当真要独自承担这份因果?”

...

“天尊大人。千年来,三教百家教化天下苍生,对天下有着莫大功德,本就不应沾染此番因果。况且有一件事情在下一直没有告知任何人。

隔天网最早一次出现裂痕是在四百多年前,始祖他老人家最早感知到了这股天外的力量。最终也因它而走火入魔。”

“师傅仙去前将自己一身机缘功德传授于我,同时也把这番因果交给于我。他在给我的嘱托中也曾写道过‘天晴不过五百年’这句话。在不久前我也感觉到这股来自天外的力量,根本不是一般修士可以承受的,更何况凡人呢。”

“这股力量相较参半宗主如何?”

老道士终于收起了玩世不恭的态度。接下来的任何一个字都可能事关整座天下的亿万苍生,容不得丝毫怠慢,就算自己是道家圣人也不可以。

“目前还不清楚,我也只能给出一个模糊的答复,对方极有可能境界在我之上,如果配合天道宗护宗大阵,我有把握将其镇压在中土之下。这两年术家和阴阳家老祖也相继推算出了时间。我们最多还有二十年准备。”

“中土的百姓,我会让门人逐渐疏散至余下八洲,到时就有劳三位祖师。如果天道宗没有将天外凶兽拦截于中土,还请三位立即手中符箓引爆大阵。参半愿以一宗性命换得天下苍生。”

话音未落,青衫与老道两侧各有一人现身。

“兴祖此番救世之举,老儒替天下读书人谢过。”

儒衫老者腰悬玉佩,手握书卷,身周不时吹来徐徐清风。

“夫子言重,若能度过此番浩劫,天下必将会重新制定规矩,这几日百家给出了不少意见,还劳烦夫子费心。”

语毕,三道身影逐渐模糊直至消散。

...

参半望着这座名为“飞升”的石台,这里曾经是始祖仙去之地,不由得有些出神,世人只知师傅是独得苍天青睐之人,却不知欲拿其金,必受其重。而自己身前早已再无先人。

自己真的可以接住师傅没有接住的因果吗?就算挡住住这股外敌,自己的一身修为功德又会不会成为别人的嫁衣。一切都太过未知。自己能做的就只有拼尽全力。

无愧于世人,无愧于本心罢了。

就在参半吐出一口浊气之时,一道由术法所聚的金色令牌凭空出现在石桌之上。这是参半委托师兄调查玄叶宗宗主逆天理使用活人祭天一事的结果。

拿起令牌,青杉只看到上面只有四个娟秀小字。

“已为常矣。”

随着令牌散为点点金光,参半猛地摇了摇头。遂起身开始了漫无目的散步。方才一瞬之间的某个念头让参半生平第一次对自己脚下的道途产生了不经意间的错落之感。

“师傅,这就是您想看到的天下吗?”

...

三道身影于飞升台消逝,又在山脚处同时显现。

“夫子看来参半宗主为何就算独揽因果,也不将此事告知天下。此番为何?”

墨袍道人问道。

儒衫老者依然翻阅着手中书卷,回答道。

“外盗易挡矣。”

老道人听到后会心一笑。

“善。”

从不远处也传来一声。“阿弥陀佛。”

儒衫老者又伴着墨袍道人向前走出几步,放下手中书籍,打趣道。

“可问天尊,参半宗主方才可曾故意隐瞒棋力?”

“就他那点水平,比他师傅强点。”

小说《拂剑朝天阙》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继续看书《《《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