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继续看书

再加上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讨伐东吴又占据了天下大义,东吴一旦反抗,会被天下下视为“反叛”汉室。

于是在朝堂上多次建议东吴,对北方俯首称臣。

主公孙权为此一度摇摆不定。

幸好大都督及时归来,最后说服主公孙权,下定了抗曹的决心。

否则一旦投降的风气蔓延开来,必将导致东吴军心大乱,东吴不战而自溃,想要再次提振军心,几乎没有可能。。

鲁肃虽然敬重张昭,但在对待抗曹的问题上,对张昭嗤之以鼻。

张昭怎么就不想想,曹孟德生性多疑,即便东吴投降,曹操的大军依然会挥师南下。

无论东吴投降或者不投降,孙氏都必然会被曹操灭族。

而他们这群东吴大臣,能否侥幸逃过,亦未可知,但极有可能会被曹操一起清理。

毕竟东吴既灭,蜀汉刘备则不足为虑,曹操那时考虑的是稳固政权,将不再需要那么多精兵良才,多余的都会被其处死。

东吴唯有殊死一搏,才能寻求一线生机。

“张公啊张公,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啊。

你真应该来前线瞧瞧。

吴蜀联军勁力同心,定然能够战胜曹操!”正当鲁肃踌躇满志之时,忽听数百丈开外的壁垒上,有兵卒正引颈高歌。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那厮声音粗犷,完全是一副公鸭嗓,起初鲁肃倒也不想过多理睬。

大战在即,经常会有士卒思念家乡和亲人,在夜幕深沉时高歌一曲,抒发一发内心的情绪,算是苦中作乐吧,即便是在对岸的曹魏几十万大军,同样如此。

“——三”士卒们随心所欲,战前唱何曲目皆可,唯独禁止这首。

因为这首辞赋当中,提到了了一个非常特殊的人,大都督周瑜的妻子:小乔。

孙策当年谋划攻打荆州时,拜周瑜为中护军,一同前往。

拿下皖城之后,得知皖城桥东有两位美人,天姿国色、淑德俱佳,素以美貌著称十里八乡。

街道上的百姓们也都说,皖城的鸟儿每年过了春天都不舍得离去,就是为了多看一眼二女的芳容。

之后,孙策娶了其中的姐姐大乔为妻,而周瑜则娶了妹妹小乔为妻。

婚后,周瑜和小乔相敬如宾、恩爱有加。

两人郎才女貌,当时成为东吴民间的一段佳话。

此次大都督亲自坐镇指挥前方战事,中途听闻小乔感染风寒,甚至放下军中繁重事务,决定返回家中探望。

出发前又嫌弃马车跑的太慢,命他从军中牵来一匹腿力最好的战马,连夜赶回家中。

正是由于亲历此事,鲁肃甚为清楚,小乔便是孙策的软肋,也是他的逆鳞。

谁敢触之,大都督必将以最强烈的态度予以回应。

而眼前此人吟唱的辞赋,竟然毫不避讳的提到“小乔”名讳,一旦让大都督知晓此事,恐怕会招致严重的刑罚。

念及此处,鲁肃当即跨马扬鞭,前去制止那个不知死活的家伙。

不过,那人并非凡夫俗子,而是他的一位老相识,庞统。

襄阳庞统,为了躲避战乱,暂时住在了江东。

鲁肃知道他具有真才实学,便将他引荐给了大都督周瑜。

而庞统也没有让鲁肃失望,当面给周瑜献出了一个火攻曹军的连环计。

周瑜仔细揣度以后,采纳了庞统的计策,并且让他留在军中任职。

但是这厮刚刚得到大都督的赏识,怎敢高声吟唱此等诗赋?鲁肃也没给对方好脸,脸皮一拉,呵道:“士元,你好生大胆!这是大都督的忌讳,你也敢吟。

你可知道,大都督和夫人情比金坚,大都督最在乎的就是夫人。

此番你好不容易得大都督信任,怎可做出如此愚蠢之事?”鲁肃平时很少冲人发火,但庞统这次做的太过分,他实在是不能忍受。

明明有着“凤雏”之名,行事却丝毫不考虑后果和影响。

庞统听完鲁肃的一通责备,倒也没怎么生气。

步行至鲁肃的战马旁,拿起马背上的水壶,猛地灌了一口解渴,这才笑道:“子敬啊,你好生胆小。

大都督何许人也,气概非凡。

哪里会在意我等小人物。”

鲁肃知他狡辩,不过气也顿时消解了不少,说道:“你可不是什么小人物。

‘凤雏’之名,如雷贯耳。

世人皆知,你与那刘玄德帐下的军师孔明齐名。

士元,我劝你一句,既然投靠大都督,今后莫要再行此事。

激怒了大都督,连我也保不住你的。”

鲁肃本来是一番好意,提醒庞统注意言行。

谁知,庞统听完以后,当即望着远处道:“诸葛孔明不过是遇到了刘玄德,才一飞冲天。

子敬,你休要将我与之相提并论。

待此次大战胜利,我庞统,也能名动天下。”

庞统恃才傲物,为人狂傲,举世皆知。

听见这番话语,鲁肃笑了笑,便停止了呵责。

庞统的确献上了良策,若能成功,定能挫败曹魏大军,也算找到了证明自己的机会。

鲁肃回想起刚才庞统吟唱的内容,沉吟道:“不过这诗句,倒是大气磅礴,胸襟开阔,极其适合抒情。

我听闻是那诸葛善所作,最近几天还在江对岸,掀起了不小的波澜,不少文人雅士对此推崇备至。

诸葛善此人,绝不可轻视!”聊到诸葛善,庞统神情复杂道:“子敬,你说出了我内心所想。

这首诗词,今后会流芳百世。

我们都以为诸葛善只擅长谋略,但从这首诗词看来,他才华横溢,野心和抱负可不小,隐隐有蟒雀吞龙的气象。”

提到诸葛善,即便是连诸葛孔明都不放在眼里的庞统,言辞之间,却是充斥着钦佩。

“你倒是与他惺惺相惜……士元,你临行前,再与我推演一番那破敌之策,不能出任何闪失。

你所献火攻计,我这两天斟酌许久,越想越觉得玄妙,几乎可能是我们扭转乾坤的唯一方法。”

随后,两人离开前线,返回军帐中。

夜色渐深,鲁肃命人点亮火油灯,一时间房间内变得温暖而又明亮。

两人站在沙盘前,重复推演了几遍接下来的计划,摸清了其中的关隘,确保计谋万无一失。

首到半夜,军帐外传来打更声,两人才模拟推演完毕。

鲁肃向旁边走了两步,忽然弯腰拱手道:“士元,我会再传信黄盖将军,嘱咐他全力配合你的计策。

但其中最关键的一环,诱使曹孟德使用连环大钉锁住船只,需你本人前去完成,乃是整个火攻之策的关键所在。

东吴安危,全部系于你一身,拜托了!”鲁肃对庞统有知遇之恩,分别之际又情真意切的嘱咐,庞统心中也产生了一丝欣慰,恭敬的回了一礼,说道:“士元定不辱使命。”

“带上佩剑吧,路上以防万一。”

庞统摆了摆手,道:“既是‘逃离’东吴,投奔曹营,当轻装上阵,带着佩剑反而太过刻意。

曹孟德老奸巨猾,任何细节都会令他生疑。”

庞统拜别鲁肃以后,便是按照商量的计策,前去投奔了曹操。

庞统星夜兼程,鲁肃送了许久,首到看不见大营中的火光,方才才止住脚步。

“庞统此去,九死一生,希望一切顺利吧。”

天亮时分,天际泛起鱼肚白。

生龙活虎的曹操,与一众将士,一大早从前线视察归来,便是收到了一个坏消息。

》》》继续看书《《《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