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推荐大明:从画像里走出来的太祖
  • 全本小说推荐大明:从画像里走出来的太祖
  • 分类:现代都市
  • 作者:咸鱼丶不翻身
  • 更新:2024-05-16 00:05:00
  • 最新章节:第11章
继续看书
主角朱由检李晨的军事历史《大明:从画像里走出来的太祖》,文章正在积极地连载中,小说原创作者叫做“咸鱼丶不翻身”,故事无删减版本非常适合品读,文章简介如下:“穿越了。”“竟然真得穿越了。”“但是他娘的穿成了画像是什么鬼?”“让我当阿飘吗?”睁眼来到了明末,成了挂在皇帝寝宫的太祖画像,还和明朝的国运绑定。这可怎么办,明朝亡了,他就要魂飞魄散?为了活下去,也为了弥补历史遗憾,他决定重振明朝!什么东林党,八大商,但凡叛国误国者,杀无赦!区区蛮夷,也想欺他泱泱大明?做梦!...

《全本小说推荐大明:从画像里走出来的太祖》精彩片段


“所以今日你所看见的都给咱藏进肚子里,不可伸张。”

“眼下也就你和朱由检知道咱的存在,可别让你家皇爷失望。”

李晨并没有去吓唬一个宦官的兴趣。

而且王承恩在历史上的评价挺好,自然也没必要为难他。

叨叨的把话说完,王承恩的身子趴的更低了!

我去!

难怪自家皇爷最近一直赖在偏殿不走,搞半天竟然是太祖显灵!

那如此说来...

自家皇爷最近所动用的手段,应该都是出自太祖之手了!

王承恩作为人精,很快就想明白了这几日所困扰他的一些问题。

而想明白后,他就更害怕了!

太祖显灵对于朝廷百官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

要是以洪武时代的律法来查这些官员,基本都得被剥皮充草!

要是让他们知道太祖朱元璋醒了,第一时间想的绝对不是恭喜,而是盘算着要怎么把这太祖给干死。

否者,他们必死无疑!

“老奴知晓。”

“请太祖放心!”

“这件事老奴必将藏进心里,绝不告知第二人。”

他没有询问太祖为何会突然醒来。

也没有去多说其他的。

作为奴才,知道这种秘密已经是极为危险的事情。

再往后打听很有可能会招来杀身之祸。

只当是皇爷孝心一片感动上苍,这才引的太祖显灵吧。

“嗯,如此便好。”

“以后就由你守着偏殿,无关人等不得入内。”

“太祖的安全关系到咱们大明的国运,大伴你多费点心,务必要守好了!”

“等以后大明走上正轨重回巅峰,朕许你银钱豪宅,并会准你收容义子为你送终,死后也能配享帝陵,享皇家香火!”

一旁的朱由检见太祖说的差不多了,赶紧张嘴补了两句。

这几日,他不断反思自己,很多东西也明白了不少。

对于下人需大方!

哪怕是宦官也是有需求的。

只需对症下药然后许下承诺,必能收拢人心!

固然,听见朱由检这话,趴着的王承恩立马不抖了!

有些震惊的看了自家皇爷一眼后,这才赶紧磕头谢恩。

“谢皇爷!”

“不过老奴没别的需求。”

“能一辈子守着皇爷就是奴才最大的荣幸!”

一个帝王,能够对他这么个宦官许下承诺...

王承恩表面惶恐,内心却是极为感动。

要说他这种无根之人最大的念想是什么,那无疑就是想要个送终的晚辈。

至于金钱...

他倒是看的很开。

守我一辈子?

听见王承恩的话朱由检不由得愣了两秒。

顿时就又想到了太祖所说的那些事...

十几年后自吊煤山!

杀妻杀女...

忍不住深了口气,朱由检的眼神微微冷淡了两分。

娘的,那群该死的野猪皮!

朕!

必灭了他们!

“好了,太祖的事情你已经知晓。”

“切记不可乱传。”

“朕答应你的,你也收着便是。”

“现在你去将东厂曹化淳,西厂魏忠贤,首辅温体仁以及兵部户部两位尚书还有六部要员全都叫来。”

“顺便把田尔耕也给朕叫来!”

一想到十几年后的惨剧,朱由检也顾不上其他的了。

他已经迫不及待要给这些蛮夷一个教训!

虽然现在还没办法灭了他们,但是却可以让他们在这个冬天尝到苦头!

“是!”

“多谢皇爷。”

“老奴即刻去办!”

王承恩赶紧领命出了偏殿。

等到走远了一些,这才抹了抹额头倒吸了两口冷气!

太祖啊!

竟然是太祖!

看来这大明的官场是要来一波大洗牌了!

小说《大明:从画像里走出来的太祖》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钱虽然是个王八蛋。

但作为帝王,没有钱是万万不行的。

无论是执行新政还是训练士兵,亦或者打赏收买人心。

一切的一切都要归到钱上。

和朱由检琢磨了许久,将整个计划反复敲定后。

第三日,一直对外称病没露面的朱由检,这才带着朱由检上早朝了。

本来朱由检还说抽点时间琢磨一下他此时这状态到底都能干些啥。

结果好家伙,大清早的天还没亮他就被带到了大殿。

虽然朱由检现在是个灵魂体,但如果睡眠不足那也是会困的!

这不,躲在画像里的朱由检此时已经打了七八个哈欠。

他奶奶的,古代上班都这么早的吗?

倒是龙椅上的朱由检,这几晚都没怎么休息这精神状态还相当不错。

不愧是有名的工作狂啊。

精神头就是好。

“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等到百官纷纷进入大殿站好,随着王承恩这一嗓子,代表着大明朝最高权力中枢的朝会便开始了。

进来的百官都不瞎,跪拜完后一眼就瞧见了旁边挂着的太祖画像。

一时间,不少人眉头微皱有些疑惑。

不太清楚这新皇帝为何会将太祖画像给请了出来。

然而还没等他们询问,上面的朱由检倒是先一步开口了!

“各位爱卿,朕刚刚即位,实感百姓生活很是艰难。”

“经过这几日的考虑后,朕决定从即日起,只要朕大明还在,便永不加赋!”

“也算是替百姓减轻一些压力!”

朱由检此时已经有些等不及了,直接开口将永不加赋的事情讲了出来!

本来他还有些心疼。

这百姓的赋税,赋是进的他内库,而税是进的国库。

永不加赋说白了并不会影响朝廷的运转,只会影响皇帝的私房钱。

要不是太祖提出的赚钱方案非常不错,他还真舍不得!

而此时下方,所有的朝野大臣在听完朱由检这话后果不其然,全都愣了!

永不加赋?

嘶....

卧槽!

这可是正儿八经的仁政啊!

立马的,不管是东林党人士还是其他重臣,全都暗暗点头。

不愧是他们选中的皇帝,果然有仁君的风采!

就是有点可惜,要是永不加税那就更好了!

下方,内阁首辅黄立极第一个站了出来,高声道。

“陛下仁慈,此乃仁君之策,必将造福四海!”

说完倒头就拜!

后面百官也纷纷高声应和!

坐在上方的朱由检看着跪了一地的百官,心里忍不住呵呵一声。

“既然大家不反对,那今日便将诏令发布下去吧。”

“这件事不得耽误尽快去办。”

“同时让锦衣卫和东厂派人进行督查,防止有人歪曲朝廷意思从中谋私。”

这话前半段听着没问题。

但后面这一句却是让下面正歌颂朱由检仁慈的大臣们有些懵逼。

什么?

让厂卫督查?!

什么情况?

陛下你不是前两天才下令捉拿魏忠贤吗?

这才几日不见怎么又要用厂卫了!

这两个害人不浅的玩意不赶紧才撤掉,留着过年?

尤其是那些东林党的人,全都快把眼珠子给瞪了出来!

感情折腾了半天,你朱由检是一点没有裁撤厂卫的意思?

合着我们之前白高兴了?

这可和在信王府上聊的不一样啊!

他们为什么推朱由检上位,不就是因为朱由检在信王的时候和他们一样,极为讨厌厂卫那些混账!

所以他们相信,只要朱由检上位,厂卫必被裁撤。

到时候他们这些正人君子不就能彻底放飞自我,随意捞钱了?

但是现在...

朱由检这态度却是让他们有了种被欺骗的感觉。

陛下这是要变卦的节奏啊!

百官,尤其是那些东林党人脸上的疑惑和愤慨全都被上面的朱由检坐收眼底。

不过让朱由检有些意外的是。

他动用厂卫这事却并没有一个人上前劝说。

躲在画像中的朱由检此时也忍不住摸了摸下巴。

果然都是些人精。

今日朱由检的施政手段刚有变化,他们就立刻谨慎了起来。

在没有摸清朱由检的底细之前,估计是不会贸然开口的。

不过,这事你们不开口,下一件事你们还能忍住吗?

此时台上,瞧着大臣都不说话。

同样有些回过味来的朱由检吐了口气,眼神瞬间犀利了两分。

都不张嘴是吧?

行,你们不开口那我接着说!

“永不加赋的事就这么定下了,既然大家都没意见那我们再聊聊下一件事。”

“在朕还没有登基之前,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去街上游荡看这人间烟火。”

“那时候朕还只是一个普通的王爷,远没有现在这么多烦恼。”

“而在街上闲逛时,朕就经常发现个问题。”

“那就是有很多青皮无赖长期骚扰商贩,行那勒索之事。”

“这让朕非常的气愤。”

“堂堂天之脚下,岂能容这等人如此放肆?”

“所以朕决定,由锦衣卫抽调一千人即刻成立一个新衙门,名为【城管府】。”

“以京都为试点对其进行整改,凡是发现有寻事挑衅者,重判!”

城管府?

管理街道上的青皮无赖?

朱由检这话说完,下面的一群大佬们立刻互相对视了两眼。

这听着也是仁政啊!

不过,为何又是厂卫负责?

我们这些正人君子陛下是一个都不打算用?

还是说...

陛下是想借此恢复锦衣卫的人脉网?!

草!

想都别想!

首辅黄立极思索片刻后立刻站出来拱手道。

“陛下仁慈,愿为百姓出头这是好事情。”

“但臣认为这衙门由锦衣卫负责,可能不太合适。”

“这些人为非作歹多年,在民间全是骂名!”

“如果由他们负责,可能会把好事变成坏事。”

黄立极这话说的比较委婉,但意思却是表达清楚了。

城管府什么的他们可以同意,但锦衣卫负责这事绝对不行!

开玩笑,要是让他们天天在街上晃悠,指不定就会听到一些不好的消息,看见一些不好的事情。

他们还怎么去青楼消费,去欺男霸女,去抢夺民田?

不行!

绝对不行!

门都没有!

好不容易才把锦衣卫和阉党给逼到了绝路。

决不能让他们被重新被启用!

一时间,不少大臣也站了出来表示反对。

瞧着黄立极等人到底是坐不住了,朱由检嘴角一撇摆了摆手。

眼神中冷光一闪而过。

“黄爱卿这话说的就不太对了。”

“锦衣卫擅长和三教九流打交道,属于最佳人选。”

“再说了,这事也并不需要名声好的人去做。”

“锦衣卫的凶名本来就可以用来震慑那些青皮无赖。”

这些人果然不在乎江山社稷。

他们心里只有党争!

就算是知道锦衣卫很适合办这事又如何?

老子看你不爽,就绝对不会同意!

难怪太祖如此反感这些文人,都是TMD一群垃圾!

当年自己绝逼是瞎了眼,竟然会觉得这些人有大才!
最新更新
继续看书

同类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