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读佳作穿越后,五岁福娃摇身一变成县令
  • 畅读佳作穿越后,五岁福娃摇身一变成县令
  • 分类:现代都市
  • 作者:火霄山的莲公主
  • 更新:2024-06-03 09:45:00
  • 最新章节:第31章
继续看书
《穿越后,五岁福娃摇身一变成县令》是难得一见的高质量好文,陶安安陶继是作者“火霄山的莲公主”笔下的关键人物,精彩桥段值得一看:陶安安白了一眼眼前的中年人,出个题目也不知道用白话讲出来,非要用的这么文绉绉的。算了,好歹这题也能听得懂。“第一层是三盏,后面成倍增加就行了。”陶安安直接给出了答案。那边掌柜听到题目在埋头苦算,可没想到小神童算的比之前那道题还要快,真是亮瞎了他的眼睛。但是算的对不对,他立即就将答案带入,手指在算盘上快速打着。......

《畅读佳作穿越后,五岁福娃摇身一变成县令》精彩片段


总的来说这道题并不难,稍稍有些智慧的人都能想到这一点,毕竟才三天,要是50尺的墙,或者是500尺的墙,那就难说了。

当然只要肯花时间,一点一点算,还是能算出多少天会相遇的。

所以要算出两只耗子会在哪一天相遇一点都不难,难的是后面。

这种题目如果放在现代,给一个四五年级的小学生能做出来,但是放在古人身上,那就真的就是那一小部分才能做出来。

听到陶安安的解释,崇宁帝点点头,他出的这道题已经和今年春闱上出的题目差不多难度了。

第一问不难,但是难就难在第二问。

陶安安继续说道:“既然是第三天的话,我们就能发现,大老鼠要挖就会挖四尺。”

配合自己的说法,陶安安还伸出了四个白嫩嫩的手指头。

“小老鼠要挖就会挖四分之一尺,所以大老鼠挖掘的速度是小老鼠的16倍,也就是相当于16只小老鼠。”

“这么多啊。”明空惊讶出声,活这么大,老鼠还是见过的,但是这么多老鼠,想想都头皮发麻。

明空还真就在自己光光的脑袋上挠了挠。

“所以,两只大小老鼠同时开挖的话,就相当于17只小老鼠同时进行。我们再看这天还需要挖多少。大老鼠前两天,一共挖了三尺,小老鼠一共挖了二分之三尺,一共是五尺,所以到第三天的时候,就只剩下了二分之一尺。”

说到这里,陶安安顿了顿,说了这么多话,有点口渴,这桌上也没什么茶水,真是的。

崇宁帝仿佛看穿了陶安安的心思,对对台里面的掌柜喊道:“掌柜上茶。”

一见这三个人,便知道不是普通人,而且这位老爷刚刚出的题目也着实有趣,有趣的是,应答的还是一个小娃娃,这件事就更加有趣。

所以,掌柜也听话地从后面的柜台,掏出了茶壶和茶杯。还亲自给两个人倒了一杯茶。

“两位请慢用。”

陶安安是一点客气都不讲,现在正是口渴的时候,端起茶杯一口就干了。

“我干了,你随意。”

就这一句话,又将崇宁帝给逗乐,使得那边段京生段公公看的是又嫉妒,又羡慕,再想着自己和大老爷聊天的时候,也用这调调?

不管那边面白无须的同志怎么想,润过喉咙的陶安安便接着说道:“剩下二分之一尺,两只老鼠同时开挖,又相当于17只小老鼠,所以这么算下来,一只小老鼠能挖三十四分之一尺。”

光是这三十四分之一的数字就让明空差点原地去世,数字好大,他数不过来,还是师傅念的经文简单多了。

不过现场除了小和尚,其他几位大人可都能听明白。

当然也有一个不明白的,那就是庞程,他是一个武夫,又不是书生,要明白干嘛,也不知道为何会得出这个奇怪的数字。

“小公子算的真是准确。”掌柜称赞道,又给眼前的小神童续上一杯茶水。

陶安安以一个你不错,你很好,你很有眼力见识的目光送给了对方。

她接着说道:“既然小老鼠挖了这么多,剩下的自然都是大老鼠的,大老鼠在这天挖了十七分之八尺,这么算的话大老鼠一共挖了三又十七分之八尺,小老鼠挖了一又十七分之九尺,这位大老爷,我算的可对?”

陶安安笑着端起茶杯,一副世外高人的样子,浅酌了一下茶水。

哎,茶水真不好喝,真是怀念我的蜜雪,我的阿姨。

“对,你算的很对,而且这方法……”崇宁帝听了陶安安的回答,点点头,而且这个解题的方法也是他没有想到的。

当然,解题的方法有很多,这题目对崇宁帝本人来说也不难。但是想想自己,在眼前孩子这么大的时候,能否算出来?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神童。

崇宁帝起了爱才之心,便又问道:“我再出一题。”

“可以,不过……”陶安安弯着眼睛,看起来像是一只狡猾的狐狸。

“你有什么条件,你尽管提。”

“我饿了。”陶安安自然是不客气。

她本就没打算回去吃饭,原本是想着在当铺当了玉佩,获得资金的时候,就带着自己小老弟潇洒潇洒的。

“行,京生啊。”崇宁帝刚把段京生叫到跟前,就想起他们也是口袋没钱,这才来的当铺。

不过这不要紧,现在掌柜就站在这里,于是他就掏出那枚玉佩。

“掌柜,麻烦兑个银子,好让这位小神童吃好。”崇宁帝心情高兴,便开了一句玩笑。

掌柜一看玉的成色就知道这几位果然和自己想的一样,不是普通人,随后就跟段京生忙去了。

“等吃的回来还有些时间,要不,你先答了这道题如何?”

“行啊。”一看这人讲究,而且陶安安也不是真饿。

崇宁帝很快出了第二道题。

“远望巍巍塔七层,红光点点倍加增,共灯三百八十一,请问各层几盏灯?”

陶安安白了一眼眼前的中年人,出个题目也不知道用白话讲出来,非要用的这么文绉绉的。

算了,好歹这题也能听得懂。

“第一层是三盏,后面成倍增加就行了。”陶安安直接给出了答案。

那边掌柜听到题目在埋头苦算,可没想到小神童算的比之前那道题还要快,真是亮瞎了他的眼睛。

但是算的对不对,他立即就将答案带入,手指在算盘上快速打着。

“这么快,你该不会是随口说了一个答案吧。”崇宁帝也是震惊。

这题是他以前做过的一道题,现在回想起来,似乎还把答案给忘了。让他现在做,还需要想一会呢。

那边掌柜很快就核算出来,不禁脱口而出:“还真是神了,还真是三。”

“你快说说,这三你是如何算出来的,你要是说不出来,那我只能当你是小儿胡言。”

“呵。”还小儿胡言,这是看不起谁呢。

陶安安直起腰,对着明空正经道:“小老弟,你看着,你哥哥我要开始装哔了。”

出了贡院,门口的人也在陆陆续续离开,好在这次并没有发生任何的踩踏事件。

“爹爹。”

看到陶继的时候,陶安安心里就一个词,这就是古代版的犀利哥啊。

“安安。”见到自己思思念念的闺女,陶继快步跑过去。

“老弟,快接住。”陶安安真怕自家爹爹一着不慎,摔个狗吃……咳咳。

明空听话的迎上去,别看只有五岁,但毕竟是一个武功高手,还是成功接住了陶继。

陶继想抱的是自家的闺女,但是干儿子都迎上来了,他也只好伸手就将干儿子抱起来。

“好儿子。”

此时陶继心里有些惭愧,因为在贡院里面,他只心心念念了陶安安,并没有想到自己的干儿子。

不过,他的脸上也看不出什么,只能看出一脸的疲惫,还有脏兮兮的。

“爹爹,我们你还走得动吗?”

“嗯,爹爹走得动。”陶继保证道,这时候可不能在儿子女儿面前示了弱。

陶安安不疑有他,就催促着几人赶紧回去。

“哎,早知道就雇一辆车了。”这倒是陶安安没有想到。

而且这钱她舍得花,给爹爹花钱,心甘情愿。

“不用,爹爹走得动。”感觉到闺女的贴心,陶继很是开心,而且他知道几个人身上并没有太多钱财,这雇车的钱不花就不花了。

他倒是不知道陶安安口袋里面还有一个银锭子呢。

几人很快就回到了旅店。

“爹爹,你快坐下,先吃点东西,再休息。明智师傅,麻烦你端一盆水过来。”陶安安安排着。

“还是我自己去吧。”陶继作势要起身。

“老弟,按住爹爹。爹爹听话,你现在吃点东西,这粥是温的,少吃一些,等你休息过后,我们再吃大餐。”陶安安都想好了。

也不知道爹爹在里面过得怎么样,想睡觉是肯定的。

想想这种感觉就是在火车上坐了九天,就算在火车上睡了觉,但下了火车,依旧困的要死。

见陶安安安排有序,陶继就听之任之,脸上一直挂着笑容,就是这张脸也是陶安安亲手擦的。

虽然擦的胡乱了一些,但都没让陶继脸上的笑容消失。

等到了晚上,陶继醒过来的时候,陶安安就做主带着一行人,准备找个好点的地方吃上一顿。

“安安,不必如此破费,我们的银子不多。”

“放心,爹爹,吃饭钱还是有的。走走走。”陶安安一手拉着爹爹,一手拉着小老弟。

明智跟在后面,他的脸上也是难得的多了几分笑容。

今晚上,大酒楼的生意好得不得了。

毕竟如陶安安一般想法的人,大有人在。

毕竟很多人都觉得自己这把稳了,几个或十几个学子在一张桌子上推杯换盏。

没人邀请陶继,也是因为万平县就出了陶继这么一个,范围再大一点的老乡,也只是见过面罢了,并不熟悉。

而且他们也不知道陶继住在哪里。

看那些大酒楼的生意如此好,人满为患,陶安安也没有去凑热闹,而是找了一家相对来说环境安静一些的。

“几位客官里边请。”

“有包厢吗?”陶安安开口问道。

迎上来的小二也没想到是眼前的小娃娃开口,不过开门做生意,他也不会狗眼看人低。

却道:“好不巧,今晚的包厢都被订出去了。毕竟今天会试结束,所以包厢提前都被订走了。几位,只能委屈坐大厅。”

“行吧。”早知道自己也提前订一桌的。

不过没关系,他们只要吃好喝好就行。
最新更新
继续看书

同类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