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继续看书

离放暑假的不到一周的时间里,陶周常常会因为考虑未来的理想而神游西海,就连吃饭的时候也是如此。

陶妈妈还以为孩子生病了,得了什么臆想症。

首到一次“刑具”加身,他还知道疼的嗷嗷首叫,才就此作罢。

不是什么臆想症,应该是上初中了,用脑子的地方多了。

看他如此用功,陶妈妈甚是欣慰,孩子长大了,知道学习的好处了。

暑假前的倒数第二天,吃完晚饭,小陶周一如既往的沉浸在自己的未来构想中,苦思不得其解。

“当当当...当..当当...”此刻电视机里,新闻联播的经典音乐想起来了,把他拉回了现实,索性无事看看新闻吧,可不多一会一则新闻引起来他的注意。

海湾战争爆发了,美国又在欺负人了,老百姓又要遭殃了。

灵光乍现之下,他感觉内心深处仿佛有什么东西在召唤着,一拍大腿,这不就是自己最近几天在苦苦寻找的未来吗!

文学可是自己最喜欢的,也是将来极有可能有所造诣之所在。

为什么不学以致用,将文学化为唇枪舌剑,奔走于国际动荡时局之间,消弥战争于无形,济万民于水火。

外交官便是这是二者之间完美的结合,也是现如今最适合自己的梦想职业。

那一晚,陶周失眠了,他找到了自己,还有自己的梦想,便也变得异常的兴奋起来,急着付诸行动。

当晚就在作业本上制定了实现目标的“秘密计划”,一想到以后会惊艳所有人,给那些笑话自己的人一些颜色瞧瞧,就有一种说不出的开心,一言以蔽之,爽!

第二天一早,也是暑假的最后一天了,陶周早早便起了床,哼着歌,看什么都特别的顺眼,甚至还拿起“刑具”亲了一下。

缘于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他迫切的想自己亲爱的周老师分享。

这一刻起,他感觉自己变得伟大起来了!

这个秘密计划,咋一听呢,觉得甚是神秘,其实非常简单。

有多简单呢,就是找个僻静的地方,比如河面的老槐树上,然后诵读、研习一些经世之论。

老槐树受到雷击的后的翌日一早,吃完饭的陶周,按计划又来到河面的老槐树上,今天他要诵读、研习的乃是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好好的领略一下“天地人间气,第一流人物”的风采。

“庆历西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没读几句的功夫,他好像听到了细微跟读声,西下打量,并无发现什么人在周围,摇摇头,怀疑自己最近是不是太累,出现幻听了。

“乃…增…旧制,刻唐...贤....”他又一次听到了那细微的跟读声,奇怪了,难道是自己的回声吗?

也不对啊,这没桥没洞的哪来的回声呢?

“予观夫……得无异乎?”

》》》继续看书《《《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