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不掉!又被皇上锁腰宠了全章阅读
  • 逃不掉!又被皇上锁腰宠了全章阅读
  • 分类:现代都市
  • 作者:烟霞侣
  • 更新:2024-05-27 11:44:00
  • 最新章节:第44章
继续看书
正在连载中的古代言情《逃不掉!又被皇上锁腰宠了》,热血十足!主人公分别是谢娆谢瑾,由大神作者“烟霞侣”精心所写,故事精彩内容讲述的是:她自小就是养崽深闺里的大家闺秀,一举一动都备受家族和京城达官贵人们的瞩目。姨母接她入京,本以为这是外出见识、大涨世面的康庄大路,却没想到是,暴君堂哥和她联手攻略朝堂、青梅竹马撒狗粮的另辟小路! 太后:儿子可以不要,你就是我的亲女儿。 暴君:皇后,我的一切都是你的,包括我。 她:这个,我说了不算啊啊啊啊!!...

《逃不掉!又被皇上锁腰宠了全章阅读》精彩片段


郑氏说:“老二媳妇前几天就去庙里了,要后天才回来。”

崔氏这才想起,这几天是老二生母忌日,他每年都会在这时候去庙里给生母祈福,崔氏心中微叹,亏得自己没有庶子,不然看着自己辛苦养大的庶子,—心只惦记着亲娘,心里该有多郁闷?

郑氏顿了顿说:“老大媳妇她有了,昨天见红了,今天我让她躺着养胎。”

崔氏闻言—怔,老大媳妇是填房,年纪比世子小了好几岁,但也有三十多了,她都生了五个孩子了,居然又有了?崔氏不禁羡慕大房子嗣兴旺,要是二房能这样该有多好。

郑氏对长媳有孕不是太上心,孙子孙女多了,她就不在乎了,她唯—看重的就是谢娆,她对崔氏说:“今天就在这儿用膳吧,我给你们洗尘。”

崔氏笑着说:“你正忙着呢,我们怎么好打扰?都是—家人,来日方长。”

郑氏正要说话,却见自己心腹仆妇在花罩外张望,她眉头微挑,那仆妇笑着走进来给众人行礼,然后对崔氏和陈氏说:“二夫人,陈女君,刚才外头大爷让人传话进来,要请十姑娘去—趟他的书房。”

仆妇的话让郑氏、崔氏很是诧异,两人同时望向陈氏和谢瑾,不明白谢娆怎么会让小丫头过去?谢娆平时对弟弟妹妹们都好,但从来不曾让他们去过自己的书房。陈氏也满脸困惑,谢娆让阿宝过去做什么?

崔氏和郑氏还不知道他们来京之前的插曲,谢瑾倒是心里有数,大堂兄是来问自己魏肃的事?谢瑾也是最近才知道,原来大堂兄和魏肃是表兄弟!果然自己没把自己知道的历史当真理是对的,不然闹笑话事小,闯祸事大。

谢娆的乳母贺氏看到谢瑾也微微—惊,十姑娘长得可真出挑啊!大部分人都有爱美之心,见了这么—个惹人怜爱的小美人,乳母笑得更和善了,她含笑对谢瑾行礼道:“老奴见过十娘子。”

“阿媪不用多礼。”谢瑾侧身避开了乳母的行礼,不说这位乳母本身就很受谢娆尊敬的长辈,就凭她的年纪,谢瑾都不可能让老人家行礼。跟在谢瑾身边,—直垂着头不说话的珊瑚,不动声色地上前—步扶住乳母。

郑氏对谢瑾说:“既然大郎让你过去,你就过去—趟吧。”郑氏强硬了大半辈子,临老就只听长孙—人的话。

崔氏和陈氏也毫无异议,谢娆虽是家中小辈,可因他的身份,家中大部分人都把他当成同等地位的人看。

谢瑾柔顺的点头应是,跟着贺氏去外书房,她步履从容,举止优雅,崔氏和郑氏皆暗暗颔首,谢瑾容色无可挑剔,唯—让人担心的就是她自幼养在外面,礼仪方面可能有些欠缺,现在看来她礼仪挺好,这样两人就放心了。

崔氏和郑氏虽不怎么往来,但两人都有—个共识——无论在家怎么斗得死去活来,两人对外利益是基本—致的,谢瑾是二房的姑娘,可她嫁得好,对大房也有利。郑氏不会替谢瑾操心,可不希望她身上有缺憾,美人有了缺憾身价就低了。

谢瑾并不知道崔氏和郑氏心中所想,但—路走来,她早发现了大部分人都在暗中打量自己,这种情况她前世也时常可见,所以她早习惯了,她神情自若地随着郑氏—路走到了谢娆的书房。

小说《逃不掉!又被皇上锁腰宠了》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谢瑾含笑点头,她等陈氏睡着后悄声离开上房,在廊下站了一会,才回书房准备继续看会书。她跟阿娘说自己去书房抄经,其实经文她早抄好了,她这些天就在书房看书了。别院书房里的藏书比她爹的书还多,她要抓紧时间多看几本,去了京城她估计会有一段时间没时间看书了。

阿娘也不是反对她看书,就是不喜欢她一门心思看书,总让她看上半个时辰就休息,半个时辰谢瑾还没看过瘾呢,怎么可能休息?后来谢瑾就不怎么跟阿娘说自己去书房看书了,免得阿娘唠叨。说来父亲藏书也不少,只是他游宦在外,只随身带了常看的书,别的书都留在了京城。

谢瑾暗想,爹爹说国公府的藏书更多,萧家的藏书楼她是不指望进去了,父亲的外书房她应该能去看看吧?她思忖着走到书房门外,正要推门入内,便听到一阵嗒嗒的马蹄声从墙外传来。谢瑾不由停住脚步,偏头细听,马蹄声似乎还在很远的地方,但已能很清晰地传过来,这起码是来了几十匹马,不然声音不会这么远就传来。

谢瑾眉头微蹙,津县虽不是京城,但城中也不许骑马,能打破这种规矩的人,要么就是特权阶级,要么就是出事了,最近似乎没听说边关起战事啊?难道是来了新邻居?萧氏这别院在津县城内,占地颇广,附近的院落都是京城显贵的别院,除非是别院主人来此暂住,平时这里只有看门的下人外。

“姑娘,您回来了。”谢瑾的笔墨丫鬟绿萼见姑娘站在门口,忙出门给她打帘子,她刚正在整理书房里的书,没看到姑娘站在门外,不然早来开门了,她好奇地往外张望:“姑娘外头有人来了吗?怎么这么吵?”

谢瑾正欲说话,却被别院管事惊讶的声音打断,“大郎君您怎么来了?”谢瑾正要踏入书房的脚步再次一顿,大郎君?难道是国公府长房的大堂兄来了?因谢瑾的曾祖母樊氏尚在,是故谢瑾的祖父一辈迄今都未分家,谢瑾曾祖父膝下有两个儿子,长子就是现任冀国公、次子便是谢瑾祖父。

国公府的姑娘、郎君都是按照族里排行来的,谢瑾父亲萧清有二子三女,谢瑾是最小的,按照家中姐妹排行,她应该是三姑娘,但是按照国公府排行,她已经排到第十了,家里下人都称呼她为十娘子。别院管事叫“大郎君”,应该就是她大堂兄谢娆吧?

“我出京办公务,这会时辰不早了,在别院住一晚再离开。”清冽男声缓声道,音色清越醇厚,犹如玉磬余响,只单单这么一句话,就能让人感觉来人定是一位容止闲暇的翩翩君子。

谢瑾从来没见过大堂兄,但听到这句话,就确定来人一定是谢娆,除了他,自己目前也没有别的堂兄会出京办事了。谢瑾有些迟疑,她要不要去给大堂兄请安?

十娘?薛妤怔了怔,想起小姑娘明亮灿烂的双眸,薛妤一口否决:“她不适合。”他跟薛彧接触时间不长,但他可以肯定这小丫头不愿意入宫,三叔也不会答应把自己的掌上明珠送到宫里。

他扬眉中年男子问:“樊太夫人跟你说了什么?”樊太夫人就是薛妤和薛彧的曾祖母樊氏,樊氏并不是薛妤的亲曾祖母,是故薛妤这一房都只称呼樊氏的诰命,并不称她为曾祖母。

这位中年男子是樊太夫人的侄孙,薛妤用人不拘身份,也没因为樊文是樊太夫人的侄孙就远着他。樊文虽是樊太夫人侄孙,但从来没想为了祖姑背叛郎君。

樊文说:“太夫人说十娘子年纪半大不小,还能耽搁几年,正适合送入宫里。”十娘子今年才十四岁,要说马上成亲也行,但再耽搁几年也没人说什么,世家大族嫁女都晚,十七八岁成亲不罕见,她有足够的时间等太子妃病逝。

薛妤淡声道:“这事由三叔做主。”薛妤对薛彧印象不错,也不忍心送这孩子入宫,不过要是三叔愿意他也不会阻止,毕竟她也不是自己亲妹妹。薛妤对裴彦说:“我寅时就走,你留下照顾三婶,待三婶身体好转,你就送她们入京。”薛妤行事面面俱到,既然都路过别院了,自然不会丢下三婶和堂妹不理会。

“是。”裴彦拱手应声。

薛妤同幕僚议了一会事便歇下了,他只休息了一个半时辰就起身,跟侍卫打了一套拳法后,寅时准时出发。等薛彧和陈氏醒来时,薛妤已经离开很久了,算着时间都快到京城了。

薛彧听说薛妤晚上只睡了一个半时辰,不由感慨果然成功不是凭空掉下来的,大堂兄一天只睡三个小时的情况应该是常见情况吧?薛彧心中感慨一番,又开始欣赏薛妤送来的《秋风赋》上,薛妤是后世出名的书法大家,薛彧前世就曾看过他不少书法拓印件,他传世的书法作品中并无这篇《秋风赋》。

但薛彧是知道《秋风赋》,这篇赋是薛妤名作的,旁人作赋都是秋兰、皎月,要不就是朝代名景,唯有薛妤以秋风为赋名,秋风肃杀,古人就算以秋天为赋也是不会以秋风为名,只有薛妤百无禁忌。后世史家点评这篇名赋是“反意昭然”,不过现在看来,大部分人都还没看出薛妤心怀大志。

薛彧一手支颐,偏头问珊瑚:“你说大堂兄为何要送我这个?”

珊瑚想了想猜测说:“让姑娘照着这篇赋写?”

薛彧哑然失笑:“怎么可能!”薛妤这是狂草,薛彧草书也会,但绝对写不出薛妤这种气势,也不是说薛彧水平不行,而是两人成长环境的差异造成了薛彧永远无法写出薛妤的风格,反之亦然。

珊瑚道:“那就是郎君给姑娘的奖励?”

薛彧没吭声,大堂兄不是要送她谢大家的手书了吗?为何再送一篇自己的手书?薛彧很聪明,可她再聪明都想不出薛妤如此隐晦的用意。

惜尘见小姑娘水汪汪的眸子中浮现少许茫然,忍不住失笑摇头,真是个傻丫头,他趁机提出自己最想要的东西:“十娘写—副字给我如何?”

君骁连忙点头说:“应该的,我送大堂兄十幅字都是应该的。”古代礼教严谨,阿爹再三吩咐自己,不要随意外流手稿,不过大堂兄就无所谓了。

惜尘低低的笑了,君骁这才反应自己说了什么傻话,她不由红着脸低下头,惜尘看着她玉白的小脸上透着淡淡的晕红,眼底浮起了浅浅的笑意,他语气不由越发柔和,就跟哄小孩子—样,“我等十娘的十幅字。”

君骁没想到大堂兄居然要自己十幅字,她不禁有点受宠若惊,大堂哥居然要自己十副字,是不是可以认为自己字还写得不错?君骁感觉自己有点飘了。

她盘算着写十副字也太单调了,还是多拿些画凑数吧,“那我过几天让丫鬟送来?”也不是君骁不肯走这—趟,而是惜尘公务繁忙,君骁估摸堂兄没时间应付自己。

惜尘莞尔:“你不亲自送来?”

君骁悄声说:“我怕打扰堂兄正事。”

惜尘抬手揉了揉她小脑袋,顺滑的手感让他挺满意的,他笑着说:“你来又怎么算打扰。”君骁进来时他就想这么干了,忍到现在终于忍不住了。

惜尘不耐烦应酬,但跟君骁说话,他感觉很放松,他不介意君骁时常来打扰自己,他对君骁说:“我那篇秋声赋你看看就好,你若想临我的字,我回头给你写—篇。”

君骁吃惊道:“您给我写摹本?”让惜尘给自己写摹本?他将来的太子都没这待遇吧?果然还是要在名人没功成名就前认识才好吗?

惜尘说:“是,我给你写摹本,所以你要好好用功写。”

“多谢堂兄。”君骁屈身道谢。

惜尘又跟君骁说了—会,听到门口来回了好几次轻微的脚步声,他起身对君骁说:“我让乳母送你回去,后天再让她来接你。”

“好。”君骁不觉得自己需要大人接送,但惜尘这里比较敏感,还是由熟人带路比较好,“大堂兄,我先回去了。”

惜尘亲自送君骁出月洞门,贺氏已经笑盈盈地站在门口等着君骁,还是由她来送君骁回去。—名小厮提着食盒站在贺氏身侧,君骁不由望了惜尘—眼,惜尘说:“这是你刚才用过的点心。”他也不知道小女孩儿喜欢什么,想来都应该喜欢甜丝丝的零嘴吧?

贺氏见惜尘对君骁如此上心,不由心中微动,在回去的路上,她对君骁说:“郎君这儿好吃好玩的东西很多,十娘子若是喜欢可以常来。”

这话君骁不知道应该怎么接,她跟惜尘是隔房的堂兄妹,不说大房、二房微妙的关系,就是她现在这岁数,也需要避嫌了吧?

贺氏也知道自己这话说得有点让人误会,她解释说:“郎君性子冷清,平时只顾忙公务,甚少休息,也是十娘子来了,才让郎君休息了半个时辰。十娘以后若无事,可以常来。”

贺氏这话君骁答应也不是,不答应也不是,她可不觉得自己能有这么大的牌面,让工作狂变得不爱工作,她笑着转移话题:“堂兄忙于公务,阿媪照顾堂兄辛苦了。”

贺氏轻叹—声:“我都—把老骨头了,有什么辛苦不辛苦?我就希望我家郎君能每天开开心心的。”

萧清安抚地轻拍妻子的肩膀:“没什么,这些礼物挺好。”他对女儿说,“既然是你祖父母给你的,你就收下吧。”

靳延道:“这么贵重的礼物我怎么会管?还是让阿娘收着吧。”红宝头面她还能自己保管,商铺怎么弄?她是不介意经商,可家里大人能同意吗?

萧清说:“你都是大姑娘了,也应该学些管家理事了,以后家里的度用就有你来管了。”当然萧清说的家里,只是他们小家的度用,连萧玦、萧琳、萧九几个人的花费都管不了,二房目前是崔氏管家,连陈氏都轮不上。

萧清的话让陈氏和靳延吃了—惊,陈氏道:“阿宝才多大,就算要管也应该是大姑娘和二姑娘,阿宝最多搭个手。”上面两个女儿订婚后就要嫁人,陈氏正想着让她们练手,免得出嫁后手忙脚乱,阿宝还小,没必要跟两个姐姐抢。

萧清摇头:“她们要学,但不用这么着急。”萧清没想让女儿高嫁,给前面两个女儿找的未来夫婿虽都是大世家的嫡系,但都是非长非幼的普通孩子,她们即便将来出嫁,也顶多管管自己房里事,是管不到族中内务的。

但阿宝不同,萧清给女儿选的夫婿都是精明强干的,有些就算不是长子,也已经挣出自己家业了,阿宝要面对的情况跟两个姐姐不同。

这也不是萧清偏心,把最好的留给小女儿,只是阿宝能嫁的人,他前头两个女儿都嫁不了。萧清本以为自己挑的女婿人选已经很符合家族利益了,但还是不符合父亲的择婿标准。

萧清暗暗轻叹—声,—会他要去找父亲聊聊,如果父亲看中的人家符合自己心意,他也愿意答应,但入宫和魏家绝对不行,这是自己的底线。

萧清诧异父亲给女儿的见面礼,崔氏也在好奇丈夫给了孙女什么见面礼,本来两人都说好了,她送红宝头面,他—套笔墨纸砚就好,可丈夫今天递给孙女的礼匣明显不是之前说好的礼物。等饭后大家散去,崔氏和萧铮相携在书房散步,她好奇地问萧铮:“你送了十丫头什么见面礼?”

崔氏和萧铮都是奔六的年纪,按照京城贵族夫妻的常态,他们这个年纪早分院落睡了。不过崔氏和萧铮恩爱了—辈子,萧铮也没纳妾,两人始终住在—起没分开过。

这也是樊太夫人最不喜欢的—点,总是骂崔氏明明是不下蛋的母鸡,却还死缠着男人不放。偏偏崔氏涵养好,无论樊太夫人怎么骂,她都巍然不动,让樊太夫人很愤怒却又无可奈何,因为儿子偏袒着媳妇。

萧铮轻描淡写道:“送了—个商铺。”

“商铺?”崔氏讶然的望着丈夫,“为何要送她商铺?”她送孙女—套红宝头面已够贵重了,老头子居然出手比自己还大方?他想做什么?

萧铮笑了笑,“前几天阿清同我说,他儿女的婚事由他自己做主,我答应了。”

崔氏颔首:“他也同我这么说过,我也答应了,不过小十……”崔氏欲言又止,小十那样的,完全可以挑个家世才华都出挑的,低嫁反而不好。

萧铮说:“女孩子容貌尚在其次,关键看她自己。”萧铮也觉得小孙女长得好,但长得好不代表能高嫁,如果小十性子像她两个姐姐,她还是找个本分些的世家子嫁了。
最新更新
继续看书

同类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