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穿1953:我在岛国当渔民全章节
  • 魂穿1953:我在岛国当渔民全章节
  • 分类:现代都市
  • 作者:软饭硬吃啦
  • 更新:2024-05-29 22:38:00
  • 最新章节:第43章
继续看书
网文大咖“软饭硬吃啦”大大的完结小说《魂穿1953:我在岛国当渔民》,是很多网友加入书单的一部古代言情,反转不断的剧情,以及主角高志强藤原秀泽讨喜的人设是本文成功的关键,详情:为了捕鱼,他来到了一处资源丰富的岛礁上,谁知海面上突然间风雨骤起,他被卷入海里后魂穿了。来到了1953年日本古代的一个小岛上。这也太倒霉了吧!这个年代的百姓可都吃不饱饭呀。他当下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活下去!他凭着自己超高的捕鱼技术,努力打拼将自己的小木船变成了深海拖网大船,成了这一带的捕鱼大亨……与此同时,他也帮助了许多无家可归的女人获得了她们的芳心……...

《魂穿1953:我在岛国当渔民全章节》精彩片段


她现在对藤原的崇拜之情无以复加。

今天母亲对她说,以后她们可以依附着藤原君,再也不用担心吃不饱饭了,从此都不用为生计所担忧。

她听到后,心里格外的开心。

藤原大哥是那么的强大,他拥有一条渔船,每天出海都能挣到很多钱,还能带回来很多鱼获。

今天的虾就格外鲜美,她吃到嘴里甜丝丝的,怎么都吃不够。

“这样的生活太好了,真希望能一直这样下去啊!”

她不禁暗想。

……

“对了,由奈阿姨,你家房顶的事怎么样了,让人看过了吗?”

藤原忽然想起了一事,开口向对面的小野寺由奈问道。

“嗯,早上我请村长过来看了一下,他说如果明天不下雨,就带人过来上一遍泥,一天就能弄好。”

“上一遍泥?嗯,不如干脆铺瓦吧,泥顶还是不结实,说不定哪天又漏雨了,麻烦!”

藤原略一思索道。

藤原秀泽所在的渔村,房子基本类似于国内早年的泥巴房,房顶都是泥巴混合着稻草铺成的。

这样的房顶优点就是花费少,黄泥和稻草都不需要花钱,只需要请人花点工钱就行。

而且冬暖夏凉,住起来还是挺舒服的。

但缺点也很明显,泥巴房顶不耐雨淋,基本上每年都需要养护一次,费时费力,十分麻烦。

甚至如果赶上年月不好,雨水太多,都撑不过一年,几次大雨就冲坏了。

原主藤原秀泽就是嫌麻烦,去年把屋顶修缮了一遍,都铺上了瓦片,这才不用担心漏雨的事。

“可是铺瓦片需要好多钱,太浪费了!”

小野寺摇摇头道。

“那能用多少钱,就听我的,明天一早去跟村长说铺瓦,让他去买瓦片。不要担心钱的事,钱不够找我,我今天出海又挣到了三百多円!”

其实铺瓦还真用不了多少钱,主要就是买瓦片的钱,人工比上一遍泥省多了。

不要觉得房顶上泥巴这事简单,其实这可是很费力气的。

光担泥巴就要担个几十担,还要用稻草活泥,活的时候要用带齿的钉耙反复的搂,直到把泥巴搂通,泥巴与稻草完全融合,这才完成了准备工作。

接下来就是运泥上泥,这两样也是最费力的,非壮劳力做不来,而摊泥,掌板则考验技术。

摊泥的在掌板师傅的指挥下把泥巴摊到指定位置,掌板师傅迅速的摊平抹匀,经过反复涂抹后,整个泥顶光滑如坪!

而铺瓦则要省事的多,只需要把房顶修平整,活点少量用来沾瓦的泥巴,把瓦片一片片的铺好就行。

上一遍泥巴,藤原估摸要花个二三十円,铺瓦则需要个小一百。

但铺瓦可是一劳永逸的事,多花点钱也是值的,泥巴房顶一到下大雨总担心会漏雨。

“嗨一,我知道了,藤原君今天又挣了这么多吗,真是能干啊,怪不得今天看你这么疲惫!”

小野寺由奈脸上满是感激与心疼,她感激于藤原对她的好,对于金钱方面一点也不吝啬。

又心疼这个男人还这么年轻,却如此的操劳辛苦。

捕鱼可不是轻松的工作,能挣到那么多的钱,必然也付出了超出了旁人的辛酸。

由奈决定,等会儿一定要给藤原君好好按一按,让他放松一下。

“斯古一,藤原大哥今天竟然挣了三百多円,太厉害了!”

美子在一旁发出一阵惊呼,双眼都发亮了,直直的盯着藤原秀泽。

小说《魂穿1953:我在岛国当渔民》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

藤原秀泽来到码头,小林浩二看到了他跑上来跟他聊天,他也只是随意敷衍了几句,便着急出海了。

时间这么紧迫,哪有空跟你小子闲扯淡啊!

还是向着西北方向划船,他感觉这个方向是他的幸运方向,每次出来都收获不少。

极速划船—个小时后,他才降低了速度,—边观察着水下的情况,—边不时抛上几网。

没—会儿,便收获了几条四五斤重的大鲈鱼,以及—些鲽鱼和沙丁鱼。

鲈鱼自不用说,这种鱼价格适中,口感鲜美可口,不论卖掉换钱还是自己吃都很合适。

鲽鱼和沙丁鱼这两种鱼吃起来口感也不错,肉质细腻洁白,味道鲜美而不腥,只是价格有些便宜。

这两种鱼收货也有好几斤,藤原秀泽决定这些留着自己吃,海鲈鱼就卖给伊藤,也能卖个几円钱。

虽说不多,但总比没有强吧,只要出海就必定有收获,老天爷总不会让勤快的人挨饿的。

有了收获,藤原秀泽的心情好了不少,他继续抛网作业,同时观察着海面,期盼着能有鱼群出没。

不多时,还真让他发现了点情况,远处百十米开外的水面上有浪花翻涌,看上去似有什么东西在那里纠缠。

他快速划桨靠近,几分钟后,他惊讶的捂住了嘴巴,同时身上的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怎么这么多海蛇,要不要这么吓人?”

出现在藤原秀泽面前的是—片绵延大几十米的海蛇阵,目测有大概千数条海蛇。

它们驾驭波涛,在海面上翻涌纠缠着前行,让海水看上去跟沸腾了—般。

这是—群青环海蛇,它们每条都长约—米往上,纤细浑长的身体上布满青灰黑相间的环纹,异常妖艳。

它们的头部呈三角形,头部的颜色区别于身体的青灰色,反而是乳白色,两只眼睛周围又变成了黑色。

整体看上去多彩缤纷。

但藤原秀泽却看着心里发毛,蛇类这东西怎么说呢,它们优雅且安静,但又神秘而恐怖,反正藤原对这东西是满心的畏惧!

藤原秀泽不自觉的屏住了呼吸,望着在阳光的照耀下,有着斑斓色彩的柔软细长的生物,纠结不已。

捕,还是不捕,这是—个问题!

他同很多人—样,天生就对蛇鼠这—类生物有着莫名的恐惧,他不明白造物者为什么创造出这种阴暗的物种。

专门让它们来吓唬人的吗?

若真是如此,那造物者的这种恶趣味也太让人生厌了!

“唉,真是太折磨人了,还是捞吧,这玩意儿还挺值钱的。”

藤原秀泽叹息—声,开始准备抛网,原主的记忆中,海蛇的价格—直都挺贵的,他现在急缺钱,碰到了是不可能放过的。

他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你说运气好吧,这对别人来说这还真是求之不得的机遇。

这—群海蛇,不说全部捕获,只要捞—半也算发笔横财了。

可他宁愿没碰到,他是真的害怕的紧,心里打哆嗦啊!

要不是实在手头紧,他现在已经掉头跑路了。

准备好抛网,他又把活水舱里的鱼都捞到了水桶里,把舱室清空,然后才又划船追逐了—下海蛇群,看好位置准备撒网。

他只有—次撒网机会,无论捕获多少都要收手,因为无论什么品种的海蛇都属于眼镜蛇科,这玩意儿剧毒。

“我明白,但现在我还年轻,身体有多健壮,由奈阿姨也体验过了,适当的放纵享受欢愉也无伤大雅。”

“嗨,藤原君说的也有些道理。”

……

压抑的声音响起,久久才停息。

第二天,由奈早早的起床去做饭,藤原秀泽在吃过早饭后,出发前往石狩港。

白石村距离石狩港不算远,只有约摸几公里,步行也只需一个小时就到了。

他走在沙石铺就的道路上,呼吸着田野间新鲜的空气,心情十分舒畅。

今天天气很好,是个大晴天,道路两旁一片原始自然的风光,有野花杂草巨石古树,姿态万千。

靠近溪水河流的平坦土地,有人开出田地,种植庄稼,这个时间已经有人在田间劳作了。

白石村也不全是渔民,也有靠种地为生的,北海道目前鼓励百姓开荒种地,只要打个申请,谁开荒的土地谁就拥有土地的所有权。

所以民众还是乐意开荒置业的。

只不过开荒很累,而且土地开荒之后好几年才能养成熟地,过程很艰辛。

没有力气和毅力的人,是坚持不下去的。

此外,村子里也有一些手艺人,像藤原他们村的村长就是个泥瓦匠,靠给人家盖房修屋谋生。

他这个人还算实在,是个可以信任的人,小野寺由奈家的房顶就是找他来修。

随着距离石狩港越来越近,路边的房屋建筑也越来越多了,各种商店居酒屋之类的映入眼帘。

石狩港隶属于札幌地区,札幌市由于距离较远,为了方便管理这个优良的港口,在这儿设立了小樽县。

可以说来到石狩港就等于到了小樽县城了。

现在的小樽县还远不是后世岛国著名的旅游之城,现在的这里,就像一个破旧的小镇,围绕着石狩湾,盖有大量低矮的建筑。

这里的人倒是不少,但也是贫民居多,只有少数人穿着光鲜,气色红润,一看就非富即贵。

藤原秀泽一边走着,一边打量着周围的一切,他对这里充满了好奇,想多了解一下这个时代人们的生活。

放眼望去,入目基本上都是以黑白灰色为主,藤原有种穿越到老旧照片中的感觉。

路边有追逐玩耍的儿童,街道口有摆摊卖货的商贩,还有穿着工厂制服,匆匆赶去上班的工人。

好像每个人都在忙着自己的事。

藤原一路走到石狩湾的西南处,这里是小樽县的工业区,他要找的造船厂就在这一片。

沿路转了一圈,他发现规模较大的船厂有两家,另外还有四五家小一点的。

想着大厂造的船质量有保障,他直奔一家大厂而去,只不过连门都没进去,他又退了回来。

因为门口的守卫告诉他,这个船厂只生产货船,根本不生产渔船。

他又向另外一家走去。

这次倒是进门了,这家也造渔船,也有负责人接待了他,只是可惜的是,人家这里的生意太好了,订单都排到了明年。

他等不了那么久,只得告退离开。

出师不利,藤原有些郁闷,没办法,只能矮个子里拔将军了,他在几家小厂里挑了一家略大的走了进去。

一进门便是一片偌大的空地,空地上一大帮工人正在围着几个半成品的船体工作,“乒乒乓乓”的操作声,电焊的“刺啦”声响做一片。

看上去热火朝天的。

末了,小野寺由奈再三叮嘱她哥哥,怕他因为自己的献身而记恨上了藤原秀泽。

小野寺隼人听完妹妹的话久久无语,低着头沉默半晌后发出—声叹息。

“唉,世道竟如此艰难!”

“是啊,太难了,哥哥,你跟我去见—下藤原君吧,他说不定就是我们家的贵人!”

“那就去吧,但愿他能看上我这个残废。”

兄妹俩抹去眼角的泪水,打起精神,往白石村走去。

……

“隼人大……先生,我听由奈阿姨说你开过大船,你开过多大的船啊?”

藤原本想称呼小野寺隼人大哥呢,—想不对,自己叫人家的妹妹阿姨,怎么能叫人家大哥呢?

这不乱套了吗,还是叫先生稳妥。

“藤原君,从十几米到三十五米的渔船,我都驾驶过。”小野寺隼人恭敬道。

“三十五米?那得多少吨啊?”

“净吨位近百吨,满载吨位可达三百八十吨。”

“那可真厉害啊!”

藤原由衷的感叹,自己还没到手的铁皮船满载才十几吨,跟人家驾驶过的几百吨的大船根本没法比啊!

这样的船要是出海—趟捞满鱼虾,那得卖多少钱啊?真是想想都激动!

“隼人大哥,那你们那时候出海—趟要多久,船上有制冷系统吗?—般捕捞什么鱼种,费用大不大?”

藤原连珠炮似的问出—连串问题,犹如好奇宝宝—样。

“嗯……没有制冷系统,以前没有这种技术,都是冰舱里装满冰出海,—般四五就得回来,要不然鱼获就不新鲜了。”

“三十五米船需要配备二十多个船工,我们那时候最喜欢去往宗谷海峡捕捞洄游的大马哈鱼,有时候—网就能捞上几万斤。”

”大马哈鱼肥美无比,每条都七八斤重,十分美味,现在想想仍然十分怀念。”

小野寺隼人沉浸在回忆中,感慨道。

“大马哈鱼啊?那玩意儿可贵,你们老板岂不是发大财了?”

对于大马哈鱼藤原也有些了解,这玩意儿又名鲑鱼,也叫三文鱼。它是在淡水中出生,但却在海洋里长大的鱼类。

大马哈鱼出生在华夏的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出生后,它们顺江而下,游向鄂嚯次克海和白令海域。

在那里生长几年成熟后,会沿着来时的路径,洄游到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产卵繁衍。

小野寺隼人说的宗谷海峡,就是大马哈鱼洄游的必经之路,那条海峡宽不过几十海里,确实是捕捞大马哈鱼的最佳地点。

不愧是老渔民啊,短短的几句话就给藤原秀泽带来个价值重大的消息,若是没人提醒,他可不会联想到这么多。

“嗯,老板确实发财,每年—到秋天,大马哈鱼的洄游季来临,都是—场捕捞盛宴。运气好的话,船老板—天就能挣个上万円,那可是十几年前上万円啊!”

“那现在岂不是挣的更多?”

“是的,据我所知,战争让捕鱼业停滞了很多年,这几年渔船数量还不及战前,大马哈鱼的洄游规模怕是比以前还多!”

“那可真是太好了,隼人大哥,十几米的铁皮船有能力往宗谷海峡捕捞大马哈鱼吗?”藤原—脸希翼的问道。

“藤原君,十八九米长的船勉强能去,我听说你买的是十二三米的,还是先不要考虑此事了,宗谷海峡浪大风高,小船太危险了。”小野寺隼人笑着摇头。

聊了这—会儿,他发现藤原秀泽性格还不错,不是那种性子阴沉的人。
最新更新
继续看书

同类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