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让你代班,没让你中兴大明
  • 全文让你代班,没让你中兴大明
  • 分类:现代都市
  • 作者:麦岛小螃蟹
  • 更新:2024-05-06 19:25:00
  • 最新章节:第17章
继续看书
古代言情《让你代班,没让你中兴大明》,讲述主角朱祁镇赛罕王的甜蜜故事,作者“麦岛小螃蟹”倾心编著中,主要讲述的是:作为一名曾无往不利的王牌特工,在与敌人同归于尽时,他穿越了!再睁眼,他成了叫门天子,还特么是土木之变之后。皇位已失,身陷囹圄,如何逆天改命?且看一代小皇子会做出什么样努力与选择,是否能改变他的人生?他是否能重塑一个更成功的人生?...

《全文让你代班,没让你中兴大明》精彩片段


出发三天以来,上到朱祁镇,下到普通士兵,他们一直在风餐露宿,喝冷水、啃干粮。直到抵达北海北麓,终于大快朵颐。

北海湖畔,远处赶来的瓦剌信使将袁彬的信件交给朱祁镇,朱祁镇拆开一看,是下南洋的事。朱祁镇悬着的心终于放下。

原本,朱祁镇以为会很麻烦,甚至胎死腹中呢。为此,他已经做好了十年之后再行动的准备。

不过眼下嘛,大明居然动起来了,这说明朝臣们并不全是颟顸废物。虽然只是小小试探,规模不大,人数不多,不过千里始足下,高山起微尘,万里长征第一步,走出去就好。

北海,苏武牧羊的地方。伯颜等人只知道这是个大湖,却不知这是世界最深的湖泊。

北海长636千米,平均宽48千米,面积为3.15万平方千米,平均水深730米,最深处达1637米,拥有丰富的渔业资源,只是眼下几乎是0开发。

一万骑兵,一人三马,三天便从和林赶到了北海北部,此时是十一月初六,距离库伦会盟还有一个多月。

事情很顺利。当伯颜帖木儿找也先时,也先刚好接到一封奏报。“大汗”脱脱不花在进攻长城关隘受阻后出乎意料地选择了东进,这一次,被打得灰头土脸的鞑靼轻骑兵大显神威,面对披着兽皮鱼皮,用着骨箭的野人女真,脱脱不花两万多鞑靼骑兵如神兵天降。

一番操作猛如虎,脱脱不花捣毁了一个个野人女真部落,掠夺大量马匹、牛羊、粮食,据说还抓了2万野人补充人口。

2万野人改变不了大局,却足以彰显脱脱不花的雄心。当也先收到这则消息时,脸色很是难看。

“伯颜,你看,脱脱不花这家伙,倒是捡了大便宜。”

也先将情报丢给伯颜帖木儿,伯颜帖木儿接过来,看完,说道:“这和陛下说的一样啊,我们北面,鞑靼东面,确实有很多野人。”

“刚才陛下还对我说,要与我提三千轻骑,去北面劫掠一番。”

“去,速去。”也先眼前一亮,拍了拍伯颜肩膀,“你和赛罕王都去,扩张地盘要紧。三千人不够,去一万!会盟赶不回来也没关系,脱脱不花翻不起什么花!”

“陛下想去就让他去,土木之变尚且安然无恙,区区野人不会有事。另外遇到事情你俩听他意见,这位少年天子,可真是不得了啊。”

就这样,伯颜帖木儿立马叫上了赛罕王,领了一万骑兵。朱祁镇留下了袁彬,叫上了哈铭,骑上了伯颜帖木儿送他的西域宝马,众人便开始了向北进发。

临行前,朱祁镇给袁彬留下了一张纸条,上面写了土法水泥的制作方法,土制水泥做法并不复杂,原料更是非常简单,朱祁镇让他督促工匠,除了制作活字,也试验一下水泥。

朱祁镇刚出发不久,锦衣卫出身的袁彬便得到了大明再下南洋的消息,于是命人飞马去报给朱祁镇,在北海湖畔追上了队伍。

北海周边是瓦剌牧区,但瓦剌人逐水草而居的习性导致了他们忽略了北海的渔业资源。而这个时代,哪怕大明,都很少有人尝试海豹。

朱祁镇还在湖边吃海豹肉。在杀海豹和烤肉的空档,哈铭在湖面不远处的一块平滑大石,深深刻下了“大明领”三个大字。

只是这字不怎么好看,不过这就够了。看到“大明领”这三个字,朱祁镇会心一笑,多给后世留下一些自古以来的证据。

小说《让你代班,没让你中兴大明》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火炮射程之外,也先也拿着一个在土木堡缴获的千目镜,仔细评估战事的发展。

床弩自宋代便被大规模应用,明代的床弩相比之下更加简便,50步距离,床弩的威力是巨大的,不论是盔甲还是盾牌,没有什么单兵防具能挡住床弩一击!

虽然,这些士兵大多来自瓦剌、鞑靼的各个部落,也先的嫡系人马并不多,但当他看到这些百战精兵倒在火炮与床弩之下,还是不禁攥紧双拳。

死在战场搏杀中,是勇士的荣耀,但死在远程武器手里,则是勇士的耻辱。

也先心在滴血,但他也深谙慈不掌兵的原则,因此面色倒是如常。

很快,攻城的瓦剌兵推进到三十步,这时,城头之上,弓弩齐发,密集的箭雨铺面而下,除了弓弩手,还有以火药驱动的火箭,以及根据元代回回炮改进的大杀器——配重式投石机!

而城墙之下,许多瓦剌士兵躲在盾牌后面,也开始了向城头抛射!

直到这时,城头才第一次出现了伤亡,而瓦剌损失已有数百。

盔甲对冷兵器的防御力还是很强的,有甲与无甲,可以说天差地别。于谦知道底下这些瓦剌身披重甲的瓦剌重步兵不好对付,但抛射箭雨,一方面可以骚扰,另一方面多少能给对方造成伤亡。

城墙之上,明军也全部披甲,缺少盔甲的精壮男子则是作为预备役,在后方搬运物资,抢救伤员,维持秩序。

配重式投石机抛射的石弹,对攻城器械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二三百斤的石弹虽然射程不远,但每一发命中,都能对瓦剌攻城器械一击必毁。

而布朗运动的石弹,不仅会砸死碾伤倒霉的瓦剌兵,大石还会起到路障效果,对后续推进造成阻碍。

好在,这玩意准头比较差。

终于,在付出了近千人命后,瓦剌的云梯搭上了城头,身披重甲的士兵或嘴里衔刀,用双手迅速攀援而上,或举着盾牌,稳步攀登。

城头之上,弩箭,城砖,石块,热水,金汁铺面而下,也有骁勇之士手持大斧,劈砍这些带着钩子的云梯。一时间,战事达到了白热化。

几架幸存的攻城塔也逼近城墙,攻城塔顶部木板被放下,瓦剌兵高举盾牌和弯刀,如饿虎扑食般扑向城墙。

只是,迎接他们的,是近距离攒射的弓弩,还好有盾牌,不然来多少死多少。

但是,也有床弩被调了过来,一射一串糖葫芦,给瓦剌兵造成了巨大麻烦。

而此时的冲车,也逼近了城门,城上火油倾斜,烈火熊熊,而底下的士兵却不管不顾,拿命撞击着城门。

只是,这些倒霉的士兵不知道,即便打开了城门,里面还有瓮城。城墙不占优势,进入瓮城只会成为活靶子。

熊熊烈火消耗着木板顶上的湿泥,也先捏了把汗,不知是冲车先撞开城门,还是先被火焰吞噬。

朱祁镇也拿着千目镜,一边观看,一边暗想:“没想到提前见识了建奴的重步兵,这都有天国王朝那味了,不过这是现场直播。”

朱祁镇看向城头,少量攀登而上的瓦剌兵刚登上城墙,便淹没在明军汪洋大海,宛如一个个孤岛。

只是,有的孤岛迅速被洪水吞噬,有的孤岛反反复复,还在动态变化。

城墙之下,大批瓦剌士兵张弓搭箭,箭如流星,浑然不顾可能存在的误伤。

瓦剌兵不可谓不凶狠,严酷生存环境长大的草原士兵们并不在乎个人生死,健壮的体格与高昂的士气给他们带来了极强的战斗力。

而城墙之上,虽然京营只剩老弱,但北直隶与山东的精锐已经赶到,各王公大臣们的护军家丁也十分骁勇。

更何况,于谦知兵,不仅知人善任而且身先士卒,深得兵将爱戴。有了于谦,没了王振,守军顶上没有瞎指挥的混蛋,也没有频频搞事的监军太监。

更重要的是,京师守军完全是破釜沉舟,背水一战,他们的家人孩子在城内,他们只有胜利或者死亡!

“太师,如何?”

片刻,朱祁镇回过头来,看向也先。

也先微微摇头:“难。”

看来也先对今日破城也没有多少信心。

随后,也先继续说道:“陛下以为如何?”

“太师,别忘了咱们是敌对阵营。”朱祁镇洒脱笑笑,果断说道:“明日不攻,不撤,开始谈判。”

“达成重开榷场协议便体面撤军,这样耗下去对太师你毫无好处。另外,十月天气转凉,不知会不会有寒潮,不能耽搁太久。”

也先点点头,苦笑道:“也只好这样了。看来,这次只有小赢了。”

“哈哈,太师错了,这,才是大赢!”

朱祁镇见也先有些沮丧,便解释道:“朕不是安慰你,你想想,真的打进京师,你如何处置?”

“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蒙元灭宋用了近50年时间,这才缓缓吃下,太师真以为打进京师就万事大吉了?”

“错矣。打下京师后,近枝亲王会在南京即位,嗯,大概是襄王。南京有更坚固的城墙,规模更大的皇宫,还有一套完整的官僚体系。大明不会群龙无首,反倒会同仇敌忾,节节抵抗。”

“即便京师、大胆些,即便整个北直隶所有官员、士绅变节——当然这是不可能的。恐怕太师也很难进一步南下。”

“更何况,到那时太师的内部矛盾岂不爆炸?”

“所以,此时见好就收,携大胜之姿与重开榷场之功回到草原,这对太师或者对瓦剌,是最好的选择。因此朕刚才所说,这才是大赢。”

“而太师所幻想的大赢,只会是大凶!”

……

随着天色渐渐变暗,西直门区域的战斗也趋近尾声。

明军的守城器械给瓦剌带来了巨大的麻烦,而瓦剌士兵的拼死攻击也给明军造成了较大杀伤。

双方的悍勇,均给对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是役,明军伤亡五千,瓦剌伤亡七千。城墙之外尸横遍野,处处萧条,残破的城墙下面是厚厚的尸体,大多是瓦剌的,但也有不少从城头坠落的明军。

瓮城外的城门也被破开,但瓮城没有被突破。身披双甲的瓦剌精锐一旦近战,杀伤力十分之恐怖,狭小瓮城内,遍布双方的尸体。

这沉重又漫长的一天,终于是过去了。

小说《让你代班,没让你中兴大明》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最新更新
继续看书

同类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