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晋升之路
  • 清穿之晋升之路
  • 分类:女频言情
  • 作者:伊带水作者
  • 更新:2022-08-22 11:14:00
  • 最新章节:颁金节
继续看书
穿越古代,开局便是个进宫小选的秀女身份,后来被分配到了御膳房的点心局。尤绾本是计划着熬到二十五岁出宫,那就是自由快活的人生……奈何后面她居然成了格格、侧福晋、贵妃、皇贵妃!只是别人的后宫晋升靠的是宫斗水平,而她回首来路,竟是不费吹灰之力啊。

《清穿之晋升之路》精彩片段

康熙四十二年,紫禁城。

中和殿东围房靠西边的一个院子里,管事嬷嬷陈氏正捧茶坐在廊下,她梳着一丝不苟乌黑发亮的发髻,身上是褐色的旗装,打理得干净利落。

院子中央一溜站了三排刚过豆蔻年华的小姑娘,穿着整齐的淡绿色宫装,头上顶着小两把,只左右两边各簪了朵绢花。

七月清晨的阳光打在她们身上,炙热得像是要将人烤化了去。

陈嬷嬷抿一口茶,目光往下一瞥,原想晾这群新拨来的小宫女们半个时辰,却注意到最后一排有个身影颤颤巍巍,白玉般的脸颊微红,鼻尖泛起薄薄一层晶莹的汗。

陈嬷嬷心下轻叹一声,但还是开口叫了停:“好了,都抬起头来,叫我认认脸。”

新来的宫女们微抬起下颌,视线还是看着脚下,不敢直视陈嬷嬷。

唯有一个特例。

尤绾站在队伍最后,朝着陈嬷嬷露出个娇俏讨喜的笑来,一双眸子顾盼生辉,若不是五官稍显稚气,还真是美得让人移不开眼。

陈嬷嬷瞪她一眼,继续自己的训话:“你们都是学过规矩吃过板子的,按理说用不着我提点你们,有任何错处打出去就是。但御膳房不同别处,主子们入口的东西出不得半点差错,在这里办差脑子要时时警醒着,吃食上稍有错漏,那牵扯的可是全族的性命,到时我便是想救你们也救不得。”

底下听训的宫女中有胆小的,小腿已经开始发抖了。

陈嬷嬷又道:“这手艺你们一时半刻也学不会,这御膳房事杂又多,你们新来更要时时刻刻提着神儿,凡事多向姑姑们请教。再过半个月就是考核,到时候能不能摸上灶台,看你们自己的本事。”

说罢这句话,陈嬷嬷便挥手召来院子边上的三个约莫三十来岁的姑姑,道:“这便是后面两个月带你们的姑姑,都跟着去吧。”

小宫女齐声应诺,一排排地跟着走了。

陈嬷嬷朝队伍最后的尤绾一招手,领着第三排的如南姑姑便朝她点点头,低声道:“去吧。”

尤绾甜甜一笑服了礼:“多谢姑姑。”

如南姑姑被这浸了蜜的笑容晃了眼,心里不禁嘀咕:这番样貌竟然没被各宫娘娘挑走,真是奇了,怕是全宫上下都没几个比得上的。

这还是因为尤绾刚过十四,年纪小身形未显,等再过几年,真真称得上是艳丽无双了。

院子里的人一下走空,尤绾挺直的腰板顿时松懈,撒了欢似的,跑到陈嬷嬷面前抱住她的胳膊,娇声道:“嬷嬷,我终于见到你了!好几个月不见,绾绾可想你呢。”

陈嬷嬷苛责的话还没说出口,就被尤绾的撒娇撒痴拢了心,也端不住严肃的脸色了,低咳一声道:“这是在宫里,不是在家,以后要讲规矩。”

尤绾乖乖点头,笑道:“这不是见到嬷嬷,心里觉得亲切极了,才一时没忍住。以后定是时时注意的。”

“你额娘身子可好?”

“好着呢,就是舍不得我。叮嘱我进宫来和嬷嬷认真学厨艺,听嬷嬷的话。”

“是该学着听话,别让你额娘担心。”陈嬷嬷从腰间解下一个莲花荷包,递给尤绾,“这是你阿玛托人送进来的银票,宫里上上下下都需要打点,你拿着备不时之需。”

按理说碎银子是最实用的,但是小选秀女入宫只能带个小包袱,层层检查根本藏不了银子。于是尤绾的阿玛托人送进来银票,厚厚的一叠,生怕尤绾受了委屈。

尤绾入宫一个月来,天天学规矩练仪态,连想家的时间都没有。今天一看到这个荷包,思归的情绪顿时涌上心头。

她家里是内务府包衣,阿玛尤绍军任正黄旗包衣骁骑统领,是个不大不小的从三品官员。尤绾有一个哥哥,还有一对弟妹,她在家中备受宠爱,但再受宠,也逃不过天家圣命,到了年纪就要参加小选,去年生病才耽搁了一年。

尤绾来到这个时空十四年,除去刚开始惊愕恍惚的两个月,之后只能接受自己穿越到康熙朝的事实。

既来之则安之,她又有什么办法呢?

可是家里人却越来越担忧,对着尤绾一日更比一日出色的容貌发愁,生怕她小选时被宫里主子看中,不知被指到哪个阿哥宗室的府里。

大概是老天疼憨人,尤绾今年入宫刚过十四岁生辰,葵水久久未至。各宫娘娘虽然喜欢往儿子府上送人,但谁也不想送去个还没长好的小丫头,因此尤绾的画像都不曾呈到娘娘们跟前,自然不会被注意到了。

家里人松了好大一口气,七拐八拐地找关系,将尤绾安排进御膳房陈嬷嬷管辖的点心局。陈嬷嬷和尤绾额娘喜塔腊氏是多年好友,她终身未嫁没有儿女,算是将尤绾视为自己的干女儿,有她在,只要不出意外,尤绾定能在点心局混到二十五岁,熬到出宫和家人团聚。

陈嬷嬷又叮嘱了尤绾几句,这才放她离去。

新来的宫女住在后院角落一溜屋里,一屋八个人。

尤绾进去的时候,房间里的宫女们都在收拾包袱。

说是收拾,也不过是把小包袱里的东西归置归置,没几件拿得出手的东西。

等会儿会有小太监给她们送来衣物鞋袜,换上新衣,才算是脱去了小选秀女身份,成为点心局新出炉的小宫女。

尤绾铺好自己的床铺,将莲花荷包放到柜子最里处锁上。正准备坐下歇歇的时候,被旁边的小姑娘拉住了手。

拉她的是尤绾在储秀宫结识的小姑娘,名唤沅秋,性子单纯,说话声音细细小小的。

沅秋稚嫩清秀的脸上流露几分担忧:“尤姐姐,刚才陈嬷嬷怎么把你留下了?不会是训你吧?”

她那时就站在尤绾身旁,自然看到尤绾后面站不稳,担心点心局的嬷嬷和储秀宫的嬷嬷一样严厉,给尤绾苦头吃。

沅秋记得,尤绾可娇了,上三旗包衣的女子注定要当宫女,谁不是自小就开始学的。但这半个月相处下来,沅秋觉得尤绾比某些贵族小姐都要养得娇贵,各种规矩只能算是不出错,离学得好可差远了。

尤绾眨眨眼,半真半假道:“是啊,我规矩不好,嬷嬷提点我来着。”

嬷嬷照顾怜惜她,但要是此时被屋里人知道,恐怕她们会背后生是非,尤绾才不会大大咧咧地说出来。

等到过几日她显露几手做点心的手艺,其他人只会觉得,是因为她厨艺好心灵巧,嬷嬷才会看重她的。

她们说话声音不大不小,房间里的人都听到了。初来乍到的不太熟,有两三个往尤绾这里看了看,目光触及她那张花儿般娇艳的脸,又不自在地转回去。

剩下的几个都没什么反应。

过了约莫半柱香时间,便有宫女来唤她们出去。

这第一天,先要看看每个人的厨艺底子,再安排各人的活计。

三个房间的宫女涌出来,尤绾和沅秋个子不高,应该往队伍前面站。刚落脚,右手旁便闪出一道淡绿色身影,直接站到了尤绾的前面。

尤绾定睛一瞧,这人高出她大半个头,不是别人,正是她们这二十多个人当中年纪最大的,今年已满十六的齐佳莲音。她朝传命的宫女姐姐笑得讨好,牢牢占据了最前面的位置。

齐佳莲音长着一张明媚可人的脸,听说是前两年身体有恙,故而耽搁到十六岁才进宫,凹凸有致的身条在一众十三四岁的女孩中极为显眼。

不过听沅秋的小道消息讲,齐佳莲音不过是想养好身子,入宫后被娘娘看中指给哪位贝勒阿哥,这才耽搁了几年。

可惜小选都结束了也没被指出去,只听说惠妃娘娘曾赏过她两回东西,但直郡王对福晋一往情深,今年不愿再往府里进人,惠妃那边就这么不了了之了。

尤绾不愿和如此这般“上进”的人打交道,拉着沅秋往后挪。

齐佳莲音似乎对她的动作很是满意,回头略带讥笑地看她一眼,又转过身去和宫女姐姐拉关系。

沅秋站在尤绾身边看得分明,藏不住心事的脸上写着怒气,低声道:“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就接了主子几回赏吗?不还是和我们一样,都是宫女。”

尤绾安抚地拍拍她的手。

这有什么,按照宫斗剧的套路,这种仗势欺人的小炮灰不出一集就会被秒掉。齐佳莲音的眼睛里可装不下她们,盯的都是上面的主子呢。

和这种人还是离得远远的比较好,免得哪天连累到自己。

一行人排成长长的两队,低眉敛眸来到御膳房。

点心局在东围房,一进门便看见三排灶台,上面摆着大大小小的碗碟。

陈嬷嬷站在最外面。

尤绾扫了一眼,看到最近的地方摆着豆沙陈皮,台子上都是些常见的糕点原料。

“每人一方台子,给你们一个时辰,做出三道点心。没那个手艺的现在就说,我给你们安排别的活。”陈嬷嬷朗声道。

等尤绾她们站到灶台前,屋子外悄没声地走进来几个不过八九岁的小太监,蹲在灶台旁。

尤绾知道,这是来帮她们烧火的。

靠近尤绾的这个小太监倒是伶俐,团团一张圆脸十分讨喜,张嘴就叫姐姐:“这位姐姐您尽管吩咐,点火加柴的活儿都让小圆子来,可别让火星子溅伤了您。”

不是这小太监巴结尤绾,只是紫禁城里的宫女虽是被人使唤的命,但这一张脸一身皮也是不能随便受伤的。宫里姑姑们教训她们也是兴骂不兴打,毕竟在这个时代,女人的容貌是她们最大的资本。

当然,想要整治人,也有许多不留痕迹的法子,照样让人痛得哭爹喊娘。

若是惹了祸事,可就另说了,被主子罚去慎刑司打得半身不遂也是有的。

尤绾眼睛在台子上扫了一圈,就确定了要做的三种糕点。

首先拿过龙井茶叶,用小磨碾成细粉,这便是清香碧绿的抹茶粉了。

将抹茶粉加到面粉之中,和水揉成面团分成半个手心大小的剂子,制好相同分量的油酥,一个裹一个,擀过七八遍,就是做好的龙井酥皮。

桌上有蒸熟的鸭蛋黄和玫瑰馅,尤绾只需再做一份麻薯皮。

薄薄软软的麻薯皮包裹住往外渗油的鸭蛋黄,再覆上深红的玫瑰馅,最后被龙井酥皮整个包住。

下锅炸上一遍出锅,便是抹茶蛋黄酥了。

用抹茶做酥皮,中和了玫瑰馅的甜腻,咸甜适中,入口还有一股茶香。

不远处的陈嬷嬷看着尤绾这边的动静,眸里带着赞赏,不着痕迹的点点头。

她知道尤绾从小是娇养着长大的,针线才艺拿不出手,唯有这一手厨艺,实在是老天爷喂饭吃,折腾出来的新样式都美味得不得了。

尤绾用剩下的抹茶粉做了两碗简单的奶冻,点缀上几粒红豆和一片薄荷叶,也是一道清新爽口的夏季甜品。

最后一道叫做海棠玉点,同样是揉白面,不过其中加了一勺澄粉,这样做出来的海棠花瓣才有近乎透明的如玉质感,内里是鲜奶馅,既奶香四溢又不会破坏整体的洁白色彩。

尤绾细致地捏出晶莹剔透的海棠花瓣,下锅炸好,待热气稍散,在每朵花中央点缀上半颗鲜红的樱桃,一碟带着奶香的海棠花便做好了。

刚刚摆好盘,门口突然传来一阵脚步声,紧接着就是陈嬷嬷跨出去,嗓音响起,带着些许亲近:“哎呦!怎么是兰萧姑娘亲自来了?什么事劳您大驾跑一趟,直接派小丫头来说一声就是。可是德主子有什么吩咐?”

尤绾看着陈嬷嬷带着个高挑得体的大宫女进来,这位兰萧姐姐身上的布料明显比她们的要好上不少,头上插着几根银簪子,听陈嬷嬷刚才的话,这位大概是德妃娘娘身边某位得脸的大宫女。

尤绾记得,德妃可是康熙朝的宫斗冠军,从包衣宫女一步步走上太后之位,真算得上这东西六宫最后的人生赢家。

可惜当了太后没几个月就病逝了,也不知道是不是被她儿子四大爷气的。

尤绾偷偷腹诽,面上不动声色,低着头安静地当摆设。

只听得那位兰萧姐姐说:“娘娘吩咐我来点心局拿几样新鲜的点心。永和宫小厨房里的糕点都吃腻了,陈嬷嬷的手艺是万岁爷都夸过的,想必定是有新奇的花样,嬷嬷帮帮我,让我拿去讨主子的好吧。”

兰萧说得平易近人,陈嬷嬷却不敢受她的赞。

各位主子娘娘用过的点心不知凡几,永和宫小厨房里的糕点不比御膳房的差,还能吃个安心,德妃娘娘何必舍近求远,派人来御膳房拿东西呢?

若是娘娘用了觉得不好,那受责的还不是她们这帮子奴才。

“好姑娘,你告诉我,今儿这遭是何缘故?也让我心里有个底不是?”陈嬷嬷低声说道,拍了拍兰萧的袖子。

尤绾低着头,余光好像瞥见陈嬷嬷塞了一抹银色,兰萧手一揽,那抹银色便消失在她袖口不见了。

“嬷嬷只管拿好的出来,今儿原是四贝勒进宫给娘娘请安的日子,娘娘怜惜四爷办差辛苦,这才找嬷嬷寻几样新花样,好让贝勒爷尝尝。”兰萧笑道。

陈嬷嬷是成了精的人物,兰萧只说一分,她便猜到了七八分。

德妃娘娘找御膳房要点心,想必是小厨房做的糕点不合四爷口味,娘娘又拿不住四爷的喜好,只好让兰萧过来。只知道要新奇可口的,也不说是要甜口还是咸口。

到时候送上去了,合了口味,便是娘娘疼惜儿子,不合口味,也是她们点心局办事不当,手艺不过关。

反正和德妃娘娘没有半点干系。

不过今儿这事倒是头一遭,四贝勒虽然对德妃娘娘不如十四爷那般亲近,可也是每旬请两三回安的,以往的点心怕是也不对四贝勒的喜好,可从没听娘娘改过方子。怎么今日就来御膳房想法子了呢?

陈嬷嬷略一思忖,估摸着是德妃娘娘今儿有事嘱咐四爷,这才想用御膳房卖个好。

不过主子之间有什么事,陈嬷嬷可猜不着,她只需做好自己的分内事就好。

“兰萧姑娘今日来得巧,我这正好有几样新花样,也不知娘娘喜不喜欢?”陈嬷嬷说着,朝尤绾招招手,“把你的三盘点心端过来。”

尤绾微愣,很快反应过来,将灶台上的三碟糕点放到托盘上,稳步端到陈嬷嬷和兰萧面前。

兰萧先去看那托盘,上面三碟点心都卖相极好,香味扑鼻,心里添了几分满意。

再抬头瞥到尤绾的脸,眼里瞬间划过惊艳,转而笑道:“嬷嬷这里竟藏着美玉呢!今儿我要是不来,还见不到这般灵秀的人物。”

“姑娘过奖了,这丫头不过手艺巧些,哪里担得上灵秀二字,姑娘可别臊她。”陈嬷嬷道,朝尤绾使了个眼色。

尤绾恰到好处地低头,表情瑟缩,好像被吓到了一样,不敢抬头。

兰萧了然笑笑,接过点心装进食盒里,朝陈嬷嬷又寒暄了几句,就带着永和宫的人呼啦啦地走了。

“嬷嬷,”等人走远了,尤绾才低声道,“我的手艺,主子娘娘会喜欢吗?”

要是那位德妃娘娘口味挑剔,对她的点心不满意怎么办?她担心自己给陈嬷嬷惹麻烦。

“放心,娘娘定是会喜欢的。”陈嬷嬷倒是很有自信。

她在御膳房待了近三十年,早在几位阿哥都住在阿哥所的时候,她就在御膳房伺候了。对几位阿哥主子的喜好不能说是了如指掌,但也知晓两三分。

若要将知道的直接说与别人听,那就是杀头的罪名。但是谁也不告诉,只为自己人讨几分好,她还是做得到的。

她敢打保票,尤绾那三道小点心,定能讨四贝勒爷喜欢。

 

永和宫。

德妃端坐在前殿明间的花梨木宝座上,大殿中央地面的绒花毯上摆着五彩铜洋漆座的冰釜,丝丝地散着凉气,殿内比外面凉快不少。

四爷踏进前殿的门,顿时觉得身上的暑气散去些许,拿下朝冠,额头已经渗出了点点汗珠。

他下朝时刚出乾清宫门,就碰上太子在烈日下跪着为索额图求情,他劝了小半个时辰,太子还是不起,倒是连累他在太阳底下也晒得全身冒汗。

四爷敛下心神,大步向前,给德妃一板一眼地请了安,得了德妃的应许,这才坐到右边下首第一张洋漆椅子上。

四爷按照惯例问过额娘的身体,这几日进得香不香,可有苦夏。

德妃面色郁郁,似有不愉。

旁边的柳嬷嬷最懂她的心思,立即帮着德妃答道:“娘娘这几日胃口不佳,奴才想了许多法子,也不见娘娘开怀。自从弘晖阿哥去了,娘娘一直没走出来呢!”

提到弘晖,四爷的心情也不好受,养到八岁的孩子,眼看着就要长成了,一场风寒便要了弘晖的性命。

但他一向情绪内敛,只道:“弘晖已经去了四个月了,额娘疼惜弘晖,也要顾念自己的身子。”

德妃皱了眉,脸上带着几分愁色:“弘晖这一去,你府上子嗣越发单薄了。皇上也和本宫念叨过几次。”

四爷沉眸不语。

“上次大选的秀女还有许多,额娘给你挑了两个年岁正好又安静懂事的,今日便抬到你府上去。”德妃道。

四爷不太想答应,开口道:“弘晖才走不久,这时抬人进府,福晋怕是……”

他对福晋向来是给足体面,不愿在这种时候给福晋难堪。

“你不用担心,这事还是她上次来给我请安特地求的,人也是她过目过的。”

四爷微微皱眉头,不和他商量直接向额娘要人,福晋这是要做什么?

德妃说完了乌拉那拉氏托她说项的事,接着就想开口说说自己近些日子的打算。

她先招呼四爷喝茶吃点心:“瞧你满脸通红的,热着了吧,快喝些茶用些点心。如今太阳正毒着,出入要记着让小太监撑伞,别中了暑气。”

四爷捧过手边案上的一碗茶,已晾至半温,刚好入口。

茶碗旁放着三碟小点心,首先吸引四爷目光的是那碗澄绿色的茶冻,看着就解暑清热。

端起来尝了尝,三分甜度,入口滑嫩爽口,更是带着诱人的茶香,手心大的小碗,三口便吃完了。

“不错。”四爷难得地赞了一句。

四爷以前来永和宫,入口的东西极少,德妃观察过几次,只发现他不爱甜,后来便换上清淡的茶点,可是四爷还是不怎么动。

如此折腾过几次,德妃也懒得去想他喜欢什么了,今日是有事所求,才想起来派人去拿御膳房的点心。

“你觉得好便好,也不枉额娘费一番心思。”

四爷道了句额娘辛苦,指尖转向旁边一盘碟子的抹茶蛋黄酥,刚想拿起一个来,就听得德妃道:“听说近日大旱,皇上要派你去安徽巡查河情,怕是一路上少不了劳累。”

四爷指尖一顿:“皇阿玛的吩咐,儿臣不敢耽搁,出京办差是为皇阿玛效力,为的是大清百姓,哪里算是劳累。”

德妃哪里听不出来他说的这些场面话,把办差全然算作是皇上的吩咐,自然是说他这个四贝勒只有听命的份儿,不能在这件事上做主。

德妃只当没听懂,道:“你十四弟也大了,都是要当阿玛的人,可身上还没个正经差事。你这次去安徽,不如就把他带上,也好历练历练,回来就能帮皇上办差了。”

四爷听到这里,心里道了句果然。

自从十四弟大婚之后,额娘就在他面前念叨过好几次,一直想给十四弟赶紧找个差事。

可这差事也好找的吗?皇上不开这个口,他又怎么敢把十四弟往六部带?

这些年皇上对他们这些年长阿哥的态度越发古怪,压着十四弟这些小儿子不让办差,未必没有别的意思。

可这些话他不能在德妃面前说,只推托道:“路上辛苦,十四弟性子跳脱,怕是忍不下来。”

德妃一听就知道他在找借口,顿时面色板起来:“怎么?有你这个哥哥在,还怕管不住他?你能带十三去,难道就不能带十四去?”

这话已经是带了怒气,但四爷自然不会这么轻易就被德妃说动。

十三弟那是皇阿玛派来给他做帮手的,再说了,十三弟可比十四稳重不少,这几年办差也越来越有样子了。

四爷说什么也不会带十四爷去安徽的。

德妃几次开口都被他堵了回来,心里郁结,也不愿再留他了。

四爷秉持做儿子的本分,还是向德妃身边人叮嘱了几句,这才转身出了永和宫。

德妃看他那板正不带回头的身影,更是气不打一处来。

“你瞧瞧老四这个性子,十四是他亲弟弟,提拔一下怎么了?等十四挣出个体面来,他不也是脸上有光?”德妃气道。

柳嬷嬷可不敢多言,只装作笑道:“四爷是心疼十四爷,怕十四爷路上辛苦。平日里四爷最关心十四爷,学问武功都要细细过问,这些娘娘都是看在眼里的。”

德妃不是不知道老四的好,只是一旦牵扯到小十四,她就有些心急了。

柳嬷嬷在旁边开解了好一阵子,德妃的气才渐渐散去。

“娘娘今日不还给四爷送去两个可心人儿吗?等来年给娘娘添个小皇孙小格格,四爷就知道娘娘挂念他了,定是会体谅娘娘的苦心的。”

听到这句话,德妃不由得发出一声冷笑。

老四子嗣不丰,一直是她的一块心病。这次送人进府德妃也是好好挑过的,知道老四喜淡雅清净不好美色,特地找了两位端庄守礼的秀女,其中一位还出身于钮祜禄大姓。

但上次四福晋进宫,专门来求人,难道也只是为老四的子嗣着想

德妃稍稍一试探,便知晓了乌拉那拉氏的心思。

老四家的这位,是想让新人进府,帮她生下个便宜儿子来,到时候抱到自己膝下养大,五六年不见生母,自然就会把她这个嫡额娘当做亲娘孝顺。

可也不想想老四是个什么性子,自己受过的苦,又怎会让孩子再受一遭

只怕是乌拉那拉氏这如意算盘要落空了。

德妃轻轻吁出一口气,老四去安徽两个月不在,自己还要帮他看着后院,别闹出什么事情来。

抬眼看到右下首案几上空了的碗,用手指了指:“今日御膳房送的点心不错,去送赏,下次老四来,派人再点这几样。”

柳嬷嬷立即应下,心里松了一口气。

 

御膳房点心局内,各人做好的点心排成三排,陈嬷嬷一一看过,偶尔拿起一块品尝一口,面上没什么表情,看不出是好是坏。

待所有的点心都看过,陈嬷嬷拿帕子擦擦手,目光在众人之间扫过一圈。

小宫女们齐齐低下视线,紧张得屏住了呼吸。

陈嬷嬷收回目光,在桌上点了三个人的盘子:“这三个,并上尤绾,以后便在内灶伺候。”

至于没点到的人,自然会有掌事姑姑给她们安排别的活计,只是少了几分体面,不算轻松了。

有人欢喜有人忧,没选上的那些宫女,有些自知技不如人,有些则不这么想。

齐佳莲音直接站了出来,声音:“嬷嬷,尤绾的点心可不在这,我们也不知道她做的是什么,做成什么样子,怎么嬷嬷就点她进内灶呢?怕是不能服众。”

尤绾眼见着战火绵延到自己身上,看着在队伍最前方雄赳赳气昂昂的齐佳莲音,这人好像觉得自己做了什么不得了的事情,正直着脖子和嬷嬷杠呢!

啧啧啧,好大胆啊!不知道受了罚还能不能这么傲气?尤绾暗暗想。

果然下一刻,陈嬷嬷就发怒了:“顶撞管事嬷嬷无视宫规,谁给你的胆子。给我站回去,今晚你不许吃饭。”

得,齐佳莲音今晚要饿肚子了。

陈嬷嬷可没有要和她们解释选尤绾的原因,只看着时辰差不多了,点心局院门口出现一拨熟悉的面孔。

兰萧姑娘又来了,这次托着托盘,上面盖着红布,笑吟吟地迎上陈嬷嬷。

原是来送德妃娘娘的赏,陈嬷嬷满脸欢喜地谢恩接下。

等永和宫的人走远,陈嬷嬷褪去脸上喜色,又变得严肃起来:“看到了吗?这是娘娘的赏赐,可见是尤绾的手艺合了娘娘的口味,以后就在内灶伺候,谁还有异议?”

哪有人敢说什么?全部闭紧了嘴。

尤绾自此被分摊了新任务,听陈嬷嬷说,下次四贝勒再来永和宫请安,德妃娘娘还是要来点她做的糕点。

尤绾自己没觉得有什么,可晚上回到屋子,才发现被陈嬷嬷这么一操作,她身上就明晃晃地被盖上“德妃娘娘”的戳。

之前和她半句话没说过的小宫女都来和她打招呼,沅秋也在旁边说:“尤姐姐,你好厉害啊!做糕点又好看又好吃,还得了娘娘的赏,我也想有姐姐这样的手艺。”

尤绾笑而不语,端的是高深莫测。

她上辈子是个烘焙师,中式西式点心都做得极好,看来这辈子还是要做回老本行。

尤绾从此在点心局立下了根,在这里每天只需要干活,陈嬷嬷将她们这些小宫女保护的很严,极少和东西六宫的人接触。

等过了两个月的适应期,陈嬷嬷才渐渐让人带她们去各位娘娘们的宫殿送膳。

只是尤绾还是被留在点心局,一次都没出去过。

没办法,她这张脸太出众,陈嬷嬷生怕一个没看住,出了这点心局就回不来了。

尤绾对这样的生活很满意,每天除了做做点心想想花样,就没别的事情要做。她原以为,德妃娘娘那边给她分了任务自己会很忙,但她明显错估了四大爷给德妃的请安频率。

接下来两个月都没人来传过话,等到九月下旬,才有永和宫的人来取点心。

尤绾小心翼翼地把食盒递过去,等再收回来的时候,发现茶冻被吃完了,此外少了两块的便是那碟鲜奶九层糕。

这点心糕分九层,层次分明,白层是鲜奶冻,红层是玫瑰冻,每层厚薄均匀,一口下去绵软可口,奶香浓郁。

剩下的点心倒是没动。

尤绾对着食盒静静看了两秒,心下暗道,四大爷的口味还是很好猜的嘛!喜欢的是果冻那种爽口嫩滑的口感,甜度没什么偏好,三分糖和七分糖都接受良好,以后就给他老人家做类似的点心啦!

尤绾哪里知道,皇子阿哥的喜好,是不能被外人轻易察觉的。

她第一次撞上盛夏,第二次碰上四爷刚从安徽风尘仆仆赶回紫禁城,一时没忍住多吃了两口,这才让尤绾轻而易举地拿捏住了四爷的喜好。

入了十月,便即将迎来满人十分重视的颁金节,内务府及各宫都为这件事忙得昏天黑地,连尤绾这样的闲人也被分了不少任务。

她要赶制各种奶饽饽,比前些日子忙多了。

可就在这样的大节日里,尤绾又添了一件烦心事。

她的癸水来了。

 

最新更新
继续看书

同类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