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继续看书
房门瞬间被打开,一个满脸络腮胡的大汉出现在眼前,眼神急切的道:“快进来快进来,老弟今天又打到啥子了?”

杨孟君扬了扬手中的野兔道:“贼肥的兔子,这不,刚打到就来看你了。”

吴冲哈哈一笑道:“我就知道老弟你最够意思,来晌午咱哥俩喝一个。”

说罢吴冲从杨孟君手里接过野兔就自顾自的处理去了。杨孟君百无聊赖,拿起桌上的土酒倒了一杯慢慢喝下。辣的眼泪都出来了,不过少年心里却大呼一声痛快。

吴冲今年也三十多岁了也没娶亲,据山下乡亲们说吴冲当年父母刚生下他没多久就去世了。还是靠乡里乡亲抚养长大的,长大后便出了镇子去投军。十年前杨孟君爷孙俩刚搬进吴家镇的时候吴冲也回到了镇子。一个人在这山腰造了座小木屋,每天就打打猎,喝喝酒安稳度日。凭借着从军的身手,打猎也是稳稳的,弓马娴熟。

杨孟君最喜欢的就是听吴冲讲他当年在军队的事情。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血染黄沙笑王侯。每次讲到这些杨孟君都热血澎湃,对那种策马驰骋疆场的生涯也是异常神往。后来杨孟君回家后给老头子说自己长大想参军,老头子出奇的没有贬低他,而是沉默了许久哀叹了一声。之后便不教杨孟君那些四书五经中庸大学,而是教他排兵布阵之道。杨孟君也大感诡异,一个糟老头子懂那么多大道理也就算了,咋滴连这些都懂?幼时所发生的事情杨孟君只有一些断断续续的回忆,依稀记得当时好像死了很多人他爷爷才带着他跑到了一个很繁华的大城,之后便来到了吴家镇,一呆便是十年。

半个时辰过去了,吴冲也把那只野兔做成了美味的午餐。把兔子肉端了上来又拿了俩海碗,给杨孟君跟自己一人倒了一碗土酒。杨孟君也迫不及待的拿起筷子吃了块兔肉,咂咂嘴道:“还是老哥做菜好吃。”

吴冲得到评价也得意一笑道:“那是,老哥我在这山上待了十年,手艺还能差了去?”

杨孟君喝口酒道:“是的,是的,老哥你做野味的手艺,吴家镇第一!”

酒上心头话就多了起来:“老弟你是不知道啊,哥哥我当年骑着一匹产子凉州的大马,凉州你知道不,咱大唐好些将军的战马可都是出自哪里。当时我啊,一手提缰绳,一手提刀,随着咱杨大将军只冲辽军中军大帐,啧啧,那一仗杀的好生痛快,三十万辽国军队,愣是被我扬威军铁骑杀的片甲不留。”吴冲一手握碗,满面回忆的说道。

杨孟君急切的说道:“后来呢,后来呢,杀进辽国都城没有?”

吴冲听道杨孟君这样发问嘿嘿一笑道:“那能啊,谁也不晓得北境四国怎么回事就突然联合了,要知道之前那四国为争夺草原城池可打的不亦乐乎。怎么突然就联手了,号称百万大军啊,只逼中原腹地。”说道这里吴冲叹了口气喝了一大口酒接着道:“咱扬威军虽说杀了三十万敌寇,自身也折了八万人,老哥我这条命也是捡回来的啊。”

杨孟君道:“我爷爷说打仗嘛,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就算是胜仗了,扬威军杀敌三十万死了八万人,怎么说也是大胜中的大胜了,扬威军真的厉害!”

吴冲哼了一声道:“你爷爷说的虽然没错,但这在我们扬威军中可不算啥胜仗,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我看是杀敌一千自损八十才算胜仗吧。”说这话的时候吴冲满满的自豪,此生不悔入杨家军!

听到吴冲贬低爷爷,杨孟君有些微恼:“呦,照你这样说扬威军现在怎么没了呢?”

吴冲也怒了道:“小兔崽子,我给你说过,怎么说我的不是都是小事,唯独不能说扬威军!”

吴冲接着说道:“咱们大唐其实谁都不欠,谁都不怨,唯独欠杨家,唯独怨扬威军啊!方年先皇西征失败,连累的长安也没了,要说怨谁,估计很多人都说要怨叛乱的五王,要不是他们放着好好的王爷不做非要作乱,咱大唐岂能这样,长安岂能有失?按我说啊,这真的不怪五王,谁不想往上走?先皇亲自西征是为了以后能在青史上留下一个武皇帝的谥号,五王叛乱也是想把身上那件蟒袍换成九龙五爪正黄龙袍!都没有错,唯独扬威军啊,真不该就这样放弃了长安。”说罢又是灌了一口烈酒。

杨孟君不解道:“之前你不是说扬威军自身也没多少人了吗?怎么能怪他们不守城呢?”

吴冲幽幽说道:“是啊,为啥要怪自家军队呢?”

杨孟君想了想还是不明白吴冲为什么这么说,也就不在这问题上纠结,沉吟了一下道:“我爷爷说天下之所以分崩离析根本原因是世族毫阀掌权太大,天下官位都在氏族的掌控中,平民子弟没有了上升道路,国家可用之才太多都没埋没,这才导致如今的山河破碎,哪怕是一个小县令背后都有家族支持,真正有抱负有才干的寒门子弟不得施展才华。而且五王叛乱的背后也都有大家族支持,给予钱粮兵马。”

听杨孟君如此说,吴冲也是大悟:“你爷爷也算是一个高瞻远瞩之人,这些弯弯道道我这种大老粗可想不到,有空一定拜会拜会你家老爷子。”

杨孟君呲牙一笑频频点头道:“那肯定了,我家老爷子可是啥都懂,我这一身身手可都是他教的!”

虽说在家里的时候杨孟君爷俩经常拌嘴,但在外人面前可是非常尊敬老爷子的。

吴冲端起酒碗碰了一下杨孟君的碗道:“咱一介武夫说着干嘛,来兄弟,接着喝,这么好吃的兔子肉不能白费喽。”

杨孟君也端起碗碰了一个道:“喝着。”

》》》继续看书《《《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