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鬼纪
  • 盗墓鬼纪
  • 分类:美文同人
  • 作者:乱想
  • 更新:2023-08-07 22:57:00
  • 最新章节:第3章 不速之客
继续看书
三年寻龙,十年点穴;阴阳顺逆,鬼神莫查。一段比鬼神更令人窒息的经历,一卷记载华夏一系国运兴衰的密宗。一具九年不腐的死尸,一个死后多年还活着的人,牵引出一个又一个的谜团。在天成象在地成形的龙脉下,断代的墓主人,到底在隐藏一个怎样的惊天之谜?

《盗墓鬼纪》精彩片段

无边无际的荒漠,一个沙丘连着一个,像一座座荒坟铺向天边。白茫茫的芨芨草呼呼啦啦的倒向一边,好似招魂幡,指引着葬身大漠中的游魂荡魄;千年不腐的胡杨枝干,被风化的如同白骨,扭曲干枯比比皆是。
风沙吹得人睁不开眼,昏天暗地,阴气沉沉。
一个狂奔中的青年,喷出一大口血和胃液的混合粘液后,倒在一个沙坑中,紧抓着一截胡杨树桩,惊恐的看着后方,眼珠子都快凸掉了,乌云遮天,黄沙卷地,里面似乎还夹在着什么怪异的东西。
“地狱,天神来索命了,呜……”
青年从腿间拔出一把匕首,狠命的朝着自己心脏刺去,而临死前,脸上却浮现出一抹解脱的轻松……
而另一个青年,似乎根本无暇关心后面的同伴,面对颠覆世界观的恐怖,他只能张着大嘴往前跑,脸上暴着血管机械的奔跑,手心里紧攥着一块黑色的木块。
……
九年后,某科学考察团,在罗布泊西北边缘靠近楼兰古城地段,发现一名青年男性的尸体,奇怪的是,经过法医鉴定,死者死亡时间超过九年,但身体却没有完全腐烂,内脏干瘪,但保存完整,瞳孔放大,胆汁破裂。随后,又在死者的胃里,发现一些拓片和装饰碎片,甚至还鉴定出一种类似史前文明的生物体,全身毒素扩散。
这个消息,我是从一个科考队的哥们儿那里获得的,属于内部封锁的机密。他说,也邪性了,别听有人咧着大嘴吹嘘穿越了罗布泊,那是因为,他们从省道公路走的,真正深入罗布泊腹地的人,历来一去不复返。
我故作好奇的问他,为啥只发现一具尸体,不管是考古盗墓,还是探险,应该都有组织的,其他的尸体呢。
哥们儿一仰头干了半瓶啤酒,无奈的耸耸肩膀,其实他们全副武装的科考队,直升机都动用了,还是不敢深入腹地,碰巧在楼兰古城边上,发现一具死尸。
以前有一支考古队,连罗布泊湖心都没到,晚上宿营,一夜间全部失踪。失踪的意思是,在不发生自然和人为灾祸的前提下,且水和食物共计充足,还是平白无故的蒸发了,连尸骨和血迹都没留下。
哥们儿从怀里掏出一张照片递给我,这可是他冒着风险偷拍的,是那名被发现的死者照片。
当我看到尸体的身材,以及装扮时,心里咯噔一下子,悬着的一块石头又卡到了嗓子眼……
哥们儿还以为我同情心泛滥,让我别问这些晦气的事了,听着怪渗人的。
我苦笑着摇摇头,把饭店包厢的门反锁上,又顶了一把椅子,从衣架的包里,掏出一个牛皮信封来,“大头,咱哥俩认识好几年了吧,你知道我为什么一直关注这件事吗?”
大头打了个酒嗝,色迷迷地看着我,“孙子!你不会是想去倒斗吧。我警告你啊,别趟那泡屎汤子。你得相信一点,这年头穷疯了的人很多,都跟得红眼病似的,要是能盗,早就盗了,几千年过去了,还给您老留着吗。”
我在琉璃厂有间铺子,和平门改造的时候,家里蹬了点底儿,路子也还行,赶上点子正,出手几件古玩,够吃几年的,说得直截了当点,二道贩子一个。也正是这个机缘,我认识了大头,这小子以前当过兵,退伍后跟考古队当劳力,人不得外财不富,他这几年零零星星没少往我这里卖东西……
我站在大头身后,拆开信封,做了个噤声的手势,严肃地说,“你先看看这个。”
“天赏,哪个MM写的情书?”
“别打岔!”
大头看我一本正经的样子,不像开玩笑,这才认真看了起来。这封信虽然我研究了好多年,但每次看见,都难免心惊胆战的。
黄纸、红字,放在民间,这是给阴人写的信。时隔多年,黄纸有些发白,光看那个红字,立马就能让人想象到一副画面:一个临死之人,颤抖着咬破手指写下的:天赏,救我!
看到这几个字,大头还是不明白,笑嘻嘻地跟我犯贱。
“看邮戳!”我厉声喝道。
牛皮信封的邮戳可以辨认的出,信是五年前邮寄的。
大头不解的问,“你还喜欢收集邮票?”
我两眼一翻,这孙子脑袋大,装的都是大粪吧,深吸了一口气说,“这个字……其实是我师傅写的。可是,我师傅……九年前就死了。”
听到这儿,大头脸上的贱笑僵住了,酒也吓醒一大半,“天赏,你可千万别告诉我,这次科考队发掘出的不腐尸体,就是你师傅的。呃,他去了罗布泊?”
“九年前去的,派出所备案死亡。这个死者身材和装备……就是我师傅一伙的,。”
大头表情跟吃屎了似的,豆大的汗珠子顺着脑门往下淌,“也他娘的就是说,现在可以确定你师傅他们在罗布泊全军覆灭了是吗?”
“嗯。”我阴沉着脸。
“可是……可是你师傅死后四年,又给您写了封求救信?”大头血都凉了,宁愿见鬼,也不相信这是事实,终于能体会到我的心情了。
我点了根烟,坐在墙角,双手抱着头失神的说,“从这封信仓促程度来看,是我师傅出事的时候写的,也就是九年前!可是,从邮局落款来看,居然时隔四年后,才邮寄到我手里。”
一时间,包间里鸦雀无声。
五年前,我接到师傅这封求救信,还对他们一伙生还抱有希望,所以才一直跟进这件事,到处打听。
可是,今晚从大头他们科考队的照片可以确认,师傅他们早在九年前就挂在沙漠里了,何谈死后给我写求救信。两人颓废失神的坐了好久,一直到饭店服务员来催,才结账离开。
大头人高马大,一身腱子肉,搂着我肩膀说,“哥们儿,凡事往简单了想,兴许你师傅真的活着呢。”
我淡淡的点头,其实俩人都知道,这是宽慰的话。罗布泊那种神秘的地方,外加未知的自然环境,能死一个,就不会放活一个。况且,师傅即便真活着,串通邮局闹这一出吓唬徒弟,这不扯淡吗。
大头拦了辆出租车,把我硬塞进去,扔给司机五十块钱,趴在车窗压低了声音说,“天赏,我跟科考队的教授关系不错,他们现在正在做那名死者的身份鉴定,科学这么发达,用不了多久,就能根据死者的轮廓和面部肌肉,还原生前的面貌,到时候你再看看是不是你们的人。”
想想也对,光凭一名死尸的衣服和身材,还不能肯定是师傅那伙人,心里又萌生出一丝希望。
回家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的睡不着觉。
九年前的一天,国内几所高校牵头组织了一场讲座,请师傅做主讲,老爷子是当代道教名人、国学大师,那天五湖四海来听的人可都是有身份的主儿。
师傅身材确实有点仙风道骨的意思,拿着话筒坐在会堂前,“道家学说发展到道教,一般学者认为是从东汉开始的,也不无道理。王莽窜政,刘氏江山改姓,可是王莽也没活多久,汉朝又落到了刘秀手里,也就是历史上的光武中兴,史称东汉。而道教中首先确立本派形成的人,就是大家熟知的张天师,我的祖师爷张道陵,他就生在那个年代,师承太上老君,得三宝,收西域八大鬼王。”
会堂来的记者名流有几千人之多,闪光灯话筒乌压压的,举手提问的更是此起彼伏。这时,一个儒雅的华侨欠身站起来,“张老师,那您怎么看待商周封神,周易八卦,河洛九宫呢?”
师傅颔首微笑,捋着山羊胡子,“呵呵,确实祖先这些文化博大精深,远在道教之前就已存在。其实何为道,何为教呢。在我的祖师爷张天师之前,有西汉大儒东方朔,更早的老庄等先人,而更更早那些没有文字记录的呢?我认为,道,自盘古开天地后就存在,我派道教,也只是口传心授警示世人的小学徒罢了。”
儒雅华侨点了点头,依然恭敬地说,“张老师巧妙的躲避了我的话题,呵呵。确实从学术角度讲,每个道教大师的出现,都伴随着激烈的社会动荡。两汉的张道陵,两晋的葛洪,唐代牛李党争后的吕岩,元明两代的张三丰等等。”
“请问这位学者朋友,你到底想问什么呢?”师傅耐着性子问。
“道教懂五行,晓八卦,明风水,通阴阳,根据的是周易,那么周易甚至炎黄又从哪里得来的通天本领呢。姜子牙一卦问天,周文王背棺八百步,保他大周江山八百年;诸葛亮通晓三分五行,就能三分天下;刘伯温明半部周易,方可顶起大明江山。除此之外,徐福,张良……”儒雅华侨越说越激动。
“呵呵,虽然我不知道这位朋友什么意思。不过,张良其实就是张天师的祖爷,我们都是一家子。”师傅不愠不火的说。
师傅幽默风趣的模样,着实引得会场哄堂大笑。儒雅华侨的问题太缺德,和这次道教讲座要跑题了,华夏上下五千年,加起来一万年,道教不过占了五分之一。师傅讲的是道,怕丢了祖师爷面子,更怕主办方责怪。
这时,座位上的儒雅华侨走了过来,不但不尴尬,反而自信满满地说,“我相信,这些问题张老师也确实回答不上来,或者说您也在穷尽毕生精力探求,不才这里有一样东西,希望能给您老一些启发。”
这话一出,会堂乱了套,纷纷责怪起来,他算什么东西,还想点拨当代道教大师。
师傅不屑的看着他,这些刁钻的问题,早有腹稿对答,随手接过华侨递来的一张图纸,我当时在旁边给师傅端茶倒水,也瞥了一眼,虽然白纸上是素描,但也能看得出来,这是有人按照实物画的,特别讲究比例和细节。
这幅惟妙惟肖的实物素描很怪,说不上是什么材料,像玉,又像鎏金,更像青铜。不仅材料怪,形状也怪,整体薄厚如一枚硬币,是两条镂空的鱼,两条鱼首尾相接,巧妙的形成一个太极的模样,双鱼唯美相交,从特定角度看去,更像一个太阳。
“阴抱阳,阳负阴……”师傅喃喃的说道,忽然猛地站了起来,瞳孔瞬间收缩,惊叹的看着儒雅华侨,“请问高人,你在那里看到的!”
儒雅华侨含笑转身,“张老师好眼力,我的车子停在外面,傍晚出发。”
师傅颤抖着捧着图纸,面无血色的看着男人背影,随即反应过来,连忙追了出去,下讲台的时候,还磕了个蛤蟆趴,如同丢了魂似的,突然的变故,数千人的讲座现场乱成了一锅粥。
这场讲座对特别重要,普及道法,也是师傅毕生心愿。也不知道老头抽什么风,我帮着他做善后工作,和主办方道了歉,也开车去了师傅家,师傅正坐在小区外的越野车里,手里捧着那副图纸,连我敲窗户都视若不见……
思绪回来,时至今日我依然搞不懂,到底什么东西能让师傅惊成那样,甚至比命都重要,跟着了魔似的。再看儒雅华侨,温文尔雅的坐在另一辆车里,一共四辆悍马,算得上设备精良了,我挨个车让烟,实际是多长了个心眼,记下这些人的特征,万一师傅有个好歹,我好报案啊。
我隔着车窗给他递了根烟,“朋友,你们这是想把我师傅带哪儿去?”
“呵呵,罗布泊。”关于师傅和儒雅华侨他们去罗布泊的事,我只有这些线索。
随后的这些日子里,天天给大头打电话,询问尸体面部还原的适宜,搞得那孙子都躲着我,发短信告诉我别着急,那可是一具九年不烂的死尸,还是罗布泊发现的,不是臭鸡蛋烂柿子。
周六的傍晚,我趴在店铺柜台上发呆,快五一了生意还不错,十分钟前,有俩二傻子花了八万块钱买走个痰盂,这东西放潘家园,一千块钱俩,还丫官窑,土窑都称不上,蛤蜊光是我自己磨的,上个月包了浆、做了旧,也没指望卖,插个鸡毛掸子什么的就成,所以就放货架子底下了,谁承想还卖了个高价。
虽然挣了钱,却高兴不起来,心里七上八下的。
“老板,阴沉木什么行情?”一个戴着墨镜的男人趴在柜台前,和我搭讪。
我都懒得抬头,敷衍道,“看材质和年头,下等货我看不上,买来出不了手,只能烧碳锅涮羊肉;中等的价钱高,我买卖小;你东西好的话,出门右转派出所,交给国家就行。”
“那麻烦小哥儿,走一眼我的这块。”男人也不生气,掏出一块手绢,缓缓的展开。
一股奇异的香味扑面而来,我顿时来了兴致,捏过那一小块炭黑的木材掂量起来。
刚才我断定这小子没好货,现在看来倒是我狗眼不识泰山了。阴沉木这种东西,是红椿、麻柳等树木因地址变迁自然灾害埋入淤泥中,在缺氧、高压状态下,经长达成千上万年的碳化过程形成的。号称,东方神木,植物木乃伊。
“金丝楠!”我掂量了一下,情不自禁的说了出来。
“识货!”墨镜男人颔首称赞,“金丝楠、银杏、紫檀、胡杨沉淀而成。”
我说怎么和我见过的阴沉木不一样呢,感情这东西是极品中的极品,光是走遍大江南北,这几样木材都是稀有树木,换句话来说,这几种木材生长在南北两地,能在史前文明压缩成一块木材,绝对是大自然绝无仅有的巧合。
欣赏了一下,我再抬头看这个墨镜男,疑惑的问,“一小块这东西,顶一桶黄金了,你会卖我?”
“呵呵,小哥儿是生意人,开口就是钱。您就不好奇这东西哪儿来的吗?”
看着这块古雅神韵的化石木材,我鄙夷的问,“挖来的吧?”
墨镜男会心的笑了,“因乘天地灵气,集日月精华,乃万木之灵,灵木之尊,因为它本身就是土里埋着的木材,所以不会腐烂。古往今来,确实是帝王首选的棺椁材质。”
我心里暗骂,哪个皇上这么暴殄天物。墨镜男见我来了兴趣,又拿起柜子上的放大镜给我,“小哥,还请您再看一次。”
我心说,你装个毛线,跟我这显摆是吧,一会儿再报警逮你,反正我是买不起。欠着身子,用放大镜看,这才知道他的意思,这块阴沉木上居然都是密密麻麻的咒文,我做古董行,古代咒文认识些,不过这个还真是第一次见。
“经过碳14鉴定,这块阴沉木形成于五万年前。上面的文字和一千多年前,一夜之间从地球上消失的古楼文相似,但年代要更加古老。也就是说,在楼兰文明以前,已经有一座惊世骇俗的大墓沉睡于罗布泊地下了。”
听到罗布泊三个字,大夏天的,我浑身打了个冷战,还真他妈有人活着那里出来了,而且那里真的有大墓?“你……”
“呵呵,小兄弟,你当真不记得我了吗?”墨镜男缓缓的把墨镜拿开。
当我看见他脸是,胃里头翻江倒海的,恨不能连去年的饭都吐出来,墨镜底下,那是一双咋样的眼睛,眼珠子凸凸着,大半部分漏在外面,都快掉了,眼球布满了血丝,而眼眶则深深的凹陷。
“对不起,我只想让你看得仔细些。”男人也很抱歉,重新戴上了墨镜。
我瘪瘪嘴,这才忍心端详起来,确实有点眼熟,看着看着,蹭地蹦了起来,“是你!”
我脑袋懵瞪一下,这孙子就是九年前来找师傅去罗布泊腹地的儒雅华侨,刚凉了的血,瞬间冻成了冰坨,大头他们科考队在罗布泊湖心到楼兰古城一代,发现了九年前探险队的一名死者,也就是说,只有这名死者跑到了茫茫大漠的边缘,要知道,这可是数万军民,地毯式搜索了八次,不可能有幸存者。
而且罗布泊那种地方,我也有所了解,根本不可能存在风沙掩埋的事,被野兽吃了,也得留块骨头吧。
我惊恐的看着墨镜男,“你丫是人是鬼?”
“自我介绍下,鄙人姓陈……”
“打住!”我激动的抓住他领子,迫不及待的问,“你不是死了吗?我师傅呢?”
“我们当年进入罗布泊腹地后,发生了一些事……张老师他就已经驾鹤仙去。”
我脑袋轰的一声炸开了,多孝顺谈不上,可要是师傅九年前就死了,几年来一直折磨我的这封求救信是谁写的。
师傅是双天官,那封信正是出自他的左手,专给阴人写的。别看只是几个简单的汉字,出自师傅的手,里面的玄机,不亚于达芬奇密码,绝对不可能有人临摹代笔。
最新更新
继续看书

同类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