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战晚清
  • 舌战晚清
  • 分类:美文同人
  • 作者:佚名
  • 更新:2023-08-08 03:13:00
  • 最新章节:第6章 面见女王
继续看书
徐庆穿越到了晚清,没带金没带银,没带枪没带炮,只是带了一条好舌头!什么?你看不起他的舌头?他的舌头战绩辉煌啊!
欧洲的女王公主被他“哄”得投怀送抱,反清义军被他“吹”得迅速膨胀,洪秀全被他“教唆”得去见上帝,满清被他“游说”得倒台,俄国西伯利亚被他“骂”丢,美国被他“挑拨”分裂,德国法国被他“忽悠”互相放血,英国被他“吃”得天天看落日,整个欧洲被他“喷”得臣服。
从此,全世界都流传着一...

《舌战晚清》精彩片段


经过了足足一个月的坐船,徐庆终于从广东乘坐船只来到了传说中的大英帝国首都伦敦,他这次是以大清海关驻伦敦办事处主任的身份过来的,是中国第一个驻外机构的负责人了。不过,他在满清的品级地位不过是七品而已,这个明显是非常低的身份,在满清内部根本没有任何的政治地位。绝大部分满清的人都把这个驻外当做了倒霉的差事,宁可花钱也不愿意来。
徐庆从船上下来的时候,首先看到了是一阵阵黑烟。
“这个是传说中的雾都伦敦,果然是雾都啊!都是雾霾!”徐庆吐槽。
这个时代的伦敦,雾霾也是很严重的,比起后世的首都有过之而无不及。不过这个时代的伦敦人不但不会因此感觉痛恨,相反还会非常骄傲,认为这个是工业化的标志。
徐庆下船了之后,居然一个中年人走了过来。
“徐先生,我奉大英帝国政府特别来迎接你。我是议会的议员,我是约翰罗素!”中年人主动说道。
“约翰罗素?明年的英国首相?这个英国人还真的看得起我啊!可是他们也许不知道,我在中国满清政府里面,地位低得要命!”徐庆心里苦笑想道。
英国还真的是看得起他这个驻伦满清驻伦敦海关办事处主任,居然派来了一个有资格成为首相的政治人物过来迎接,这样足以说明是非常重要的礼遇了。可是如果英国佬知道自己在国内的品级地位,不过是一个县长都不到的级别,这样他们不知道会如何想。
“你好,约翰罗素先生!我是中国海关驻伦敦办事处主任徐庆!”徐庆永英语介绍,并且主动握手了。
徐庆在这个约翰罗素的安排之下,首先下榻了伦敦的宾馆。
“徐庆先生,我在我们大英帝国一直主张自由贸易,自从数年之前我们中英两国在你们的江宁签订了江宁条约,约定开放更多港口进行我们两国之间的贸易,可是你们中国政府为什么还在明里暗里的阻拦我们的商人进行贸易?”约翰罗素问道。
徐庆主动介绍说:“约翰罗素先生,我首先要表明我的身份。我只是中国,也可以称之为大清派遣到伦敦的一个海关办事处的人员,并不是我们大清驻英国公使,所以我没有权力代表我们大清表态,我只能够以我个人的身份来进行表达我的建议,不过这个并不能够代表我们大清的意见,你明白吗?”
约翰罗素也是非常郁闷,好不容易抓到了一个中国派遣来到英国的驻外机构的人,可是没有想到对方居然只是一个海关驻外办事处的人员,并非是公使。既然并非是公使,那也就不能够代表国家发言。
“那好,既然徐庆先生是中国海关的人,我想要听听你的意见。为何既然签订了江宁条约,可是你们依然却明里暗里的阻止商人跟我们大英帝国的贸易呢?”约翰罗素问道。
徐庆主动解释说:“既然你让我说,那我也就说说我的看法。首先,第一点,在我们国内,绝大部分百姓都认为五年之前那次大清和英国的战争,是你们英国为了一群鸦片商人的利益进行的战争。至于鸦片,在我们国内是禁止的产品,甚至我们国内百姓深受其害,可是你们打着为维护鸦片商人利益为由,发动了这次战争,这样我们百姓首先对于你们英国已经是非常的反感。”
“第二,按照南京条约,也就是江宁条约里面的规定,你们要求割让香港,这样在我们传统文化里面代表了割让土地。这也是我们中国绝大部分人都非常痛恨的事情,是一个奇耻大辱,所以这样同样会产生很大的难题。”
“第三,关于归国要求赔偿的军费,这样更是让我们国内很多人都非常仇视。因为在我们国内绝大部分百姓眼里,其实是你们主动到了我们家里进行抢掠,然后还要我们赔偿你们抢掠的成本,这样简直是岂有此理。毕竟你不能够指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理解这些外交辞令的意思,绝大部分普通人都会认为是你们是强盗,变着法来抢掠我们。”
“所以综合各方面的情况,这样造成了我们很多百姓都对你们商人有很大的误解,这才不愿意去交易的。”
约翰罗素赶紧解释说:“这份条约其实我们并不是单纯为了鸦片商人,我们不过是希望你们开放国门做生意罢了。至于香港,我们其实也就是希望要一个货物的中转点和各种商贸的据点,并不是我们非要这个香港不可。至于那个领事裁判权,不过是我们认为你们中国的司法并不能完全处置双方的矛盾冲突,这样才会要求的。”
“至于赔偿,这个是我们西方常有的事情,这样并不违反我们西方的规则。”
徐庆摇头反驳说:“约翰罗素先生,我首先要表明一个态度,割地在我们中国的文化里面是一个奇耻大辱。我们中国一直讲究寸土必争,所以你们这么做,已经是严重的让我们全国人都感觉到了奇耻大辱,所以包括商人都不会愿意跟你们主动做生意了。至于你们按照你们西方的规则来进行,何尝有过尊重我们东方的传统?”
“我们东方有一句俗语,叫做入乡随俗。至于你们西方,我记得也有一句话,叫做身在罗马,就像罗马人一样去做。这两句话的意思其实是一样的。你们没有了解我们东方的习俗,就随便的粗暴用自己的想当然来解决事情,这样只是会把事情弄得更糟糕。所以你们这么做,其实是在咎由自取。首先是你们希望我们开放国门,而不是我们主动求着你们做生意。可是你们却不尊重我们的传统文化,这样你让我们商人如何敢跟你们做生意?”
“就好比如果我在这里给你们英国女王送百合花,我想你们一定会把我驱逐出境一样。因为在我们中国,百合花代表了百年好合,是对一对新婚夫妻最好的祝福。可是在你们英国,百合花代表死亡,所以这个也就是区别。你们没要尊重我们中国的文化传统,现在反而是责怪我们了,这事难道怪我了?”

约翰罗素居然很快就召集了英国议会,召开了一次临时会议。徐庆心里赞叹,这个约翰罗素果然不愧是不久之前的英国首相,影响力就是大。不过这样正好,徐庆正好可以在这帮英国议员老爷面前进行一次忽悠。不,英国是一次演说。
“各位议员,我很荣幸能够成为第一个踏上英伦的中国人。我们东方的中国,和西方文明其实一直交往不断。当年在大明王朝时期,我们的万历皇帝曾经写信给大英帝国的伊丽莎白女王,伊丽莎白女王曾经想要回信,可是因为一些原因,没有能够成功的送出去。我想这封信件,至今应该还是保留在贵国的档案里面。”
“后来在数十年之前,英国以乔治马戛尔尼先生为首的使节团曾经到达我们中国给我们乾隆皇帝进行祝寿,我们这次真正的进行了交流。当年曾经请求通商,可是当年我们双方因为互相不了解,造成了一些误会,我们乾隆皇帝没有允许全面通商。”
“虽然政府之间没有来往,可是民间商贸却在节节攀升,我们中国和英国通过广州这个港口,进行更多的交易。”
徐庆进行了回顾了过去中国和英国的历史交往,包括从明朝万历皇帝开始,到清朝时期的各个历史时期的交往。这样让很多英国人也都赞叹,这个徐庆居然懂得这么多。
“这个中国的徐先生才像是一个优秀俄外交家,之前我甚至听说中国和我们的使节交流的时候,连我们英国在哪都不知道。甚至以为我们英国跟俄罗斯接壤,真的是一群白痴!”约翰罗素吐槽。
旁边的另一个英国议员也都点头:“跟聪明人说话,才算是真正的省事。我可是听说了,我们在远东的那些人跟中国政府官员交流,简直是无法谈到一起。他们对于我们大英帝国甚至西方文明都不了解,我们愿意和他们平等交往,可是他们却把我们当做了野蛮人,真的是难弄!”
“嗯,这个才是真正了解我们西方,才是真正明白外交的人。”“他是中国派驻我们英国的公使吗?”“不,他不是公使,他只是一个海关的驻伦敦办事处主任。”“这样优秀的外交人才,居然不被任命为公使?”……
很多英国议员对于徐庆也是非常赞赏,首先从这个风度到各种气度,完全是一个职业外交家的风度。比起满清国内那些外行,简直是好太多了。跟着中国那些满清官员交流,真的是鸡同鸭讲,让他们太难以接受了。
有些时候真的是宁可跟一个聪明人交流,也不愿意去对牛弹琴。跟着满清国内那些官僚商讨,简直是对牛弹琴,让徐庆来说这样反而省事,容易达成共识。
“在数年之前,我们中国曾经跟大英帝国有过一次战争。不过我想那时候我们双方都不太理解,英国希望能打开我们中国的市场,然后自由贸易。可是中国因为对于西方文明了解太少,所以没有同意。可是后来英国却做了一个让我们中国人伤心无比的事情,主动发动战争,然后逼迫我们中国签订了江宁条约。这样让我们中国百姓很失望,尤其是里面的那个关于割让香港还有赔偿军费等等的条件,这样让我们中国人非常失望!”
“也许在英国这个海洋民族眼里,这些土地很小,甚至不值一提。可是在我们大陆文明眼里,却是重于千斤。并且赔款也是不符合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的,这样给我们中英之间的通商更是上了更大的阴影。英国人希望能够趁机打开中国市场进行通商,可是却以鸦片作为借口,更是让我们绝大部分中国人痛恨无比。”
“这样,让我们接下来的江宁条约无法得到有效的履行,更是产生了更多的问题。”
那些英国议员也都议论纷纷,其实英国人发动第一次鸦1片战争,并非是单纯为了鸦1片商人。他们不过是以此为由打开中国市场,希望能打开中国这个四亿人口的市场。在第一次鸦1片战争,其实这次战争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的,可是因为中国和西方人谈不到一起,这样英国人以鸦1片为由发动战争。
之后英国更是出了一个昏招,居然让中国割地赔款,这样简直是奇耻大辱。中国人更仇视那个割地赔款,可是其实对于英国人来说,割地赔款反而是次要的,真正重要的是开放中国的通商口岸和开始自由贸易。
双方重视的东西不同,反而让中国对于英国的那个通商协议消极执行,这样造成了更多的问题。满清的官员不了解英国,英国也不了解清朝时期的中国,本来双方都可以很好解决的,结果因为互相不了解造成了更多的乌龙。因为满清消极开放市场,为第二次鸦1片战争,埋下了祸根。
“其实这个可以通过外交手段解决的,在清末时期的中国,其实真正弱国无外交的时候是在甲午战争之后。在甲午战争之前,中国的国际地位还是非常高的,至少在英国人眼里还是一个庞大的帝国。中国人错误的衡量了英国人的想法,英国人也都不了解中国人的文化传统,这才让后来演变成了不可收拾。只要我利用好了双方的关系,这样我可以从中谋取好处,为了将来推翻清朝,重新建立一个政权奠定基础!”徐庆想。
徐庆接下来做了最后的总结发言:“虽然我们东方陆地文明和西方的海洋文明互相之间有很多矛盾,可是友好交往,互通有无,这个是我们都希望做到的。我认为我们其实并不是应该成为死敌,虽然我们有一定矛盾,互相之间因为习俗,历史,文化之间有不同的矛盾。可是我们双方都希望友好来往,互通有无,发展商业贸易,这个是我们都要共同的理念。我认为我们应该携起手来,求同存异,让双方能找到共同的目标,搁置那些次要的异议。不要因为那些次要的异议,影响了我们共同的共识。所以,我们应该求同存异,一起合作!”
约翰罗素主动说:“徐先生说得好,求同存异,我们虽然有不同的异议,可是我们应该找到共同的目标,一起求同存异的合作发展!”
约翰罗素开始鼓掌,表明了自己赞同徐庆的意见。在约翰罗素的带动之下,很多英国议员纷纷鼓掌。

英国议会很快同意了关于修改这个江宁条约,也就是原先历史上被称之为南京条约的那个条约。这个修改议案得到了英国议会八成的议员同意。只要能够让中国开放通商,这些钱还不是随随便便赚回来。反正也是这些钱将会作为中国留学生的学费和奖学金,不会直接退还,可以保住所谓英国的面子。
徐庆这个方案,照顾了满清和英国双方的面子,都可以很好解决。英国八成以上的议员同意了,不管是保守党还是辉格党,都表达了同意。
当然,这个修改条约,徐庆是没有权力进行签署的,因为徐庆的身份只是一个海关驻英国伦敦办事处主任,这个还是要由英国驻满清的公使文咸跟满清朝廷去具体商谈。
“你们这帮英国议员,根本不知道,你们也许亲自为了中国送上了一个强盛的种子!我成功的把这个南京条约,变成了中国复兴的基础。将来你们看着吧,我已经把这个南京条约从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改造成了一个足以覆灭满清的东西,你们英国将来也会因此后悔的。”徐庆心想。
二十多年之后,今天这些同意修改条约的议员们,统统都想要跳泰晤士河了,因为他们亲自为英国送上了绞索,他们自己培养出来了一个饕餮巨兽!
“徐庆先生,我们女王陛下想要见你!女王陛下听说了你是第一个登上我们英伦的中国人,虽然你并非是中国公使,可是我们女王愿意给予你公使的待遇,愿意接见你!”约翰罗素说。
徐庆主动感谢说:“多谢女王陛下,我这个马上去见他!”
徐庆跟着约翰罗素来到了英国的白金汉宫,来到了白金汉宫的典礼厅,维多利亚女王还有王夫阿尔伯特亲王已经在这里等候了。不过由于徐庆并非是中国驻英国公使,所以相应的递交国书的流程并没有进行,只是女王以个人身份接见了徐庆。
“外臣见过女王陛下,见过亲王阁下!”徐庆首先主动说。
徐庆按照西方的传统,对维多利亚女王进行了所谓的“吻手”,算是表达尊敬。
维多利亚女王惊讶的问道:“徐庆先生,我很高兴欢迎你来到了我们大英帝国。之前你在我们议会的演说,现在已经传遍了我们英国政界,他们都认为你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外交家。真是没有想到,在遥远的远东,居然还有像是徐先生这样的优秀人才?”
徐庆心里偷笑想:“你们现在说我是优秀的外交家,过几十年之后,你们一定会说我是最优秀的大骗子!”
不过徐庆依然回答:“女王陛下,我只是希望为了我们东西方的交流,做出我应有的贡献罢了!我愿意用我的能力,为了中国和英国友好相处,友好来往做出应有的贡献。当然,我们东西方文明毕竟接触的时间并不算太长,所以我们双方难免会因为误会和误解,造成了双方的冲突。不过我还是我的意见,大家能够求同存异,然后一起实现我们的共同的目标,不要因为双方的次要矛盾也就影响了在好的方面的合作。”
维多利亚女王点头,说:“徐先生说的太好了,求同存异,这个足以成为各国之间的一个重要的外交准则,真是没有想到你年纪轻轻居然就能想出这么优秀的想法。”
“嘿嘿,我不过是抄袭当年总理的方法而已,他才是真正的优秀外交家啊!”徐庆想。
徐庆接着贼眼珠子一转,很快说:“女王陛下,我认为我们目前关于东西方之间的商业贸易,双方还是非常的不了解的。英国商人的货物到了中国,往往需要我们中国当地进行帮助,才能够出售。因为双方的文化和文明迥异,双方之间缺乏互相了解。所以我认为我们目前还不适合直接进行交易,我认为我可以愿意充当这个中间人。我打算在英国成立一些商业公司,然后跟英国商人进行合作,这样双方可以加深了解,然后我可以利用我在中国海关的身份,为了双方的贸易做出贡献。”
“可是我在英国并没有合法的公民身份,我是一名中国驻英国的海关办事处主任,这样的身份有尴尬,很多本土公民应该有的权力我都无法获得。所以我希望女王陛下能授予我一份特许状,授予我在英国除了部分政治权利之外,别的一切经济权利等同于英国本土公民。我愿意为了我们双方的友好做出应有的贡献,也为了将来我们之间的通商,起到一个搭建桥梁的作用。”
维多利亚女王看了看阿尔伯特亲王,阿尔伯特亲王点了点头,维多利亚女王这才说:“好的,我认为为了将来我们能够正常的自由贸易,加强之间的了解,我可以授予你特许状。”
刚才维多利亚女王的举动,徐庆很快也就看到了,心里想:“历史记载果然不错,这个女王很多时候都是听阿尔伯特亲王的,阿尔伯特亲王可是在‘垂帘听政’啊!”
维多利亚女王很快直接写了一份特许状,这份特许状声明允许徐庆在大英帝国的本土和所有殖民地,除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等等的部分的政治权利之外,可以享受一切跟英国公民一样的地位待遇,可是却不用全部尽到绝大部分英国公民应尽的义务。这个是一个特权,在这个时代的英国女王的影响力还是不小,何况一个特许状也不算什么,很快同意了。
“感谢女王陛下,外臣感激不尽。外臣以后一定会为了我们中国和英国的友好,做出我应有的贡献。”徐庆再次感谢说道。
这个时候,阿尔伯特亲王主动问道:“徐庆先生,你在我们大英帝国还没有下榻的地方是吗?”
最新更新
继续看书

同类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