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的刑窑白瓷,年代久远,品相中上,还刻着“翰林”字样,入手后找到对的买家,或许能挣到一笔差价。
阳羲和思索了两秒,就出声跟摊主问价。
为了方便来这儿逛古玩早市,阳羲和特意穿了一身低调,又方便跑、隐身进人群中的黑色衣服,这一看就是有经验的。
摊主又看她看碗摸碗的动作,猜测她大概是懂一些行情的。
所以,摊主也没有来虚的,认真喊了价:“你手上的那个,和这个,两个搭着一起卖,一百五十。”
阳羲和看向他递过来的碗,这是摊主从他身后拿出来的,也是唐代的刑窑白瓷碗。
不过,不同的是,它碗底刻的字,不是“翰林”,而是单个的“盈”字。
阳羲和明白了,这个摊主,也是个懂行的。他是知道唐代刑窑白瓷的价值,也看出了“翰林”二字代表的含义。
但是,他却不知道“盈”字的含义,把这个“盈”字碗当成是一个普通的白瓷碗了。
担心“盈”字碗不好脱手,所以要捆绑着“翰林”碗一起卖。
阳羲和今天也是第一次见到刻着“盈”字的刑窑白瓷碗。
不过,此前她却听姑奶奶说过。
姑奶奶说,五十年代的时候,她曾在秦省的大明宫遗址附近,看到了一件邢窑的白瓷片,瓷片上面刻着一个“盈”字。
过后,姑奶奶琢磨过这“盈”字的含义。
猜测它很可能代表的是“大盈库”。
《新唐书》和《旧唐书》,都对“大盈库”有记载。
大盈库,也叫“百宝大盈库”,是唐代皇家私库。
刻有“盈”字的瓷器,很可能是唐代皇家的专用瓷器。
阳羲和不动声色地把“盈”字碗接过来,像方才看“翰林”碗一样,仔细看了一遍,随后又把两个碗放在一起比较着看了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