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涎三尺
  • 垂涎三尺
  • 分类:现代都市
  • 作者:陈情
  • 更新:2023-12-09 06:52:00
  • 最新章节:第九章 乡试放榜
继续看书
都市小说《垂涎三尺》目前已经全面完结,陈情李颉之间的故事十分好看,作者“陈情”创作的主要内容有:陈情大学毕业后继承了爷爷的饭店。  可惜美食天赋为零的他,在继承一年后,因无力承担各种开销而面临倒闭。  随着最后一名老员工辞职,陈情知道饭店无力回天,便决定关闭店面。  在收拾饭店物品的时候,一本破旧的笔记本砸在他头顶。  他翻开封面查看,里面是空白的。  然而,身后却在这时传来一道声音。  “你好,请问有人吗?我想点一份油盐饭。”  ......

《垂涎三尺》精彩片段


距离中秋还有十天。

陈情坐在电脑前,查询中秋习俗与来历,好决定到时候做什么相应的改变。

小桃红洗完澡从浴室里出来,拿着毛巾擦湿漉漉的头发,看到陈情坐在桌子前,一脸严肃的在看什么东西。

上午看到的那几个黑漆漆的东西,此刻正闪烁着不同的光。

她好奇走上前,“这是什么?”

“电脑,你不知道吗?”

陈情顺嘴回答。

才想起站在自己身边的是小桃红。

他抬起头。

小桃红穿着他宽松的白T做睡衣。

刚洗完头发,头发还在滴水,滴在衣服上,衣服变得湿润,紧贴肌肤,让她的身形展露无遗。

陈情脸一热,瞬间红了。

目光不知所措,却本能的放到胸前。

嗯?胸口有些奇怪,好像很厚实。

陈情好奇,免不了多看两眼。

“公子你……”

小桃红惊觉,连忙退后,双手护住。

“我,我不是那个意思!”

陈情红着脸解释,“那个,我明天叫个人,再陪你去买衣服。”

陈情大概猜到小桃红胸前是什么。

有些衣物,他不方便带着小桃红去买,刚好明天早上要出去一趟,就拜托她吧。

陈情关掉电脑,叮嘱完小桃红注意事项,就去了一楼。

二楼留给小桃红一人,并将门关上。

说来真惨,李颉在这里的时候,他好歹能在二楼打地铺。

现在又有名新员工,他却连二楼使用权都没有。

陈情仰天长啸,静音发言:我一定是世界上最体恤员工的老板!

赞美完自己,陈情坐到收银台里,拿起美食游记,打开,默默等待声音响起。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今夜好像并无特别。

陈情也不纠结,合上美食游记,放进收银台抽屉里。

拿出收银台柜子里的一床薄毯,到仓库睡觉。

那是他爷爷和奶奶吵架后,爷爷专属的休息场所,所以特地备了一张折叠床。

陈情躺在上面,薄毯盖上身上。

看着天花板上那台扇叶泛黄的吊扇,陈情翻过身,薄毯盖过头顶。

嗯,有点发霉。

明天洗一下,放在太阳底下暴晒。

陈情如此想着,慢慢进入梦乡。

...

...

早上六点,陈情在折叠床上,反反复复睡不着。

他就是这样,一旦心里有事,就一个劲的想马上完成。

陈情睁开眼,从折叠床上弹起。

刷牙洗脸,写了张条子贴在二楼门上。

在厨房里忙活了一会儿。

陈情提着刚做出来的桃花泛出门了。

他这次的目标是马益小区。

“小陈情,今天怎么有空来看我啊?”

陈情刚一进小区,就看到赵爱国坐在花园里扎灯笼。

赵爱国是陈情爷爷的战友,退役之后就跟着一个老师傅学做灯笼。

赵爱国做的灯笼好看又结实,种类繁多。

小时候,每年中秋,陈情最喜欢见到的人就是赵爱国。

赵爱国每次都会送他几个漂亮灯笼。

到了晚上,他欢欢喜喜带着漂亮得灯笼上街,分给跟随的小伙伴一人一个。

昂首挺胸走在最前面,俨然街上最靓的仔。

可惜这几年,各种快节奏文化冲击,更新换代快。

很多传统文化的手工艺品,逐渐被淘汰。

赵爱国也没做了。

偶尔扎几个灯笼,给孙女孙子玩一玩。

“赵爷,我想找您订一批灯笼,中秋节用。”

猜灯谜,送花灯,是中秋一大特色。

陈情经历过宋历时期的元宵花灯节,他想模仿着,在自己店里做。

“哦,怎么,你不开饭店了?”

赵爱国扶了一下鼻梁划落的老花镜,看着陈情。

“饭店肯定要做!这不中秋吗?我想在店里搞个猜灯谜的活动,活跃活跃气氛。”

“这样啊。”

赵爱国放下手里的灯笼,道:“那行,小陈情,你要订多少。”

“一百个。”

陈情说完,脸有些红,道:“赵爷,我现在没这么多钱,我能先付一部分定金,过完节再付尾款吗?”

赵爱国哈哈大笑,道:“难得你小陈情有事麻烦我,行,你先拿去,什么时候给我钱都可以。”

陈情心里石头放下大半,总算将手里的桃花泛放到赵爱国手里,憨憨笑道:“赵爷,那个,雅雅姐在吗?”

“怎么?你不是来看我老头子的?还藏着东西现在才给。”

赵爱国打开装桃花泛的饭盒,桃花的静谧幽香淡淡袭来,他看着那粉粉嫩嫩的颜色,他拿起一块,放进嘴里。

甜而不腻,软糯不粘牙。

好吃。

赵爱国不爱吃甜食的都忍不住吃了两块。

“我就是有点小事,想请雅雅姐帮忙。”

陈情搓着手,极力掩饰自己现在的窘迫,“当然,主要还是来看赵爷您的。”

陈情和赵雅算青梅竹马。

他爷爷和赵爱国经常调侃两人般配,要定娃娃亲。

导致陈情每次来找赵雅,都要被调侃一番。

赵爱国将第三块桃花泛放进嘴里,眉开眼笑看着陈情身后扬了下巴,道:“说曹操曹操到,你看,雅丫头回来了。”

陈情回头。

赵雅穿着一身黑色运动服,四肢纤长,身材婀娜。

长发干净利落的梳好,挽至脑后,扎一个高马尾。

露出一张清水出芙蓉的秀气瓜子脸。

脸上没有化妆,皮肤在阳光的照射下,仿若透明。

赵雅眉色很淡,眉形却很好看,细长如柳叶微垂,与她那双黑白分明的眼眸交相辉映,有种我见犹怜的美。

“陈情?你怎么来了。”

看到陈情,赵雅结束晨跑走过来。

“我,我才来。”

陈情的脸皮,肉眼可见的泛红。

赵爱国看了,浑浊的眼眸闪过一丝明亮的惊讶。

嘿嘿两声,没有说话。

赵雅看向赵爱国,眉毛顿时皱起,“爷爷,医生说你身体不好,要少吃甜的!”

赵雅拿走赵爱国手里的桃花泛。

闻到花香,赵雅看了一眼那桃花造型的糕点,眉毛一挑,眼底流露出兴趣。

赵爱国不开心,背地里横了一眼。

自己孙女,什么就好,就是太爱教训人,每次都喜欢装出一副小大人的样子,高冷至极。

怪不得二十七岁还没对象!

“雅丫头,陈情找你。”

见陈情半天没个下文,赵爱国帮他开口。

赵雅“嗯”了一声,把冷冷的眼神放到陈情身上,“找我什么事?”

对上赵雅的眼神。

陈情浑身没有由来地一激灵,说话也吞吞吐吐,“我,我,我想麻烦,雅,雅姐一件事。”

陈情虽然和赵雅青梅竹马。

但由于赵雅比陈情大三岁,从小就压他一头,所以一直把他当跟班使唤

不听话,就挨打。

如今陈情比赵雅高出半个头,但三岁定终身,他每次直视赵雅,都会不自觉想起小时候被她暴揍的画面。

畏惧骤升。

“行。”

赵雅没问什么事,干净利落地答应。

小说《垂涎三尺》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陈情给了赵雅八百块钱,麻烦她带小桃红去买贴身衣物。

赵雅只上下看了小桃红一眼,就带着她出门了。

饭店里,只剩陈情在后厨准备今天的食材。

昨天生意不错,出现了一些准备食材的等待的时间,陈情今天特地多准备一点。

九点一到。

陈情打开饭店大门。

对面已经换上新的招牌。

小长今正宗韩式料理。

这年头,十家店里有九家店的招牌都跟“正宗”二字挂钩。

还有一家则是“非常正宗”。

要真纠结起来谁更正宗,只能说,卧龙凤雏,难分伯仲。

陈情把大门固定好,坐到收银台,等待来客。

现在还是早上,街上来往的人较少。

一直到十点,饭店才开第一单。

是赵雅点的。

对上赵雅的眼睛,陈情下意识的低头避开。

心脏开始狂跳。

小桃红春风满面的回到收银台,道:“老板,我这一单,我来请赵姐姐吧。”

经过陈情的谆谆教诲,小桃红已经改掉各种卑微的口语,融入现代生活。

“好,那我去后厨做。”

陈情麻溜地跑到厨房。

赵雅点了一份桃花泛和黑芝麻汤圆。

食材已经准备好,只用蒸煮就行。

五分钟后。

陈情端着托盘出来了。

桃花泛鲜艳欲滴,弥漫花香,甜而不腻。

黑芝麻汤圆,白白嫩嫩,挤在碗中,软萌Q弹。

赵雅是个自律的人,每天的生活都制定在一张表中,严格执行。

她要把身体控制在最健康的状态。

桃花泛和汤圆都是甜食。

她一周只能吃一次甜食,不超过300卡。

现在摆在眼前的两样东西,明显都超过了。

赵雅抿了抿嘴唇,表情逐渐严肃,目光不断在桃花泛和汤圆里跳动。

她严重警告自己。

只能吃一口!

一样吃一口!

她先拿起一块桃花泛,咬下四分之一。

柔软外皮裹着馅,送进嘴里。

刹那间,一抹恬淡的桃花香直冲头顶。

她眼前一亮,如沐春风,没忍住,将手里剩余的桃花泛一并塞进嘴巴里。

优雅的咀嚼完,咽下。

低头,看向那碗汤圆。

她顿了顿神,告诫自己,赵雅,不能再吃了!

然而,汤圆每一颗都很白嫩,圆圆鼓鼓,像珠圆玉润的珍珠。

偏偏带着诱人的甜香,惹她犯罪。

来都来了,就吃一颗吧!

赵雅这样告诉自己。

她拿起勺子,舀了一颗汤圆,轻咬一口。

那丝滑如绸缎般的黑芝麻馅立即从齿缝间攻城略地,占满赵雅整个口腔。

舌尖一抿。

黑芝麻馅划过喉咙,温暖地坠入胃里。

靠!陈情他妈要害死我!

欲望就是一颗种子,生根发芽后一发不可收拾。

赵雅手握勺子,在内心纠结了许久。

终于被嘴巴里的余味征服,不再压抑内心最真实的情感,端起碗,握紧勺,一鼓作气把汤圆吃完!

她意犹未尽地用舌头舔一下嘴角的黑芝麻馅。

“嚯”地一下站起身。

身后背靠背摆放的椅子因为她的动作碰撞在一起,发出“哗啦”的声音,吸引到陈情和小桃红注意。

“雅,雅姐,怎么了?是不好吃吗?”

陈情紧张向前询问。

“不是。”

赵雅深吸一口气,道:“我,我明天再来。”

我明天再来吃!

真的好好吃!

赵雅一脸正经的和陈情说这句话,弄得陈情不知道“明天再来”是要干什么。

难道小桃红还有事要找她?

陈情没来得及多想。

饭店进来几个客人。

陈情招呼他们点完单,和赵雅打了声招呼,就进后厨忙了。

赵雅还没走。

她沉默半晌,走到收银台,问小桃红,“这几天饭店生意好吗?”

赵雅记得前段时间看陈情发朋友圈,说求工作。

她以为这家店不行了。

今天一看,陈情生龙活虎,好像还不错。

“昨天来了很多人,老板一直忙到十二点才关门。”

小桃红笑着回答。

在收银台抽了两张纸,递给赵雅,示意她嘴角还有一点芝麻馅。

赵雅虽然看上去面冷,但心热。

刚才带小桃红去商城买内衣的时候,店员看到小桃红根本不会穿,冷嘲热讽了两句。

被赵雅听到,一顿输出,骂得那店员七窍生烟,不敢还嘴。

从此,小桃红看赵雅的眼神,多了点星星眼。

只觉得她好高好帅,好像女侠!

“谢谢。”

赵雅礼貌接过擦嘴,道:“那你们岂不是缺少人手,忙不过来?”

小桃红点点头。

有了。

赵雅心里有主意了。

她不是白吃的主,现在找到了白嫖的理由。

陈情从厨房里端了两碗汤圆出来。

一见赵雅还在,连忙避开目光。

血脉压制,真的很讨厌。

赵雅却直接拦住他,“给我。”

“什么?”

你刚才不是吃了一碗了吗?还要?

陈情有些懵,手里的托盘已经被赵雅拿走,端给客人。

“我最近休假,没地方去,来你这里兼职,每天两百。”

赵雅给自己定好工资,通知陈情。

陈情“啊?”了一声。

店里又来客人了。

小桃红不会用自动点单系统,陈情把扫码点单关闭了。

他刚准备上前点单。

赵雅已经先他一步,走到客人面前,侧头,给了陈情一个犀利的眼神。

陈情赶紧回到厨房。

抚着心口,叹气,“好,好可怕!”

...

...

赵雅算是在陈情店里安顿下来。

九点过来吃早点,然后开始帮着陈情跑堂。

说来也奇怪,赵雅对甜食一向很克制,却对桃花泛爱不释手。

每天必吃还不腻。

是真的很香!

陈情也不是苛刻的老板,店里赚了钱,每天都会给赵雅和小桃红发五十块钱的餐补。

总不可能要她们在店里把仅有的三道菜当饭吃。

当然,他也会做别的,除了味道奇怪,也不是难以下咽。

赵雅口味挑剔,自然不吃,小桃红也被赵雅怂恿,选择拿餐补去外面吃。

只有陈情自己一人,吃完自己做的饭,自我总结。

时间一下就过去了七天。

这段时间,美食游记没有开启过。

陈情也没刻意去等。

对面的店已经开始张灯结彩,雇佣兼职发传单。

陈情路过的时候,拿了一张。

好家伙!

泡菜中秋祭五个字占满一半的封面!

下方是两个泡菜人穿着韩服,盘膝坐在榻榻米上,中间隔着一个方形矮桌,上面摆放着各式各样的糕点、泡菜和水果。

下面是一句特别醒目的话。

9月17号,小长今正宗韩式料理正式营业!

让我们一起体会原汁原味的中秋祭吧!

9月17号,就是三天后,我们的中秋节!

这简直就是他妈贴脸开大!

陈情愤怒地看向对面招牌,一脚踢开脚边不知道谁吃剩的玉米棒子,转头回了饭店。

小说《垂涎三尺》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我就说,你们不靠谱!”

陈情捂着头上的包,埋怨道。

赵文谚解释:“事发突然,我们也没想到。”

他们见到女人的时候,才想起长乐街有个母夜叉,蛮横不讲理,见人有打,见人就骂。

尤其那一盆水泼过来。

他们远隔数米,也感同身受,登时跑了,害怕牵连自己。

“你也别怪我们,那女人一进去,我们不就来接你了嘛。”

许石岳道。

“那我还要谢谢你们咯。”

陈情翻个白眼。

“那倒不必,把你的事情做完就行。”

汪佑宁甚是宽容大度。

啧啧啧。

陈情只感觉这么多年的书,白读了。

他从前读书,只觉得古代读书人,温文尔雅,知书达理。

现在看来,是他狭隘了。

几人离开了原来的巷子口,离杨真的摊位更远一些。

虽然如此,仍旧可以听到杨真卖力吆喝声。

事情,还是要做的。

陈情这次谨慎许多,选了几个离家出来玩的十一二岁小孩,给他们每人五文钱,让他们每隔一盏茶的时间,去买四个月饼回来。

回来一趟,又给五文。

小孩拿了钱,蹦蹦跳跳就去了。

四五个小孩,买回来二十个月饼。

眼见杨真摆在摊位上的月饼已经买完,谁知他又从后面的木箱里,拿出二十个摆上。

几人面面相觑,只能继续找人买月饼。

看着手里的月饼越来越多,钱越来越少。

终于,杨真收摊了。

几人赶快躲进巷子里,看着杨真从他们面前路过。

半晌过去,才探出头,看向杨真消瘦背影。

陈情问:“我们现在干嘛?”

他是来学习五仁月饼的,这次的学习目标,不出意外是杨真。

学习时间比上次多,足足有一个星期。

要待这么久,陈情倒是不急。

“这条路……”赵文谚稍微迟疑。

“是去书院的。”汪佑宁已经给出回答。

许石岳追问道:“那我们要回书院吗?”

现在已经将近子时。

他们昨日寅时入考场,今日戌时才考完,本就很累。

原本以为能在子时之前赏完月,回家好好休息,等待十五日后放榜。

没成想,杨真迟迟未来,耽误这么多时间。

许石岳不禁打了个哈欠。

赵文谚也眼皮放松,只往下垂。

陈情也是,他累了一天,还没好休息,就穿越到这里,还挨了一盆冷水。

现在身体疲乏的厉害。

“走,回书院。”

汪佑宁替众人做决定。

赵文谚和许石岳没说什么,陈情自然也不好说什么,便跟着汪佑宁,绕另外一条路走。

等四人到了书院,已经气喘吁吁。

坐在原来的位置,个个额头冒冷汗。

还没喘完气,就见杨真推着小推车,踏上来湖心亭的蜿蜒长廊。

“杨真,你来了。”

赵文谚先一步打招呼。

许石岳紧随其后。

汪佑宁头一偏,却不看杨真。

陈情看着汪佑宁的态度,只觉得这小子过分傲娇。

汪佑宁和杨真是一个县的,每次考试都是一二名,有种瑜亮情结在身上。

汪佑宁对待杨真的态度偏冷,但他遇到麻烦,却又是第一个站出来。

从县试到乡试,汪佑宁暗里帮了杨真不少。

这点,他们五人里,也就杨真不知道。

“怎么这么晚,月都赏完了。”

汪佑宁瞥一眼杨真的小推车,嫌弃问道:“可是又去摆摊了?”

“是。”

杨真坦然点头,道:“让你们久等了,是我不是。”

一点也不避讳自己的行为。

“有辱斯文!”

汪佑宁扭头呵斥。

杨真却是笑笑不说话,从小推车的第一层隔间拿出一个圆碟摆在湖心亭的大理石桌上。

紧接着是一个掉漆的木盒,盒子打开,里面摆放着五块月饼。

他一一拿到圆碟上。

又从第二层隔间拿出一个青瓷水壶和五个茶杯。

分别摆在他们面前,道:“我特地做了五仁月饼和普洱茶来向诸位赔罪,还请诸位不要嫌弃。”

五仁月饼,可是当代被拉入黑名单的恶毒美食之一。

也不知道古人做的五仁月饼,是怎么样的。

陈情甚是好奇,不免多看一眼。

月饼呈圆鼓形摆在碟中,边缘鼓出半圆,上面雕刻繁复花纹,中间是字迹清晰刻着“五仁”二字。

品相端正,边角分明。

表皮呈棕红色,油润光滑。

明明月饼很完整的摆在那里,既没破皮,也没露馅,果仁的清香和水果的甘香却缓缓传来,诱人口舌生津。

杨真注意到陈情的眼神,便拿起一块月饼,递向陈情,“陈兄,你请。”

陈情倒也不推辞,拿着就往嘴里送。

他原本不抱什么希望,只当填肚子。

却不想,只是一口,他就登时瞪大了眼睛。

外皮绵软,果仁酥脆,多种馅料杂合在一起,却依旧层次感分明。

既不显单一,也不喧宾夺主。

青梅丝的甘,玫瑰丝的香,两种味道综合在一起,巧妙的瓦解了五仁的腻和涩。

只剩下软且香甜,甜却不腻的馅料口齿留香,令人难以忘怀。

“这,真好吃。”

陈情尝过不少美食,对待食物还算挑剔,但是这个五仁月饼,却让他心悦诚服的赞叹。

市面上的五仁月饼他只吃过一次,香精味和塑料口感让他只吃一口,就不敢再碰。

而这一块,他吃了还想吃。

杨真拿起青瓷茶壶,给陈情倒了一杯普洱,笑道:“多谢夸奖,若是喜欢,改日我再做一些给你。”

陈情端起茶杯,一饮而尽。

茶香醇厚,味甘顺滑。

五仁的清香本就停留在口中,再饮一杯茶,那香气不降反升,变得细腻绵长。

若他此刻开口说话,说不定还能“呵气如兰”。

这一饼一茶配合,简直是妙啊!

与陈情大惊小怪相比,另外三人倒是显得淡定许多。

许石岳一口月饼一口茶,口齿含糊赞道:“月饼味不错。”

赵文谚不爱吃甜食,杨真便拿起一块颜色较深的月饼递给赵文谚,道:“这块,我特地做的咸口。”

赵文谚接过,咬一口,笑得眼睛弯弯,“好吃。”

四人里,只有汪佑宁拿着月饼在指尖摩挲,细看两眼后,向杨真问道:“五仁?哪五仁?”

杨真莞尔,为汪佑宁斟上一杯茶,感慨道:“知我者,淮安也。”

小说《垂涎三尺》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子时已过。

月色依旧明朗。

月光照进湖心亭里,每一处都是通明透亮,清晰可见。

杨真举起茶杯,浅抿一口,缓缓道:“如今天下,外忧内患,积贫积弱,若不改变,只怕国之将亡……”

此话一出,赵文谚与许石岳俱是一惊,就连陈情也抬头,看向杨真。

倒是汪佑宁一脸柔色,问道:“所以,该如何?”

杨真:“我以为,君王仁政,朝臣仁心,州县官仁德,商贾仁义,世人仁爱,皆为救国之策。”

“君王仁政,则以民为本;朝臣仁心,则不滥用酷刑;州县官仁德,百姓安居乐业;商贾仁义,买卖长久不衰;世人仁爱,天下太平。”

说罢。

汪佑宁咬下一块五仁月饼放进嘴中咀嚼,道:“五仁,名副其实。”

杨真与汪佑宁对视,脸上的笑意更深,眼眸越发明亮,他举起茶杯,朝对方颔首示意,旋即一饮而尽。

汪佑宁也端起茶杯,仰头喝下温茶。

其余三人,则像另一个世界的人一样,完全听不懂。

许石岳看向赵文谚:“他们在说月饼?”

赵文谚看向陈情:“这月饼里面有这么多东西?”

陈情这才恍然大悟,自己对五仁月饼的理解,是现代所知。

而在宋历时代,还未有五仁月饼出现。

所以,五仁月饼是杨真发明的?

陈情看向手里还剩一半的月饼,全部放进嘴里,含糊道:“谁知道呢。”

“杨真,你来晚了,得罚酒三杯!”

许石岳推开杨真的茶杯,拿着酒杯放到他面前,先满上一杯,道。

“就是就是!”

赵文谚连声附和:“少了你,飞花令都玩得不开心,现在月色正好,我们继续。”

盛情难却。

杨真拿起酒杯自罚三杯。

别看杨真是个身形削瘦的文弱书生,喝起酒来丝毫不逊众人。

连喝三杯,面色如常。

“继续继续。”

许石岳指着陈情道:“重新开始,以“月”为题,从陈留真开始。”

陈情一愣,赶紧道:“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许石岳立刻喊道:“说过了!喝酒喝酒。”

“这不是重新开始吗?”陈情随即反驳。

许石岳嘿嘿一笑,“我是说重新开始,可没说从头开始。”

“你!”

陈情无语,竟然还玩上文字游戏。

“喝!”

赵文谚端起酒杯往陈情嘴里怼,全然没有过往的同窗之情。

汪佑宁杨真在一旁,抿唇微笑。

陈情喝完,肚子又是一阵烈火灼烧,他捂着肚子,龇牙咧嘴。

许石岳赵文谚笑容更甚,连连喊道:“陈留真,快说下一句,不然又得喝。”

杨真看不下去,主持公道:“我来迟了,不如下一句从我这里开始,留真酒量微薄,你们还是放过他吧。”

许石岳和赵文谚对视一眼,道:“也行,那你得说两句。”

“好。”

杨真脱口而出:“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

汪佑宁:“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许石岳:“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赵文谚:“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又轮到陈情。

他已经趴在桌上,不省人事。

几人互相看一眼。

汪佑宁问杨真:“继续?”

杨真点头,“那就继续。”

杨真:“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汪佑宁:“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四人一会儿对月独酌,一会儿负手而立。

一会儿怅然失落,一会儿兴致突起。

直至圆月西沉,朝阳升起,金灿灿的阳光落进湖心亭里。

谈笑风生的几人才逐渐散去。

...

...

“陈留真!醒来了!贡院放榜了!”

陈情在睡觉。

耳边突然响起一道急切的声音。

他翻身,拿被子捂住耳朵。

放屁。

放榜是十五日后,现在还早呢,休想诓我。

见陈情不醒,赵文谚和许石岳互看一眼,点点头,出了房间。

再回来时,手里各拿了一盆水。

确定好眼神,一同浇到陈情的头上。

陈情“蹭”地一下坐起身,目光无神地扫向两人,还未说话,就被两人一人抬一条胳膊,架着往外走。

“我还没洗漱。”

“这就去。”

“不是九月初一放榜吗?”

“今日就是九月初一,汪佑宁与杨真已经去了。”

“我们再不走,榜都放完了。”

陈情有些懵。

抬头唤出电子屏。

五仁月饼学习中

剩余时间:155:20:39

时间并没有变。

但是脑中出现了一段他没有经历过的日常记忆。

今日确实是九月初一,乡试放榜日。

看来他在这个时空的时间,并不是循序渐进,而是大致度过几个关键时间点。

洗漱完毕。

赵文谚和许石岳带着陈情先后上了马车。

马车位置宽敞,固定住的方桌上摆放着几碟糕点。

肚子太饿,陈情拿起就吃。

不得不说,古代的糕点,松软细腻,香甜可口,多吃几块都不会腻。

马车很快停下来,车夫掀起车帘道:“少爷,到了。”

这句少爷,喊得是许石岳。

他是五人中最有钱的,他爹看到他来徽州府参加乡试,房屋奴仆,一并准备充分。

三人下了马车。

徽州贡院前已经人山人海。

西墙上张贴明黄色榜文,榜文上写有此次中举的五十人名字。

不过现在,那些人的名字,都被木牌遮盖。

榜文前站着数十名官差,隔开考生与榜文的距离。

唱礼官身着大红礼服站在榜文前,旁边摆放着一个巨大的铜锣,手里拿着铜锤,只能时辰一到,揭榜唱名。

陈情三人,在拥挤人潮里,不停往前,终于和站在最前方的汪佑宁和杨真会面。

汪佑宁穿着银灰色儒衫,负手而立,微笑询问杨真,“怀真,这次,你觉得你能第几。”

千余名考生,汪佑宁却只问第几,不问是否中举,看来对对方充满信心。

杨真谦虚道:“恐怕不如淮安。”

汪佑宁眼眸一弯,“怀真谬赞了,兴许这次,我只能得三四名。”

杨真便道:“我亦如此。”

陈情默默听着,感觉两人有点商业互吹。

但是,他们有吹得资本。

陈情在脑中,想要思索一番这两人到底第几,却发现自己关于这段历史的走向,是空白的,只能根据人物的记忆知道已经发生的过往。

没想到系统还有防剧透的功能。

汪佑宁和杨真说完。

赵文谚和许石岳那边也安耐不住。

赵文谚朝许石岳拱手问道:“岩兄,此次考试,你有信心第几?”

许石岳下颌一扬,相当自信道:“起码前十,想必文远兄也是如此吧。”

两人相视一笑,同时转头看下陈情,“留真兄,此次考试,可有信心中举啊。”

你俩骂人的方式可真高级啊!

陈情忙转头看向别处,只当自己没听见。

“铛……”

辰时一到,铜锣敲响,放榜开始!

小说《垂涎三尺》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最新更新
继续看书

同类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