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全文巴将军传奇
继续看书
军事历史《巴将军传奇》,男女主角分别是帝辛飞廉,作者“马泉小生”创作的一部优秀男频作品,纯净无弹窗版阅读体验极佳,剧情简介:车来,在地上骨碌碌翻滚数圈。那犀牛哪里肯饶过他,抢上前来,站立而起,高高的抬起两只前蹄就要踩他脑袋(ps:连畜生也懂得擒贼擒王的道理呀),帝辛吓得大喊救驾,认命的闭上眼睛。要知道,这千百斤的体重,要是一脚下去,任你铜头铁脑,也要立马变成烂西瓜一颗,捡都捡不起来那种。一个士兵悄然拿起一把铜锹,旁人问他:“拿它何用?难道要拍死这犀兕?”那士兵只是淡然答道:“一会儿给大王......

《文章全文巴将军传奇》精彩片段

诗曰:民为沧海君为舟,

荼毒生灵鬼神愁。

自古有道伐无道,

水能载舟亦覆舟。

话说牧业一战,随着武王一声令下,三万联盟军摧枯拉朽,涌向商军。须臾之间,两军陷入混战。虽说商军七十余万,人多势众。但多半是在战场上抓的敌人俘虏,本来人心尚未臣服。还有就是监牢里临时拉来的囚徒、贵族们圈养的奴隶,他们本就受够了殷商的苦,对帝辛统治的不满更不必多说。他们先前听到了武王的一番慷慨陈词,决心反戈一击。于是临阵倒戈,把矛头转向了“友军!”

“弟兄们,随我投武王去,讨伐暴商!”商军中,一个什长发了一声喊,乌央乌央,本就遭受过压榨欺凌的商军士卒,纷纷转身杀死了自己的官长,随着周国联军冲向后阵。

商军中的士卒反戈一击,让帝辛始料未及。这样一来,七十万军队十去八九,剩下的帝辛手下“忠臣良将”更是寥寥无几了。

可话说回来,帝辛手下,有心腹猛将二员,是父子二人。嬴家姓氏,也就是后来秦王朝的先祖。他们的祖上在盘庚时期,为盘庚牧马。又在后世不断建功,所以被商王提拔,封得世袭爵位。到了帝辛时期,父子二人都是三军统帅了。父亲叫做飞廉,善于奔袭,速度惊人,曾半日奔走百里,斩敌首百级。儿子叫做恶来,身高一丈三尺,以勇力闻名。曾徒手打翻一头棕熊。

更加值得一提的故事是,一次恶来随帝辛郊外狩猎,忽然从丛林中窜出一头巨大的犀牛,身长三丈有余,体态肥硕,皮糙肉厚。原来这犀牛被队伍所惊,彼时直奔向帝辛车架。帝辛拈弓搭箭,射向犀牛,奈何犀牛皮肉坚硬如同铠甲,帝辛连发三箭,都射中而不入肉,箭矢堕地。众军慌乱,忙围捕犀牛。刀砍斧剁,那畜生居然仗着一身好皮肉,刀枪不入,毫发无伤。犀牛体型硕大,头上长角数寸,异常尖锐。连拱带踩,竟伤了五十多人。被拱的,腰折脊断。被顶的,穿心透肺。被踩的,脑浆崩裂。一时间哀嚎连片,血肉横飞,死的伤的横七竖八摆了一地。其余士兵,两腿筛糠,拿着兵器战栗不敢向前。

帝辛受到惊吓,立即推开车夫,亲自驾銮舆准备要走。那犀牛奔将上来,竟然一头将那沉重的銮舆车 连马带车顶翻,连镶金的车辙都断裂成两半了。帝辛也摔下车来,在地上骨碌碌翻滚数圈。那犀牛哪里肯饶过他,抢上前来,站立而起,高高的抬起两只前蹄就要踩他脑袋(ps:连畜生也懂得擒贼擒王的道理呀),帝辛吓得大喊救驾,认命的闭上眼睛。要知道,这千百斤的体重,要是一脚下去,任你铜头铁脑,也要立马变成烂西瓜一颗,捡都捡不起来那种。

一个士兵悄然拿起一把铜锹,旁人问他:“拿它何用?难道要拍死这犀兕?”

那士兵只是淡然答道:“一会儿给大王收尸,铲烂肉脑浆用!也算是收敛王体有功了。”

旁人:“·······”

就在帝辛呜呼任命之际,却半晌迟迟未见动静,帝辛心里疑惑,他恐惧的睁开一只眼睛偷瞄,只见一伟岸丈夫,竟然凭一己之力,抬起犀牛两只前蹄,使这畜生竟然踩不下去,生生无法动弹。这人正式飞廉之子恶来。正使尽力气与犀牛缠斗。

帝辛乘此机会,一个翻滚逃离出来,慌忙起身。左右急忙搀扶。

“中!恶来,乖乖!嫩小子真中!”出生在河南朝歌的帝辛用一口标准的河南话,为恶来喝彩。

只见恶来与巨犀,一人一兽,兀自在那酣战缠斗。恶来顶住犀牛脑袋,像斗牛那样。相互向前推搡对方,双方都未能前进一步,脚下泥土都堆起土包了。“呀!”一声暴喝,电光火石之间,恶来竟然将犀牛的角硬生生掰扯下来,顿时鲜血淋漓。那犀牛吃痛,转身要跑。被恶来翻身顶住腰跨,一手按住肋部,一手撑住脖颈,一声喊,竟然将这庞然大物掀翻在地。挠钩手这才敢向前,十几个人按住犀牛 用手臂粗的麻绳绑缚。自此才算把这畜生拿下收服。

恶来从那时起就成了帝辛心腹,帝辛叫工匠将那犀牛皮剥了制成铠甲赏赐给了恶来,此甲刀枪不入。战时,恶来就身着此甲,手舞干戈,取敌酋首级,如同上古刑天复出。恶来勇力如此,在战场上如若遇到,足可想象是多么可怕。所以在后世,魏武曹操遇到逐虎过涧的典韦,就称他是“古之恶来”。就是拿他的勇力和恶来比肩。

闲话休提,言归正传。我们再把视线拉回牧野战场,话说商军虽然大乱,临阵倒戈者无数。但飞廉恶来的大军丝毫还没动摇,父子二人淡定从容,指挥作战。竟然抵挡住了诸侯联军几轮进攻,并且斩首数百级。连联军部落首领鄂侯顺也被恶来砍死,提着首级号令。

在西周联军中,有这样一队猛士,熙熙攘攘,只有数百人。他们身材并不算高大,遍身不着甲兜。只穿兽皮,头擦翎羽,尽皆戴着青铜兽头面具,披头散发,手拿短柄斧钺和藤蔓编织的圆盾。前阵唱着如猿鸣般嚎叫的歌声,后阵跳着如巫者祈神一样的原始舞蹈,如同一群未曾王化的原始野人闯入到了人类文明的世界中。

他们一边前歌后舞,一边大踏步阵列向前。见到敌军更不答话,只是一斧钺砍翻。唱着跳着,快乐的屠杀着敌人,如入无人之境!

“那些怪物····,他们是哪个部落的军队?”战车之上,武王好像对这些友军没什么印象。是的,在众多强大的中原诸侯中,他们平时太不显眼了,低调得让你忽视了他们的存在。只有在战时,他们那好战嗜血的凶猛,才是显得格外亮眼。

“哦!那些人啊!是巴地蛮子部族,那里的人都生活在十万大山丛林之中,自来好勇斗狠,噬血搏杀,不畏死亡。但却生性耿直单纯,因此老夫特地将他们请来,作为前部先锋。”太公望觑着眼睛,淡定又不失骄傲的回答。

“有他们陷阵,就算飞廉恶来再猛,寡人又有何惧?”武王点头称赞,信心凭地增添了好几分。

巴人前歌后舞 陷阵当先,砍杀出一条血路,养尊处优的商军哪里见过这样蛮荒野人的阵势,吓得呆了。杵在那里怔怔的看。倒变成了活靶子,被巴人蛮子随意宰杀,如同砍瓜切菜一般。

后军营里,飞廉恶来早就远远瞅见,父子二人对视一眼,轻蔑一笑,驱车领兵赶来剿灭,身经百战的他们,自诩也不是凡种,哪里会畏惧蛮荒野人呢?在能战胜巨兽的他们父子看来,杀散这几个野人巴子,如同宰杀牛马一样容易。

“弟兄们,随我前去狩猎!”恶来兴奋的怪叫起来,催动战车。商军闻言,如同打了鸡血一般,一拥而上。仿佛要把这队巴人军队生吞活剥,为战友报仇雪恨。

预知这三百巴人性命如何,请看下回分解。诗曰:天下纷争几时休?

成者王侯败者寇。

可怜苍生遭荼毒,

孤坟怨鬼哀悠悠。

乱了,彻底乱了,武王的大军已经彻底包围了朝歌城,铁桶一般水泄不通。城中陷入了一片混乱。

“朝歌夕舞”多么美妙的名字啊!朝朝夕夕 笙歌艳舞,这是古代帝王纸醉金迷的奢华生活真实写照。可此时此刻,这个曾经奢靡无比的地方,变得遍地硝烟,一片狼藉,到处鸡飞狗跳。那些曾经当过官吏的,或者有钱有势的商贾人家,现在都收拾了家中细软和值钱之物,忙慌慌的东奔西窜。平时被压迫的百姓此时也自认为咸鱼翻身,他们操起了农具厨具,闯进了属衙、仓库,也闯进了官宦、富商家里,准备拿回那些他们觉得“本来应属于自己的东西”——对了,还要连本带利的拿取,包括他们家中的女眷。

丞相费仲,在抱头鼠窜的过程中,被乱民当街认出,一拥而上,打成了肉泥。所携带的财物也被洗劫一空。大夫尢浑,也被自己“忠心”的家奴杀死,家产也被他的家奴、婢女、小老婆们均分裹挟了去。

大街上,哀嚎声,叫嚣声此起彼伏,他们肆意抢 掠、争夺、残 杀,jian yin 昔日繁华的殷商都城朝歌,已沦为人间炼狱。这是一场狂徒的盛宴,在失去法制的操控下,人类贪婪的本性,才会被无限放大,人的性命与尊严才会变得一钱不值。

那个夜晚,是个满月。朝歌城里,与乱成一团喧闹无止的街道对比,格格不入的居然是那一处静得出奇的地方——殷商王宫。往日那些宫娥、嫔妃、阉宦、近卫、奴隶早已逃散得不知去向。 龙德大殿,空空荡荡。酒池肉林,罗布蛛网。那些皇城守将正在悄悄商量,如何早早献城,快快开门投降。

在皇城后方,有一座摩天高台,叫做鹿台。台顶建了一栋雕梁画楼,叫做摘星楼。此时摘星楼顶层,还影影绰绰,亮着零星灯光。

“爱妃,孤王当真做错了么?”帝辛敞开着袍服,露出了健硕的胸膛,他端着金樽,微微带醺,站在皇城至高之处——摘星楼顶,凭栏眺望着远处乱哄哄的街市,眼神略显迷离。他好像很久没有这样细细地品看过黎民的动向了。

“大王怎么会有错呢?”在他身后,慵懒的匍匐着一个妖艳的女人,衣不蔽体,冰肌玉肤,显得格外的百媚千娇。不过此刻在她狐媚的眼神里,充满着哀怨。在她身边,胡乱堆放着七八只精美的酒坛,酒水泼洒了一地,看来他们已经饮酒半酣了。对于这对鸳鸯,这场对酌,或许是他们最后的狂欢。

“是吗?他们都说你是九尾狐妖,孤王被你迷惑,所以,才沦落到今天的下场。”帝辛咽了口唾沫,声音哽咽,缓缓的转过身。

“那大王认为,妾身是人还是妖?”妲己漫不经心的问着,她的眼神,让人捉摸不透。

“鬼神之说,哼,只是无稽之谈,哪里有神?哪里又有妖?你是北方有苏氏部落首领的女儿,好端端的怎么就成了妖?”帝辛嘴角充斥着一丝丝不屑。

“如果真的有呢?如果我真如他们所说,就是九尾狐妖呢?”妲己直起上身,正襟危坐,眼神变得严肃起来。

“那又有什么关系呢?孤王真心爱的是你,无论你是人还是妖。他们说你是妖孽,即便如此,但在孤王看来你应该是祥瑞。”帝辛的眼神越发坚定。

“他们说妾败坏了王的家业,断送了王的江山,大王不后悔吗?”

“笑话,孤王的江山社稷,与你何干?一个妇人,你断送得了吗?霍乱得了吗?”

妲己:“·······”

“狐妖也好,昏君也罢,不过是那些乱臣贼子为他们的不臣,为他们的野心找的借口罢了,呵呵,吊民伐罪,讨伐无道昏君,多么漂亮的幌子啊!把谋反犯上包装得那么冠冕堂皇。”

“不过也是因为妾身,他们才有了这么漂亮的借口。”

“爱妃,不能这么说!要不是孤王雄心壮志,开疆拓土,大军尽皆在外征讨鬼方、东夷。导致国内空虚,他姬发小儿能有机会吗?是,孤王是有错。错杀比干,排挤忠良,不体恤百姓,这都是孤王一人的错,你又何罪之有?罪过只在孤王一身。但是,孤王对你的爱,没有错,永远都没有错。“帝辛坐到了妲己身旁,把她拥入怀中,她顿时感受到了这个健硕男人胸膛的体温,往日的温暖,此刻已经变得冰凉。”大王,你的身体好凉,我听到了你的心跳,感受到了你现在的无助和慌张!“她的语言还是那么淡然,好像没有一丝的情绪波动。”你认为孤王害怕了吗?“帝辛的语言,也是那么平静。”不是吗?”

“没想到连你也这么想,那后世又该如何看待孤王?”帝辛眼中透出丝丝感伤。

“王啊!那么在乎后世的评价吗?”

“罢了,再为孤最后舞一曲吧,曲终了,人也该散了。”帝辛搀扶妲己起身,来到了鼍鼓旁,亲自敲击了鼓点。随着鼓声,妲己翩翩起舞,漂浮旋转,眼神摄魂,一颦一笑,举手投足。舞姿是那么的凄美曼妙,让人魂断肝肠。

帝辛拍击鼍鼓,鼓点节奏越来越快,妲己舞蹈动作愈加快了起来,击打鼓声愈发响,舞蹈幅度愈发大。在妲己舞蹈转身之间,不知是故意还是无意,她挥手拂袖触翻了灯台,灯油泼洒,灯火点燃了殿宇间精致的帷幔珠帘,点燃了地上横流的酒水,点燃了木质的柱墙····`

没有停下,面对熊熊燃起的大火,他们丝毫没有停下,依然继续的肆意击鼓舞蹈,挥洒着最后的欢块,酣畅淋漓,直到烈焰吞噬了一切。

那个夜晚,朝歌全城的人们,都看到了皇城至高之处发出的那片火光,大火从摘星楼蔓延至整个鹿台,人们停下了手中的掠夺争抢,怔怔地看着鹿台的大火。那座耗费了无数人力心血搭建起来的宏伟建筑,那座充斥着压迫与剥削的华丽殿堂,最终被付之一炬。

连远远在城外形成包围网的诸侯联军,也亲眼看到了高耸的鹿台是如何灰飞烟灭的。

“帝辛薨了,殷商灭了!”太公吕望遥看着那团远处的烈焰,嗟叹道。

“这也算是帝辛 作为王者的最后一点尊严吧!”武王姬发背过身,唏嘘不已。

“轰隆”一声震天巨响,随着鹿台的轰然倒塌,统治华夏大地六百余年的殷商王朝彻底覆灭了。

翌日天光微明,武王整束三军,挺进朝歌。只见城门早就洞开。帝辛王兄微子带着太子武庚匍匐叩拜,迎接周军入城。

“罪臣微子启,携前商太子武庚向上邦天王乞降,愚弟子受德(帝辛的名字)罪恶弥天,残害生灵,祸殃祖宗,虐流百姓。现以遭谴,自焚而亡。还望天王乞怜殷氏一脉,存我骨血,我子孙后代必将感激涕零!”微子战战兢兢,手捧帝辛印绶朗声道。身旁武庚微微抬头,咬牙切齿,虽心存不甘,也无可奈何。”准降!受德无道,今已伐咎,着令以王礼厚葬,谥号纣。其余宗族 大臣,怙恶不悛者屠戮,无罪者赦免!“武王纳降,命人收缴帝辛印绶,商朝遗老,牵马坠蹬,引大周入城,子牙出榜安民。朝歌百姓无不欢喜雀跃,夹道相迎。从此王朝更替,周朝建立。

武王伐纣,立国号为周,定都镐京。欲封赏其麾下臣僚、姬姓宗族、各部族部落首领等,凡是有功者,皆裂土分封,依战功大小,赏赐国土,各论爵位,并世代传承。

武王与众臣占卜,择好吉日,在镐京郊外岐山之麋,建封禅台一座。封赐当日,旗帜烈烈,钟鼓齐鸣,三军整肃庄严,文武罗列有序。武王桂冠华冕 傲然座与台上,身旁周公旦身着华服,手捧圣谕,缓步走到阶下。

周公旦唱曰:“夏桀无道,成汤伐之而生商,纣王无道,天下讨之以立周。寡人初登大宝,亦曾闻。昔上古三皇、五帝能立天下而服人心者皆因赏罚分明,任用贤能。今 寡人欲效法上古先贤,凡有功之人,贤德之材,均茅裂分封。凡公爵、侯爵、伯爵、子爵,并所率之滨大小、物产丰厚、城郭高矮,皆依功劳大小而论。

太公望吕氏姜尚,系炎帝之后也,祖上孙伯益亦助大禹治水有功,太公望自跟先父文王以来,克勤制俭,操劳国事,无不殚精竭虑。孤王伐纣大计以来,太公望 日日操劳,每每献策,尽职尽责,亲冒矢石。至有今日不世之功。今封姜尚为齐公,赐一等公爵,食邑齐地营丘。位列于五侯,九伯之上。”

“子牙领受谢恩”。太公望接下齐侯印绶。

周公旦继续唱读:“周公姬旦,寡人之弟也,佐文王与孤有大勋劳于天下。寡人伐纣以来,坚守故国,征招军士,保障粮饷,安抚黎民。使寡人无后顾之忧。今封周公旦为鲁公,赐一等公爵,食邑鲁地曲阜,地方七百里。”

“纣王之兄微子殷启,为前朝旧商亞相,每自劝阻纣王倒行逆施,杜绝妲己,足见心系社稷。今开城献降有功,免除朝歌黎民陷于水火,着封微子启为宋侯,赐二等侯爵,食邑宋地睢阳。”

微子启拜谢受印。

“殷氏武庚,纣王之子,旧商太子也。今献降开城有功,封邶伯,赐三等伯爵,仍旧管辖朝歌故地,统领旧商遗民。改称商地为邶国。”武庚迟迟不愿领受,也不拜谢,只是木讷的站在那里,微子以眼神示意他,武庚视而不见。在他的心里,还有一万个不服。

“邶伯出来领绶!”武庚不动。

“邶伯····邶伯····武庚,武庚····”周公在台上连唤数声,先还用尊称,不见动静后直呼大名。武庚也并不作答。

他的叔公箕子见状,心中暗自叫苦,害怕出了什么差池受到累及,悄悄走到武庚身旁,附耳低声严厉的说道:”不屑子,你要我殷氏子姓遭受灭族么?你要我旧商臣民为你陪葬吗?你要你先王陵墓被人掘开吗?“说着,箕子将脚往武庚屁股上一蹬,把倔强的武庚踹于台下。武庚恨了一眼微子与箕子,心里暗骂:”软骨头!“及不情愿的夺过邶国印绶,也不唱诺答谢,拂袖而去。

武王姬发在台上自然看得亲切,料定武庚久后必反。于是在朝歌东部设立卫国,委派管叔鲜为卫侯,;西南部为墉国,使蔡叔为墉伯。并封霍叔为邶国相,如此三面安插了三根钉子,时时刻刻死死的监视着武庚。

(几年后,武庚果然反叛,决心复国,被周公旦所灭,武庚身死。此乃后话不提。)

话说当下,武王论功行赏,一下子分封了七十二个诸侯国,也不一一阐述了。巴人勇士,在牧野战场上的功勋是有目共睹的,他们前歌后舞,勇猛凶悍,迫使大量商军倒戈,让不可一世的飞廉恶来殒命。一场厮杀后,三百巴人勇士,现在只剩不到百人。他们分别出自巴族五姓:巴氏、樊氏、日覃氏、相氏、郑氏。皆来自武落钟离山,好勇斗狠。此五姓,日后就是巴国重要权贵氏族。

巴人立下如此大功,武王必然封赏,考虑将巴人建方国。

封禅台上,周公旦读诏曰:”上古太葜(伏羲)生咸鸟,咸鸟生乘厘(太昊),乘厘生后照,后照是始为巴人,其子廪君称巴王。今之巴族乃后照之裔,亦乃伏羲之后也。是我正统华夏血脉兄弟,我等中原之人 不能以蛮夷’视彼,其亦我之族人,同为炎黄子孙也。夏禹之时,巴人女涂山氏嫁大禹而生帝启,而后自成汤建商以来,巴人立誓永不朝商。武丁、妇好先后伐巴,巴以举族之力抗之,累殷商之苦,巴人素来与我等同仇也。

自寡人伐纣大计以来,巴地氏族:巴氏、樊氏、日覃氏、相氏、郑氏,共领族群勇士三百余,甘为我部前驱,每逢恶战,屡屡争先。攻城夺地,舍生忘死,劳苦功高。牧野决战,前歌后舞,歌舞以凌殷人,致使前徒倒戈,飞廉毙命,恶来授首。殷商覆灭矣!

寡人虑将巴人巴地建立方国,任命寡人之侄姬叔乾为巴国子王,赐四等子爵。敕封巴地,国都巫郡。故有巴地本族五氏,按功劳分别封为方国丞相、司徒、令尹、将军、大夫等。子孙承袭。”

姬叔乾领着巴地五氏,绶印拜谢而去。

巴国正式建立。成为大周众多诸侯王国其中一员,仿照中原制度设立阶级,拓展氏族门阀。招募军队,仿照中原样式打造兵器,建造城垣、殿宇。人人束发穿衣,学习周礼,归于王化。从此巴人从野蛮走向文明,从原始部落进入封建奴隶制社会。是西周诸夏之一。

巴人建国,是否能立锥?是否能强大?是多有和平还是多有战争?而后变化如何,请看下回分解!
最新更新
继续看书

同类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