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作品爹,没事别谋反,儿子要替你填坑的
  • 热门作品爹,没事别谋反,儿子要替你填坑的
  • 分类:现代都市
  • 作者:大千飞雪
  • 更新:2024-01-17 17:27:00
  • 最新章节:第36章
继续看书
主角李昭李齐出自古代言情《爹,没事别谋反,儿子要替你填坑的》,作者“大千飞雪”大大的一部完结作品,纯净无弹窗版本非常适合追更,主要讲述的是:武军的打算,同意接见对方。齐景云没穿盔甲,没带长刀,孤身一人上山。沈宁见齐景云气宇轩然,虽深入敌营,却未见恐慌,神色依旧淡定,心中平添了一丝好感,道:“阁下要见我,所为何事?”“两军对垒,我来此地,自然是想劝寨主归降我军。”齐景云直言道。“阁下士卒虽勇武,但无力攻入我山寨,我为何要降?”沈宁淡淡道。“此战若僵持下去,寨......

《热门作品爹,没事别谋反,儿子要替你填坑的》精彩片段


第二日,昭武军再次攻打该山寨。

从俘虏口中,得知此山寨叫西恒岭,山寨中约有一千多兵力。

杨智暗道,比山寨面积明显比之前两个山寨大了许多,如将其攻下,也可在此处驻军。

经过昨日的交锋,意识到对方实力不弱。这次杨智不敢大意,先派弓箭手射箭,密集箭阵下,数十名敌军被射杀。

西恒岭士卒,迅速举起了盾牌。虽不是精良的铁盾,而是木制盾牌,但足以挡住箭矢。

沈宁下令弓箭手反击,虽其长弓射程比不上昭武军,但也让昭武军一时无法靠近。

齐景云一直在旁冷静的观察,对杨智道:“我军人数略少,若选择强攻,短时间内,难以胜之,不如尝试诱敌下山。”

第三日,昭武军不再进攻,一百名士卒在山寨下进行辱骂。言辞甚是肮脏,从早骂到晚。有的士兵骂累了,干脆卸下盔甲、长刀等物,随地而坐,其装甚是松懈。

山上有人见状,纷纷劝说沈宁下山攻击,可一战灭之。沈宁拒绝了麾下的建议,不准任何人下山,继续固守西恒岭。

其夫人杨月不解,私下里问道:“敌人如此松懈,此等机会难得,夫君为何不进攻?”

沈宁微微一笑,道:“夫人,此乃敌人诱敌之策。我断定,周围茂密的丛林中必有敌人伏兵。”

杨月恍然大悟,又道:“我看敌士卒数量不如我军,为何难以取胜。”

沈宁沉默一会,道:“敌装备精良,士卒勇武。是故,我只能固守山上。”

无论昭武军士卒如何辱骂,山寨里始终没有应战。杨智还往山上送了件女人的衣服,沈宁收到后,笑了笑,未有理睬。

什么方法都试了,昭武军依然无法攻入西恒岭。

杨智眉头紧皱,“齐统领有什么好的想法。”

“属下并无好的计谋,眼下只有继续熬下去,看谁熬的过谁。”

“也只能这样了,粮食还够吃十日,继续熬吧。”杨智貌似无意道:“此寨主是个能人,应该是懂些兵法。西恒岭到黑虎岭并不远,这样的人要么杀了,要么收为己用。”

齐景云顿时明白杨智的想法,他想要尝试劝降。

但杨智不愿上山,这样的任务自然落在齐景云身上。

齐景云是李昭亲信,如杨智派他上山劝降,被杀了的话,必会牵连到杨智。但如果齐景云主动要求上山,这就和杨智没关系了。

“属下可以上山劝降,但现在不行,起码要五日后。对方见我军无意撤兵,有可能会同意谈判。如现在上山,必会受到轻视。”

杨智想了想,觉得此言有理,同意齐景云的说法。

这五日,昭武军在山下搭建营地,深挖壕沟,完全没有撤军的迹象,双方就这么对峙起来。

杨智派人去砍伐木头,制作简易的抛石车,使用抛石车攻击山寨,砸死了不少西恒岭士卒。

五日后,麾下突然来见沈宁,说山下敌军派人上山,要见寨主。

沈宁思考片刻,顿时明白昭武军的打算,同意接见对方。

齐景云没穿盔甲,没带长刀,孤身一人上山。

沈宁见齐景云气宇轩然,虽深入敌营,却未见恐慌,神色依旧淡定,心中平添了一丝好感,道:“阁下要见我,所为何事?”

“两军对垒,我来此地,自然是想劝寨主归降我军。”齐景云直言道。

“阁下士卒虽勇武,但无力攻入我山寨,我为何要降?”沈宁淡淡道。

“此战若僵持下去,寨主必败。”齐景云淡淡道。

“何出此言?”

“其一,我军士卒虽少,两军对垒,寨主仍无取胜把握,否则,早就下山攻击我军,何必固守在山寨中。我军长期围困山寨,时间一久,当山寨内粮食用完,寨主该怎么办?”

沈宁默然不语,齐景云并未说错。

”其次,寨主难道以为我军真的只有数百人。当一旦大举增兵,寨主又该怎么办?你真想看到山寨内血流成河吗。”

“你们的主帅,是什么样的人?”沈宁突然问道。

“我军名‘昭武军’,大帅乃魏国雍王嫡长子李昭。大帅虽年龄不大,但心怀大志,处事果断且有谋略。其待人和善,虽据高位,对麾下士卒甚好。黑虎岭上,即使是那些老弱妇孺,也从不担心没有吃的。”

沈宁定定看着齐景云,终于确定他没有说谎。

“我若降,麾下士卒会怎样?”

“估计会被编入昭武军,享受和昭武军士卒一样待遇。”齐景云道。

“你敢保证,归降后,不会杀我麾下士卒。”沈宁沉声道。

“当然,我敢以性命担保。”

“我知道了,你先回去吧。明天来此地,我届时会下决定。”

“告辞。”

杨智见齐景云安然无恙从山上下来,心中一喜,知此事能成。

沈宁召集麾下所有统领,告知他决心归降。

众人顿时哗然,有人同意,有人不知所措,有人明确反对。

沈宁耐心的告知众人,若昭武军坚持不撤兵,山上粮食撑不了一月;且昭武军向他保证过,不会杀降卒。

众人这才勉强同意归降。

待众人离开后,杨月忧虑道:“归降后,你作为寨主,他们真会饶过你?”

沈宁哈哈一笑,安慰道:“夫人多虑了,若这昭武军主帅,真有来人说的这么好,应该不会杀我。”

“你确定他不会杀你吗?”杨月仍不太放心。

“至少有七成把握。”

第二天,齐景云来到山寨后,沈宁告知他愿意归降。

齐景云心情大妙,和杨智商议后,将剩下所有钱粮全部赠送给山寨中人。

这一套是和李昭学的,凡事不废话,先给钱给粮。当实实在在的好处给到对方,事情就好办多了。

果然,山寨众人皆面露喜色,不再有怨言。

据沈宁所讲,山寨中共有一千两百人,其中八百名青壮。

让杨智等人意外的是,山寨中除了粮食,还有白银十二万两。心中不由好奇,沈宁是什么人?怎会有如此多的银两?

一批又一批的长枪,长途跋涉,顺利运抵黑虎岭,士兵终于换掉了手中的棍棒。

练兵的事情,则交给刘轩、周文来负责。

杨智经常向李昭谈及,柳城外的张家是如何的富有,府内白银不下百万两;一旦将其攻下,昭武军可大肆扩军,实力剧增。

李昭听的颇为心动,敦促刘轩加快练兵,尽快形成战斗力。同时心中也产生一丝疑惑,杨智好像过分关注张家。

黑虎岭上大部分的时间,李昭都在专心搞钱搞粮,基本上能想到的各种办法,全部试过了。

前几日听说汉中深山老林里,有数座古墓; 他专门派人去找过,期望能挖出些值钱的东西。找了几天几夜,可惜什么都没找到。虽然他还没放弃,但山上没有摸金校尉,估计希望渺茫。

为扩展财路,昭武军经常在黑虎岭周围一些小路,埋伏下来,劫掠过路行人。如其中有青壮,则直接将其编入昭武军。可惜,和之前预料的差不多,收获并不大。

偶尔有百姓因生活穷困,主动来投,黑虎岭也全部接纳。

一个月后,刘轩告诉李昭,只要对手不是训练有素的官兵,人数相等的条件下,昭武军勉强可以一战。

为增强实战能力,杨智带路,周文领兵,吞并了附近两个规模较小的山寨。

此战后,昭武军扩兵到了八百余人,使用长刀仅有一百多人,其他皆是长枪兵。

人是多了,粮食却不够吃了。上次从南郑城外抢来的钱财,基本已经花光了。

王子辰大概统计了下,目前山上粮食最多只能坚持一月左右。

李昭心情沉重,一时也想不到去哪里搞粮。

杨智再次怂恿李昭,“张家府邸内家兵不到千人,人数目前和昭武军差不多。大帅既然没有粮食,何不攻下张府。其府邸内钱粮众多,一旦取胜,大帅不仅可以解决粮食问题,也可招兵买马,壮大昭武军。”

“我军大部分是新卒,张府内不少家兵却身着精锐盔甲,如何能打赢?且其府邸修建如同一座碉堡,墙头上甚至有十几台床弩。血肉之躯,很难抵挡强弓劲弩。”周文提出异议。

“即使此战艰难,也要咬牙打下去。大帅来到黑虎岭已将近两月,仅仅扩兵两三百人。大帅不是说要成就一番大业吗?照当前进度,恐怕永远都做不到。况且军中粮食已经不多了,与其饿死,不如放手一搏。”杨智道。

李昭心中陷入沉思,他先前一直觉得昭武军不够强大,不具备攻打张家府邸的能力。但杨智的话点醒了他,昭武军进展过于缓慢。李昭能等得了,但其他人呢?尤其是那些雍王府的家兵,之前在王府里不愁吃不愁穿。现在来到了穷苦的黑虎岭,他们真的甘心一直过这种苦日子。

他决定打这一仗,即使此举有些激进,但若再不打开局面,人心恐怕就散了。

李昭沉声道:“传我军令,勤加练兵。一个月后,全军出击,攻打张家府邸。”

杨智面色一喜,“大帅英明,此战必胜。”

王子辰还是有些犹豫,“此战风险不小,若是败了,我等恐将死无丧身之地。”

“我意已决,不必再议。”李昭态度坚决,无论如何也要打这一仗。

众人见劝不了,也不再说什么。

......................................................

黑虎岭迅速进入了备战模式,之后的每一天,天蒙蒙亮李昭就穿衣起床,观看士卒训练。如发现有人偷懒,立刻当众严惩。直到天色变黑,才停止训练。

或许是因为训练强度过大,山寨里粮食吃的很快。本以为能坚持一个多月,最新统计了下,顶多二十多天,山寨就会断粮。

在士卒刻苦训练的同时,刘轩带人,花了好几天时间,将行军路线,及张家府邸周边地形摸了个清楚。甚至其府邸大门什么时候会打开,墙头上站有多少士卒,也基本搞清。

这一战,事关李昭身家性命,不能不用心。

众人商议战术时,皆认同绝不可强攻,否则伤亡太大。必须设法骗开府邸大门,然后迅速冲入府内,速战速决。

王子辰心生一计,每隔几天会有数辆马车为府邸运送木柴,士卒可藏有木柴中,借此混入张府。

“那就先从长刀开始。”

盔甲的主要作用是“减伤”,帮助士兵从致命伤变成重伤,从重伤残疾变成轻伤,轻伤变为擦伤。但要指望穿上盔甲就刀枪不入,想都不要想。士卒在平时训练中,也会训练到如何应对甲兵。上次攻灭张家,不少张府家兵身着盔甲,依然被杀掉。况且,穿上盔甲,也会消耗士卒一定的体力。

“此次任务,事关重大,希望你们不要让本帅失望。”李昭郑重道。

“大帅放心,我等必全力而为。”

两人未耽搁多久,立刻带人下山。

..............................................

张行元、张行茂二人回到南郑后,先卖了张家的几间商铺,将赚到的钱,一半送到王景府邸里。

然后再去见王景,请求同意他们带走南郑两千士卒,泸县一千士卒,前往柳城,剿灭柳城附近所有的山寨。

王景有些犹豫,问道:“这些山寨贱民,真的可以轻松灭掉,不会搞出什么乱事吧?”

张行茂信誓旦旦道:“请大人放心,我兄弟二人早已查探清楚。这些贱民,连刀剑都没有,如何抵挡我军。”又道:“这次取胜后,获得的缴获,三成将送给大人。”

王景眼神中满是贪婪,“既然你们都准备好了,那就去办吧。”

两兄弟心中大喜,连忙表达谢意。

本以为这事就这么定了,没想到出现变故。

泸县太守杨明升得知此事,大为震惊,连夜赶到南郑。

“下官见过王大人。”杨明升行礼道。

对杨明升突然来此,王景心中不悦,他心中甚是厌恶此人,杨明升在很多事情皆不配合他。

“听说大人要出兵,剿灭柳城外所有山寨,可有此事?”杨明升问道。

“是有此事,有何不妥吗?”

“此举大为不妥,那些居住在山寨中人,原本是汉中平民百姓。因生活难以为继,被迫逃往山上。大人如再围剿他们,岂不是一点活路都不给他们。”杨明升态度有些激动。

“大胆!胡言乱语,本官向来爱民如子。那些是乱民,不服官府管教,早该杀了。”

“蝼蚁尚且苟活,何况是人。如今,连苟活都做不到。当他们发现已无生路,真的会甘心等死吗?”

“不甘心等死又怎样,这些贱民又能做得了什么?”王景一脸的不屑。

“我劝大人不要小瞧他们,一旦有事,悔之晚矣。”杨明升依然坚持道。

“闭嘴,你满口的胡言乱语。你可知汉中有多少我大齐军队,有五万人。哪怕他们真的敢造反,五万大军瞬间可以将他们斩尽杀绝。”

“大人..........。”杨明升还想再劝。

王景已失去耐心,摆了摆手,“好了,你如果说完了,就回去吧。我有汉中军权,泸县那一千士卒,即使你不同意,我也可以调动。”

杨明升非常生气,没有离开,死死看着王景,“大人若坚持用兵,我将上奏朝廷,相信陛下会判明是非。”

王景瞬间暴怒,站起身来,指着杨明升,狠狠道:“好,好啊,你去上奏吧。本官也会就此事上奏朝廷,看谁斗得过谁。”

杨明升拂袖而去。

等他走后,王景气的连摔数个花瓶,咬牙切齿道:“真乃混账东西,早该死了。”

心知杨明升肯定会上奏朝廷,王景决定先发制人,很快写好一份奏折,快马加急送往金陵。

他心中并不担心,杨明升没有后台。而他背后站着三皇子,王贵妃也会帮他说话。

对王景来说,无论汉中各项事务,还是杨明升的不配合,皆不是最要紧之事。

张行元、张行茂又怒又怕,他们杀了这么多山匪。一旦城破,万难活命。

宋民元心中万分悔恨,不该同意出兵剿灭山匪,更悔恨没早点调离柳城。

柳城一旦被攻破,哪怕他侥幸逃出,依旧难逃重罚;朝中的那位恩师,也不一定会帮他。

秦峰深呼吸几口,然后道:“我军兵力远不如敌军,只能死守柳城,等待援兵。”

“柳城防务,全由你说了算。只要你能守住柳城,本官必会上奏朝廷,为你加官进爵。”宋民元急忙道。

城下,杨辛和卢柏良二人,皆心潮澎湃,终于等到这天了。

杨辛下令,抛石车做好准备。

士卒将巨石放入抛石车,无数巨石疾速砸向柳城。

不少守军被砸死,宋民元等人惊恐,连忙走下城墙,找地方躲避。

杨辛没下令立刻攻城,不停使用抛石车和弓箭,远距离攻击城墙上守军。

这些弓箭手来自秦牛岭,搭弓射箭动作迅速且精湛,明显受过专业的训练。

城下的诸位寨主,如章豹、李二娘、刘天明等人,见城墙上官兵四处躲闪,无力反击,皆心情畅快。

以往都是官兵打他们,如今反了过来,心中怎会不爽。

一些寨主迫不及待想要攻城,被杨辛劝阻,杨辛道:“守军不敢出城,我军有的是时间。先消灭一些守军,待会攻城时,也能少牺牲一些弟兄。”

秦峰和王文开,作为武将,只能站在城墙上,指挥士卒做好防御。有好几次,差点被箭矢射中。

他们已在心中,多次诅咒张氏兄弟祖宗十八代;如不是这两个白痴,他们岂会落到这般险地。

杨辛终于下令出击,数千名万山军士卒,扛着云梯,抵达城下。

城墙上扔下石块、热油等物,袭击城下万山军。

有的万山军士卒被砸中,躺在地上惨叫。

更多的士卒,成功将云梯架在城墙上,开始攀爬云梯。

浦前岭的寨主章豹,也亲自攀爬云梯,然后顺利登上城墙,一路猛打猛冲,斩杀数名守军,其壮异常勇猛。

见越来越多的万山军士卒登上城墙,和守军厮杀起来。秦峰咬咬牙,带兵冲杀万山军。城墙上的战斗,顿时惨烈起来。

李昭和诸位寨主一样,面色凝重,这是他们第一次看到攻城战。

杨辛兴奋道:“鸣鼓,为众将士助威。”

十名壮硕士卒,不停敲击巨鼓。

鼓声似万马奔腾,又似惊雷滚滚。

城墙上万山军士卒,听到鼓声,士气为之一振。想起曾经被这些官兵欺压,被迫流亡深山。心中怒气,不再压抑,挥刀狠狠砍向柳城守军,城墙上顿时鲜血横飞。

万山军士气虽高,但无论是士卒训练有素,还是武器装备,皆不如柳城守军,一时难分胜负。

秦峰想将万山军赶下城墙,并不件容易事。兵力劣势过于明显,源源不断的万山军正在攀爬城墙。

双方的厮杀,难分难解。仅两个时辰,城下和城墙上,已倒下近千名士卒。

有人还活着,但因手脚被砍断,痛苦发出嘶吼声。声音很快引来周围敌军,随即被补上数刀。

宋民元躲在远处,看着城墙上的战斗,暗暗心惊。

心中不由怀疑,战况如此激烈,柳城真的有机会等到援兵吗。

第一天的战斗,从中午打到天黑。杨辛见士卒疲惫不堪,下令退兵。

之前未指望首日即攻下柳城,所以众人并不沮丧。

晚上,杨辛大帐内。
最新更新
继续看书

同类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