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地主家的傻儿子完整版
  • 穿成地主家的傻儿子完整版
  • 分类:现代都市
  • 作者:堵上西楼
  • 更新:2024-05-01 22:48:00
  • 最新章节:第28章
继续看书
经典力作《穿成地主家的傻儿子》,目前爆火中!主要人物有傅小官傅大官,由作者“堵上西楼”独家倾力创作,故事简介如下:傅大官转头看了一眼傅小官,有些不明白。“地之所产,佃户占两成,官府赋税三成,我傅家仅剩五成……何来苦之一说?傅家比之其余地主,已经多分给了佃户半成,他们精心耕种,悉心劳作,至少衣食无忧。”对于这个问题傅小官没有和傅大官争辩,毕竟他是外来者,也不清楚究竟这两成是多少粮食。“我只是有感而言,随意说说。”“同情这种情绪可以有,但不......

《穿成地主家的傻儿子完整版》精彩片段

马甲穿成地主家的傻儿子穿越、魂穿、历史、佚名穿越、魂穿、历史、小说《穿成地主家的傻儿子》是最近很多书迷都在追读的,小说以主人公佚名为主线。堵上西楼作者大大更新很给力,这个大大更新速度还不错,穿成地主家的傻儿子目前已写3036518字,小说最新章节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都在一梦间,小说状态连载中,喜欢穿越、魂穿、历史、这本小说的宝宝们快来。

书友评价

快更新.不准休息.我们看的都不休息.你一个写的凭什么休息.

写得不错,笔法与构思是我近15年来看穿越小说为数不多通读全篇的精品!给作者点赞

直接跳到最后一章,发现导弹、卫星都出来了。然后直接嗝屁回到了小说开头被董家小姐打晕的时候了。搞了半天中间一千多章,都是作者逗读者爹们玩呢! 又跳着看到900多章。反正作者就是不停地否定前边写的,造成所谓的反转。而且要反转数次。所以还是弃了吧

热门章节

第八百四十四章 无眠夜 下

第八百四十五章 天下惊

第八百四十六章 上元节 上

第八百四十七章 上元节 中

第八百四十八章 上元节 下

作品试读


傅小官很是一惊,拿着册子并未翻开,问道:“如果那小妞……那贵人直接找你,如何应对?”

傅大官淡然一笑,“所以,为父得出来躲一躲。这种破事,别人喜欢,你爹我却没那心思。”

他舒展了一下身子,眉宇间微微有些凝重,“天下粮仓在江南,江南之地土地肥沃气候极佳,自虞朝始建,江南之地便实现了稻麦轮种,其中稻一年两熟,其单产虽然未及江北一熟,可总产却高了六七成。”

“此次贵人来临江,欲纳临江粮商入皇商……此事,恐怕与北方战事有关。”

傅小官初临,这身体此前的记忆里却没有这些信息,他问道:“北方有战事?”

“未起,北方荒人原本居于马上,游牧于千里草原。自虞朝泰和三年之后,却定居了下来——就是雁山关以北,距今数十年,据游商所言,那方已经形成了都市,荒人称之为上都,为荒国之国都。”

“雁山关以北曾有数处我汉人聚集之地,原本是汉人与荒人通商之用,但随着荒人的定居,这些商贸之处却尽皆毁了——荒人野蛮,不事耕种,独喜劫掠。泰和十三年,荒人曾经南下,破了雁山关,一路烧杀抢掠兵临大虞北地雄城忻州城,被在此严阵以待的镇西大将军率领三十万大军所败。”

“镇北大将军彭屠击溃荒人之后,挥师北上,于千里草原追杀荒人三载,直至当初的荒人首领拓跋布上了降书,尊我大虞为父,承诺永不犯边,彭大将军才收兵南归,自此后,荒人倒也老实了,两朝相安数十年。”

“而今……有传言说荒人又蠢蠢欲动,还有传言说,荒人已停止纳贡两年,这怕是又要打仗了。”

傅大官捋了捋短须,笑道:“这不关我们的事,荒人如土鸡瓦狗,我大虞天兵所至,便若摧枯拉朽。但打仗这种事情却极为耗粮,我朝这么些年来虽然与南边的武朝东边的夷国西边的樊国偶有争端,却无大的战事,国库自当充盈,贵人此行,不过是防患于未然而已。若成,当然是贵人之能力,若不成,谁会和一个刚刚及笄的女子计较。”

所言有理。

傅小官对这个世界尚无认识,对此便没有再加理会,便低头翻开了手中的小册子。

这就是地主家所统计的田地,以及这些田地现在所负责耕种的佃户。

密密麻麻的数字和名字,看得傅小官头皮发麻,但他还是看了下去,毕竟……这些田产和这些田产上的人,以后都是自己的!

车队早已出了临江城,行走在并不宽敞也并不平坦的土路上,傅小官抬头视线投向窗外,便看见近处的稻田里农人正在忙碌着插秧,而稍远处地势略高的地里,麦穗已经泛黄,有风起,麦浪轻卷,肆意并惬意的舒展,正是一副美丽的画卷。

……

车队每经过一个小村庄都会停下,傅大官带着傅小官便会去村子里坐坐,和族长聊聊今年的收成,顺便送去一些过节的物品,比如粽子,比如一刀猪肉,比如一篮糖果等等。

傅小官一路跟着,面带微笑,并未插话,静静的听着,父亲向族长介绍时候他才站起,并很是恭敬的向对方问好。

这让许多人包括随行的易雨和诸多护院很是惊讶,而这些族长们虽然对少东家的行事作风早有耳闻,此刻见得,却觉得果然是耳听为虚。

老东家是极为不错的东家,少东家至少看上去也很不错,对于这些族长们而言,这就很不错了。

毕竟这些或大或小的村子都是依附于傅家生存,如此看来,这日子今后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一路前行,日已中天,车队在一处山谷中停歇了下来。

有护院在溪边埋锅造饭,傅小官来到溪边洗了一把脸。

风从谷中而过,带着清凉,便消去了这微微的暑意。

有下人从马车里搬来两把凉椅,父子俩并肩而坐,面水。

“为什么不在村子里吃饭?”

“毕竟身份有别,另外嘛,那些吃食……真的不太好吃。”

傅小官脑海里掠过那些村子的画面。

有衣衫褴褛的小儿远远的躲在草屋的一角偷偷的看着他们,有佝偻的老人坐在土墙下捉着虱子晒着太阳。

除了刚进村时的那一阵犬吠,余下的时间显得很是安静——村子里除了老幼便没有什么人,能够劳作的人都在田间地里。

这是他们生存所依,没有什么事比农忙更重要,至于端午……如果食不果腹,何来端午。

“他们过得有些苦。”

傅大官转头看了一眼傅小官,有些不明白。

“地之所产,佃户占两成,官府赋税三成,我傅家仅剩五成……何来苦之一说?傅家比之其余地主,已经多分给了佃户半成,他们精心耕种,悉心劳作,至少衣食无忧。”

对于这个问题傅小官没有和傅大官争辩,毕竟他是外来者,也不清楚究竟这两成是多少粮食。

“我只是有感而言,随意说说。”

“同情这种情绪可以有,但不可过,儿啊,我们毕竟是地主,田地是我们花了真金白银买来的,和做生意没有区别,投入了就应该有收获,我们不是善人,但若遇灾年,我们还是会做些善事的,但而今年份不错,他们能够多收个三五斗,我们也才能够多收那么三五斗。”

傅小官点了点头。

他起身活动着筋骨,却忽然站定,望向稍远处的山坡。

山坡上树木稀稀落落,便看见两个人影飞奔,便听见叮叮当当一阵金铁交鸣声传来。

距离有些远,声音毕竟轻。

有护院也注意到了那处的打斗,便提着刀守在了大小地主的身边。

傅小官惊诧的张了张嘴,看见那飞来荡去的两个人影和映着日光闪烁的刀剑愣了数息。

“那是?”

护卫首领张铁驴有些紧张,他盯着那处打斗,回道:“那是绿林强人,少爷安心,我等人多,定护得老爷少爷周全。”

山腰那两人没有在乎谷中的一行,前面一人似乎中了一剑,提刀便跑。后面那应该是个女人,因为穿着一身绿衣。傅小官看见她提剑就追,纵横间便消失于山野。

张铁驴放下心来,拱手对傅小官说道:“强人已去,当是江湖恩怨。”

傅小官想的却是那武功,轻功啊,真的能飞的那种!

哪怕他前世身手极为厉害,但轻功这玩意儿确确实实存在于传说之中。

而今看来,这个世界是有的。

有趣。

这是路途中一个意外的插曲,傅大官对绿林之事所知有限,用傅大官的话说……我们与他们,除非世道变了,否则不会有什么交集,最好也不要有交集。

但傅小官却对这事上了心,无它,就是想学学轻功——那飞一般的感觉。

饭后启程,一路照旧。

行路时看那些小册子,到了村子问候一下族长村民送上一点心意,以表示东家对佃户的关心。

至傍晚,车队来到了此行目前最大的一个集镇,下村。

“这整个集镇都是我们家的!”

傅大官对着前方一划拉,骄傲的说道。

一行并没有在集镇住下,而是去了南边,那是一处背山面水的别墅。

“这是当年你娘所建,她说这里风光甚好,其实真正的原因是,下村有我们家最大的粮仓,还有我们家另外的那产业,酒坊。”

远望去傅小官只觉得这处院落占地宽阔,待过了那河流,离得近了,才觉得这院落居然颇为雄伟。

一道暗红的高墙将之围住,高墙上有瞭望塔有箭楼,还有人在其间往来巡逻。

“此别院你娘命名为西山别院,粮仓和酒坊都在里面,驻护卫三百——这三百护卫可都是军伍退役之人,首领白玉莲,曾经在东部边军服役,官至骁骑尉,于宣历五年退役。”

“女的?”

傅大官摇了摇头,“男人。”

“据说……这个白玉莲武艺高强,师从刀山——南刀山北剑林,好像他们是这么说的,我曾问过,白玉莲未曾回答,此人,脾气有些怪异,但忠心倒是无须质疑。”

傅小官对这个叫白玉莲的男人产生了兴趣,其一是这个名字,其二,是他会武功。

一行人进了西山别院的大门,早有此间的管家迎来,将傅大官和傅小官带去了内院。

外院和内院之间颇为开阔,有护院以十人为伍次序井然的行走巡逻,显然并没有因为家主不在此地而松懈。

内院却另有一番天地,亭台楼阁,小桥回廊,有溪流淙淙,有四溢花香。

此间,便是西山别院的家主居所。

傅小官没有见到白玉莲。

管家张策说,他应该在酒坊。

安顿下来用过晚饭已是亥时。

傅小官站在二楼依着围栏迎着清凉夜风看着这处巨大的别院,想着这若是在前世……该值多少钱?

哑然一笑。

抬首,新月悬于天穹,装点星光无数。

低头,一盏灯笼在一飞檐间亮起。

一个人坐在飞檐之上,手里拎着一壶酒,也望着天上的月亮。

就像一匹……孤独的狼。

小说《穿成地主家的傻儿子》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红楼一梦已经在临江城流传开来,云玑书局全权负责此书的销售,供不应求的局面至今未有改善。

随着红楼一梦的流传,傅小官这个名字再次响亮。

从书院到青楼,从官宦之家到市井小民,所有人再次被他惊艳,无不以为这就是文曲星下了凡来。

书院的学子和富户之家的闺秀是因为看过了他所著的红楼一梦,而青楼女子和市井小民却是因为那些书中的曲儿,尤其是那一曲枉凝眉,更是有如天籁。

书中的那支枉凝眉,由金陵秦淮河上红袖招的花魁雪飞飞首唱,火遍了金陵,一路燃到了临江,再由临江怡红楼的花魁樊朵儿传唱,于是临江也沸腾了起来。

对于红楼一梦这本书,有人盛赞此人诗书满腹,也有人不屑言道此书中多有赃秽之描写,可见其内心之龌龊。总之有褒有贬,但却无法阻止那些怀揣梦想的青春少女们对他的狂热崇拜。

而无论是金陵还是临江以及别的州县的文坛巨匠们,在看过此书之后居然无一人发声。因为对此书的解读太过复杂,书中那些诗词歌赋肯定是非常好的,但若说到其中之内容,大佬们一致认为待全书完本,再次品读之后,一起相聚秦淮共品之。

然而对于张沛儿来说,这一切,都已与她无关。

一顶小轿从张府出来,走过了夕水街,转过了几条街巷,来到了十八里巷子。

小轿在漆氏酒铺的门口停了下来,张沛儿掀开车帘看了一眼,余福记外已是热闹非凡,而漆氏这边却门可罗雀。

她将面巾戴上,秀足落在地上,走入了漆氏酒铺。半个时辰之后她走了出来,上了轿子,淡淡的说了一句:“去傅府。”

漆远明站在门口看着小轿离去,脸上露出了怪异的表情,又看了看对面的余福记,眉头一扬,回到了铺子里。

那顶小轿停在了傅府的门口,张沛儿一脸喜意的下了轿子,手里提着一个篮子,对门房说道:“我是张府的张沛儿,前来探望你们主母,还请通报一声。”

没多久,便有一丫环走了出来,对张沛儿道了一个福,便领着她走了进去。

傅府西院便是齐氏所居,此刻齐氏正抚摸着肚子在院子中散步。

两人此前从未曾见过,但她大致知道张沛儿为何会找她,肯定又是为了傅小官!

也不知道那败家子是怎么回事,难道真的是被那一棍子给敲成了傻子?

每天吃饭时候傅大官都会巴拉巴拉的夸耀一番那混蛋小子,说他著了书,而今金陵纸贵。说他著的书已经流传到了临江,而今临江纸贵,甚至傅大官还买了足足十本回来,说要给府上所有的人都看看。

真特么疯了!

齐氏觉得自己也快疯了。

那个名字就像苍蝇一样在她的耳边呜呜呜呜呜呜呜……打不死,扇不走,让她心烦意乱苦不堪言。

这该死的!齐氏恨不能远离而去,找一处清静地,安心的生孩子。

可偏偏有那么多的女子却如牛皮糖一样的粘了过来,张沛儿不是第一个来找她的,在张沛儿之前,至少有二十个待字闺中的姑娘来见过她了。

矜持呢?

女诫呢?

女训呢?

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齐氏是绝对不愿意见这些女子的,倒不是看不起她们,而是她们来的目的是傅小官,她不过是一座桥梁。

但她却不得不见,因为傅大官发了话,所来女子一律接待,并登记名册,等我儿回来定夺!

选妃呢?

齐氏深吸了一口气,长长的吐了出来,便看见张沛儿提着个篮子施施然走了进来。

二人落座,齐氏吩咐丫环去做了冰饮,张沛儿取下面巾,一脸微笑的打开了篮子。

里面是一件件缝制精美的婴儿衣服,这让齐氏多看了张沛儿两眼。

“听说婶婶即将临盆,沛儿寻思傅府乃临江首富,府上自然什么也不缺的,思量许久,才自作主张做了这些衣裳,想着弟弟出生之后便能用上,不知婶婶可满意。”

齐氏接过那小衣裳左看看右看看,然后放下,握着张沛儿的手笑道:“姑娘有心了,我很喜欢。”

“婶婶喜欢就好,沛儿还很担心呢。”

这姑娘懂事,如果她能嫁给傅小官,自己倒不担心她使坏。

“小官去了下村,不瞒姑娘说,这些日子来傅府的有二三十个,我也都见过,却没有一个如姑娘般知书达理清秀动人。想来小官见了姑娘也是喜欢的,如果小官有回来,我便和他商量一下,让他父亲去提亲,你看如何?”

张沛儿却摇了摇头,说道:“今日来寻婶婶,倒不是为了傅公子。”

“那姑娘是……?”

齐氏有些惊讶,张沛儿说道:“我是为了婶婶你呀。”

齐氏皱起了眉头,“我一切都很好,姑娘为了我什么?”

“傅小官如今的名声如日中天,婶婶不会否认吧?我且问婶婶一句,他可曾将你放在眼里?”

张沛儿轻飘飘一句话,却如重锤一般击打在了齐氏的胸口。

她双眼一凌,正要说话,张沛儿却盯着她的眼睛,又道:“不用说出来,你根本不知道傅大官和徐云清之间的感情有多深,知道你为什么一直是偏房吗?因为傅大官根本就没有把你摆正的想法。而傅小官是他们的儿子,以后傅家偌大的家业,都是傅小官的,而你和你即将诞下的孩子,永远都只有仰望傅小官的鼻息而活着。”

“就像一条狗一样!”

“他是我们共同的敌人,如果你想要你的儿子将来能够掌管傅府,那就听我细细道来。”

齐氏心里极其不快,却因为这句话生生的按捺了下来,看似漫不经心的说道:“哦,张姑娘既然这样说了,那就说来听听。”

……

半个时辰之后,张沛儿恭恭敬敬的对齐氏道了个万福,“婶婶可要保重身子!”然后转身,昂首走出了傅府。

此行的目的她已达到,她的心里充满了骄傲。

她上了轿子,正好起轿,却见一辆马车驶了过来,停在了傅府的门口。

轿子前行,她掀开了窗帘的一角,便见傅小官正从马车下来。

她放下窗帘,嘴角翘起,冷冷的说道:“回府!”

张沛儿此前是见过傅小官的,也听过许多关于傅小官的事迹。

那时哥哥张文翰还未曾离开临江,哥哥提起过傅小官,总是嗤之一笑,“妹妹你可躲着他点,那就是一花花公子,疯狗一般,祸害了不知道多少弱女子。”

然后便是户部尚书之女董书兰来临江,哥哥是极为仰慕的,对她说道:“书兰之美若繁星之下那一朵盛开的兰花,哥此去京城定要中个状元,若能得书兰青睐,此生便再无憾事。”

说到董书兰的时候,自然也说起了傅家那公子,他居然敢在董书兰的面前撒野,被董书兰的侍卫给丢到了大街上,后来还被打得差点没活过来,用哥哥的话说便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

每次她都很认真的听着,脸上却始终是微笑的模样。

可在哥哥即将出行去上京时,却见哥哥眉间紧锁,问起才知道那人居然转了性子,还作了两首了不得的词。

这两首词随后她便知道了,当然很好,但是哥哥说他肯定是抄袭的,这在情理之中,张沛儿觉得应该如此。

可随后哥哥去了上京,在听到府里传来的关于傅小官的消息时,她便觉得有些异样。

那酒听说非常好喝,她不饮酒,可父亲似乎从此后便一直喝着那酒。

然后有了临江学子邀约他,他却拒绝,坊间对他的风评各异,但有一点张沛儿注意到了,那人再没有惹是生非,甚至再未曾去过青楼,做人也变得低调稳重,秦老居然为他正名,还以平辈论交。

至此,张沛儿的好奇心便被勾了起来,然后一发不可收拾。

直至六月初一上林洲诗会,她虽然没去,但那首心有灵犀一点通在第二日便传遍了临江城。

这又是他所作!

临江城的人对他的风评彻底变了方向,傅小官,当为而今临江新的四大才子之首!

张沛儿反反复复的看了傅小官流传在外的两首词和那一首诗,重新勾勒出了傅小官的形象,那就是翩翩少年风流倜傥诗书满腹。

不然,何人能写出如此绝妙的诗词?

他不是抄袭,他是有真才实学之人!

一个又有钱又有才的未婚少年,就这样竖立在了临江许多未出阁的大家闺秀面前,张沛儿未曾例外,她甚至很准确的做出了决定,那就是在别人还没有发现或者说是别人还没有重视傅小官这一身才华之前,抓住他!

以自己的家世容貌才学等方方面面,她不认为自己的主动出击会失败。

这便是眼光,张沛儿的眼光相当不错,只是她忽略了一点,此傅小官,非彼傅小官。

傅小官拒绝了,她很伤心——这究竟是伤心还是不服输还是强大的占有欲,此刻无法解答,就连张沛儿自己,也不知道。

她必须挽回,既然通过媒婆不行,既然他未曾见过自己,那就自己亲自出面来挽回。

所以她来了,就在马车里。

心里有些紧张,脸上却很平静。

……

“傅公子留步。”青梅迎了上去。

“你是……?”

“我家小姐想见你一面,请公子随奴婢来。”

“你家小姐是谁?”

“公子上去就知。”

傅小官蹙眉想了想,向停在旁边的那辆马车走去。

打开车门,掀开门帘,便看见了那张略施粉黛很是精致的脸。

他上了车,坐在了张沛儿的对面。

其实这样是很不好的,如果有旁人看见,便会坏了这女子的名声,只是傅小官不清楚这些礼数,况且还是对方邀请的。

“我就是张沛儿。”

傅小官一惊,这算什么事?

他摸了摸鼻子,很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再一个月我便及笄。”

傅小官点了点头,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我已经不小了,无论哪方面。”

“不是……”

“公子之才华令小女子仰慕,而今公子未娶,小女子未嫁,公子拒绝了小女子,想来是有诸多顾虑,今日请公子一见,公子可满意?”

这特么的!

这世界的女人这般生猛的吗?

傅小官顿时觉得自己招架不住。

张沛儿子容颜自然输董书兰两分,但也是极美的人儿啊。

何况她说无论哪方面都不小了,此话是不假的,因为张沛儿此刻还骄傲的挺着。

难不成是这世界的人都早熟?反而是自己的思想出了问题?

傅小官深深的吸了一口气,举起双手,状若投降。

他酝酿了一下言语,说道:“是这样,我是这么认为的,关于年龄我们彼此都还偏小了一些,年龄偏小就会导致我们的阅历不够,也就是我们所认识的人和经历的事都不够多。这样会出现一个问题,那就是会被眼前的美好迷惑而作出仓促的决定。”

傅小官的语速放得很慢,期望张沛儿能够准确的把握住自己的意思。

“结婚这是人生最大的一件事情,我们彼此并不相识更不用说相知,也就是说对彼此的兴趣爱好等等都缺乏足够的了解。而结婚这事在我看来,是必须建立在感情的基础之上的,而感情这种事情,却需要彼此间的共性来支撑。”

“我不认为回家就有做好的饭菜就有一杯刚沏好的茶就有一桶温度正好可以洗澡的水等等诸如此类的这种事情就是婚姻,这句话有点绕,希望你能明白。我理解的婚姻是志趣相投彼此欢乐,比如一起去旅行,比如一起下厨房,再比如一起去流浪,关键的是这四个字:志同道合。”

“人生的路很长,在此后的路途上你会遇见更多更优秀的人。姑娘你……”

张沛儿紧紧的咬着嘴唇,泪珠儿扑刷刷的流了下来。

这些大道理她听不明白,娘亲从未曾如此教过她,但她听明白了傅小官的意思。

“你看不上我!”

“这……”

“你就是看不上我!我娘就是这样嫁给我爹的,哪有那么复杂的道理,他们如今很好,很多人都是这样的,为什么你会不一样?”

“我是为你好!”

“我不要你这样为我好,你要真为我好就娶了我!”

“……”

“你走!我不要再看见你,傅小官,我恨你!”

张沛儿泪流满面,傅小官一声长叹。


经过月余的调理,傅小官的身子骨好了一些。

虽然昨夜未曾眠,他也依然在院子中打了几趟拳,倒不再局限于军体拳,他还打了寸拳泰拳擒拿格斗,然后在院子里跑了起来。

苏墨早已醒来,他站在二楼看着傅小官打拳,看着傅小官跑步,对这个少年也有了一分好奇。

昨夜傅小官通宵未睡他是知道的,甚至知道他一直在看纯阳心经。如这样商贾之家的少爷,能够如此勤勉的人,已经很少很少了,何况,这人作的那诗还如此惊艳。

只是他所打的那些拳,看上去倒也有模有样颇具章法,可在苏墨的眼里,依然是花拳绣腿,估计是家里请过拳师,这人跟着学了一点皮毛。

傅小官不紧不慢的跑着,心里却在默念着纯阳心经那些运气的法诀,和身体的穴位经脉一一对应,然后便按照此法开始调理呼吸,尝试着在那虚无的经脉中运行起来。

十圈之后,他发现了一个微妙的事情,今儿个没有昨日早上那般累。

按理昨晚没睡,今天能坚持跑完十圈就不错了,难道这是这心经起了作用?

傅小官心里暗喜,没有停留,直到跑了十三圈,方才感到疲惫。

洗了澡,和苏墨一起用过早餐,他便在这榕树下打坐,两人从头到尾没有对话。

这一坐便是日上三竿,傅小官一身倦意尽去,对照书中所说,他没有在丹田处感应到气机,当然他并没有半分懊恼,这玩意毕竟是道院的正宗心法,哪有那般容易的道理。

春秀坐在石凳子上看着傅小官,心里想着说好的继续写红楼一梦这事呢?难道就这样夭折了?

少爷这又是在干什么呢?

难不成还想修仙不成?

就在春秀胡思乱想时,易雨急匆匆走了进来,春秀迎了过去。

在这后院的一亩三分地里,春秀俨然已经成了傅小官的私人管家。

“闲亲王府来人了,说要见少爷。”

春秀皱了皱眉头,想着难道昨晚义愤填膺的那番话开罪了闲亲王府?

这岂不是给少爷添了麻烦!

“少爷在忙,带我去看看。”

易雨看着闭目打坐的傅小官,不是很明白少爷这是在忙什么。

他带着春秀去了外院,外院的会客厅里坐着两个人,正是春秀昨晚所见的虞问筠和虞弘义。

“奴婢见过二位贵人。”

春秀对二人一福,虞问筠问道:“你家少爷呢?”

“二位贵人可是来问罪的?奴婢昨夜冒犯,倒不是我家少爷指使,如若二位怪罪,奴婢一人承担。”

虞问筠笑了,“我们可不是来怪罪的,就想见见你家少爷。”

春秀一愣,看着虞问筠那灿烂的笑容,觉得这位小姐不会骗她,于是说道:“还请二位贵人稍等,我这就去禀报少爷。”

春秀说着一溜小跑走了,虞弘义瘪了瘪嘴,端起茶闻了闻又放下,心想这破府规矩还挺多的,临江上下,我堂堂世子如此候着一个人,这倒是开了先例。

他是不明白为什么九公主殿下这一大早就急吼吼的要来傅府。

按照他的意思,派个人过来吱个声,傅小官还不得屁颠屁颠的跑去亲王府?

没过多久,春秀又跑了出来,说道:“二位贵人请。”

虞弘文又是一愣,我是世子啊!

你们特么的能不能给堂堂世子一点最起码的尊重!

何况身边这位可是陛下最疼爱的九公主殿下!

按制,公主殿下前来,这傅府是要开中门由家主率全家跪迎的,可现在这算个什么事?

那厮居然没有亲自前来,派个丫头就给打发了,当真以为老虎不发威就是病猫?

虞弘文虎眼一瞪,腾的站起,吓了春秀一大跳。

虞弘文没有发飙,准确的说是没有发出来,他活生生被虞问筠一把给拽到了身后,还收到了虞问筠的严重警告——虞问筠瞪了他一眼。

他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在腹中憋了数息,才无声无息的吐了出来。

二人随着春秀向后院走去,虞问筠再次小声的说道:“早说你别来,你偏要跟着,进去之后你不许说话!”

堂堂世子,就这样被无情的镇压。

傅小官煮了茶,看着二人进来,一脸笑意的招呼着二人入座。

“昨晚是真的很抱歉,我确实有事情无法抽身,本想着有时间去亲王府赔罪,没料到你们先过来了,很是惶恐,来,请用茶。”

这是虞问筠第一次见到傅小官。

这人挺帅的呀!

举止大方,言语诚恳,知道是亲王府的人也应对轻松,毫无拘谨,果然如书兰所说的那般,年方十六,却有着与这般年纪不符的沉稳。

“公子可知,他和我,是什么人?”虞问筠故意板着脸问道。

这是要问罪了?傅小官心里念头闪过,依然一脸如沐春风般的笑意。

他答道:“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认识便是缘分,不问东西,不求因果,如此方才自在,姑娘以为如何?”

虞问筠美目一闪,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少年果然如秦老所说经纶满腹,非常人也。

于是,她抿嘴儿一笑,“傅公子所言极是,就凭公子这一句话,昨日之事就此揭过。”

虞弘文也看了看傅小官,这句话倒是很不错,可本世子和九公主可不是什么鬼天涯沦落人啊!

“二位前来,可有何事?”

“昨日听闻傅公子还有著书,想着以公子才学,那书一定很有意思,能不能给本……小姐瞧瞧?”

傅小官回头看了看春秀,春秀垂头,吐了吐舌头。

“姑娘来的不巧,那书稿已经寄给了一位友人,得等一段时间那友人寄回来,我再给姑娘送去。”

虞问筠微微有些失落,问道:“寄给谁了?”

“上京的户部尚书之女,董书兰。”

虞问筠端起茶碗,揭开盖子,茶烟迷糊了她的脸。

过了数息,她放下茶碗,问道:“听闻公子为书兰作了一首词?”

傅小官又看了看春秀,春秀却摇了摇头。

“董姑娘离临江之前,偶然遇见,偶有所得,便写了一首,这……不是什么大事。”

“我明日也离临江,傅公子可愿为我作一首词?”

小说《穿成地主家的傻儿子》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最新更新
继续看书

同类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