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小说荷光者
继续看书
奇幻玄幻《荷光者》目前已经迎来尾声,本文是作者“顶着云的陈小云”的精选作品之一,主人公荀江荀江的人设十分讨喜,主要内容讲述的是:不知道星空之外有多少未知世界,但我相信每一个未知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最美的地方。如果一定要说出一个地方来的话,我会告诉你:星空。”荀江意识到李雾明眼中的欣喜又增长了几分:“的确,每一个拥有探索与求知欲望的人都会将星空奉为最美,但是我接下来要说的地方,在地球上。想象一下,您行走在一面巨大的镜面上,头顶只有稀稀拉拉几片云彩,太阳悬在东山之上云彩与阳光之外是这一辈子都不曾见过的湛蓝色天空......

《精品小说荷光者》精彩片段

荀江想了想,应了下来。回到家后荀江坐在沙发上,为什么都想让自己去参加那个研讨会?荀江不太明白。难不成是让自己去搜集信息?那李雾明是想干什么呢?荀江不太理解。不过他也确实对逐光会有了很强的好奇心,想要去参加那个研讨会了。

荀江给李雾明打了电话,对面却只回复了一个“好”字,说剩下的明天来还画的时候再说。

第二天,荀江见到了李雾明,而后者几乎是破门而入的。荀江刚从李手中接过那幅画,李雾明便要开始介绍那个研讨会,看起来非常激动。荀江好不容易说服李雾明把画放好以后再说,却来不及关上画室的门便被李雾明拉走。二人坐在客厅,李雾明比刚才冷静一些了,连连道歉说自己是因为太高兴了所以有点失态,荀江觉得有点奇怪但也没有表现出来。

在客厅,李雾明首先给荀江展开了一幅地图,同时开口:“荀博士,您认为,最美的地方是在哪里呢?”

荀江摇了摇头:“太多了,创生之柱,玫瑰星云,遥远的未知世界那玫瑰色的海洋闪耀在蓝色的阳光之下... ...我不知道星空之外有多少未知世界,但我相信每一个未知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最美的地方。如果一定要说出一个地方来的话,我会告诉你:星空。”

荀江意识到李雾明眼中的欣喜又增长了几分:“的确,每一个拥有探索与求知欲望的人都会将星空奉为最美,但是我接下来要说的地方,在地球上。想象一下,您行走在一面巨大的镜面上,头顶只有稀稀拉拉几片云彩,太阳悬在东山之上云彩与阳光之外是这一辈子都不曾见过的湛蓝色天空。你的目光顺应着天空向远方望去,遥远的雪山充当了天地交界,但继续往下看仿佛是刚才景象的倒放。环顾四周,远处群山环绕,仿佛悬浮在了宇宙间一处湛蓝色的空间之中,您的心变得无比宁静,世界的一切被简化,只剩下你的思想在探寻着一切的未知以及他们的本源。”

“你说的是... ...茶卡盐湖?”

“对,是的。那不仅仅是一处绝美的天空之镜,更是天文观测的完美地点。”

“那里年游客接待量超百万,人会不会有点多了?”

“等你到了就知道了。”

很快就到了该动身的日子,这期间过了有四五天。

荀江慢慢走下火车适应了一会低氧环境,便走向茶卡镇的一个小旅馆。当天晚上,李雾明告诉荀江聚会具体地点,以便荀江寻找,并且告诉荀江不用穿的很正式。

第二天下午荀江早早到了会议地点,在湖的南岸。奇怪的是,这里只有几个没有点燃过的火堆,看起来更像是为野餐而做的准备。这里已经来了几个人,他们穿着很随意,荀江都不认识。在对他们微笑致意之后,荀江坐到了火堆旁,听着他们之间的交谈。

“我认为现在人们的思想仍然有限制。”

“怎么说?”

“我们一直在以水为判断是否可能存在生命的依据,但是这根本没必要。外星生命与我们可能有诸多不同。我们从水中汲取氢原子来合成有机物,为什么外星生物也一定要用水呢?”

“我也和你有一样的思考,外星生命的生命形式很可能完全不同于碳基生命。有一个不太有名的设想,说恒星的内部存在生命,以恒星的核聚变反应作为能量来源,还有场态生命,以电磁波为食来维持自己的有序形态。当然这也都是猜想。”

“但是我们寻找外星人总要与之交流的。如果是完全不同的生命形式,我们无法与之交流,就完全无法了解他们,就比如你所谓的场态生命,我们甚至看不见它们。但碳基生命不同,我们都是由有机物构成,至少与人类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即使语言不通也可以利用这些相似性编译出一套碳基生命通用的语言进行交流。这样的发现对人类文明才具有实际意义。”

“交流?如果对方不怀好意呢?如果他只是为了资源而来呢?就算对方的领导者不愿攻击我们,他们又怎么能确定我们不会攻击他们呢?那么为了斩草除根消灭威胁,我们仍然会被消灭。所以,交流反而是最没有意义的事... ...”

慢慢的,天黑了下来,火堆不知什么时候被点了起来,人也慢慢变多了。

“看来大家已经讨论的十分激烈了啊。”一个中气十足的女声传入耳中,使得讨论暂停了下来。大家围坐在火堆附近自觉让出了一个缺口,让女人进来。荀江本以为会看到一个西装革履的女人,但当他看清时却看到了一个身穿藏族服饰“赘规”的女人。女人从缺口走到火堆附近,环视了到场的人。她当然注意到荀江这个第一次参加会议的人,但也没有太在意。

“虽然大家对外星生命这一话题很感兴趣,但我们今天的话题并不是这个。请大家先抬头看看。”

所有人抬头望向天空,映入眼帘的是荀江脑海中只停留在幼年乡村的璀璨星空,无数个明亮的光点从数万甚至数亿光年之外到达他的眼中,那星星简直不像是夜空,反倒像是一个不太熟练的画师将白色颜料溅在了黑色天鹅绒布上。他已经很久没有见到过这么美丽的星空了。

“这片星空或许仅仅存在于大家童年的记忆里,上一次不借助望远镜亲眼看见可能已经是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之前了。但是作为这里的本地人,我可以告诉你们,这片星空,一直都在。”

这里的所有人都明白,星空从来不会因人类活动而改变,星空一直在那里。只是... ...

“只是这片星空在城市被城市的灯光在空气中的散射遮得严严实实。我们都知道这叫什么——光污染。人们不断地发展,却似乎堵住了人类自己的眼睛。”

“是的。”一个中年男人站了起来,“我是一个海洋生物学家,海洋里的一切,那一抹深蓝色,海底生物那奇妙的共生关系,海沟深处那些透明的、会发光的鱼,以及源源不断的新物种让我痴迷。我最爱的就是阳光照耀下水下的珊瑚礁肆意绽放的色彩。但是,塑料垃圾被海洋生物误食并杀死了它们,气候变暖让珊瑚礁失去了它本来的色彩,就像被星之彩(克苏鲁神话中的生物)抽取了所有的生命力,只剩下一抹灰色。”

“你的想法有点偏激了。”这次说话的是一名地理学家。“很多研究表明地球的气候变化其实是有周期的。目前地球处于第四纪冰河期的末尾,温度升高是很正常的,温室效应对此的影响其实微乎其微。”

“而且,星空也并没有被蒙上雾霭。”这是一名女天文学家,“正如卓玛女士所说,看不见星空的情况仅限于用肉眼,但人类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光学望远镜甚至射电望远镜,不仅没有屏蔽那片星空,反而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这片星空。”

卓玛笑了笑:“但是我们心里都清楚,人类发展带来的污染不可小觑,海面上泄露的原油,大地上数以万计的垃圾填埋场,空气中含量增加的有毒气体,太空中数量巨大的太空垃圾,不仅仅威胁了人类自己的生活,更破坏了自然的发展进程。”

这时没有人说话,因为这些事实的确无可辩驳。荀江想起了他在康达看到的种种。

“但是已经无可挽回了吗?我认为不是的。”卓玛再次开口,打破了僵局。

“技术可以制造毁灭,也可以让地球重生。”这是个环境学家。“目前已经有人在努力筛选降解原油的细菌并试图提取基因制造清洁石油的生物制剂了,更好的垃圾处理方式和气体净化装置甚至太空垃圾清理飞船也在研制中了。”

“但这还不够。人类研发的速度远远比不过他们破坏的速度。”

“也许我们还没有使出全力吧。”

... ...

接下来的内容都是围绕着保护环境而展开的。荀江在康达时就感受过环境污染能把一个地方的生态破坏成什么样子。这个时候,他似乎明白了“逐光会”的含义:追逐地球生存的希望之光。
最新更新
继续看书

同类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