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修版穿越异界:我靠百万雄军征伐变强
  • 精修版穿越异界:我靠百万雄军征伐变强
  • 分类:现代都市
  • 作者:思伟
  • 更新:2024-03-21 18:08:00
  • 最新章节:第42章
继续看书
杨洵李妙音是军事历史《穿越异界:我靠百万雄军征伐变强》中涉及到的灵魂人物,二人之间的情感纠葛看点十足,作者“思伟”正在潜心更新后续情节中,梗概:部落首领看着天门关外的大戟士说道。“嗯,不错,这些步卒皆着重甲,我们和北燕打了这么多年,还没见过这样一支装备精良的军队,不过这些人怎么没拿武器?”银狼部落首领皱起了眉头。“你是不是怕了,你要是怕了,就让我来打前阵!”“笑话,我会怕?银狼部落所属听着,随本首领冲杀过去!”“杀!”一时间,银狼部落的三万骑兵如同洪水猛兽一般......

《精修版穿越异界:我靠百万雄军征伐变强》精彩片段


步兵出城?决一死战?

众人听到这话,又是一阵哄笑。

“哈哈哈,这北燕军不会是脑子坏掉了吧?步兵不据城坚守,居然敢出城与我们作战?”

“就是就是,北燕的步兵在我匈奴骑兵面前,不就是土鸡草狗吗?”

“这个银甲小将不会就是那个什么新任的镇北王吧?这是急着要把北燕让给我们了?”

“哈哈哈!”

众人眼泪都快笑出来了,只有一旁的拉拓面无表情,他刚刚才吃了败仗,自然笑不出来。

拉拓就想不明白了,怎么他就没遇到这种好事呢?

“单于,属下愿意率领本部三万骑兵迎战!”银狼部落的首领连忙站出来说道。

此话一出,其他几位首领顿时暗道可惜,自己怎么就晚了一步?

在他们看来,城外的几万步兵就是餐桌上的肥羊,随随便便就能吃掉,这可都是军功啊,谁要是吃掉了这数万步兵,等胜利后分战利品都能多分一些!

“单于,属下也愿意率领本部骑兵,助银狼部落一臂之力!”苍鹰部落的首领也站了出来。

“好,祝二位首领旗开得胜!”伯克尔连忙说道。

两个部落加起来一共五万骑兵,吃掉数万步兵不过是小意思!

天门关上,杨洵看着远处的匈奴大营,眼神深邃,不知道在想什么。

他刚刚看到数支队伍进入了匈奴大营,人数绝不少于二十万,看来是匈奴的援军到了,这是想一举吃掉北燕!

“四关的援军到哪里了?”杨洵看向一旁的徐大川。

“报告王爷,四关虽然已经派出援军,但具体位置还不清楚。”徐大川如实说道。

杨洵冷哼一声,他从北燕城出发都已经赶到了,四关的援军应该早就抵达了才对,特别是水涧关与天遥关,这二关与天门关相连,不过一天的路程,却迟迟不见踪影。

说到底还是不服他这个镇北王啊!

既然如此,本王就让你们看看本王的能耐!

“传令姜维,此战务必大胜,本王要一战打崩匈奴的士气!”

杨洵之所以让姜维将大戟士调到城外,乃是钓鱼执法,同时也想看看大戟士的作战能力。

匈奴得知自己把步兵调到城外,绝对会派骑兵来攻,大戟士号称骑兵克星,又背靠城墙,杜绝了敌军绕后的隐患,对付匈奴骑兵应该很轻松。

与此同时,两支骑兵也从匈奴大营浩浩荡荡而来,目测人数在五万人左右。

“卓卓尔,看样子北燕军的人数也不过五万,和我们差不多啊!”苍鹰部落首领看着天门关外的大戟士说道。

“嗯,不错,这些步卒皆着重甲,我们和北燕打了这么多年,还没见过这样一支装备精良的军队,不过这些人怎么没拿武器?”银狼部落首领皱起了眉头。

“你是不是怕了,你要是怕了,就让我来打前阵!”

“笑话,我会怕?银狼部落所属听着,随本首领冲杀过去!”

“杀!”

一时间,银狼部落的三万骑兵如同洪水猛兽一般朝天门关外的大戟士冲杀过去,苍鹰部落则是紧随其后。

见敌军骑兵冲杀而来,姜维不慌不乱,当即命令大戟士拿起了地上的长戟,这些长戟三米有余,戟杆为木制,戟刃由精铁打造,末端配重器帮助平衡,士兵拿在手上也不会太费力。

当带头冲锋的银狼部落首领看到大戟士手中那三米有余的长戟,以及如同刺猬一般的军阵时,心中顿时咯噔一下,胯下的战马也是越跑越慢,很快就被周围的士兵超越。

就在这时,漫天的箭矢如同雨点般落下,冲在最前面的匈奴骑兵纷纷惨叫着落马。

银狼部落首领人都傻了,自己距离天门关至少还有三百米吧,北燕的弓箭射程这么远?

他怎么也不会想到,系统出产的诸葛连弩不但可以连续发射十支弩箭,而且射程已经达到了三百米,远超这个世界的所有弓箭!

眼看着自己的士兵一个个倒下,银狼部落首领的心都在滴血。

可骑兵一旦发起冲锋是不可能停下的,他现在也只有硬着头皮往前冲了!

终于,损失了上万人后,匈奴骑兵与大戟士碰撞在了一起。

可匈奴本就缺铁,大部分士兵穿的都是皮甲,更不可能给马装备铠甲。

说白了匈奴骑兵就是轻骑兵,无论是士兵还是战马,只要撞到长戟上顿时就血肉模糊。

匈奴人引以为傲的骑兵在面对这群重甲大戟士时,竟无法前进半分。

三米有余的长戟,就如同一条条黑色的蛟龙,每刺一下便有一名匈奴骑兵跌落马下。

城墙上,徐大川从北燕城带来的三千守军以及临时征调的两千民夫正手持五千把诸葛连弩自由射击,匈奴骑兵的伤亡人数正在不断增加。

杨洵微微一笑,打开了系统面板。

作战方:大戟士、弓弩手(所属杨洵)

参战人数:55000

战力:7

剩余人数:52260

此战胜率:98%

……

作战方:匈奴骑兵(所属伯克尔)

参战人数:53266

战力:4.5

剩余人数:21583

此战胜率:2%

虽然大戟士也有伤亡,但这个伤亡比起损失过半的匈奴骑兵来,根本不值一提。

杨洵心中不禁感慨,这就是系统奖励的兵种吗?

无论是玄甲军还是大戟士,都是可以碾压这个时代的军队,可这样的王牌精锐的战力才7,那战力为10的兵种该有多强大啊?

匈奴骑兵此时也意识到了不对,纷纷开始撤退,不过杨洵早已命徐大川带领城内的两万玄甲军切断了匈奴骑兵的退路。

半个时辰后,战斗结束,大戟士的军阵面前已经堆满了匈奴骑兵的尸体。

此战匈奴骑兵在玄甲军的截杀下几乎全军覆没,逃回匈奴大营的不过数百人,足足给杨洵贡献了五万多的积分。

而杨洵这边只损失了三千名大戟士和不到四百名玄甲军,这已经是足以载入史册的重大胜利了!

只可惜大戟士下手太重,不少匈奴战马都被捅死了,导致杨洵最后只缴获了一万余匹战马。

城墙上,看着徐大川呈上来的战报,杨洵对蔡文姬吩咐道:“去,准备笔墨纸砚,我要给那什么匈奴单于写封慰问信。”

“禀报陛下,自从镇北王杨怀战败后,我军便节节败退,前两日襄王和淮王各自率领本部兵马撤去,如今前线只剩下不到二十万人,庭阳侯蓝有图已经下令全军后撤一百里,如今南方四州已经全部落入贼人之手!”老太监宋德如实禀报道。

“好一个襄王淮王,朕记住了!”李妙音捏了捏拳头。

自从她登基后,除了这些大臣对她不满,那些个藩王也是处处针对于她,原本站在朝廷一边的不少藩王都站到了平南王那一边,剩下的也都在保持观望。

朝廷如今势单力薄,李妙音顿时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

她冒天下之大不韪,以女子之身登基称帝,也不过是为了让李氏江山得以延续下去,收拾弟弟的烂摊子罢了,可没想到居然这么难。

这皇城内反对她的人她可以杀,但皇城外的那些反贼她却是根本杀不完啊!

幸好前方领军的庭阳侯蓝有图是她的舅舅,起码是站在她这一边的。

“传令庭阳侯,据城坚守,绝不能让叛军再前进一步,援军的事朕会想办法!”

虽然话是这么说,但李妙音现在却是一个头两个大,哪里还有什么援军啊!

“老奴遵旨。”

宋德刚想离开,忽然想到了什么,连忙说道:“陛下不必烦忧,可以试试向北燕求援。”

“北燕?”李妙音皱起了眉头。

镇北王杨怀向来忠义,可如今杨怀已死,十万北燕铁骑也全部葬送在了南疆,哪还有兵力支援朝廷?

听闻那北燕世子杨洵是个草包,他爹杨怀一死,北燕必定动荡,谁能成为北燕新的主人还不好说呢!

朝廷如今无暇顾及北燕的局势,同样北燕也不可能有闲功夫来支援朝廷。

宋德似乎看出了李妙音的忧虑,连忙说道:“陛下,刚刚探子来报,平北将军赵正雄率军三万攻打北燕城,意图谋反,北燕世子杨洵以雷霆手段将其镇压,杨洵更是昭告天下,他将继承镇北王之位,成为新的北燕之主!”

“你说什么,杨洵镇压了赵正雄?”李妙音瞪大了眼睛,满脸的不可思议。

赵正雄她自然认识,那可是北燕名将,赵正雄的反叛她也早就想到了,可她万万没想到赵正雄居然没斗过杨洵那个草包?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你细细说来!”李妙音顿时就来了兴趣。

老太监宋德当即将探子传回来的消息一字不落地说了出来。

李妙音听后面色凝重,低头沉思起来,半晌后才开口道:“好一个玄甲军,好一个扮猪吃老虎,当真是好手段,果然虎父无犬子啊,朕小看了他杨洵,天下人都小看了他杨洵!”

“立即派人到北燕城传朕旨意,封杨洵为镇北王,率十万玄甲军南下讨贼,即刻出发,不得有误!”

……

与此同时,北燕城,镇北王府,杨洵的寝室内。

蔡文姬正在侍奉杨洵洗漱,而刘正则是恭恭敬敬地站在一旁。

“刘大人,我前些日子让你分发下去的那些粮种怎么样了?”

刘正连忙上前,恭敬道:“回王爷,下官已经分发至各州县了,一些州县已经派人种下去了。”

前些日子杨洵便把系统空间里的玉米、土豆等一堆农作物全部交给了刘正,让他发放至各州县,以这些农作物为种子,分种下去。

大乾是没有土豆和玉米的,大部分粮食作物能亩产三石就算是高产了,得知土豆不但能作为主食,而且亩产在三十石以上时刘正差点没惊掉下巴。

哪怕是远远不如土豆的玉米,亩产也在十石以上,是大乾普通农作物的好几倍!

这简直就是神物啊!

虽然他不知道这些东西杨洵是从哪弄来的,但杨洵应该没必要骗他。

作为一州的父母官,刘正深知粮食对一个地区的重要性,有了这些神物,北燕的百姓就再也不用饿肚子了!

向杨洵汇报之时,刘正眼中是难以掩饰的激动。

虽然这些东西是杨洵拿出来的,但作为实施者,他刘正也将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这怎能让他不激动?

听完刘正的汇报,杨洵满意得点点头,不得不说刘正的办事能力是真的强,这才一天,就把事情办妥了。

当初杨洵何尝看不出刘正是个墙头草,还有看不起他这个废物世子的意思,之所以留着刘正,就是因为看中了刘正的能力。

毕竟刘正在北燕当了十多年的刺史,要是能力不过关,早就被老爹给换了。

将系统抽到的粮食拿出来交给刘正,杨洵也有自己的考虑。

他大部分积分肯定是用来抽奖的,不可能全部换成粮食,士兵的粮草就得想办法解决。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如果能在北燕成功种植出玉米和土豆,不但北燕的百姓能吃饱肚子,他也不用为士兵的粮草而发愁了。

“对了,本王让送去各郡县的反贼头颅怎么样了?”

刘正微微一笑,连忙说道:“回王爷,各地收到反贼头颅后都纷纷上书向王爷表示了忠心,边境四关的守将在接到换防的命令后也没表现出任何不满,已经顺利完成了换防。”

“除此之外,百姓们得知王爷免除了北燕一年的赋税纷纷称赞王爷仁政爱民,都对王爷您感恩戴德呢!”

杨洵点点头,虽然这个结果他已经想到了,但此时听到刘正的话还是不禁露出了一丝笑容。

【叮,恭喜宿主完成新手任务稳定北燕局势,统御北燕,获得奖励五星上将姜维,五万大戟士,诸葛连弩*5000】

【新的任务已发布,任务目标:统御三州之地】

大戟士是三国时期袁绍麾下的重甲步兵,每个士兵都配备着重甲及大戟,是百里挑一的精锐士兵,号称骑兵克星!

诸葛连弩就不用说了,那是诸葛亮发明的一种连发弩机,火力很强,据说能连续发射十支弩箭。

不过最让杨洵惊喜的还是五星上将,天水姜伯约!

历史上对姜维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认为他穷兵黩武,消耗了蜀国国力,可杨洵却认为姜维是一个难得的人才,一个英雄!

其文武双全,年少得意,诸葛亮死后姜维更是对蜀国尽心竭力,独当一面,九伐中原,最后哪怕蜀国灭亡,姜维仍想以一人之力复国!

这样一位英雄将军可谓是可歌可敬!

正当杨洵打算将姜维召唤出来一见真容之时,薛仁贵匆匆赶来。

“主公,不好了,匈奴南下了!”

就在这时,薛仁贵匆忙赶了过来。

“主公,天门关八百里加急,匈奴举八万大军意图趁赵正雄不在时抢关,幸好徐将军率两万玄甲军及时赶到,暂时守住了天门关,不过匈奴大军还在关外虎视眈眈,没有撤离的意思。”

“这匈奴人倒是会趁火打劫。”杨洵眼中闪过一抹杀意,对匈奴南下倒是没感到意外。

昨日系统里的积分就在不断增长,同时玄甲军的人数也在减少,杨洵就料定天门关出事了。

不过系统积分增长了五千,玄甲军的人数只减少了七百多,显然天门关的情况还不是那么严峻。

杨洵还试着用积分补充玄甲军损失的士兵,可结果却是失败了。

随即系统告知杨洵必须得在战役结束后才能补充兵源,双方对峙期间是无法补充的。

一旁的刘正想了想说道:“王爷,如今我北燕刚刚稳定下来,不宜多生事端,要不下官派人前去和匈奴议和?”

“议和?议什么鸟和,区区八万匈奴兵,他们也配?传令下去,令水涧关,天遥关,天剑关,飞将关各抽调一万兵马驰援天门关,仁贵,你马上调集七万五千玄甲军,随本王出征!”

杨洵话落,又将薛仁贵叫到跟前,小声在其耳边说了什么。

薛仁贵顿时眼睛一亮,连忙抱拳道:“主公放心,只要他们敢来,末将定让他们有来无回!”

一旁的蔡文姬和刘正听了薛仁贵的话有些摸不着头脑,谁要来?来哪里?

半个时辰后,杨洵率领七万五千玄甲军浩浩荡荡地离开了北燕城。

同时刘正也在城内大肆造势,一时间整个北燕城的百姓都知道匈奴南下,王爷这是率领玄甲军去抗击匈奴了!

玄甲军行至北燕城外五十里处便停了下来,此时前方的山坡上出现了一个个排列整齐的军阵,军旗上写着大大的“杨”字,放眼望去至少也是数万之众!

蔡文姬和薛仁贵都吃了一惊,没想到王爷居然还有底牌,一时间都对杨洵佩服不已。

薛仁贵一开始还对杨洵交代给他的任务有些顾虑,可看到这数万精锐之师时,他心中的顾虑也消失了。

就在这时,一名身披麒麟银凯,长相清秀的小将匆匆赶来,跪倒在杨洵面前朗声道:“末将姜维,拜见主公!”

“启禀主公,五万大戟士已全部集结完毕,随时可以出发!”

“很好,辛苦伯约了。”

杨洵点点头,又看向薛仁贵:“仁贵去吧,做好你该做的事,记住,无论如何北燕城都不得有失!”

“主公放心,有姜将军在末将也就不用担心主公的安危了,此次定叫那些贼人有来无回!”

薛仁贵冲杨洵拱了拱手,随后便带领玄甲军朝另一个方向而去。

看着薛仁贵离开的方向,蔡文姬似乎是想到了什么,开口问道:“王爷,您是怕淮王和襄王北上对我北燕不利,所以让薛将军去对付他们?”

杨洵点点头,昨日杨洵便收到消息,原本在前线与平南王对峙的襄王和淮王突然违背朝廷命令,私自退兵。

淮王和襄王的封地相接,同时也与北燕接壤,如今天下大乱,二人合兵一处,难免会对北燕有想法。

所以杨洵才假装将北燕城的玄甲军全部调走,引诱二人前来攻打北燕。

他们若是不来也就罢了,只要敢来,提前埋伏好的玄甲军就会教他们做人。

……

三日后,天门关外,匈奴大营。

“废物,真是一群废物!”

匈奴单于伯克尔一脚踹在一名将领身上,将其踹翻在地。

将领连忙跪到伯克尔面前,颤颤巍巍地说道:“单于,实在不是我等怯战,而是那天门关守军不知用了什么方法,箭矢如同雨点般洒下,没有丝毫停歇,前锋营五千兄弟还没冲到城墙下就已经死光了!”

将领名为拉拓,乃是匈奴名将,可如今却没有了昔日的狂傲,眼中满是恐惧。

“单于,定是北燕的援军到了,我们贸然攻城恐怕会死伤惨重,不如退兵吧!”

“退兵?”

伯克尔又是一脚踹在拉拓身上,双目圆瞪,怒道:“我已经通知各部落首领率军前来与我汇合,目的就是为了一举拿下北燕,你现在让我撤军?”

伯克尔收到消息,北燕的镇北王杨怀死了,杨怀的儿子杨洵继承了王位,统领北燕。

听闻这杨洵就是一个软弱无能,文武不就的废物,而且前不久北燕的平北将军赵正雄才造了杨洵的反,虽然不知道为什么失败了,但北燕内部肯定是动荡不安,正是进攻北燕的绝佳机会!

匈奴和北燕打了几百年,好不容易才等到这样一个机会,伯克尔怎么能放过?

就在这时,数名传令兵匆匆跑进营帐。

“报,银狼部落首领卓卓尔率领骑兵两万,步兵三万前来汇合!”

“报,苍鹰部落首领铁木率领骑兵一万五千,步兵两万前来汇合!”

“报,兽皮部落首领伊罕率领骑兵一万,步兵三万前来汇合!”

……

一时间,草原几大部落都到齐了,伯克尔的嘴差点都笑歪了。

各大部落此次一共带来二十五万大军,光是骑兵就有十万余人,加上他原本还剩下的六万余人,也是足足三十万大军了!

“单于,好久不见!”

就在这时,一个个部落首领笑着走进了伯克尔的营帐,伯克尔也笑着一一跟众人打着招呼。

“单于,听闻杨怀那老东西死了,现在是他儿子继位?”银狼部落首领问道。

伯克尔点点头:“没错,那就是个乳臭未干的小毛孩,根本不足为虑。”

苍鹰部落首领笑道:“不仅是小毛孩,我听说这小子就是个不学无术的公子哥,怕是连马都不会骑吧?”

“哈哈哈!”

众人大笑,根本没将杨洵放在眼里,在场的哪一个不是久经沙场的老将,一个刚刚继承王位的小娃娃,根本不配成为他们的对手!

就在这时,一名士兵走进营帐,朗声道:“报告单于,一银甲小将带领数万步兵出了城,说是要和单于决一死战!”

伯克尔刚想派人去查看情况,一名浑身漆黑的将领就匆忙赶了过来。

“报告单于,一队骑兵突袭我军大营,守营的一万将士损失惨重!”

“废物!”

伯克尔扬起手中马鞭,狠狠地抽在将领身上,气得浑身都在颤抖。

如今天门关久攻不下,若是大营再失守,那他这二十万大军该何去何从?

“伊罕,你马上带领本部兵马回防大营,务必要将大营守住!”

“遵命,单于!”

兽皮部落首领立即上马,带领一队军士朝大营奔去。

与此同时,正在强攻天门关的数万大军也注意到了大营方向的火光,一时间军心涣散,不少人已无心再战,四散奔逃,任凭拉拓怎么拦都拦不住。

拉拓此时也反应过来了,杨洵肯定早就料到他们今晚会进攻天门关,不但提前做好了防御的准备,还派出一支军队奇袭了他们匈奴大营。

打到现在匈奴这边已经损失了上万人马,但天门关依然是铁板一块,大戟士的军阵更是比城墙还硬,骑兵步兵通杀,根本打不进去。

拉拓也不是没想过用弓箭手远程射杀大戟士,可偏偏他们在射程上也不占优势。

他们匈奴的弓箭只能射八十米左右,而北燕的弓弩射程足有三百米,他们的弓箭手还没进入攻击范围就被全部射杀了。

事到如今继续攻城只是白白送命,拉拓只得咬着牙下令撤退。

拉拓刚回到伯克尔身边,就看到伯克尔眼中满是杀气,正死死盯着他。

“拉拓,你临阵脱逃,该当何罪?”

拉拓顿时双腿一软,跪在伯克尔面前,连连磕头:“单于,不是末将怕死,而是那天门关实在是攻不进去啊!”

“不要找借口!你的兵力是天门关的两倍,结果却一败涂地,今日本单于若不杀你,如何对得起死去的弟兄?”

伯克尔说着,抽出腰间的弯刀就要砍了拉拓的脑袋。

“单于!”

就在这时,兽皮部落的首领匆匆赶了过来。

“报告单于,我带人赶回大营时大营已经失陷,营中粮草辎重被全部烧毁,牛羊也逃跑殆尽,敌军不知所踪!”

说到这,兽皮部落的首领面露凝重之色:“偷袭我军大营的必定是天门关那两万玄甲军,如今这支军队不知道跑到什么地方去了,对我军是一个很大的威胁!”

这时,拉拓似乎是想到了什么,连忙说道:“单于,粮草被毁,我军大势已去,撤兵吧!”

“你还敢说!”伯克尔大怒,刀已经架在了拉拓的脖子上。

“单于,你就是杀了我,我也要说!没了粮草,我军最多坚持三日,若是这支消失的玄甲军渡过卓木河,毁掉过河的浮桥,我军就完了!”

拉拓此话一出,在场首领无不脸色大变,就连伯克尔也是后背发凉,冷汗瞬间就冒了出来。

“快,快去看看卓木河上的浮桥还在不在?”

很快,一名骑兵就去而复返,结果正如拉拓说的那样,卓木河上的浮桥已经不见了!

那浮桥是临时搭建的,重新搭建一个虽然费力,但也不难,可是杨洵既然毁了浮桥,会眼睁睁看着他们再搭建一个吗?

想要搭建浮桥,就必须派人先游过去,拉一条绳子作为固定,然后以绳子为基础搭建木板。

玄甲军此时肯定已经渡过卓木河,在卓木河的另一边等着他们呢,只要有人游过去拉绳子,就会被击杀。

伯克尔总不能带着这二十万人全部游过去吧?

何况草原人大部分都是旱鸭子,会游泳的可谓是凤毛麟角,这下后路是彻底断了!

伯克尔一屁股坐在地上,没想到他打了一辈子的仗,居然被一个小娃娃给逼上了绝路。

他甚至都怀疑杨怀根本没死,天门关城墙上的根本不是杨洵,而是杨怀。=

伯克尔一咬牙,怒道:“既然没有后路了,那我们便一鼓作气拿下天门关,传令下去,全军出击,务必在三日之内破城!”

周围的首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没有要进攻的意思。

“单于,我看我们还是跟北燕议和吧,杨洵手下的大戟士实在是太强了,这天门关根本不可能打下来。”兽皮部落的首领说道。

“是啊单于,我匈奴人口本就稀少,如今已经折损过半了,不能再打下去了。”

“我看还是和北燕议和吧,只要他能放我们过河,大不了我们赔他点牛羊便是。”

“拉姆和说的不错,赔些牛羊给他们,等我们整顿兵马,还能从周边的其他国家重新抢回来,若是人没了那就什么都没了。”

其他首领也纷纷附和,此时所有人都无心再战,他们是真被大戟士打怕了,那玩意用来防御简直变态,根本就是无敌的存在。

毕竟谁也不是傻子,谁都不想白白送死,他们手下的士兵就是他们在草原上立足的资本,要是士兵死光了,他们的部落只会被其他部落所吞并。

正当伯克尔犹豫不决的时候,一名士兵的声音传来。

“报告单于,北燕使者求见。”

“让他过来!”

只见张二狗大摇大摆地走到伯克尔面前,嘴里还叼着一根牙签,一副嚣张的模样:“你就是匈奴的单于?”

“大胆!见到单于还不下跪?”拉拓呵斥道。

张二狗冷笑一声,不屑道:“我乃堂堂北燕镇北王麾下侍从是也,怎么可能向你一个区区匈奴单于下跪?”

嘴上这么说,张二狗心中还是很慌的。

不过在他出来之前杨洵特意交代,让他到了匈奴单于面前要嚣张一点,他越嚣张,活着回去的概率就越大。

虽然张二狗不知道这其中有什么说法,但听王爷的准没错。

伯克尔差点没气得晕过去,还以为是个什么大人物,原来只是个侍从,一个侍从居然这么拽?还有天理吗?

“放肆,来人啊!把这厮拉出去砍了!”

“你敢杀我?”

张二狗眼睛一瞪,厉声道:“我们家王爷说了,玄甲军已经渡过卓木河,切断了你们的退路,你要是敢杀我,他保证你这二十万大军过不了卓木河,不信你就试试!”

“况且杨洵战胜了襄王和淮王这两个反贼,也算是帮了我们不小的忙,至少我们不用担心会有人配合平南王,从北方夹击京城。”

“哼!”李妙音冷哼一声,没有说话。

就在这时,一名侍卫匆匆而来,跪到李妙音面前说道:“禀报陛下,淮州那边传来消息,镇北王杨洵已经占领了淮州城,屠灭了淮王府。”

“朕让他发兵平乱他一推再推,抢地盘他倒是跑得挺快!”李妙音心中很是不爽。

“前方战况如何了?”

“回陛下,最近没有战报送来,最近的一次战报是东屿的东武王出兵十万,与庭阳侯在吴州拖住了平南王大军!”侍卫如实说道。

李妙音松了口气,没有战报送来就说明前方没有大事发生,战局应该是稳住了。

倒是一旁的宋德面露喜色,东屿的东武王居然发兵了,他不是一直反对女帝登基吗?

大乾有东西南北四大异姓王,除了北燕的镇北王,南疆的平南王之外,还有西海的延西王,东屿的东武王。

这东武王和镇北王一样,掌握着一州之地,手握重兵!

之前平南王造反时朝廷曾多次让东武王发兵,可东武王都称病拒绝了,这次怎么突然发兵了?

李妙音显然看出了宋德的想法,平南王的大军已经打到吴州了,再往前便是他东屿,东武王若是还不发兵,等吴州陷落,战火就会蔓延到他东屿。

所以东武王发兵并不是为了朝廷,而是想保住东屿,说白了也是一个只考虑自身利益的家伙。

“陛下,既然东武王已经发兵,平南王大军都被阻挡在了吴州,不如再拟一道圣旨,命令西海的延西王领兵十万,进攻牧州,让平西王东西不能相顾,说不定能一举将其歼灭!”宋德提议道。

“你以为朕不想吗,可那延西王与杨洵一样,油盐不进,显然在等朕和平南王分出个胜负,他们好坐收渔翁之利!”李妙音气鼓鼓地说道。

宋德顿时皱起了眉头,对于这个结果也没多少意外。

自从平南王造反后,就连那些皇室的亲王都起了反心,就更别说异姓王了,唯一一个立即响应朝廷号召的就是镇北王杨怀,结果还战死在了南疆。

说到底还是朝廷势弱,不足以掌控这些藩王了。

只是平南王手握五十万大军,又掌控了南方四州,势力庞大,恐怕东武王加上庭阳侯都不是对手,只能暂缓平南王的进攻速度罢了。

宋德叹了口气,不禁又想到了杨洵,他这次前往北燕可是亲眼见到了北燕的强大,就连匈奴都被北燕打得屁滚尿流的,若是杨洵能够发兵,定能战胜平南王。

想到这,宋德当即又向李妙音讲述起了他在北燕的所见所闻。

李妙音一开始还不以为然,但当她听到北燕有能够连续发射十支箭矢的诸葛连弩,还有能亩产三十石以上的土豆时,整个人都呆若木鸡。

这两样东西简直就是神物啊,如果朝廷能有这些东西,还愁不能战胜平南王吗?

“宋德,你确定这两样东西你都是亲眼所见?”

“老奴不敢欺瞒陛下,的确是老奴亲眼所见,那土豆老奴还吃过呢,的确是香糯可口,吃下去后饱腹感很强。”宋德连忙说道。

“宋德,你再去一次北燕,传朕旨意,他不是想要襄淮二州吗,朕给他,他不发兵也没关系,只要他能上贡一部分诸葛连弩和土豆就行。”李妙音吩咐道。
最新更新
继续看书

同类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