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叫唐顺遂热门小说
继续看书
现代言情《她叫唐顺遂》是由作者“南竹公子”创作编写,书中主人公是王二奎唐顺遂,其中内容简介:转眼间唐顺遂快满月了。这天家里都各自有事出门了,留下爷爷和襁褓里的唐顺遂。老唐突然觉得肚子疼,家里又没别的人就把唐顺遂放到了炕床的最里面,自己匆忙去了茅厕。这时正好经过的王二奎听到唐家没动静,大门还开着,便以为家里没人。昨天他看到唐奶奶又捡了些鸡蛋,便一时生了邪念想趁着家里没人偷几枚。他蹑手蹑脚的进了屋,寻了一圈没看到鸡蛋,转身......

《她叫唐顺遂热门小说》精彩片段

在骄阳似火的一个夏天里,老唐家又要多添一张嘴了。

不过这张嘴似乎是知道世间太过疾苦,所以根本不想出来,已经在唐家二儿媳的肚子里折腾了两天两夜。

唐家是村里平凡普通的庄户人家。

老唐夫妻一共生养了三女两男五个娃,三个女儿已经嫁为人妇,二儿子有出息去外地当了兵,家里现在除了老两口以外,只剩下刚成亲不久的三儿子小夫妻俩和还在生死边缘徘徊的二儿媳。

外间屋……

老唐蹲在门口嘬着旱烟袋。

唐老太虔诚的跪在供奉的菩萨像前不停祈求庇佑。

相比背着手急的走来走去的三儿子来说,三儿媳的心情就要复杂了些,她一边替二嫂子着急上火,一边还害怕自己将来要是生娃会不会也这样,从而不停的搓着颤抖而冰凉的手。

两天两夜了,二儿媳被肚里的那张嘴折腾的已经没了力气,再度晕厥时又被从别村请来的产婆王大娘给弄醒,这让她的神情也因此再度变得痛苦起来。

“你也是生过一个娃的身子了,怎么生第二个这么难?这个娃娃以后肯定是个皮的。”

二儿媳两年前已生过一个儿子也是王大娘给接的生,虽然也费了些力气,但也没像这次这么费劲。

“再来点红糖水!”

“哎,这……这就来。”

王大娘冲着外间屋喊着,三儿媳连忙走到灶台前揭开锅盖,把里面所剩不多的红糖水全部舀到碗里端进了里屋。

“你把她扶起来,我喂。”

“哎,好。”

三儿媳坐在炕边,把二嫂子扶起靠坐在自己身上,王大娘一勺一勺的开始喂。

“喝,尽量多喝点,这样你才有力气。”

二儿媳强忍着喝了七八勺后再也喝不下去了,直接歪开了头,这时腹部镇痛再次传来,便又躺下开始再一次的痛不欲生。

“用力!时间耽搁的太久了,再不用力娃娃可就真的生不出来了!!用力啊!用力!!”

“快了,快了!”

“头,头出来了!再用力啊!!用力!!好!!再用力!!用力!!!”

哇!!!!

“生了!生了!!大人孩子都平安!”

响亮的婴儿哭声传了出来,紧跟着是王大娘的报喜声,这让外间屋里的众人脸上终于有了喜色。

三儿媳扶起激动的婆婆一起进了里屋,不多会儿王大娘就把娃娃抱了出来。

看着襁褓里的小娇娃,老唐把烟袋杆别在了后腰上。

“是个啥?”

“是个女娃娃。”

再次当爷爷的老唐望着眼前粉嫩嫩的小脸高兴的合不拢嘴,眼角根根分明的沟壑又深了许多,不远处站着的人却发起了牢骚。

“哎哟哟,折腾这么半天怎么生了个赔钱货?倒霉,真是倒霉。”

这个狗嘴里吐不出象牙且不招人待见的人物正是邻居王二奎。

他因好吃懒做到了四十岁才娶上房媳妇,可是成亲五年多媳妇的肚子也没动静。

前阵子不知听谁说若是谁家生娃娃就在门外守着,就能沾到喜气有利于自家怀上便厚着脸皮来了老唐家,却没想到唐家二儿媳妇这次生了个女娃娃,这让一门心思想要儿子的他觉得很晦气。

“你个奎孙子说的什么屁话,出去!出去!再说这种屁话就别再进我家的门!”

王二奎被老唐轰走了,临走时还不忘记从桌上的篮子里顺了两枚红鸡蛋。

重男轻女的观念自古就有,在早些年若是家里生了女娃娃就直接溺掉,连睁开眼看看外面天地的机会都没有。

现在虽是没人敢堂而皇之的那样做了,但重男轻女的思想也在大数人的旧观念里根深蒂固。

好在这个女娃娃生在了老唐家。

对于老唐来说,男娃娃也好,女娃娃也罢,都是他们老唐家的种,都是他们老唐家的根,更何况二儿媳两年前已为唐家生过一个男娃娃。

一儿一女一枝花,也正好凑了一个“好”字。

唐老太安顿好二儿媳后从里屋走了出来,将女娃娃从王大娘的手里接了过来。

“老头子,给起个名字吧。”

唐老太笑吟吟的说着。

从刚才就只是站着想摸又不敢摸,生怕自己粗糙的大手把嫩娃娃摸疼的老唐看了眼早就准备好的一篮子红鸡蛋便有了主意。

“这个娃娃在老二家的肚子里待了那么长时间还能平安出生,那就叫顺遂吧,唐顺遂。”

老唐没什么文化,但知道顺遂这个词是老一辈里逢年过节时传下来的吉祥话。

“顺遂?唐顺遂?好啊,好听又吉祥。”

唐老太很喜欢,连忙回屋将这个名字告诉给二儿媳。

就这样,唐家新添的那张嘴有了名字,叫唐顺遂。

因为二儿子在外地当兵,所以直到唐顺遂满了两周岁后父女两人才算是见上第一面,因此唐顺遂的户口是爷爷老唐给上的。

在小地方很多事情办起来都简单粗暴,比如上户口。

老唐不识字,负责上户口的同志也文化水平相当有限,吭哧的脸都紫了也没憋出顺遂的“遂”字怎么写。

“啊,我知道了。”

另一个同志恍然大明白的叫着跑了过来,但写出来的字当时就被之前的同志给否定了。

“张姐,这是追,追来追去的追。”

“哦,我觉着差不多,要不就这个吧。”

那个张姐口中嘟囔。

“那怎么行,一个女娃娃家叫顺追多难听?”之前的同志说完灵机一动看向爷爷,“干脆,就叫顺水吧,顺风顺水也不错。”

同志说话时还拍了下自己的大腿,给出一个自认为绝佳的建议。若是其他人遇到这种情况可能就采纳了,但老唐轴,死活不干。

“什么顺水顺水,多好的福气也顺着水流没了。她叫唐顺遂,唐顺遂。”

“唐老爷子,那您说怎么办?您不会写,我也不会写。要不您老再给起一个别的??”

同志再次建议,而坚持己见的老唐两只手往身后一背走了。

负责的同志和别的同志你看我,我看你。

“这是……走了?”

“不能吧?”

确实不能,娃娃怎么着也得有个户口才行。

一个小时后老唐背着双手又回来了,十分霸气的把一张写着两个毛笔黑字的红纸放到桌面,一看就知道是刚刚找人写的。

“顺遂,这两个字就是顺遂,唐顺遂,上户口。”

“行啊唐老爷子,谁给你写的这是?”

“村里小学的老师,要不是怕耽误娃娃们上课,我早就回来了。”

同志们纷纷为爷爷竖起了大拇指,还羡慕唐顺遂小朋友有了一个好爷爷。

唐顺遂就这样出生在一个小地方的普通家庭里,也很快就有了自己的正式户口。

唐顺遂有个大两岁的哥哥叫唐忠国,不为别的,就因为唐家人和大美神州国的所有人民都一样,也有着一颗爱国的心。

那个时候严格把控计划生育,倡导的是少生孩子多种树,一家只生一个好。

所以唐顺遂是个计划外的产物,严格说来她能出生还要多亏哥哥唐忠国,因为他出生时胸口有一个很深很深的坑,塞个鸡蛋过去从侧面都看不到的那种,不知道能不能活长久。

县医院给开了证明,说这种情况下可以再生一个。

后来老祖宗保佑,随着年龄的增长唐忠国胸口的那个坑越来越浅,家里老人都说他命硬。

唐顺遂成了老唐家所有人的心头宝。

爷爷老唐每天抱着不撒手,嘴里“大宝贝小肉肉小球球”的叫个没完,奶奶只能在一边干看着根本插不上手。

转眼间唐顺遂快满月了。

这天家里都各自有事出门了,留下爷爷和襁褓里的唐顺遂。

老唐突然觉得肚子疼,家里又没别的人就把唐顺遂放到了炕床的最里面,自己匆忙去了茅厕。

这时正好经过的王二奎听到唐家没动静,大门还开着,便以为家里没人。

昨天他看到唐奶奶又捡了些鸡蛋,便一时生了邪念想趁着家里没人偷几枚。他蹑手蹑脚的进了屋,寻了一圈没看到鸡蛋,转身要走时看到里屋的炕上放着一块叠放着的红布。

王二奎的媳妇这两天老是吵着想扯块红布做个肚兜,眼下不是正好有一块?

反正肚兜那东西做了也是穿在衣服里面,没人看的见,自然也没人知道是被他给偷了去,于是王二奎就朝着那块布伸了手。

“哇……”

王二奎没有看到炕里的唐顺遂,而唐顺遂却看到了他,一下子哭了出来。

吓的他拿起红布往怀里一揣就跑,而在茅厕里刚好解完手想起身的老唐听到孩子哭连裤带都没来的及系好就立刻赶了过来,正好把王二奎给堵在了屋门口。

“王二奎?你来干什么??”

“唐……唐叔,我来找你借锄头。”

“你先别走!”

王二奎口中说着,但眼中的惊慌没有躲过老唐的眼睛,何况里屋的娃娃还在哭,就一把抓住了他的手腕。

***南竹说***

呃……

那……

一如既往地说几句,这是一个没有病娇行为,没有霸总语录,没有惊天动地情节的,关于一个女孩从出生到长大的故事,力争文风轻松,期盼宝子们能从中找到一些快乐。

希望大家喜欢。
最新更新
继续看书

同类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