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读佳作推荐重生大明:开局抄了八大蝗商!
  • 畅读佳作推荐重生大明:开局抄了八大蝗商!
  • 分类:现代都市
  • 作者:画凌烟
  • 更新:2024-03-07 20:18:00
  • 最新章节:第45章
继续看书
看过很多军事历史,但在这里还是要提一下《重生大明:开局抄了八大蝗商!》,这是“画凌烟”写的,人物魏忠贤崇祯身上充满魅力,叫人喜欢,小说精彩内容概括:这接下来,天子要亲自去陕西,肯定是要带人过去的。于是崇祯道:“英国公、护国夫人、御林卫指挥使孙传庭,你们三人随朕走一趟。”张维贤一听要去陕西,心中有些叫苦。但皇帝心意已决,他也不敢说什么。接下来,便在京卫里抽调了三千骑兵,由给御林卫也配了两千匹马,抽调了御林卫两千人,白杆兵两千人。组成了七千骑兵,几乎把京师的所有战马都......

《畅读佳作推荐重生大明:开局抄了八大蝗商!》精彩片段


至于这位毛御史为什么想要裁汰驿站呢?

绝不是因为他觉得驿站太浪费朝廷的钱,也不是因为他真心想给崇祯节约钱。

而是因为这家伙怕老婆!

为什么老婆和裁汰驿站联系在一起了呢?

嘿嘿,这明末奇葩事就是多。

偏偏裁汰驿站还就和毛御史怕老婆联系在了一起。

毛御史也不算一个很卑鄙的御史官,不过怕老婆怕的要命,但明代官员又有取小老婆的风俗,大家相互攀比。

毛御史羡慕别的官员羡慕得不得了。

老不容易来了京师了,老婆不在身边了,于是他就在京师悄悄找了个小老婆,你请我爱的时候,他老家的老婆突然从天而降,把他抓了这个正着。

为什么他老婆突然到了京师?

就是因为明代的驿站非常发达,他老婆是跟随驿站的马一路快奔到了京师。

于是毛御史只能把小老婆给踢了。

毛御史心里就不平衡了,迁怒于驿站,这才向皇帝提出这个骚操作来。

这是历史上真实啊案例。

眼下,崇祯看着这个毛御史,冷笑道:“毛御史,这真是个好办法啊!”

“陛下英明,臣也是受到陛下圣德启发。”

“胡扯!明明是你老婆骑驿站的快马来京师捉奸,把你捉了个正着,你迁怒于驿站,所以跑到朕这里来告状!”

皇帝此话一出,毛御史顿时面色煞白。

周围的大臣也都脸色狂变。

毛御史呆立在原地,吓得全身冷汗直冒,皇帝怎么会知道?

“陛下恕罪,臣只是为了给陛下节省银两!”

“还敢狡辩!”崇祯怒道,“廷杖二十!”

锦衣卫立刻进来,将毛御史打了二十大棍,毛御史一脸委屈。

大臣们也是一脸错愕,没想到这毛御史居然还有这样的家丑,而且都传到皇帝耳朵里来了。

今天的早朝是上的非常不痛快,陕西的解决办法也没有想出来。

过了一天,崇祯觉得陕西这样下去不是个事,还是得亲自走一趟。

这事和大臣们商量后,孙承宗是第一个反对的,随后是六部大臣全部反对,连御史都反对。

陕西叛乱,天子怎么能轻易涉险呢?

但崇祯心意已决,在那里砸了三百万两,又从山西调粮了那么多粮食,依然叛乱了,下面肯定大有问题。

按理说,崇祯元年的陕西暴乱还只是小规模,及时遏制住,局面肯定会好转。

这接下来,天子要亲自去陕西,肯定是要带人过去的。

于是崇祯道:“英国公、护国夫人、御林卫指挥使孙传庭,你们三人随朕走一趟。”

张维贤一听要去陕西,心中有些叫苦。

但皇帝心意已决,他也不敢说什么。

接下来,便在京卫里抽调了三千骑兵,由给御林卫也配了两千匹马,抽调了御林卫两千人,白杆兵两千人。

组成了七千骑兵,几乎把京师的所有战马都用上了。

接下来,崇祯被带着七千骑兵,从京师浩浩荡荡一路西行。

自从穿越回来后,还没有真正离开过北京城,出了北京城后,前面的天地一片开阔,崇祯心情也好起来。

一路西行,天也热起来了。

穿过山西,三天后进入陕西。

当崇祯在山西和陕西的交界处的时候,他已经看见周围人烟荒芜了,偶尔走一段路,还能看见瘦骨嶙峋的尸体倒在一边,看来是活生生饿死了。

这样的场景,崇祯看得十分揪心。

两天后,他到了延安府安塞县一带。

高迎祥就是安塞县人,延安府的灾情是最严重的。

崇祯看见前面有不少人在往更前面的安塞县走,他带着人马便好奇走过去。

他问其中一个老人,道:“老丈,你们这是要去哪里?”

那老人一看崇祯穿着光鲜亮丽的甲胄,带着威风赫赫的骑兵,便不知道崇祯不是一般人了,连忙客客气气道:“这位小军爷,我们现在去安塞县找粮食。”

“那里有粮食?”

“听说是有的,我们听说今天上午有一队人马运了很多粮食进城了!”

崇祯心头一缓,想必应该是西安那边运过来赈灾的。

于是崇祯便跟着他们一起往安塞县去了。

而且崇祯带的全是骑兵,比他们要快,提前到了安塞县。

守城的虽然没有见过皇帝,但一见这架势,立刻开了城门。

崇祯便领着七千人马进了城。

听说有大部队来,知县张才立刻带着人出来迎接。

一看竟然是皇帝本人到了,连忙跪在地上道:“臣恭迎圣驾来迟,罪该万死!”

少年皇帝一挥手道:“起来吧!”

“多谢陛下!”

周围的人都低着头,不敢随便看皇帝,怕冒犯天尊。

“张才,听说上午进了一批粮食到你这里了?”

张才刚才还一副惶恐的样子,随即立刻哭诉起来,眼泪都差点掉下来了:“陛下!陛下!没有粮食!缺粮食,百姓们没有饭吃了,臣也已经几个月没有吃饱肚子了!”

“没有粮食?”崇祯微微一怔,“可是朕刚才还听别人说有粮食运进来?”

“陛下,真的没有粮食,若是有,臣早就开仓放粮了!”

崇祯看了一转,五月的太阳已经有点辣了。

周围没太多人,有也是无精打采的。

这时候,城外面传来了呼喊声:“开门,我们要吃饭!开门!我们要吃饭!”

崇祯一听这声音,看着张才道:“你没听到外面有人在喊开门?”

“陛下,那些都是刁民,万一把城门打开了,他们会进来抢掠的!”

“他们难道不是这里的人?”

“他们是啊,但现在确实没有粮食了!”

崇祯又道:“朕听说安塞县的高迎祥叛乱了,他人呢?”

张才哭诉连忙道:“那个刁民现在在往山西那边走,他可把我们害惨了,把这里的粮食抢走了。”

“好了,张知县,你也别哭了,走,去你衙门坐坐。”

等崇祯到了安塞县的县衙门里,他四处看了看,这里的人可都是力气十足啊,一点也不像饿肚子的样子。

孙传庭在崇祯耳边小声道:“陛下,臣都闻到了麦子的味道了,这里有粮食。”

不一会儿,张才拿上来一些发黑的馒头,又哭泣道:“陛下,臣无能,只有这些东西了!”

崇祯看了张才一眼,笑道:“张知县是哪一年参加科举的?”

“回禀陛下,臣是万历三十五年。”

“张知县,外面那些百姓要吃的,张知县不给他们一些吗?”

“臣也没有办法。”

崇祯突然道:“朕想找张知县借一样东西,以安民心,不知张知县是否愿意借给朕?”

张才道:“臣对陛下赤诚之心,日月可鉴,不知陛下要借什么?”

崇祯嘴角突然笑起来:“朕想借你项上人头一用。”

定国公连夜拿了一万两银子跑到彩票局,私底下给了曹化淳,这事才被曹化淳压了下来,没有上报上去。

曹化淳便给了那几个被打的人一点钱,回去疗伤。

定国公徐希回去之后左想右想,怎么想都不甘心。

白白出了一万一千两,这简直比从身上割肉还疼啊。

于是第二日,徐希又厚着脸皮跑到彩票局去买彩票。

这一日,崇祯一身素衣打扮,带着一帮便衣锦衣卫,从东华门冲去,直奔前面的彩票局。

彩票局也开了半个多月了。

在京城的上层圈子里已经有一点点名气。

这可是崇祯赚钱的口子,他肯定是要亲自把关的。

崇祯来的比较低调,是从后门进去的,主要是去账房里看账。

“怎么才赚了五千两?”

半个月啊!

这个结果崇祯显然有些不满意,按照他的设想,彩票一处,不要把门槛踏破,至少京城那些贵公子们应该是前赴后继才对啊!

这帮人手里闲钱多,又游手好闲,喜欢猎奇。

彩票这么具备勾引性质的东西,这帮王公大臣居然不感兴趣?

还是说他们根本不知道?

不应该啊,连客氏都进来玩了,其他大臣或者勋贵应该知道才对。

崇祯仔细看了一下玩彩票的这些人,这才发现,原来大家都在赔钱。

这一赔钱,当然就有问题了。

哪有把新人一忽悠进来就让人输钱的?

总得立个赚钱的标杆吧?

崇祯站在阁楼上,看见下面有稀疏的一些人在买彩票,他刚好看见了定国公徐希。

在账目上,徐希赔的是最多的,但他是第一个复购的客户,也就是说,其他人玩了一次就不完了,他输了之后,还屁颠屁颠跑回来再买。

这在21世纪的市场营销里面,就是标准的种子用户啊,再推把劲,那就是铁杆粉丝了。

下面传来徐希痛苦的声音:“又没中!”

崇祯将曹化淳叫来,小声道:“他每一笔买多少钱?”

“定国公出手大方,每一笔都掷一百两。”

“可不可以临时操作规则?”

曹化淳微微一怔,道:“可以倒是可以。”

崇祯想了想道:“今日想办法让他赢一千两回去,明日再让他赢一千两,后日再让他赢一千两,让他多赢几次,引导他下一万两,让他赢十万两!”

曹化淳微微一惊,以为自己听错了,怔怔道:“皇爷,咱们没那么多钱。”

“朕给你加钱,你尽管让他赢十万两!”刚从几个大臣那里坑了一笔钱,不,应该叫赚了一笔钱来的崇祯,当然是有钱的。

“是!”

“以后朕给你个指标,每三个月释放一个名额,最高不得超过十万两。”

这叫什么?

这叫标杆。

凡是你都得有个标杆,就是最高调的一件事,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行业热度啊!

只有保证了行业热度,大家才愿意关注,才愿意往里面投钱。

做生意,割韭菜,不能韭菜还没有长起来,就割到根子了。

韭菜得一点点割,行业热度就是肥料,肥料得隔三差五洒那么一点点,韭菜才愿意长大嘛!

总之朕给出去的钱,那都是得回来的,不仅要回来,还要回来很多。

至于为什么每三个月要有一个中大奖的名额。

自然是要让其他人都知道,买彩票是可以赚大钱的!

赚多大的钱?

十万两!

十万两是什么概念?

明朝的十万两相当于后世多少钱?

明朝一两银子相当于660元,十万两相当于6600万!

别说普通人一辈子赚不到这么多钱,就算大明许多官员,一辈子也存不了那么多钱吧?

礼部侍郎这样的部院大臣,也才三十万两。

至于周国舅那种坐拥七十万两家当的大富豪则另外算,那迟早也是崇祯的一盘菜。

先把彩票局在京城推广开再说,等在京城的王公大臣们推广开了,南京还受得住?

其他地方还受得住?

每个地方开盘的时候都这么玩,迟早都是皇帝的一盘菜。

当然,这毕竟算不上利国利民的生意,崇祯也是靠彩票临时能弄一些钱来,算是积累第一笔原始国有资本。

按照崇祯这笔生意来算,每三个月,有一个大名额,最高十万,算是故意给出去的。

但这十万崇祯肯定是不会出的,得从买彩票者身上出。

想要三个月收入十万,每个月收入三万三千三百两,按照每人每个月掷一百两白银来核算。

中奖概率百分之四,如果要摊平支出的话,还需要准备一万两左右的小额赔付。

也就是说一个月的盈利平衡点在四万四千三百两。

崇祯摸了个零头,一个月盈利平衡点做四万五千两来计算。

每人每月买一百两,需要至少四百五十人参与进来。

超过四百五十人了,崇祯就开始赚钱了。

这里面有两个重要指标,一个是购买彩票的单价,一个是购买彩票的人数。

那接下来,曹化淳就有明确任务了。

曹化淳领了命令,便着手去办。

此时,定国公已经气急败坏,但自从知道这里隶属于宫里的,他也不敢随便乱来了。

只是不甘心叹了口气,便要走,却被曹化淳叫住。

“我看今日定国公似乎运气不佳。”

“哼!”徐希道,“曹中官,这根本就没有得中,不玩了。”

曹化淳笑了笑道:“定国公不要急,抽奖嘛,运气很重要,要不我借给你点运气。”

“哦,你如何借我运气?”

曹化淳笑道:“我这里有一百两,当做是给定国公转运了。”

下面的人拿了一百两银钞过来。

送上门来的钱,不要白不要,正要走的定国公又扔了一百两道:“借曹中官的运气,若是这次中了奖,本公给你分一半!”

他又抽了一次。

结果中了,而且还是天牌!

十倍!

一千两!

曹化淳在一边故作惊讶道:“哎呀,居然中了天牌,恭喜恭喜。”

他立刻吩咐下面的人把一千两银钞送过来。

输懵逼的定国公还有些发呆,当一千两银钞到面前来的时候,才醒过来。

“我还要买!”

这下徐希兴奋起来了。


张维贤爵位英国公,最尊爵位。

实际职位,京卫总督,领京师三大营,辖京师二十六卫所。

兵部右侍郎协助管辖。

不过兵部最多也就负责统计人数名额,报给吏部,按时发配军饷,起到的实际作用不大。

而张维贤是名副其实的京卫最高统帅了。

在明初,京卫是全国最精锐的部队。

朱元璋北伐蒙古,朱棣五次征讨草原,都是率领京卫。

不过在朱棣的时候,京卫出征被编制为三营。

不管如何,那都是钢铁雄狮,所过之处,势如破竹。

但是,经历了两百多年,京卫已经彻底堕落。

张维贤拿着这支部队,可以在天启年间让魏忠贤不敢动自己。

但这并不代表在崇祯时代,皇帝要动他,就不能动了。

事实上,如果白杆兵不进京,崇祯还真没有底气动他,要从军事上做改制,若是张维贤硬撑,崇祯也是没有办法的。

但秦良玉来了,孙传庭又在如火如荼练新军,这局面就完全不一样了。

而且,闹出了通州卫千户刺杀朝廷部院大臣的丑闻,皇帝更有理由来整顿京卫,已经由不得张维贤再抵抗。

四月下旬的时候,兵部右侍郎李邦华将最新的京卫所情报呈递上来给崇祯。

上面呈现出来的内容并不复杂:京卫十卫九空。

意思就是只有十分之一的人还在,其他的都是空额,一共也就一万三千三百六十八人。

而且一半是靠钱买进来的老弱病残。

平时他们就去帮别人搬搬东西,运运货物。

更夸张的是,三千营的马,朝廷大臣来了,想借走就借走,有的人甚至借走了就不还了。

这是公然占用国家资源啊!

李邦华用两个月的时间,就把京卫目前的状态全部调查清楚了,可谓是执行力爆表。

接下来,他提出了一揽子的改制计划,大致有这样几点:

一、先从整顿空额开始,在兵部,将所有空额全部划掉。

二、从边军中调立过战功的军官回京卫任职军官,原来的军官一律滚蛋回家。

三、制定详细的训练计划,纳入军法之中,全军严格按照训练计划执行,兵部定期检阅,违反者斩!

四、将老弱病残裁掉。

五、卫所定期举办比武大赛。

崇祯看完后点了点头,然后在上面又加了几条:

一、列军歌。

二、废除京卫屯田。

三、制作统一的军旗。

四、成立监察厅,掌宪兵,管军纪,立军事法庭。

五、建立军事学院。

李邦华一看皇帝的回复,顿时大吃了一惊。

这些和传统的兵法似乎不太一样啊!

一时间,他也不知道其中具体如何操作,便硬着头皮进宫去请教皇帝。

什么军歌,什么统一军旗,什么监察厅,还有军事学院,这些以前的书籍上从未记载过。

“军歌可以凝聚人心,振奋人心!”

“军旗是全军的魂!”

“监察厅的宪兵,是管理军队纪律的衙署,士兵和军官犯事后,由监察厅的宪兵审讯,这样能防止武将私有化军队。”

“建立军事学院,就是要为大明培养源源不断的军事人才,人才是需要储备的!”

听完皇帝的一番话,李邦华深感震撼。

没想到皇帝对军队治理的理解,比自己还要深刻多了。

“有士气的军队,有军魂的军队,才能打硬战!”

“忠烈祠朕已经准备好了,凡是为大明牺牲者,皆可进忠烈祠,家属必有抚恤金,把这些写在军规里,让每一个人都知道。”

崇祯侃侃而谈:“越是透明的制度,越能让人安心,越能防止腐化!”

崇祯和孙承宗、阎鸣泰、李邦华三人促膝长谈。

听完后,三人还是有些不习惯。

不习惯没关系,崇祯把这一套已经告诉给孙传庭了。

孙传庭这个以前从来没有带过兵的新军官脑海中没有固化的思维,他倒是一下子就接受了。

崇祯也不着急让李邦华立刻就按照自己的去办。

他第二日,又带着锦衣卫去了御林卫。

御林卫已经扩招到三千人,第一期的目标是六千人,为第一军。

在新军中,崇祯将名称废掉了,例如三营五军中的左哨军,这样太难记,并不利于庞大的组织架构管理。

越简单的东西,越容易记住,越容易记住,就越容易管理。

御林卫的第一军是重步兵,统一着重铠,持有雁翎刀,佩长枪,腰间还有短小的笔刀。

长枪列成枪阵,可以对抗鞑子、建奴骑兵的冲锋。

为什么御林卫的第一军不用火枪?

第一、明代这个时候的火枪技术还不成熟,火铳射程和威力都很一般。

而崇祯现在需要一支见效快的精锐给京卫做示范。

他信任秦良玉,但却不能依赖秦良玉。

毕竟,人一旦到了权力中心的位置,可能会变,如果过分依赖,迟早会出问题。

所以,自己一手训练出来的军队,是必须尽快出来的。

否则怎么去威慑边军,怎么去重振京卫?

崇祯骑在马上,巡视了一转御林卫。

每一个人都站如松,身姿挺拔,神气昂然,目光坚定。

崇祯翻身下马,在御林卫面前走了两转,神色坚毅,大声吼道:“儿郎们,你们辛苦了!”

御林卫三千人齐呼道:“吾皇万岁!大明万岁!”

孙传庭就在皇帝旁边,他神色肃然。

这种仪式感的东西,也是崇祯告诉他的。

这种看起来不能上阵杀敌,但其实可以振奋人心,可以形成精神力量,且规范所有人的行为。

军队不是一般的地方,军队的三千人,动起来必须得像一个人一样。

这样的军队,在战场上打仗的时候,行动力、执行力、坚韧力才强。

崇祯又道:“朕知道你们很辛苦,朕也很辛苦,朕每天都在操心大明百姓吃饭的问题,操心你们的军粮问题!但朕觉得值得!大明有你们这样的将士,是朕的骄傲!朕以后,就要带着你们,去把建奴和鞑子打得连他妈都不认识!”

小说《重生大明:开局抄了八大蝗商!》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最新更新
继续看书

同类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