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六零:女配她拒绝当垫脚石短篇小说阅读
  • 重生六零:女配她拒绝当垫脚石短篇小说阅读
  • 分类:现代都市
  • 作者:月藏云那里
  • 更新:2024-02-16 03:24:00
  • 最新章节:第16章
继续看书
无广告版本的穿越重生《重生六零:女配她拒绝当垫脚石》,综合评价五颗星,主人公有郭小米徐静安,是作者“月藏云那里”独家出品的,小说简介:安抱着饭盆就扭头找坐的地方。食堂的桌子凳子都是有数的,来的晚的只能站着吃。墙壁上都是标语:“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徐静安——,徐静安——,这里!”徐静安寻声看过去,她同学王晶晶正对着她招手。两个人虽然不在同一个班,但就是那么神奇,对了脾气。现在......

《重生六零:女配她拒绝当垫脚石短篇小说阅读》精彩片段


随着中午下课铃声响起,徐静安赶紧收拾东西,拿上饭盆去食堂打饭。

食堂在教学楼的西侧,一路小跑着就过去了。

不然去晚了人多,排队等的时间长不说,到最后剩下的都是汤多菜少。

等她拿着饭盆冲到食堂的时候,前面队伍已经有不少的人了。徐静安也很无奈,在打饭这方面她觉得自己够积极得了,却从来没成为第一名过。

“强中自有强中手”,她估计这句话就是这么来的!

排好队,现在冬天打饭也没什么能挑的。大冬天的不是白菜就是萝卜,最多加个土豆,洋葱,胡萝卜(后两个就看运气了)。

学校有住校生和走读生。

住校生都是离家远的,他们一天三顿在学校吃。这些人户口和粮食关系在学校。

每个月这些人给学校交粮食或是钱票,学校发给寄宿学生一大张印好的餐券。从每月的一号到月底最后一天,每餐都要出示早餐券、午餐券和晚餐券。

像是徐静安这样的走读生,离家近的回家吃;离家远或家里忙做不了饭的,就只能中午在这里吃。

主食可以在食堂买,但大部分都是自带(天冷的时候,可以放到公用的大蒸笼里,将它蒸热蒸熟)。所以大多数情况是只要打菜就好了。

等她打好菜,再从蒸笼里取回自己的窝窝头,好不容易从人群中挤出来的时候,队伍都排出5米开外了。

徐静安抱着饭盆就扭头找坐的地方。食堂的桌子凳子都是有数的,来的晚的只能站着吃。

墙壁上都是标语:“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

“徐静安——,徐静安——,这里!”

徐静安寻声看过去,她同学王晶晶正对着她招手。

两个人虽然不在同一个班,但就是那么神奇,对了脾气。现在两人成了说悄悄话的好朋友。

于是徐静安赶忙走过去,王晶晶顺势往里挪了挪位置。“赶紧吃,冬天凉的快!”

两个人谁也没说话,先埋头吃饭。这会儿食堂里乌泱泱的一堆人,喧闹嘈杂声一片,说什么都得喊,不然听不着。

洗完饭盆,两人出来都松了口气,这一路跟打仗似的。

“静安,听我妈说明天她那儿的供销社有不要票的瑕疵布,你要不要?要的话记得上午让阿姨10点多钟过来。”王晶晶圆圆的小脸,靠着徐静安耳朵悄悄的说。

徐静安赶紧说:“要!肯定得要啊,谢谢你晶晶。”

“谢什么呀,咱俩之间用说这个?就是每个人最多只能要3尺,多了不行!”

“这就不少了。”

现在这年头,能买到不要票的布就是占了大便宜了,“还要什么自行车”!

徐静安把手上的水往身上擦了擦。

“嘶~咱们赶紧进班,外边是真冷!” 两人拉着手,缩着脖子,一路小跑着回了教室。

到了楼上,两人分开,徐静安回到座位,趴在桌子上,把脸扭到靠墙的这面才算松了口气。

徐静安来到这个世界有3个月了。

来之前也没什么特别的事发生,就是晚上睡了一觉,第二天一睁眼发现整个世界都变了。

懵逼了一会儿,随着家里人的匆忙的脚步声,催促声,赶紧起床,帮着收拾屋子,洗碗,做着一些琐碎的杂事。

原主二姐徐静萍不停地催促:“老三,快点,快点,迟到了!”

徐静安赶忙抓着书包,跟着老二徐静萍一路跑着进了学校。

学校两侧墙体上写着“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一进校门,两人就分开了。她跑到墙角,看了看书上的名字和班级,才知道是高一3班徐静安。

找到座位,认真听课,提心吊胆的过了一个多月,才算松了口气。

老徐家的日子不好过。学校对家庭困难的学生有补助,可以申请学费免费或半费。徐静安本想申请一下,可谁知打听了一圈才发现,比徐家还穷的人家有的是。

徐静安就是一个普通人,原主也是。

徐家是机械厂的,家里四个孩子,她排第三。前面一个哥哥,一个姐姐,后面一个弟弟。

虽说有些忽视,可孩子多了家家都一个样。在一个家中总有个不被父母看中的。

原本徐静安也没当回事,今年是63年,到高三毕业正好是66年。她想着毕业的时候赶紧找个工作,正好不用下乡。

家里人之间关系不亲近,那就按不亲近的走。到时候各过各的日子就是了。她一个出嫁女也跟她扯不上多少关系。

没想到昨晚她大哥说有对象了,是国棉一厂的临时工叫许多多。

她当时就觉得耳熟,好像在哪儿听过。

徐母到是高兴的不得了。没办法家里穷。

一家子只有徐父徐母两个人上班。两人都在机械厂,徐父一个月30块左右,徐母在食堂一个月18块钱。

可谁也不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

奶奶家每月固定五块钱的养老钱;姥姥家也隔三差五的病上几回。回回叫人捎信给徐母,让抽空回去看看。也不说别的,谁要问怎么回事,那就是想姑娘了。

徐母也只能三五不时地拎着东西回去看看。没办法,谁让弟媳妇和侄子侄女们,都在街口等着呢。

那是见谁和谁说,“孩子他姑回来看老人了。”

“我婆婆最是疼闺女,几天不见就想得慌!”

街坊邻居们都看着,只要老娘还活着,徐母也只能捏鼻子认了,不然呢?

这天下所有偏心儿子的母亲,总能想到各种各样的办法,从出嫁的姑娘身上捞好处。

再加上一些亲戚朋友同事家的婚丧嫁娶,人情往来,养活四个孩子,家里就没存下什么钱。

不然当初不会让老大徐建国去制氧机厂当个学徒工。早托人去钢厂或是现在的机械厂当正式了,毕竟大厂福利好。

徐建国现在每月也是不到20块的工资。再加上家里的房子也就不到30平米,隔成了3个卧室,刚刚够住。

也就没有多余的房间做婚房,所以老大的结婚对象不好找。

谁知徐静安当天晚上就做起了梦!

“妈,现在高三学习紧张,老师说要开始上晚自习了。这样晚上回来就太晚了,而且每天来回不安全。”

“你是想住校?”大嫂许多多马上反问。

“住校怎么了?”本想反对的徐母立马和许多多唱反调。

这就是婆媳不和的好处。徐母也不愿意让徐静安住校,毕竟要花钱。

可谁让许多多嘴快呢?

徐母秉着“只要儿媳妇赞成的,她就要反对;儿媳妇反对的,她就要赞成”这一原则,马上怼了过去。

许多多不乐意的低头,撇了撇嘴。

“我是打算住校,我班主任说学校免我的食宿费。”

只有说不掏钱,才能让徐母点头同意。

这时在徐母的心里,肯定是觉得徐静安再不得她的心,也还是她身上掉下来的肉。

怎么着,也比儿媳妇亲近不是?

趁着现在,徐母正跟许多多较劲儿,想给儿媳妇上规矩,压服住她。徐静安才能甩开那些家务活儿!

徐母也必然会同意,然后顺势推给儿媳妇,才好趁机磨一磨她的性子。

不然,徐静安就是说出朵花儿来,也没用!弄不好,徐母就是同意她住校,也会让她每天回来做家务。

徐母松了口气,不用掏钱就好。刚才跟儿媳妇互怼成了习惯,随口接的的话一说完,她就后悔了。

“那行,你去吧。把东西带上,缺了什么就再回来。”

徐静安乖巧的点了点头:“那我明天就住校,放假了我就回来。”

家里不富裕,能省一个人的口粮比什么都强!

晚上临睡前,把东西收拾好。其实也没什么,就几件旧衣服和现在用的被褥。其它东西早就放到空间里了。

至于徐母会不会去学校问老师这个问题,你见过哪个得了好处还到处嚷嚷的?

凡是吵得响,蹦得欢的,都是没占到便宜的。这世上谁不是闷头吃肉啊?

第二天一早徐静安就扛着东西飞快地跑了。

不跑不行啊!女主许多多马上就要发现自己怀孕了,到时徐母也不得不忍让。书中说女主怀孕反应大,吃什么吐什么,直到5个月的时候才好些。

这期间有自己在,指望徐母去收拾,照顾不是做白日梦吗?伺候孕妇那不是一般的难,都推给她,她还能活吗?

她现在不是搬家,是逃出生天!

徐静安开始了期待的住校生活。

虽然住在集体宿舍,可最起码她还有张床,也不用被动听隔墙的老大两口子的动静不是?

徐静安每天晚上躺在那里,就觉得无与伦比的尴尬。这事还不能由她一个姑娘张嘴说出来,不然她的名声和脸面就丢尽了!

接下来的一个星期,徐家也因为许多多的身孕,开始了鸡飞狗跳的生活。

许多多仗着肚子抖起来了,徐母也只能偃旗息鼓。但家务,许多多就别想让出来了。

用徐母嘴边的话“不动动怎么能生的顺利?现在别看是干活,我那是为她好!”

“不信的话,老大你出去打听打听。看看,是不是妈忽悠你!”

徐建国知道什么呀?

可如今日子不好过,现在谁家孕妇不是忙里忙外?坐月子的都少!

他从小也见过徐母和周围邻居家里怀孕后的情况。她们还真是挺着肚子忙到生,一刻都没闲过!

最后,许多多做家务这事算是定了下来。

“三姐,我真羡慕你,我也想住在学校。”上高一的老四徐建设找徐静安唠叨。

“哦,大嫂要生孩子了,你出来住,是准备把房子留给大哥他们?”徐静安反问道。

“怎么可能!”他是想着等大嫂生了之后再回去。主要是这段时间家里实在太乱了,徐建设心烦的不行。

“那就行,你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这段时间你正好多补补。”徐静安安慰着老四。

徐建设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嘴馋得不得了,感觉吃多少都不够,转眼就饿!

老四想着:这段时间因为大嫂怀孕,家里确实买了不少好东西。他要是走了,不都留给老大他们?不行,这事不能这么干!他必须多吃点,好好看着。

看到老四徐建设,打消住校这个念头,徐静安才悄悄地松了口气。

老四要是住校就相当于多了一双眼睛,她做事就不方便了。

晚上自习课后,还有很多学生在教室里苦读。徐静安收拾好东西,回到宿舍。她洗漱完毕后,躺在床上闭上眼睛,开始休息。

谁知半夜,徐静安又看到了一本关于自己的书。这回书中的主人公倒不是徐家人,但提到了男主有个单位同事,叫徐建设。

讲的是68年徐建设刚好高中毕业。当时没有工作的年轻人都要下乡。那会儿想找个工作真是难上加难,都争得头破血流。

徐家没门路,徐母又心疼儿子,于是就退下来把自己的工作让给儿子。

强制下乡的时候,让闲在家2年的老三徐静安去了,之后在文中只提了2次。

一次是听说老三在乡下结婚,徐母两手空空的杀到乡下去要彩礼钱。徐母的原话“我拼命生了她一回,吃我的奶养了她一场,我这罪是白受了?”最后拿着100块钱,一块新手表,10尺布票和10米的土布,给小儿子结婚用了。

最后一次是78年徐静安死的时候。当徐母一家赶到的时候,村里人正是准备抬棺材上山埋呢。

徐母拦着棺材哭的撕心裂肺,扬言自己姑娘死太突然了,要开馆见最后一面。不让就说要报公安。男方家吓得要死,把家里老太太的棺材本都拿出来,最后把村子里借个遍给了徐家1000块钱。

徐家拿钱回去就又买了两套房,给俩儿子分了家。日子过得那叫顺遂!

徐静安气的心肝脾肺肾都疼了。她看出来了,徐家人过得好那是踩着原主的尸骨,吃着原主的人血馒头。

现在换成她,那徐家人就滚蛋去吧!

原来她打算偷偷找到工作,拿到户口就行。现在看来还要离他们特别远才行。
最新更新
继续看书

同类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