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继续看书
小说主角是纪长婧顾晏的小说是《重生之良媒喜嫁》,它的作者是白沅创作的言情虐恋风格的小说,内容主要讲述:水灾纪长婧从顾府回到家中,一进屋就看见贺氏在帮纪简打包行李,便问道“父亲不驻守边关,这回要去哪里?

贺氏道“本以为打了胜仗,...水灾纪长婧从顾府回到家中,一进屋就看见贺氏在帮纪简打包行李,便问道“父亲不驻守边关,这回要去哪里?

贺氏道“本以为打了胜仗,犒赏完三军,就能多歇息数日,未想接到皇命,说滁州一带受水灾数月,六日后让你父亲去赈灾。

让堂堂一个将军去赈灾?

其中大有文章!

前世,她和顾晏一成亲,父亲就被派去滁州赈灾粮。

滁州因水灾路况艰难,赈灾粮运到滁州需一个月,滁州城内的百姓无口粮可食。

各地粮商不但不救济百姓,还乘此机会哄抬粮价,县令府颁布政令不许抬高粮价,粮商就封仓拒卖。

纪简去后也是束手无策,最后滁州城内百姓饿死大半,纪简因救灾不力而被弹劾,被贬黜边远之地,将军府势力一落千丈。

正因为将军府失势,她失去权势的庇护,顾晏才更加有恃无恐!

历史即将重演,纪长婧不允许同样的事再发生一遍,她必须替父亲找个帮手。

找谁呢?

要擅长处理紧急情况,治理过河流,修筑过堤防,精于治水,恭慎廉明,这样的人真是打着灯笼也找不到,除非李天玑死而复生。

要说前世最精通水利的官员,非李天玑不可!

李天玑一生坎坷,考科举屡考屡败,直到四十几岁才做上个平阳县水官,恰逢平阳县水患肆虐,负责水利的官员均一筹莫展,唯李天玑毛遂自荐,挑起修捍堤防的重责。

可谓是呕心沥血,治水四年著绩彰彰,皇上正准备把他召进京都封个大官,他却因为劳累过度嗝屁了。

李天玑的命数,实在是太烂!

要是没记错,李天玑死的时候应该是谷国二十九年……。

纪长婧掐着手指算了算,脑门突然闪过道惊雷。

等等,李天玑是谷国二十九年死的,现在却是谷国十三年,也就是说,李天玑还活着。

没错!

现在的李天玑才二十八岁左右,她差点忘了,她重生了。

纪长婧欢呼雀跃起来。

只要有李天玑的帮忙,父亲一定能度过难关。

可是,人海茫茫,去哪里找李天玑呢?

此时的李天玑应该还是个屡考屡败的秀才,八月各地州府均会主持考试,李天玑是京都人,人一定就在京都。

纪长婧的脑子飞速运转,立刻想到被她派去京都开笔墨铺子的赵云昌。

但凡读书人都要用到文房四宝,去京都赶考的学子也多,赵云昌开笔墨铺子,接触的都是读书人,只要用心打听,一定能找到李天玑。

想到这儿,旋即写信一封,让人快马加鞭从南郡送到京都城。

五日后,得回信一封,说赵云昌已带着李云玑往南郡赶来,天黑后便能到。

纪长婧兴奋之余,又有点忐忑不安,她去到纪简书房。

纪简正在看书,见她进屋,便问道“有事?

纪长婧开口道“父亲此去滁州,要带两个人。

纪简莫名其妙,半响道“带谁?

纪长婧道“一个是我,另一个是京都秀才李天玑。

纪简怔忡片刻道“我去赈灾,你去干嘛?

李天玑又是何人?

纪长婧酝酿着说辞道“我多方打听,这个李天玑极擅治水除患,父亲用他,可事半功倍。

》》》继续看书《《《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