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皇孙,开局保下亲爹太子之位畅销小说推荐
  • 穿成皇孙,开局保下亲爹太子之位畅销小说推荐
  • 分类:现代都市
  • 作者:宝哥
  • 更新:2024-04-21 22:42:00
  • 最新章节:第29章
继续看书
小说《穿成皇孙,开局保下亲爹太子之位》,此书充满了励志精神,主要人物分别是李世民李承乾,也是实力派作者“宝哥”执笔书写的。简介如下:关系又如何?舅公与兵部诸位大人这些年辛苦在高丽安排了诸多奸细,是不是该动动了?当然具体的行动还得舅公与各位大人安排。”李象把平定高丽的策略当成大礼包,李承乾在朝廷内部几乎无人支持,就是因为以前把这些人都得罪光了,现如今一个接一个的送出去,也算是改善一下双方的关系。长孙无忌是李世民的忠臣,也是长孙皇后的亲哥哥,正经的国舅爷,对整个朝廷的走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唐高宗......

《穿成皇孙,开局保下亲爹太子之位畅销小说推荐》精彩片段


“象儿,切勿胡闹。”

李承乾满头大汗,根本不相信自己的儿子有什么平定高丽之良策,知子莫若父,估计你小子连高丽在什么地方都不知道。

李承乾恨不得把儿子嘴给堵上,刚才咱爷俩还有点活路,你爷爷没准看亲情还能饶我们一命,现在你扯到什么狗屁平高丽的事上,你天天在东宫乱窜,你能知道策略才怪,完了,完了,这回是真死翘翘了,说不出来就是欺君之罪啊!这是朝堂,不是你家的炕头,祖孙也是君臣啊!这回连脑袋也没了。

李泰听到这话,脸上也露出了笑容,十几岁的小儿如何能有平定高丽的策略,简直就是无稽之谈,你们爷俩今天还不完?

“还不快听你父亲的,退下,别在这丢人现眼。”

李泰厉声说道。

李世民的眼中也露出一丝失望,本以为孙子会一鸣惊人,难道真的是哗众取宠吗?也对,跟着那么个爹能有什么出息,如果早点见把孙子接到宫里自己抚养...唉,一切都晚了,想到这里,李世民忽然对李象有一种愧疚。

“小侄倒是不知道,如今这朝廷二叔做主了吗?话都不让说?”

李象一句话,直接把李泰怼的满脸通红,侄子骂叔叔捎带着离间李泰和李世民,李泰还偏偏没办法回怼。

满朝文武刚才和李世民一样都有点失落,可当李象说出这句话后,大家都觉得人家李象说的对呀!

皇上还没说什么,你魏王竟然是百般阻挠,即便是太子被废了,这太子的位置也不一定到你的头上,就算你当了太子,这朝堂你也不能做主啊!

李世民乐呵呵的看着,有意思,你小子有种,有心机,今日即便是没有平高丽策,也得好好栽培这小子,不过扫过李泰的时候,眼神好像不是那么温暖。

“你个小兔崽子,我…”

李泰一听这个话,立马就心里不顺,这就要准备动手打人,你父亲的太子位都要保不住了,你个小兔崽子还敢挑拨我和父皇之间的关系。

这家伙平时骄纵惯了,也不看看这是哪里,看到他手抬起来的时候李象就乐了,你这个城府,想和咱争?歇菜吧你。

“放肆…”

眼看着二儿子要打人,这还了得?

大家此刻齐刷刷的看向了御座,皇上平时独宠魏王,甚少有这样呵斥的时候,今天为了李象,可也算是开了先例了。

房玄龄看到这一幕脑子转的比较快,俗话说得好,老儿子,大孙子,老两口的命根子,李象就是皇上的大孙子,你魏王虽然深得皇上宠爱,但你出生的时候,可赶不上李象的排场大。

“启禀皇上,既然皇孙殿下言之凿凿,我等对此又束手无策,何不听听做个参考?”

房玄龄是朝廷的宰相,一举一动牵连着整个朝廷的走向,平时这位房大人在各个皇子之间不偏不倚,今儿这是怎么了?莫非站队了吗?

其实房玄龄也没站队,只不过他看出来了,皇上对李象颇有兴趣,当大臣的,不就得把皇上想做的事儿给说出来吗?

“象儿,你与朕说实话,你们父子两个当真有良策?”

李世民的话说出来之后,大家的注意力又到了李象的身上,说句实在话,高丽的事情已经是让整个朝廷头疼。

皇上发兵东征高丽,劳民伤财,损失惨重,让整个朝廷背上了严重的财政负担,老百姓也是怨声载道,必须得找个解决的办法了。

“回皇爷爷的话,良策不敢说,但孙儿才疏学浅,还需各位大人帮衬。”

李象说话的时候抬头看了一眼六部尚书等朝中众臣,大家的神色稍缓,你小子会做人,若是计策可行大家也跟着喝汤,不至于被皇上说一群废物,可要是不可行,我们也能摘出来,你小子这个人情,不小。

“父皇,他父子二人根本就是一派胡言,戏耍君父,在大殿之上妄议朝政,当斩。”

魏王李泰又坐不住了,眼看就要废太子了,哪来那么多事,我半边屁股都坐到太子的宝座上了,这要给我拉下来?

李世民又抬头看着李象,意思是你得拿出点真本事了。

“二叔步步紧逼,若是今日解决了高丽的事,二叔可愿添点彩头?”

魏王三番五次的阻止,李象本想着以后再收拾他,既然你不断的跳出来,那就别怪我这个当侄子的割你的肉。

“朝廷大事,怎可乱加什么彩头?”

“你敢不敢?”

“我...你想怎样?”

李泰看到大家怀疑的眼神,知道自己不能再退了,要不就是没有胆识,一个没胆识的人注定和太子无缘,但看这小子的眼神好像又在给自己挖坑,恩,还不浅,深坑。

“我若解决了高丽的事,我要你这块九龙玉佩。”

这块玉佩李象认识,据说后世在苏富比拍卖行拍出了数亿港币的天价,除此之外还有很大的象征意义,这是他出生那一天,李世民夫妇亲自为他挑选的,集天下无数能工巧匠打造,几乎是魏王府的象征。

“你小子……”

如果要是别的东西,魏王还就真的答应下来了,当着满朝文武的面他可不能让别人说他是个㞞包,但这个玉佩代表着整个魏王府,不过现在这情况...狠狠心,赌了,量你小子也没什么平高丽策。

“若你解决不了高丽的问题,那你可就是人头落地。”

魏王李泰厉声说道,虽然舍不得这块九龙玉佩,但如果要是能把大哥和侄子一网打尽,这皇位可就是他的了。

这话说出来也就代表着这场赌局成立,李世民在御座上并未说什么,内心当中对李泰有些失望,你光想着魄力了,但有些东西既然知道对自己很重要,那就不要中别人的计,太鲁莽了。

李世民愿意子孙为了国家大事争斗,这样得利的是整个大唐,而不是李承乾和李泰那种损人不利国的争斗,所以他并未阻止,其他人自然也更不会说什么。

李象给了魏王一个得胜的眼神儿,咱这一箭双雕,李世民的眼神他注意到了,这事你答应了你爹嫌弃你没脑子,你不答应大臣们嫌弃你没魄力,呵呵,跟我玩?你还嫩。

李象不废话走到了长孙无忌的身边。

“敢问舅公,高丽国权臣盖渊苏文与高丽王关系如何?此二人与我大唐朝廷的关系又如何?舅公与兵部诸位大人这些年辛苦在高丽安排了诸多奸细,是不是该动动了?当然具体的行动还得舅公与各位大人安排。”

李象把平定高丽的策略当成大礼包,李承乾在朝廷内部几乎无人支持,就是因为以前把这些人都得罪光了,现如今一个接一个的送出去,也算是改善一下双方的关系。

长孙无忌是李世民的忠臣,也是长孙皇后的亲哥哥,正经的国舅爷,对整个朝廷的走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唐高宗李治如果不是他的支持的话,很难登上帝位,所以李象第一个要巴结的就是他,凌烟阁第一功臣,拉拢到他,胜利已有一半。

李承乾是长孙无忌的第一个外甥,如果不是胡闹到不可挽救的话,长孙无忌也不会放弃他。

这个年代信息没有那么通畅,当李象说出高丽国这两个人的名字的时候,朝廷内部很多人都迷茫的看着长孙无忌,但长孙无忌的心里却已经有了主意了。

“启禀皇上,殿下的话让老臣如醍醐灌顶一般,那盖渊苏文对我大唐一向敌视,但高丽王却有结交之意,可高丽王年幼并无实权,如若我们支持高丽王的话,或许会让其双方差距缩小,然后……这个...这个....”

“然后为了权利内斗纷争不断,从朝堂到军队内耗加剧,何来的力气侵犯我大唐边境?”

长孙无忌的主意是临时想起来的,所以后面还没有组织好语言,不过李象已经给他补上了。

“哈哈,殿下所言甚是。”

长孙无忌就是个搞政治的人,听到了李象的话之后,高兴的在朝堂上都笑起来了,其他人能够在这个位置上自然也是一点就透,这个重外甥,会办事,安插间谍的事没人看的上,本是上不了台面的事,可现在大家都记住了长孙无忌的功劳。

高丽国看似强大,能调拨十数万军队,但如果要是内部不和,王与臣相争,短时间之内看不出来,从长远来看,他们绝挡不住大唐下次进攻。

“皇爷爷?”

李象躬身弯腰,同时抬头看向了李世民,这厮典型是想邀功。

“计策可行,与国有利,赏钱两百贯,赐宅,紫金束袍,御马两匹,但不值你二叔的九龙玉佩。”

李世民的意思很简单,你还得有其他的计策才行,要不然还是拿不到九龙玉佩。

嘿嘿,咱还有后招,保管整死高丽国。

当然,还有李泰的九龙玉佩。

干活…

用了一刻钟的功夫几份新的协议就改过来了,李象乐呵呵的看着汉王李元昌用印,但这个家伙就是不动。

李象也没什么好着急的,王德在这里就是为了威逼这家伙的,即便是中间有什么事儿,那也是让王德出面。

“本王还就不信了,今天我就不给你这些地,你愿意的话就是西边那些地,你要是不愿意的话,我就不信你还敢明抢。”

汉王李元昌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此刻也是横着一颗心。

“王爷,您消消气儿!这事不是这么来算的,昨天晚上那个情况,您老人家也看得很清楚,万一要是再闹到御前的话,恐怕您损失的会更多,更何况万岁爷昨天的确没说哪边的田庄,是因为这点琐事打搅到了万岁爷,万岁爷盛怒之下……”

剩下的话王德没说出来,但只要脑袋没问题,自然也就明白王德话里是什么意思,你昨天已经把皇上给惹怒了,今天要是再因为这点儿屁事儿过去闹腾,恐怕你剩下的资产也没有,万一要是削了你的王爵的话,你可哭都没地方哭去。

听了王德的话之后,李元昌脸上已经不是那么坚毅了,他也在盘算着中间的事情,如果真闹到李世民那里的话,对他当真是没一点儿的好处,可就这么把那么大的一块地给李象,他这心里也是不落忍。

“王公公,眼看着日头也不低了,今天还要去兵部办差,要不咱们散了?”

李象没那个功夫等着李元昌,但他知道今天兵部的会议李世民也会参加,所以王公公肯定会回去伺候着,如果要是在这里耽误的时间长了的话,那么王公公就回不去了,到时候王公公就得受申斥。

“王爷,老奴这马上就要回宫了,到时候皇上肯定会问差事办的怎么样,您看老奴该怎么回答?”

王德给李象赔了个笑脸儿,回过头来的时候脸上已经没有笑容了,这意思也是让李元昌知道,您如果要是还不签字的话,回头咱可就把这个事儿汇报给皇上,到时候可没什么好果子吃。

李元昌真是打落了牙齿往肚里咽,早知道是这么个结果的话,昨天晚上就不应该去告御状,现在可倒好了,什么好处都没有捞到,既丢了人还丢了钱。

“你这个小……小子给我记住,这件事不会这么算了的。”

李元昌本来想说小畜生,但看了看李象周围的侍卫,这些人可是什么事儿都干得出来,临时改口变成了小子,用过印信之后,李元昌愤愤离去。

“殿下,这事儿都办的差不多了,老奴这就回去交差了?”

王德的脸上又堆满了笑容。

“王公公昨天晚上辛苦了,宫里的规矩我懂,不过这几个店铺我自有用处,所以就无法分给王公公了,这里是城南的一千亩地,公公莫要嫌弃。”

李象从地契里找出一张不大不小的,王公公前后忙活了一阵子,如果要是什么东西都没有的话,那也有点说不过去了。

王公公假意推辞一番,最后还是把这张地契装到了袖口里,这也算是皇宫里的规矩了,办什么事都得有点好处才行。

回到了房里之后,李象才开始查看这些东西,这也算是自己的战利品了。

贞观年间的时候,土地兼并并不是很严重,皇室贵族分到的土地也不是很多,但李元昌身份特殊,除了皇上赏赐的之外,太上皇也赏赐了很多,所以这六个田庄在长安周围也是极其巨大的,其中一个一万两千亩的大庄子,在整个长安的贵族当中,那也是排在最前面的。

“饭菜都准备好了,大家先入席吧。”

看着李泰那个嚣张的样子,李象正准备回他两句,谁知道长孙娉婷开口了。

长孙无忌明白,如果要让他叔侄二人斗下去,估计得在这里站半个小时,家里那么多下人人来人往的,斗下去也不好看,所以就给了女儿一个眼色。

主人家的面子是要给的,更何况长孙娉婷这个表姑母不是一般人,几乎可以说是长孙家的半个智囊,属于要拉拢的对象。

哼……

叔侄两个冷哼一声,互看对方不顺眼,但还是随着长孙无忌进去了。

长孙娉婷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斗得越凶,我们长孙家的好处就越多。

长孙娉婷了解李泰,但对于李象就不怎么了解了,尤其是刚刚送自己的礼物,绝对可以说是传世至宝,这小子到底从什么地方弄来的?

上一次见到这小子的时候,还是几年前在皇宫的家宴上,一转眼已经长那么高了,而且应对得体,这帮龙子龙孙没一个省油的灯。

进入前厅后,长孙无忌自然是坐在主位。

魏王李泰乃是一字亲王,之前还是太子最大的热门人选,也是李世民最宠爱的皇子,所以坐在右一的位置。

“这怎么能行呢?来家里吃饭只叙家礼,表叔表姑请上座,我坐这儿就行。”

左一的位置应该是李象的,毕竟李象是二字郡王,还是大唐帝国的皇长孙,坐在这个位置上当之无愧,如果要是皇太孙的话,李泰都不能坐在他前面,但人家这小子比较会做人,不由分说的坐在了最下首的位置。

长孙冲和长孙娉婷一个劲的劝说,内心当中也是美美的,虽然都是大唐最顶尖的贵族,但是面对皇室子弟的时候,地位还是有所不如的,现在李象能给他们这么大的面子,两人也都记在了心里。

小王八蛋!

魏王李泰在心里骂了一句,他以前在这里吃饭的时候,除了舅舅长孙无忌之外,把其他的人都当成了下人,从没有想过礼遇任何人,而且他也不觉得这是个错。

现如今看到长孙冲和长孙娉婷脸上的笑容,这家伙才知道自己以前错的多么离谱。

“今天是家宴,你们都下去吧,我来倒酒就行。”

李象看到侍女拿了美酒上来,立刻就夺过了酒壶,然后准备给长孙无忌倒酒。

“这怎么能行呢?殿下客气两句,你们就这样放肆。”

长孙娉婷用眼睛瞪着几个下人。

“表姑莫恼,小辈给长辈倒酒,这本身就是孔孟礼仪,更何况他们在这里,我们聊天不是那么方便,还是让他们下去吧,无非就是侄儿多跑跑腿儿。”

李象一边说着一边给几人倒上酒,包括李泰在内,那也是满满一杯。

皇孙殿下亲自倒酒这可不是个小事儿,不过李象把孔孟礼仪给推出来,这也是无可厚非的事儿。

大唐也是尊崇儒家教育,尊长爱幼也是孔孟思想,更何况在场这些人的亲戚关系也比较亲近,的确瞬间就消散了大家的陌生感。

长孙家的三个人对李泰很熟悉,但对李象就不怎么熟悉了,毕竟李象这才出现在人前几天,用这样一个个举动算是弥补了不足。

长孙娉婷还想要说什么,不过看到了父亲的眼神之后,也就安然坐下来看着李象倒酒。

长孙无忌是个老狐狸,一两件事情无法打动他的心,现如今他也在仔细的观察着李象,如果要是你演的话,我看你能演到几时。

立储是件大事,长孙无忌绝不会因为一两点小事就改变自己的决定,李象也明白这一点,所以得做长足的努力,即便短时间之内看不到效果,那也得忍住。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李象也知道重头戏来了,长孙无忌把叔侄两个叫到家里,绝不是简简单单的吃顿饭,这可能是对叔侄两个的第一次考验。

“二郎,泰儿,不知道你们听说了吗?吐谷浑王子扎特尔克求亲与我大唐,你们觉得该如何应对?”

考验来的就那么快,在座的都不是傻子,长孙无忌也就不绕圈子了,直接就说出了考题。

魏王李泰素有才名,在皇子当中也是佼佼者,李象更是厉害,昨天在朝堂上的平高丽策技压全朝,眼下长孙无忌正在负责吐谷浑王子的事情,正好看看这两个人有没有主意,既能够帮自己解困,也顺便考考他们两个。

“扎特尔克我了解,那是吐谷浑第一才子,而且长期在长安学习,对我大唐仰慕已久,吐谷浑虽然这些年对我们多有不善,但若是结亲过后,我大唐善加引导,必会成为我大唐之蕃属,帮助我大唐拱卫西南边陲,防范吐蕃进犯。”

魏王李泰非常得意的说道,对于吐谷浑的事情,魏王李泰曾经专门请教过诸多学者,所以没等着李象回答呢,这家伙先开口了,以示自己在这方面有能耐。

大唐之蕃属?

抵御吐蕃?

听了李泰的话之后,李象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就你这样的脑子还能被称之为广有才能?

想想也明白了,魏王李泰乃是李世民最宠爱的皇子,下面的人使劲奉承就是了,反正拍马屁也不需要花钱,李泰这家伙在各种马屁当中估计已经是迷失了自我,真把自己当成有才能的人了。

“二郎说的对,扎特尔克曾经广游曲江,留下许多诗词,颇有我大唐文学之风。”

听到长孙冲这么说,李象就知道自己的两匹御马白送了,这家伙依然是坚定的魏王党。

对于扎特尔克,长孙娉婷也是早有耳闻,但此刻李象还没有表态,所以长孙娉婷也没有吭声,和亲在贞观年间是从上到下都推崇的,莫非李象还有异义?

所以在李象没有表达态度之前,长孙娉婷是不会说话的。

“象儿,你以为如何?”

李泰的回答中规中矩,长孙无忌脸上看不出什么表现,这会儿就直接提问李象了……


从爵位上来说李元昌是亲王李象是郡王,从辈分上来说,李元昌是爷爷辈儿的,李象是孙子辈儿的,怎么着也能够教训得着,只是你得有这个金刚钻才行。

“护卫殿下。”

钱平冷哼一声,立刻护住李象。

他是李承乾身边的老人了,早些年太子殿下也是聪慧绝顶,后来就是被你们这些人给勾坏了,所以对这些人没有任何的好感,李元昌虽然爵位比李象高,但是在皇室当中可有可无,远不如李象的重要性大,真要是冲突起来的话,官司打到李世民那里,还不知道谁说谁赢呢。

刷刷刷一片出刀的声音,赵云辉已经是抽出了自己的腰刀,周围的李一李二横在两侧,十几名护卫杀气腾腾的,犹如万千大军一般。

李元昌虽然也有十几名护卫,但是都是花拳绣腿,中看不中用,平时欺负一下老百姓还可以,如果要是真遇到这种场面的话,他们的确是不够看的,此刻双方还没有任何的接触,已然是输了一半了。

“我不信你敢对我动手!”

李元昌强做镇定。

“刚才不是已经动手了吗?”

李象撇了一眼地上的血迹,一只手还在那里扔着呢,你说我不敢?

“李承乾,你给我出来……”

李元昌知道李象心狠手辣,什么样的事儿都能够做得出来,如果要是往里冲的话,恐怕真的会在这小子手里吃亏,但今天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必须得让李象给自己跪地道歉,要不然这事传扬出去,李元昌也就别在长安混了。

你一个亲王被郡王整治了,那人还是你孙子辈儿的人,这要是传遍了长安城的话,谁还愿意和你共事呢?你有什么资格和人家共事呢?就凭你是李渊的庶子吗?

看到李元昌斯文全无,钱平有些担心的看了看李象,这么大的声音肯定会把太子爷给叫出来的。

李象既然敢在门口闹事儿,自然不害怕父亲出来,这会儿也只是让人把椅子给挪开,等会儿父亲从里面出来的时候,这把椅子挡着也出不来,这些事情该有一个了断了,以后这里绝不允许汉王李元昌进出。

“太子殿下到。”

门口这么大的动静,太子也都听到了,不知道汉王为什么会发那么大的火,所以就带着手下的人过来了,谁知道看到儿子带着侍卫横立在门口,很多侍卫还都拔出了腰刀。

李象回来之后,曾经到李承乾那里去问安,然后就回去休息了,李承乾也纳闷儿了,这会儿为何在门口和汉王发生冲突了?

“简直是放肆,谁允许你们把武器拿出来的,全都把刀给我收了。”

看到外面明晃晃的钢刀,李承乾气不打一处来,虽然这是儿子手下的人,但这里毕竟还是东宫,你们拿着这些武器想要造反吗?

如果要是以前的时候,别管是东宫护卫还是其他护卫,听到李承乾说这句话,怎么着也得给大唐储君一个面子,都老老实实的把刀收起来,但此刻这些人却没有任何的表示,两只眼睛还是盯着汉王李元昌的护卫,如猎豹一般的盯着,如果要是他们有什么动作的话,那就别怪我们动手了。

“收刀。”

李象的嗓子嗯了一声,赵云辉才让下面的人收刀,这反而让李承乾非常的尴尬。

小说《穿成皇孙,开局保下亲爹太子之位》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最新更新
继续看书

同类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