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作品重生之嫁给老男人
  • 完整作品重生之嫁给老男人
  • 分类:现代都市
  • 作者:落雨秋寒
  • 更新:2024-05-08 16:30:00
  • 最新章节:第33章
继续看书
《重生之嫁给老男人》内容精彩,“落雨秋寒”写作功底很厉害,很多故事情节充满惊喜,杨宜杨威更是拥有超高的人气,总之这是一本很棒的作品,《重生之嫁给老男人》内容概括:。这两日她闲着无事做了些针线,针脚比以往齐整密集,都引得林氏纳闷了许久呢。若是去了童家,那么一切就迎刃而解了。分析了利弊后,尽管她心里对童家仍有抵触,却已下了决断。如今只能走一步算一步,其他的一切,只能徐徐图之了。......

《完整作品重生之嫁给老男人》精彩片段


是夜,杨大勇出门去了,还没回来,林氏给他留了饭菜,就招呼几个孩子先吃了。

吃罢了饭,几兄妹都窝上了炕。

“今儿王婆子又来了?”杨大勇脱掉身上的大衣,道。

听出丈夫对王婆子的不喜,林氏轻声道,“嗯,来了一会。”

“说啥了?”

“没啥。”

“以后没事少和她来往。”

“哦。”林氏一边应着,一边从炉子里拿出温着的饭菜,“怎么样,今儿顺当吗?”

说到这个,杨大勇用饭的速度慢了下来,几不可见地叹了口气,“走了几家,总共才借到六百文钱。”

这年头,借钱难啊,平日交情多好的兄弟,一说到钱就不行了。

“这可怎么办,明天就是第三天了,要是借不到足够的钱,指不定大嫂要怎么闹腾呢。”林氏一脸焦急。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这年下,谁不是过得紧巴巴的。你也甭急,明儿我再去走几家,定能再借到两百文钱的。”

屋外的话一字一句传进杨宜的耳朵,这世道就是这么现实,锦上添花的多,雪中送炭的少。她知道爹这两天都在为银钱的事忙碌着。她也在思忖着将来的路该怎么走。

她不想走回老路,并不是觉得做姨娘做通房之类的有什么不好。人们,多半是笑贫不笑娼。她所做的一切,不过是为了生存下去,更好地生存下去而已。

不过正因为是走了一遭,如今她是想明白了,姨娘通房这条路不适合她,虽然吃穿不愁,但太累,时刻都得提防着他人。而且以她的条件,顶了天,坐到的不过是姨娘的位子。但却让她的孩子永远地矮人一头,而且时刻陷入危险之中,那些出身大家的正室不是好相与的,有些手段,他们这些平头百姓根本闻所未闻。

她没有强大的娘家做后台,即便那些正室年老色衰又如何?那些男人也不敢轻易休掉她们的,可笑她以前看不清楚,以为可以凭借着男人的宠爱坐上正室的位子。男人,多半是利益为先的。女人?感情?不过是他们无聊时的调剂品罢了。亏她还奢望他会为了自己如何如何,现在想来,真真可笑。

想起她死前被诬陷的事,诸多可疑的线索都指向了童文栋当时的宠妾宁氏,童文栋当时匆匆看了所谓的证据,便下令杖刑。杨宜冷笑,他是怕自己的心头肉因她而受到牵连么?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这话于宁氏来说最恰当不过了。如果她的死,不是宁氏动的手,那么必然就是童文栋的妻妾想借此事来陷害宁氏,好一个一石二鸟之计。可惜,她们低估了宁氏在童文栋心中的地位,想不到他只是匆匆看了一眼便定了案。至此可见男人这薄情,她也因此而死了心。

不过如今重新审视自己的前生,她才发现,自己是如此的可笑可悲,竟然为了一个不爱自己的男人甘心命丧黄泉。

重活一世,她可是很惜命的,而且她也不想往那条老路上走了。她想嫁为人妻,想有自己的孩子,想——她有太多的想法了,但一切所依赖的根本便是先让这个家撑过这个难关。

目前最紧要的是解决家里的债务,欠的银钱不多,就七八两多银子而已,这些银子都是这些年欠下来的。

他们家孩子多,加上她爹只会种地,没什么其他的手艺,地里的收成又少,一年到头能填饱肚子就算不错了,哪里有什么剩下的?前几个月,杨宜的奶奶去世了,葬礼前前后后花了近十五两左右,平摊到杨大勇三兄弟头上,每家得拿出五两银子。杨大勇将亲戚朋友都借遍了,才凑足了五两银子,其中有二两还是和林氏的娘家借的。

这此债还没还清,小四就出生了,小四出生后林氏的身体一直不好,小四也是弱弱的,他一直都是费着银钱来养的。而她前几日病了,家里更是雪上加霜,能借的亲戚朋友都借了,也才够给她请大夫。

如今他们家总共欠了七两银子左右,其实她大伯娘的八百文钱不算多,但紧要的是后面的债主。她知道那些债主都在等着呢,若他们将大伯娘的钱还了,他们必然会上门来讨债的。

七八两银子并不算多,要是放在她还在童家那会,她定是不看在眼里的。但此刻,一文钱逼死一条好汉,原本她是真不打算走以前的老路了,但见到自家的爹娘就差被人指着鼻子大骂了,她又如何能忍心?

她如今只恨自己的本事不够,她上辈子学的最多的就是察言观色,以及如何讨人欢心。杨宜头一次恨自己,上辈子怎么没学些傍身的本事呢,刺绣,她的手艺只是一般,唯一拿得出手的,便是做点心了。嗯,为了讨童文栋的欢心,后来还认了点字,后来他的心不在她身上了,为了能挽回他,她还在这方面下了苦功,她本就是个通透之人,花了两三年时间,尽管做出的诗不像样,但却是会认字了。

王婆子一来,杨宜就知道,她进童家的日子近了。

近日她也是寻思了良久,想着凭自己脑袋里的东西能不能改善一下家境,倒还真给她想出了个法子来,不过那个法子是能来钱,却是极费时的,她家是等不及了。只能指望日后了,她想着叹了口气。

又想了半宿,她仍旧没想出个好办法来。只有她进了童家,他们家的境况才会好起来。她觉得,似乎有只无形的手,推着她往既定的路上走。突然,她眼前一亮,猛地从炕上坐了起来。她真是糊涂了,进童家,不代表她一定会走老路啊。

想不走老路,避开童家,自然是最好的,但退一步想,进了童家,她也未必会走老路。她的姿色纵然可以,但童家的妙龄丫环不少,出挑的也不少,只要她不像上辈子一样上赶着使计谋爬上童家老爷少爷的床,应该没人会注意到她。

而且她进童家,也有不少优势,至少各房各院主子丫环的脾气,她不说都摸得通透,但少说也能晓得个五六分。再者,童家的月例极高,一等丫环是三两银子,二等二两,便是洒扫做粗活的也有一两银子。这份月例,放眼整个通洲也是有数的。她进去后,家境应该能改善不少。

再者,她手上会的一些东西,像她家这般穷苦的家庭根本就不可能学会的。拿认字这点来说吧,他们庄里就只有两家的孩子有能力去私塾,一个是里正家,一个是村子东边的富户陈家。她没进过私塾,家里也没请过先生来教过,事有反常即为妖,若哪天她不小心露出了马脚,那后果可不是她能承受的。这两日她闲着无事做了些针线,针脚比以往齐整密集,都引得林氏纳闷了许久呢。

若是去了童家,那么一切就迎刃而解了。分析了利弊后,尽管她心里对童家仍有抵触,却已下了决断。

如今只能走一步算一步,其他的一切,只能徐徐图之了。

深夜,是属于成婚男女之间的,比如来一场酣畅淋漓的运动?

在童家,某个男主人吃饱后,大掌还意犹未尽地在女主人身上游离着着。

杨宜面如桃花,红唇微张,气息未定地推了推身上的男人,“好了,别闹了,赶紧叫人进来梳洗吧,一会还得回我娘家呢。”

昨晚陪他胡闹了大半宿不够,早上还缠着她来了一回,如今她的腿还打颤呢。真不知道他是不是打算将积攒了十几年的精力都发泄在她身上,一做起来就没完没了。或许是这些年二爷从军的原因,他比起童文栋来,真是强上太多了。不光是那玩意天赋异禀,连持久力也是可怕的。说实话,杨宜心里真是有点怕了。

童二爷喘着粗气,翻身而下,“你歇会,我这就去叫人。”

没一会,春雪就来禀热水已经倒好了。杨宜在春雪冬梅两人的服侍下,很快就梳洗好了。

用了早膳,杨宜夫妇二人坐上了马车,慢悠悠地往刘家庄驶去。

马车摇摇晃晃的,昨晚没睡够的杨宜昏昏欲睡,二爷长臂一揽,将她安置在自己怀里,轻拍着她的背,哄道,“睡吧,到了我叫你。”

杨宜实在困得不行,嗯了一声后在他怀里蹭了蹭,环着他的腰睡了过去。

二爷吩咐车把式赶车赶慢一点。

到家时,杨宜睡眼惺忪地被叫醒。

杨家人知道杨宜今天回门,早早就起了。此时门外刚有动静,大门就打开了,杨氏夫妇亲自将他们迎了进去。

杨宜娘家已经盖了新房,五间大瓦房,宽敞亮堂。不说在村子独一份,可也是数一数二的。盖成之时惹来村子里不少羡慕,都说杨大勇生了个好女儿,荫娘家。不过也有不少人暗地里说酸话的。

此时隔壁家大伯父大伯母也得了消息,赶了过来。这些日子大伯母年氏跑得勤快,杨大勇一家早见惯不怪了。

自打杨宜与童家二爷订亲,杨大勇又快速拿出银子将房子盖了起来后,年氏不止一次后悔没在杨大勇家发迹前拉拢施恩一番,一想到童家来下聘时那三大车的聘礼,至今想来,仍叫她眼红不已。但谁又能料到,杨宜这么好命呢。

“大妞回来了?这是姑爷?”年氏笑容满面地问。

“嗯,大伯父大伯母,这是外子。”杨宜微微点头,然后对二爷说,“爷,这是我大伯父大伯母。”

二爷见杨宜不甚热情,也就略点了下头。

“外子不擅言语,望大伯父大伯母别怪罪。”

“不怪罪不怪罪。”年氏猛地摇头,怎么会怪罪?这是金主哇,童二爷手里随便漏一点,都够他们吃一辈子的了,哪敢怪罪?

年氏热切的眼神让童二爷有些不自在。

见年氏一副看大元宝般谄媚的神情,杨宜不禁摇头。年氏那个人就是这样了,眼皮子浅,嘴巴不饶人,为人还吝啬,杨宜一向知道的。她不至于为小时候的一些不快记恨至今,再怎么说,她大伯和爹都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亲兄弟。如今她又是嫁出去的女儿了,对娘家的小事都指手画脚就太过了。家里还有爹娘管着呢,大哥也晓事理了,他们看着办就好,吃不了大亏的。再说了,谁没有个缺点?不过不计较,不代表她愿意与她有什么纠缠。

“我和外子出去转转,你们随意。”离吃饭还有一段时间,爹和娘都还在忙着,他们干脆出去转一圈算了。

“你们去你们去,不用管我们。我们就过来看看有什么可以帮忙的,我去厨房给你娘搭把手。”

杨大勇在一旁听了,忙插嘴,“大妞,这些年刘家庄变了许多,怕许多路你都不认得了,俺叫你大哥领着你们去。”

“阿威,阿威!过来,带你妹妹他们出去转转。”

“来了。”

“姐,我也去——”二妞说完,怯怯地看了童二爷一眼。她这姐夫看着好凶,姐姐不听话时,不知道会不会被他抓起来揍一顿?

“我也要——”小四忙将手中的饼塞进嘴里,然后慌忙抱住最近的大腿。生怕他们走了,他腿短跟不上。

童二爷努力挤出一抹友好的笑容来,可惜不是很成功,不过却让杨威他们感受到他的善意。突然,他嘴角的笑意僵掉了——低下头一看,正巧与仰起脸的小四大眼瞪小眼。

大伙顺着他的视线往下看,见两人如此,杨宜第一个忍不住笑了出来,接着是二妞,杨威嘴角抽搐,一脸哭笑不得。

原来,小四慌不择路,随便一抱,竟然抱到了最粗的那根大腿。

“来,姐姐抱你,咱们一起去。”杨宜上前,就想将这豆牙菜抱起来。

“我来抱他。”二爷弯下腰,将小四叉了起来,抱在怀里。

小四不怕生,只是小小地惊呼了一下,瞬间眼睛瞪得大大的,“好高,大哥,二妞,我比你们高了。”

“臭小四,叫二姐,不能叫二妞!”二妞作势要打他。

自打小四会说话后,这娃不知跟谁学的,就是不肯叫二妞二姐,一直都是二妞二妞地叫。

“娘,二妞打人啦!”

二妞悻悻地放下手,“小鬼,今晚别叫我给你洗澡,自个儿洗去!”

小四对她做了个鬼脸,“不叫就不叫,我让娘帮洗。”

杨宜在一旁看得津津有味,她上辈子和这辈子都早早离开家,还真不晓得家里的兄弟姐妹是怎么相处的呢。

“好了,别吵了,咱们出门吧。”杨威打断姐弟俩的斗嘴。

出了门,二妞挽着杨宜的手,低声地说着小话,“姐,大伯母最近变了好多。”

“是吗?”杨宜倒不在意。

二妞肯定地点头,“对我们家热情了好多。”

“这样不好吗?”

“好是好,但太反常了嘛。”

其实这事很好解释,无非是见她嫁得好了,想跟着喝点汤罢了。

“咦,那里发生什么事了?”杨威领着他们在庄子里走了一圈,发现也没什么可看的,就往回走了。杨宜看到在离家门十丈远的地方聚集了一群人,正对着屋里的人指指点点的。隐约听到什么狠心的娘之类的。

杨威只瞟了一眼,不屑地道,“妹妹,走吧,回去慢慢说。”

杨宜虽然有点好奇发生了什么事,但自己一群人挤上去也不是个事,况且她大哥一看就知道是个知晓内情的,她就不去凑那份热闹了吧。

原来,他们刚才看到围住的那家姓刘,男人叫刘二狗,前些年娶了个山沟沟里出来的女人乔氏。这乔氏也是个能的,连生四胎都是男的,这在刘家庄可不得了。刘家庄里有好几户人家连生几胎都是女的,不少人都偷偷向乔氏打听生男秘方呢。可是乔氏只推说不知道,这可把前去打听的人得罪狠了。连生四胎都是男的,还说没秘方,谁信啊。巧合也没那么巧的吧?

于是这几家人在种地的时候就暗暗下拌子,水少的时候截水,水多的时候放水,于是他们刘家的庄稼收成不怎么好。几年来,日子过得苦巴巴的,刘二狗瞧着心里不是滋味。恰逢此时,庄子里不少年轻劳力都去城里做工了,多少都能改善一下家里。刘二狗眼见别人日子越过越红火,牙一咬,决定去城里做工了。

这一走就是几年,开始的时候,刘二狗在这附近的城里做工,还时不时地捎些钱回来。渐渐地,他去的地方远了,捎钱的次数就少了,不过还是会有钱回来的。

可乔氏这人,是个狠心的母亲,眼见钱少了。在吃食上就刻薄起儿子来了,若是大家吃的一样,那没什么话说。可她自己和最小的儿子吃肉喝汤的,三个大的却只能吃糠咽菜,有时还得饿肚子,这就太过分了。而且每隔一段时间,她必会急冲冲地托人去催刘二狗捎钱回来。刘二狗根本就不知道家里的婆娘是这副德性。

对此情况,庄子里有看不过去的,说了她几句。那乔氏也是个泼辣的,根本不怕人说,谁要是敢说她,必被她拿着大扫帚追着打。

这回闹起来的原因是她第三个儿子饿晕在小溪边,被村子里的人给背了回来。

杨宜听后,也是一阵唏嘘,“怎么会有这么狠心的母亲?手心手背都是肉,几个孩子全是从她肚子里爬出来的,难道她就一点都不心疼?”偏心眼也不是这样偏的呀。

“一样米养百样人,你也别难过。”二爷拍拍她的肩膀。

“我只是可怜那些孩子而已,听大哥说,最大的那个孩子也不过八岁。”被亲生母亲这般对待,孩子不知道多寒心呢。

“威哥儿,你怎么和你妹妹说这些事?”林氏责怪地看了杨威一眼,然后看向杨宜,“你也别多想了,各人有各人的缘法,在庄子里,咱们平日也会接济一下几个孩子,饿不死他们的。而且估计年底刘二狗就会回来了。”

“这样就好。”杨宜听到不会饿死孩子,这才放宽了心。她盘算着一会给她娘留些银子,让她家时不时接济刘家那三个娃几顿吧。希望他们能平安等到他们爹回来。

“走吧,饭烧好了,进屋里吃饭去。”

“二弟妹,我和你大哥就先回去了,有什么事再叫我啊。”年氏搓着手道。

“一起坐下吃个饭吧,也不是外人。”林氏劝道。

“是啊,大伯母。”

想起刚才的菜色,年氏倒是想留下来,不过一看新姑爷面无表情的脸,她还是识趣地告辞吧,“不了,福哥儿还等着我回去喂饭呢。”

“娘,你去屋里拿礼给大伯母,挑大的那份啊。”

“好咧。”林氏擦了擦手道,“大嫂,你等会。”

“这怎么好意思?”年氏嘴上说着,脚却一动不动。

“没什么不好意思的,您是大伯母嘛。”

没一会,林氏就提了一份大礼出来,得了礼物,年氏笑得合不拢嘴。

年氏夫妇告辞后,杨宜一家人坐下来吃了顿饭,她将不久启程前往钦州的事说了。杨大勇和林氏尽管不舍,却也知道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自然是嫁夫随夫的。

吃罢了饭,杨宜被林氏叫进了屋里,而二爷则陪着杨大勇和杨威在外头喝茶聊天。

“大妞,你的陪嫁里少了陪嫁丫环,老太太有没有说你?我也是别人说了我才记得起来的,也怪我们想得不周全。”亲事太匆忙,他们完全没想过女儿嫁的门户那么高,真真是两眼一抹黑,应该准备什么完全没有头绪,许多嫁妆都是由女婿置办的。现在想来,真觉得对女儿不住。

“娘,老太太没说我,你就放心吧。”

“那要不要补上啊?”林氏一脸不安。

“不用。”

林氏还是觉得不放心,杨宜忙拉着她的手说起别的话题。

家宅不宁是一切灾难的源头。她也是从当通房过来的,自然明白,女人有了孩子,心就大了。虽然她有自信,一两个通房还是能拿捏得住的,但她也知道,没有千日防贼的道理,那是迫不得已的做法。

即便她有浑身本事对付通房妾室,都不如于此事上拿捏住二爷。况且,二爷也是答应过的,纳妾的事全由她做主。让她做主,那就是不纳!真到了非纳不可的地步,她也绝不会给自己的儿子留下隐患的
最新更新
继续看书

同类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