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销书籍精忠报国
继续看书
《精忠报国》主角潘阳忆兴,是小说写手“我有九块腹肌”所写。精彩内容:向往最新一季开播,拍摄地点在原始大山的某处山村之中。原本想要拍摄田园生活的节目组,意外发现了一个独居的神秘少女。少女,被父亲丢下,在山上的老屋里独居了四五年。当所有人都在可怜少女,痛骂人渣父亲的时候。摄制组的镜头,却在老屋里拍下了更加惊人的内容。染血的铠甲,断折的长枪……阴森的灵堂,悲怆的遗书……满屋的阵亡通知书……这,是一个忠烈家族......

《畅销书籍精忠报国》精彩片段


开心?

任谁都看得出来,这张照片,是那不负责任的岳扬离开之前拍的。

原本众人还以为,岳扬是和岳小可告别后才离开。

但现在看来,或许他们连告别都没有。

岳扬偷偷拍了一张照片,趁着岳小可熟睡的时候,偷偷离去。

到底为什么,非要做到这个地步?

难不成还怕小可缠着他吗?

直播间里,已然一片讨伐之声。

这张照片,明明应该是小可的难过记忆才对!

然而……

“黄老师,我是真的很开心。”

“其实,我一直以来,都想有一张自己的照片。”

“但是爸爸说,我们岳家人,有自己的使命,要低调行事。”

“他从来没有拍过照片,也不许我拍。”

“但是他还是为我破了例,我真的很高兴。”

小可的解释,让现场一片安静。

黄老师作为一个演员,本已经尝遍了人生的酸甜苦辣。

按理说,分明不会那么容易动情。

可是,他的眼眶,还是湿润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坚守的信念。

虽然黄老师没有见过岳扬。

但是从和小可的交流中。

他们可以很清晰的感觉到,岳扬是个非常讲规矩的人。

而这样的人,还是为了自己的女儿破了例。

坏了规矩!

他似乎也不是个彻头彻尾的混蛋。

只是,他的这一点付出,完全不可能掩盖他的过错。

黄老师感动。

不过是因为能够体会到岳小可的开心罢了。

他能够感受到,岳小可的泪,是幸福的。

这是他们来到岳家祖屋,认识小可之后,看到小可最幸福的时刻。

而这,仅仅是因为一张小小的相片。

小可,也太容易满足了。

这更是从侧面反映出小可内心的强大。

她不过才十三岁啊!

“忆兴,过来一下……”

黄老师看着小可对相片爱不释手的样子,找来了忆兴,耳语了几句。

不一会儿,忆兴跑去和节目组交涉了几句,带回了一个物件。

那是一个小号的手机防水袋,有挂绳能够挂在脖子上。

“小可,你把照片装在这里面吧,不然眼泪把它打湿了,容易坏。”

忆兴将防水袋递给小可,教小可把照片装了进去。

“谢谢忆兴哥哥,谢谢黄老师!”

小可将相片挂在脖子上,终于又露出了笑容。

她在拿到相片的时候,就决定了要将它随时带在身上。

黄老师的主意,帮了她大忙。

她现在完全不用担心照片损坏和丢失了。

“不客气。在屋子里闷了这么久,咱们出去透透气吧。”

“忆兴,把你的歌给小可听听,或者和小可玩会游戏。”

黄老师提议道。

“师父……我的歌有啥好听的……”

忆兴有些难为情。

“让你去你就去,哪来的那么多废话!”

黄老师抬起手来,假装要打。

忆兴见状,连忙带着小可回到了原本预订的拍摄区,拿出了手机。

手机。

小可自然不是没有见过。

但从来都没有玩过。

手机里的所有一切,对她来说,都是新鲜的。

尽管她刚刚才砸了一个……

“呀,是忆兴哥哥!”

看着手机屏幕里的MV,小可抑制不住的兴奋。

她其实不懂现代的流行歌曲,但看到相熟的人在屏幕里唱唱跳跳,她就觉得很好玩了。

黄老师看到两人玩得到一起去,也就放心了。

他没有过去,而是走到池塘边,找到了坐在石头上的孙正。

“怎么?你不着急?”

“着什么急?”孙正抬起头来,不解的问道。

“你来这的目的不就是看那些古物么?这里可不止一间屋子。”

黄老师指着偌大的院子说道。

岳家祖屋,几乎占据了整个山巅,除了如同苏州园林般的院落之外,还有十多个房间。

刚才他们看过的,不过是大厅而已。

还有不少房间,都是关着门的,而且小可并没有说不能看。

“不急。现在的东西,都足够我消化很久了。”

“而且……”

孙正看向小可:“我的学生刚冒犯了小可,我哪有那脸皮再去求她?”

“我果然没看错你,你的身上,有一种学者的风骨。”

“哪里,过奖了。”

“我一会儿去帮你问问。”

“这……这太麻烦你了!”

孙正嘴里客气,身体却已经激动的站了起来。

显而易见。

他并不是不着急。

而是压抑了自己的欲望。

与此同时。

“要看多久的视频啊?”

“里面不是还有那么多屋子么?进去看看呀!”

“你以为这里是游乐园啊?想去哪玩就去哪玩?”

“哎呀,导演去问问小可嘛!”

“对,这里肯定还有其他好东西!”

……

孙正虽然能够压制自己的欲望。

但是直播间的一些观众却猴急了。

压力瞬间转移到了潘阳的身上。

“那个……黄老师啊,你看能不能……”

潘阳和小可不熟,只能把沟通的任务交给黄老师。

可现在黄老师,正在池塘边上,和孙正请教古文明的知识呢。

听到潘阳的声音,直接不耐烦的摘掉了耳麦。

想看其他屋子?

等着!

让小可玩够了再说!

咱们是来做客的,就得拿出做客的态度。

绝对不能喧宾夺主,主导一切。

这就是黄老师的态度!

“黄老师,黄老师……”

“黄老师你说话呀!观众情绪高涨,趁现在推一把呀!”

“黄老师,三百万!三百万了!”

“黄老师,给个面子……”

……

潘阳捂着麦克风,仿若做贼似的求道。

但所谓欲盖弥彰,他的这个动作,更引来了附近工作人员的注意。

他的心中打的什么主意,是个人都看得出来。

工作人员们,顿时笑开了花。

不仅是因为潘阳吃瘪的表情很搞笑。

更是因为大家都觉得黄老师做得对!

小可给节目组的礼物已经够大了。

现在好不容易小可和忆兴玩得开心,他们怎么可能去打扰?

这才是向往的真正主题。

收视固然重要。

但不能忘记初心。

向往要拍的,必须是每个人内心中渴望的生活。

还有什么,比幸福,快乐,更值得向往的?

而所有人都不知道的是,还有一个更大的惊喜,即将来临……

小说《精忠报国》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听完小可的话,陈梦溪哭得泣不成声。

原来昨天晚上,小可根本就没有睡着!

陈梦溪的所作所为,小可全部都感受到了。

其实,倒也不是小可故意考验她或是怎样。

只是因为小可长年练武,又独自一人居住,就算睡觉时也极其警觉。

她刚开始的确是睡着了,可只要陈梦溪过分接近她,她就会本能的清醒过来。

为了不让陈梦溪感到尴尬,她才一直假装睡着。

“可怜天下父母心!”

“愿天下再也没有与父母走失的孩子。”

“希望走散的孩子们,都能早些回家!”

“小可和梦溪女神都值得拥有彼此!”

……

小可和陈梦溪的相认,让万千网友感动不已。

即使是生活在完整家庭中的孩子,都能感受到母子俩的喜悦。

而就在这时,一个更好的消息,刚好传到了黄老师的手机中。

叮咚。

黄老师的社交软件响了一声。

他点亮屏幕一看,竟是之前送检的DNA样本的结果出来了。

符合遗传规律!

亲子关系可能性99%!

确定有血缘关系!

黄老师激动的将报告结果拿到了陈梦溪身边,给陈梦溪过目。

然而,陈梦溪只是微微点头,平淡的说了声谢谢。

如果这个结果,是昨天晚上到的,她可能会无比兴奋。

但是现在,她已经不那么在意报告结果了。

毕竟她和小可都已经认定了对方。

有时候,情感的羁绊比基因的序列,要更加的牢靠!

“走吧,都愣着干嘛?”

黄老师冲着孙正和忆兴招了招手。

这个房间,本就是属于岳家女眷的房间。

现在这母女俩相聚于此,在此相认,恰到好处。

是时候给她们一点私人空间,让她们聊一聊这十几年的事情了。

房门关上。

走出房间的男人们,自然不能闲着。

时间快要接近中午,黄老师的表演时间又到了。

不一会儿的时间,一桌子菜就端上了桌。

水煮鱼,京酱肉丝,宫保鸡丁,再加上一道拍黄瓜,一锅浓香的鸡骨高汤。

馋得屏幕前的观众涎水直流。

似乎是闻到了饭菜的飘香。

陈梦溪和小可终于打开了房门,走向了饭桌。

两人的脸上,已然看不到泪痕,全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母女的手,也紧紧牵着,仿佛这十几年的感情,在短短的一个小时内,全都弥补了回来。

不过,她们的感情好了。

剩下的叔叔,伯伯,还有哥哥,却有些吃味。

不得不说,这一个多小时没见到小可,总觉得心里空落落的。

于是,当小可一上饭桌,三个男人都积极的向小可献殷勤。

“小可,你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又要练武,多吃点。”

“小可妹妹,京酱肉丝卷饼可好吃了,哥哥给你卷一个试试。”

“那个……要不我给大家讲讲京酱肉丝的历史故事?我正好对这方面有所研究。”

……

陈梦溪看着这一场景,却是一点都不吃醋,反而幸福地捂嘴偷笑。

要是小可真有这么一群可爱的亲人,那该多好啊!

……

吃过午饭。

直播间稍微关闭了一个小时。

所有人都睡了个午觉,稍微补充了一些精神,才又开启了直播间。

上午的房间里,没有看到锁的痕迹。

木板里的钥匙,仍旧没有用武之地。

而且黄老师午觉之前,特意又去翻了一下第三个房间,连木板都没有看到。

显然并非是所有房间都有木板放置。

所以黄老师他们也不准备停下来,继续推开了第四个房间!

吱呀……

古老的房门,被小可轻轻的推开。

一股血腥的气味伴随着肃杀的气氛,瞬时从屋内喷涌而出。

“血!”

忆兴指着屋内,惊讶的喊道。

血。

他在岳家的祖屋里,也不是第一次见到血了。

如果只是有物件上带血,或是有血书,并不至于让他如此惊讶。

让他感到惊讶,甚至是惊慌的,是屋内的氛围!

就在他们对面的墙壁上,挂着一件被鲜血浸透的官服!

官服的旁边,靠着一柄枪头断裂的长枪。

长枪上,同样沾满了血,一片乌红。

要是不仔细看,真就像是一个浑身浴血的鬼神,立在房间里一般!很是瘆人!

“孙老师,能看出这是什么朝代的官服吗?”

黄老师倒是不至于被吓到,好奇的向孙正询问道。

“元朝。”

孙正肯定的说道。

“元朝?怎么还在元朝?”

“等等!你们记不记得,婉茹的丈夫好像在元朝当官!”

“你是说,这一身衣服是婉茹丈夫的?”

“难道婉茹的丈夫,也死了?”

“真的是满门忠烈啊!这么多血,他到底遭遇了什么?”

……

这一身官服,立刻引来了直播间观众的兴趣。

许多观众,都因为这一件官服,联想到了婉茹的丈夫。

至少从目前的信息来看,元末时期,在朝中当官的岳家人,就只有婉茹的丈夫。

子良!

不过,这只是推测。

还没有铁定的证据,证明这一件衣服来自于子良。

也有可能是岳家后人的战利品。

毕竟婉茹及一众岳家女眷也有孩子,等幼子长大,或许又能干出一番大事业来。

在这件事的推断上。

孙正的意见和观众们其实差不了多少。

所以为了能够还原这一段历史,他确认官服和长枪上没有能证明身份的痕迹后,又开始寻找其他的古物。

竹简!

首先映入他眼帘的,就是一卷竹简。

竹简放置的位置,在进门的右手边,一个花瓶架子上。

它存在于这个房间的意义,仿佛就是在人们进入房间后,夺取人们的目光!

翻开我吧!

来看一看吧!

竹简仿佛发出了声音。

孙正自然不能让它失望,他从架子上取下竹简,找了一张桌子将其摊开。

竹简刚刚打开一小片,书写者的名字,就呼之欲出了!

因为在竹简的开头,赫然写着五个大字:“祭亡妻婉茹!”

观众们的猜测没错。

这个房间,真的与婉茹的丈夫有关。

这是婉茹的丈夫子良,书写的祭文!

小说《精忠报国》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纸?

偌大一个箱子里,装的竟只是一堆没有用的废纸?

这些纸上,写了些什么?

镜头推近。

孙正拿起了表面的一张,定睛一看,这张纸,竟然是一张当票!

何为当票?

也就是古代在当铺兑换东西的书面凭证!

“孙老师,这张当票上面写了什么?”黄老师问道。

孙正将当票打开,上面写了有很多字。

不过,大多数文字都是当铺的约定规则,就如同现在的合同条款一样。

这些条款孙正并没有读,而是盯着一行最为醒目的字眼,将其读了出来!

“将自己的玉镯一对,当银三百两!”

……

“一对玉镯,当银三百两,当铺应该赚大了吧。”

“肯定赚了啊,当铺会做亏本的生意么?”

“岳家从古代就开始变卖家产了吗?”

“其实也很正常,很少有家族能够长盛不衰。”

“可是这也太败家了吧,当铺当的钱,哪有直接卖来得多?”

“要是一对古代的玉镯留到现在,绝对是天价!”

“实在是太可惜了!”

……

直播间的弹幕不断刷屏,各抒己见,感叹岳家的败落。

为了三百两银子,卖掉了可以当做传家宝的东西,谁都会觉得可惜。

但是……

孙正并没有停下,又拿起了第二张纸。

这是一张契约!

“这是一张购入粮食的合约,上面写着一共购买了十石(dan)大米,花费九百两纹银。”

“购买人叫做岳香菱。”

孙正说道。

他现在已经习惯了节目的风格,不仅给周围的人展示,也专门让镜头拍了个特写。

“那个……孙老师,不好意思,请问一石米是多少斤啊?”

忆兴怯生生的问道。

他对这些古代计量单位并不熟悉,觉得自己对华夏文化了解太少,所以有些不好意思。

可实际上,大多数人知道石这个单位,也知道它的读音同担,而不是石头的石。

至于一石相当于现在的多少斤,知道的人很少。

其实就连黄老师,都不完全了解其中的比例,因为每个朝代的比例都有一定差异,容易记错。

“这两份契约,都是元末明初的制式,按照元朝的度量衡,一石相当于现在的一百五十斤左右。”

孙正答道。

“我算算……一石一百五十斤,十石就是一千五百斤……”

忆兴仿若自言自语的嘀咕了几句,而后猛地瞪大了双眼,愕然开口:“一千五百斤?岳家当年是有多少人?为什么一次性购买这么多大米?”

“这个……不好说……咱们接着看吧。”

孙正摇了摇头。

或许对于现在家庭而言,一次购买一千五百斤大米有些夸张。

但是对于古代的大家族而言,却很正常,因为古代的大家族都会在粮仓里储存一些粮食,以备不时之需。

而孙正并没有给忆兴解释这个道理,因为这里的票据实在是太多了!

没有将票据看完,根本没办法推定这些粮食的作用。

直播间里,观众们也为这件事热烈的讨论了起来。

“一次性买这么多粮食,感觉不像是家用吧?”

“元末明初,农民起义很多,我猜他们的家人在暗中资助起义军。”

“这倒是有可能,或许岳家自己组织了一支起义军也说不准。”

……

资军。

基本上成为了弹幕比较统一的猜想。

而孙正后续的发现,似乎也印证了这个猜想。

购粮契约。

购买牲畜的契约。

典当金银首饰的当票。

……

箱子里的纸张,被翻出了大半,几乎全都是当票或者购买食物的凭证。

当然,这并不能成为资军的关键证据。

关键证据是,这些票据的交易时间非常接近,购买的食物数量也十分庞大。

截止目前统计,购买的粮食,足以供应上万人吃上两三个月的!

岳家的人口就算有再多,也不至于在一个小小的宅院中,挤下上万人吧?

“看样子,岳家确实在资助起义军,或者,自己组建了一只起义军!”

“岳香菱,应该是一个女人吧,真是一个女中豪杰!”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岳家的女性也是好样的!”

弹幕上纷纷称赞。

可令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孙正居然在这个时候站了出来,驳斥了所有人的观点。

“我特别能体会大家期望岳家上阵杀敌,或者资助起义军的心情。”

“但是从专业的角度来判断,我并不觉得这些粮食是用来资军的。”

“我想大家都知道一句话,叫做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这句话体现了后勤的重要性,但想要行军打仗,攻城略地,后勤所需要的,可不止是粮食。”

“兵器,铠甲,衣服,攻城器具……这些都在辎重的行列里,缺一不可。”

“大家不要只看到最终朱元璋成功推翻元朝,起义成功。”

“在他成功的背后,其实还有无数被镇压的农民起义!”

“农民起义为什么会轻易的被镇压?还不是因为军备不足,训练不精!”

“农民起义军最需要的不仅仅是粮食,还有装备啊!”

众人哑口无言。

起义,听起来多么热血,多么正义。

可光凭着一腔热血和胸中的正义,是办不成事的。

战争,不是游戏。

没有不断重来的机会。

一旦准备不足,被官兵镇压,等待起义军的,只有死亡!

岳家若真的想要资军,怎么可能不知道这一点。

他们为何只资助了粮食,没有资助兵器,铠甲那些东西?

难道,吃饱饭就能打好仗吗?

这显然不太现实。

孙正没有再说什么,而是继续往下翻找。

在箱子里的票据快要见底的时候,他看到了一张信纸,和一些血红的印记。

血书!

又是血书!

不过,这和岳扬的血书还是不一样的。

这封信,主体是用墨汁写成,只是在落款的地方,按上了不少血指印。

一眼看上去,足有七八个不同的指印,而且有大有小。

“呼……”

孙正长舒了一口气,整理了一番情绪,开始认真审视这封书信。

“香菱姑母!”

“三思!”

“三思啊!”

信件一开头,那顿挫的笔画,就显现出写信人情绪的激动。

这是一封,建言信!

小说《精忠报国》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什么?你的意思是,你一个人在这个院子里,生活了四年?”

孙正惊愕的看向小可。

小可的话,简直颠覆了他的三观。

天底下,真有这么不负责任的父亲?

要说没条件也就罢了。

能够在家里收集如此多的古董,岳家的生活应该不会太艰难。

四年不回家,留一个未成年的孩子独自在家。

这当爹的,简直禽兽不如!

旁人看到孙正的表情,尽皆摆出一副似笑非笑的表情,暗暗点头。

仿佛在说,对,就是这个表情!

毕竟,他们之前,也都经历过这个阶段。

“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天底下怎么会有如此的父亲啊!”

孙正看了一眼乖巧的小可,不禁仰天长叹道。

天日昭昭,天日昭昭。

是岳飞在供状下留下的八个字,有苍天可鉴之意。

用在此时,倒是十分契合。

孙正现在更加确定,这个古屋和岳飞应该没什么关系了。

毕竟岳飞的后人,怎么可能会生出岳扬这样的人渣?

而就在这时,一道清脆悦耳的女声缓缓响起。

“拂拭残碑,敕飞字,依稀堪读。

慨当初,倚飞何重,后来何酷。

岂是功成身合死,可怜事去言难赎。

最无辜,堪恨更堪悲,风波狱。

岂不念,疆圻蹙;岂不念,徽钦辱,念徽钦既返,此身何属。

千载休谈南渡错,当时自怕中原复。

笑区区、一桧亦何能,逢其欲。”

此声娓娓道来,情感充沛。

仿佛将众人都带到了岳飞的墓前,瞻仰祭奠。

“你……怎么会这首词?”

孙正惊讶的看向小可。

方才小可吟诵的词句,是文徵明纪念岳飞而作的满江红。

这首词虽然不算冷门词作,但是并不在义务教育的课本之中。

大多数接受过大学教育的成年人可能都不知道这首词,小可为什么会背诵?

“我跟着爸爸学的呀!”

“爸爸每次吟诵了这首词后,都喜欢说伯伯你刚才念叨的八个字。”

“他总说,天日昭昭,天日昭昭!”

“那狗曰的赵构,可不是天……”

小可刚说完,黄老师立刻走过去,将小可的嘴给捂住了:“小可,后面的那句话不用学。”

“那是骂人的话,不礼貌。”

“哦……”

小可若有所思的说道:“可爸爸说,赵构该骂!”

“他之所以喜欢这首词,也是因为千秋万世,人人都在骂秦桧。”

“可真正该骂的,是那偏安一隅,没种的狗皇帝。”

“……”

黄老师是真没辙了,骂就骂吧。

小可将岳扬的话视作箴言,倒也没什么错。

有的人,确实该骂!

说得好!

孙正听完小可的话,更是激动万分。

世人只知秦桧奸佞,少有人会去研究背后真正的因果。

正如这首词中所说,秦桧再怎么有本事,凭他就能杀得了岳飞?

还不是迎合了那个废物皇帝赵构的思想罢了。

岳飞之死,秦桧难逃其责,赵构更应该背负最大的责任。

在孙正看来,小可的父亲岳扬应该是真的喜欢这段历史,才能够做出这样的评价。

亦或者……

一个疯狂的念头在孙正的脑海中产生。

他无数次的告诉自己,这里绝对不可能和岳家军有关。

但一个又一个巧合,让他不得不往这方面联想。

“小可,你们家除了这些铠甲,还有其他的古物吗?”

孙正渴望的问道。

既然屋子的主人不在,他就只能向物件发问了。

而他们作为考古工作者,最本质的工作,就是让古物开口说话!

这处院子究竟和岳家军有没有关系,他需要更多的证据来辅助判断。

只可惜……

“我也不知道啊。反正家里的东西,除了我买的,全都是我来之前就在的。”

“我也不知道哪些东西是古董。”

小可迷茫的答道。

“这样啊,那我能……”

孙正本想要说,他能否自行去找找看。

但他话还没说出口,忆兴突然大喊了一声:“我知道!”

“你知道?”孙正呼吸变得有些急促。

“嗯。我觉得那件东西一定是老东西,就是不知道是什么年代的。”

忆兴坚定的说道。

“忆兴,你就别卖关子了,你看孙老师都快急死了。”

黄老师见忆兴半天进入不了正题,开口道。

“对不起,对不起。那件东西就在池塘边上,就是小可练武用的银锤!”

忆兴自信的说道。

他虽然不懂考古,甚至对古董没有任何的研究。

但是刚才将银锤托在手上,他明显能够感觉到一股历史的厚重感。

这种感觉说来玄乎,但其实并不神秘。

可以理解为,一种沧桑之气。

“小朋友,我能够去看看吗?”

孙正早已迫不及待,但是这是别人的家里。

他们必须经过小可的同意,才能去欣赏人家的收藏品。

“可以呀,需要我帮忙吗?”小可问道。

“不需要。”

孙正摆了摆手。

心中却是在想,不过是一柄银锤而已,又不是方天画戟,还需要帮忙?

很快。

在忆兴的带领下,孙正来到了池塘边上。

“宝贝!”

孙正一打眼看到被随意放在路边的银锤,立刻意识到那不是现代产物。

这种东西,被称作一眼开门,绝不会错。

“这可是国宝啊,怎么能随便放在水边!”

孙正着急的跑了过去,想要将银锤拿起,放到屋里去。

可当他握住银锤,想要发力将其拿起时,却发现这银锤就像是长在土里似的。

根本拿不动!

但是话都放出去了。

他又怎么好意思马上找人搭把手。

铆足了力气,再试了一次,脸都憋得通红了,只把银锤抬起了几公分。

“原来如此!是因为银锤太重了,所以才放在这里吗?”

孙正不得不放弃,给自己找了个台阶。

谁知,小可二话不说,走到他身边,一手握住一柄银锤,轻松的将其拿了起来。

“不是哟,是因为小可每天都在这里练功,放在这里比较方便。”

孙正见状,登时惊掉了下巴,嘴巴大张。

这还是一个十来岁的小女孩么?

小说《精忠报国》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最新更新
继续看书

同类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