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读佳作穿越大明,我入仕后当上内阁首辅
  • 畅读佳作穿越大明,我入仕后当上内阁首辅
  • 分类:现代都市
  • 作者:原来缘尽啊
  • 更新:2024-02-14 10:49:00
  • 最新章节:第21章
继续看书
最具实力派作家“原来缘尽啊”又一新作《穿越大明,我入仕后当上内阁首辅》,受到广大书友的一致好评,该小说里的主要人物是李适崇祯,小说简介:李适淡淡一笑,看来崇祯开始找其他的拯救大明的路子了,对这一帮传统的大臣不再感冒了。“为什么会有无数的百姓加入流寇,不是因为周阁老所说的百姓不识教化,而是因为年年的旱灾让百姓食不果腹。”说到这里李适停顿了一下,瞟了一眼周延儒,果然对自己怒目而视,不过李适只是宛然一笑,继续说道。“河南,陕西年年旱灾,民不聊生,百姓为了活下去,只有造反这一条路可以......

《畅读佳作穿越大明,我入仕后当上内阁首辅》精彩片段


周延儒的杀手锏一出来,果然就有官员都站出来向崇祯皇帝挽留,同时逼迫崇祯皇帝对李适下手。

“陛下,周阁老勤勉任事,维持国事实属不易,千万不能让周阁老离去,不然大厦将倾啊。”

“陛下,周阁老殚精竭虑,犹如定海神针一般,不能寒了老臣之心,请陛下惩治李适大不敬之罪。”

“陛下。。。”

崇祯皇帝一看这架势就头痛,很想直接一句话让周延儒滚蛋。

原本崇祯对周延儒抱以厚望,希望他能力挽狂澜。

但是这快接近一年时间来看,周延儒的毫无作为让崇祯皇帝很失望啊。更加上今年的两场大战役的失败,让崇祯彻底对周延儒失去了信心。

但是把周延儒给撸掉,换谁上啊?现在是真的没有合适的人选。

李适?崇祯突然被自己的疯狂想法给惊住了。但是现在崇祯对李适的好感爆棚,只可惜李适的官位低微,看来自己要破格录用啊。

“好了,不要吵了。”

崇祯打断了还要说话的大臣,转身来到周延儒身边,将他扶起,和颜悦色的说道,

“周先生,内阁不能没有你啊,你的辞呈朕万万不可能接受。”

周延儒趁势卸坡下驴,装作感激零涕的样子,

“陛下以国事托付于臣,臣无以为报,只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同时周延儒心里得意,我这杀手锏一用果然名不虚传,连皇帝对自己的态度都好多了。

这接下来就要惩治李适这个小贼了,果然大明不能没有我周延儒啊。

果然只见崇祯皇帝转向李适,出言呵斥道,

“李卿,周先生再怎么说也是我大明的内阁首辅大臣,你要注意你的态度。”

这就完了,周延儒???

周延儒自问对崇祯十分了解,不然怎么能成为崇祯朝目前在位第二长的内阁首辅。

要知道崇祯一朝大部分内阁首辅的任期都是几个月,唯有温体仁和周延儒在内阁首辅的位置上坚持了好几年,而且这二人还进了《贰臣传》。

意思是这哥俩也不是啥好人,要说能力肯定是有的,不然怎么能混到内阁首辅的位置上,但是他们在位有个特点那就是不办事,俗语有云占着茅坑不拉屎。

接着便又听到崇祯皇帝说道,

“李卿,你接着说流寇的问题。”

李适淡淡一笑,看来崇祯开始找其他的拯救大明的路子了,对这一帮传统的大臣不再感冒了。

“为什么会有无数的百姓加入流寇,不是因为周阁老所说的百姓不识教化,而是因为年年的旱灾让百姓食不果腹。”

说到这里李适停顿了一下,瞟了一眼周延儒,果然对自己怒目而视,不过李适只是宛然一笑,继续说道。

“河南,陕西年年旱灾,民不聊生,百姓为了活下去,只有造反这一条路可以走。”

“而闯贼主要也就是是河南陕西一带步步壮大,因为他们有无数的兵源,也就是这一带上千万百姓可供他们驱使。”

“这也是为什么闯贼可以失败无数次,还能站起来的原因。”

李适的话顿时让崇祯茅塞顿开,其实也有些大臣知道这个原因,但是因为他们站的角度不允许他们这样说,没有想到今天被李适公开说出来了。

虽然知道了闯贼为什么会成气候,但是现在朝廷已经无力围剿,崇祯也是一阵头大。

“那李卿认为如何才能将闯贼彻底消灭?”

“这还不简单,只等自然灾害消失,百姓自然会慢慢回到家乡,到时候再聚集一支精兵将剩下那些宁顽不灵的贼首给消灭,流寇之灾自然而然便解决了。”

崇祯若有所思,这样看起来是个办法。但是一任由流寇流窜会不会让朝廷失去民心,二是李适说得自然灾害会消失究竟是不是真的。

当然很快就有看李适不顺眼的大臣抓住了李适的语病,站出来质问道,

“李编修,你的办法就是任由流寇做大,祸害地方。这让地方百姓如何看待朝廷,看待当今圣上。”

李适冷哼一声,

“哼,什么叫我的办法是任由流寇做大,祸害地方。难道从天启七年开始的流寇,就没有祸害地方,哪一路流寇不是走一路祸害一路,现在已经把中原地区祸害的不成样了。”

“而且现在流寇已经做大,这可不是我的责任,是在座诸位大臣的责任。”

李适这话再次捅了马蜂窝,本来就躺平的官员也不得站出来,这锅我可不背啊。

“陛下,臣弹劾编修李适肆意妄为,咆哮朝堂。”

“陛下,臣弹劾编修李适心怀不轨,攻击同僚。”

。。。。。。

反正都是些没有营养的话,要是以前,李适如此大张旗鼓撕开大明的遮羞布,崇祯可能恼羞成怒把李适给砍了。

但是现在嘛,崇祯也只得死马当活马医了,要知道其他大臣都躺平不说话也不办事了。

李适也不顾同僚之情,因为李适知道现在剩下的大部分官员,并不能帮自己拯救大明,他们不拖后腿就阿弥陀佛了。

“难道我说得不是实话吗,那谁能想出办法救援开封,消灭流寇,请斩我头。”

李适这话一说其他大臣立刻闭上了嘴巴,赌命这种事是万万不能干的。

不过还是有人阴阳怪气的说道,

“那李编修你如何就能确定自然灾害会消失?”

李适斩钉截铁的说道,

“我愿意立军令状,如果崇祯十八年自然灾害没有根本的好转,我愿意以死谢罪。”

“哼,崇祯十八年,那是以后的事情,以后的事情谁知道呢?”

大臣们不信,但是崇祯皇帝相信啊。自己生来便是来中兴大明的,虽然遇到了很多艰难困苦,但是最终还是要中兴大明。

没错,崇祯就是这样迷之自信。他一直以来都是以中兴之主来自诩自己的,那都是大臣们耽误了自己,而且天灾人祸也必然会有个头。

“好了,先不要争这些事情了。开封到底救不救,怎么救,众位大臣可有其他的办法?”


“也对,李大人刚才的战绩你们也看到了,性格牙眦必报。要是我们拦住了他,绝对不会给我们好果子吃。”

“这个李大人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啊,居然敢独闯督察院,打人骂人还能全身而退。”

“是啊,虽然退得有点不光彩,但是也确实是个英雄好汉。”

李适要是知道自己已经被督察院门口的几个小兵丁说成英雄好汉,不知道是该笑还是该笑呢?

李适三人见没有了追兵,便停下脚步来。

李适累的上气不接下气,不由感叹看来以后还是要多走路锻炼啊,宝马香车什么的看来真的不需要了。

这时张龙气喘吁吁的说道,

“少爷,下次你提个醒啊。要是还有这种局,提前给我们说下,要不是我们反应快,今天估计就得折在督察院了。”

赵虎也是拍拍屁股上的脚印,

“是啊,幸好我也反应快,就只挨了几脚。”

说着三人不约而同哈哈大笑。

“好了,不要笑了,就这么说今天刺激不?”

张龙赵虎同时说道,“刺激。”

“那好,下一站京营。”

“什么?京营!少爷,那地方都是些当兵的,可不比这些书呆子啊。”

李适淡淡一笑,独自开始向京营的位置而去,只留下一句“我自有分寸。”

张龙赵虎面面相觑,自有分寸?我们怎么不相信啊。

于是二人赶紧追上李适,不断的劝解。

意思就是我亲爱的少爷勒,那些当兵的可不是这些文官,如此的菜鸡。他们可是拿刀讨生活的,千万不要冲动啊。

明朝的京师大营,城内城外都有,李适去的当然是城内的京营。

京营距离李适现在这里跨了一个坊,距离不远啊。

不过李适为了锻炼自己的身体,不然以后怎么和其他文官讲道理,断然拒绝了张龙赵虎雇佣马车的提议。

于是三人走了好久才到达城内的京营驻地。

站在京营驻地的大门口,只见士卒进出自由,周边居然还有人贩卖东西。仔细一看居然卖东西的居然还有士兵。

卖的都是些乱七八糟的东西,衣服,鞋子,粮食。居然还有火器,火药,盔甲,刀剑。。。

这顿时刷新了李适的三观,这就没有人管吗。有人发现了李适一行人,也不甚在意,依然我行我素。

这时李适居然看到有的士兵正拉着粉头,从军营里面走出来,一路上打情骂俏,而其他人则是习以为常。

李适不由感叹就京营这水平,大明不灭亡就真的没有天理了。

堂堂天子的卫戍部队,天下一等一的精锐部队,就这个样子?

李适面无表情的带着张龙赵虎二人往军营里面而去,两个看大门的士兵对李适一行人视若无睹,百无聊赖的晒着太阳。

走到里面,顿时一股恶臭传来。只见遍地都是垃圾,随地大小便,营帐也是东倒西歪。

而一些士卒是光着膀子,躺在地上晒太阳,犹如行尸走肉。见李适身穿官袍,甚至还露出一丝凶狠。

越往里面走越是难以下脚,李适只好转头回去,心里琢磨就这环境怪不得会产生瘟疫。

走到大门的时候,终于有一个小兵上前问道,

“这位大人,你知道好久发军饷吗?这都拖了三个月了,都快吃不上饭了,还有去年还有两个月的军饷到现在还没有补齐。”

李适看着这个稚嫩脸庞的小兵,看起来就十多岁的样子,只得摇摇头。

小说《穿越大明,我入仕后当上内阁首辅》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最新更新
继续看书

同类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