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精选神婿:从转生开始称霸大唐
  • 文章精选神婿:从转生开始称霸大唐
  • 分类:现代都市
  • 作者:白红云
  • 更新:2024-05-09 22:17:00
  • 最新章节:第32章
继续看书
《神婿:从转生开始称霸大唐》是由作者“白红云”创作的火热小说。讲述了:虽是在民风开放的大唐,女子参军的事例还是很少,当听到李婉清毅然从军的消息,很多钦慕李婉清的世家公子无不扼腕痛惜。然而虎父无犬女,李婉清在两年间已在军中站稳脚跟,终在十五岁时已成为军中正六品的昭武校尉,并在十五岁那年率领自己的女骑,千里奔袭,大破突厥。一时间朝堂内外震动,名声鹊起,也为这位才女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而如今这位文武双全的奇女子在十六岁......

《文章精选神婿:从转生开始称霸大唐》精彩片段


贞观年间。

一位布衣少年,被一辆马车,拉进了卫国公李靖的府上。

这位少年正是穿越而来的唐昊。

穿越来的这两年间,唐昊惊奇的发现身处的世界竟与印象中的唐朝相差无几,甚至连年号都出奇的一致。

但眼前桌上一纸婚约却让唐昊着实困惑起来。

这份婚约之中字里行间清楚的表明,自己弱冠之年将会与一名女子完婚。

唐昊看着婚约上苍劲有力的字迹喃喃自语道。

“李靖之女李婉清?”

李靖,大唐二十四功臣之一,位高权重。

思来想去,唐昊也没能弄明白这样一个高高在上天子身边的红人,又怎会和自己这个寒门弟子扯上关系呢?

“李婉清?”

唐昊默念着这个名字,恍然间想起这名字在初入长安时听起过,不觉间思绪再次回到坐在马车上飞驰在长安街上的情景。

街道上熙熙攘攘的人群,或闲庭信步或神色匆匆,其中不乏一些高鼻梁深眼窝的异族人士穿梭其中。街边的小贩大声叫卖着,好不热闹。一片万国来朝,花天锦地的大唐盛世。

路人的议论声也不觉间传入耳中。

“呦!昨天李姑娘从军营回长安,夹道两旁人人欢呼,高声喝彩,那场面堪比宰相访民。”

“你还别说,这虎父无犬女!这李婉清小小年纪,却一点也不比战功赫赫的李将军差,这次可是大破突厥,立下汗马功劳了。”

“说起来这李婉清确实是大唐第一奇女子了,文武双全,大唐之幸,李氏之幸啊。不过听说李姑娘这次是专程回来成亲的!不知是谁这么好的福气。”

一路上长安百姓对这位李府姑娘赞不绝口,更多的是对李婉清要嫁之人充满好奇。

唐昊整理了下街上听到的消息,对这个李婉清姑娘也有了些了解。

李婉清是李靖的独女,自幼聪慧过人,五岁便能断文识字,七岁时饱读诗书,在十岁时便能吟诗作画,是一代才女的代表。如今正是碧玉年华,出落得亭亭玉立,容颜绝丽。羡煞众多京城贵女,更引得无数长安公子倾慕。

只是任谁也想不到,这位才貌无双的李婉清竟在十三岁那年,毅然弃文从武。

虽是在民风开放的大唐,女子参军的事例还是很少,当听到李婉清毅然从军的消息,很多钦慕李婉清的世家公子无不扼腕痛惜。

然而虎父无犬女,李婉清在两年间已在军中站稳脚跟,终在十五岁时已成为军中正六品的昭武校尉,并在十五岁那年率领自己的女骑,千里奔袭,大破突厥。

一时间朝堂内外震动,名声鹊起,也为这位才女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而如今这位文武双全的奇女子在十六岁这年重返李府,梳妆打扮,准备嫁人。

唐昊收回思绪,怔怔的看着自己一身红衣坐在厢房中发呆。

和厢房宁静不同,在李府大厅却是另一番景象。

此时的李府上下一片喜气洋洋,着红花,涂朱漆,就连仆人也是穿戴整洁热情的招呼着拜访的名人雅士。

受李靖邀约的各位王公大臣,也和城中百姓一样,只知李靖今天嫁女,却并不知道李靖的这位贤婿是何等身份。今日一半是为了庆贺,更多一半是为了一睹李婉清身边之人的风采。

李府厅堂之上重臣群集,二十四功臣也来了八九位,更别提李靖一些交好的一些雅士异人了。

可谓大唐半数栋梁之才齐聚一堂。

“老李,你这府上一派喜气,为何迟迟不见女婿露面啊?也不见你在请帖上提起,这人到底是何方神圣?”

鄂国公尉迟敬德扯着嗓子,声如洪钟,看着端坐厅堂之上的李靖忍不住问道。

话音刚落,把玩手中折扇的房玄龄也抬头微微瞥了一眼李靖,神情之中也充满好奇。

“我可是先前打听过了,这些朝堂上半数人都不知晓你给自己闺女选的这位贵婿是何人,难道会是皇宫中的某位?”

看了眼依旧面色含笑不动声色的李靖,莱公杜如晦有些心急,忍不住问道。

“老李啊,你就别卖关子了,给大家说说,省的咱们干着急。”

李靖端起桌上的茶盏,品上一口,微微一笑。

“诸位,我的这位女婿名叫唐昊。”

话音刚落,众人皆是一脸狐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对这个陌生的名字完全没有一丁点印象。

“唐昊?”

杜如晦难掩眼中的疑惑,瞅着李靖说道:“李兄,这个唐昊,我……我怎么从未听谁提起过。”

其他的人也纷纷侧目,都在静静的等着李靖的一个回答。

李靖缓缓站起身来,环视众人一眼,信步走到厅堂中间,朗声说道。

“这位唐公子,并不是什么权臣之士,也并不是名门贵族,乃是一介布衣出身。”

此话一出,众人怔怔的望着李靖,半晌说不出话来。

愣神半晌,终是没有一个答案,李婉清甩了甩头,将这些思绪抛之脑后。

“这个呆子,要是明天能主动要求我陪同考试,我就原谅这一夜为你缝制的辛苦。”

说罢,似是下定决心一般,手中的细针挑了挑烛芯,明亮的烛火下专心缝制起来。

……

翌日。

半宿没合眼的李婉清早早起床,洗漱完支会走了丫鬟们,独自坐在梳妆台前梳着头。

虽是梳头,李婉清的思绪却不在这里,而是透过铜镜的反射,看着隔壁厢房房门。

此时她秀眉紧皱,正在考虑着待会儿要怎么回复唐昊的邀请而显得不太突兀。

若是语气过轻,那位夫君定然以为自己放下身段,低声下气的做一位贤妻。

但这,并不是她要的结果。

若是语气过重,这位夫君若是不敢再请自己,那在武科上空缺难免让其他人觉得自己薄凉。

一时间让李婉清格外纠结,不知道怎么说才比较容易被接受。

“吱嘎”

一声门响。

瞬间打断了李婉清的思绪,隔壁房间的脚步声随即响起,李婉清慌忙坐正身体,心跳也不由得加快莫名紧张起来,眼睛不敢再瞟向厢房那边一眼,假装漠不关心的拨弄着秀发,等着唐昊前来邀请自己。

唐昊一身劲装,甚至连婚房都不看一眼,大步走出房门。

李婉清一阵失落,听着渐远的脚步声,心中恼怒交加,一把将手中的牛角梳拍在梳妆台上。

“唐公子还没走啊,看来是赶上了。”

忽然间一个声音传来。

李婉清听着这个熟悉的声音,心中一怔,起身走到窗前,将窗户开启一条缝隙向外看去。

果真是她。

宋若辛。

看着宋若辛带着两个家仆走来,唐昊问道。

“宋姑娘,你怎么来了?”

说着唐昊便迎了上去,很明显对待这位宋姑娘与李婉清也截然不同。

氛围更为轻松,态度也更为随和亲近。

说话间,宋若辛已来到唐昊身前,脸上带着一丝笑意道。

“今天是唐公子武科大试的日子,台上必有些跌打擦伤,我想着家中还有一副祖传明光甲,正好能给唐公子派上用场。”

说罢,宋若辛向后一挥手。立马有一个家仆捧着一个精致的木匣走了上来。

宋若辛打开木匣将甲衣取出,拿在手中,笑盈盈的对着唐昊说道。

“来,唐公子,试试看合不合身。”

说着,便要给唐昊穿上。

见宋若辛心思细微,竟然想到给自己送贴身宝甲,心头不由得一热。

但听闻宋若辛提到祖传二字时,心头肃然起敬,后退一步,连连摆手道。

“不可不可,这可是宋府祖传之物,岂能让我随便穿戴。”

宋若辛知道唐昊不好意思将自己祖上的东西据为己有,遂说道。

“唐公子,这明光甲虽是祖传之物,但现在这盛世,多半也用不上,放在仓库也是闲着。况且先父留下遗志,将此甲留于用得上的人,现在不是正好嘛。”

见不好推辞,唐昊躬身行了一礼道。

“那就谢过宋姑娘了,只是这份恩情,唐昊暂时报答不了。”

“唐公子哪里话,你曾多次救我性命,这点礼物权当我的一点谢意吧。”

说话间已将明光甲展开,披在了唐昊身上。

亲自为唐昊穿戴捆绑,动作轻柔,宛如一位给即将出征的丈夫整理衣衫一般。

看着院子中的一幕,窗前的李婉清心中升起一股醋意。


话说到一半,长孙无忌略一停顿,他此刻也不知道该不该上报。

“爱卿但说无妨。”

长孙无忌知道唐王今日批阅奏折已是操劳万分,现如今能听他述说这武举的小事,不由得更为恭敬起来。

“唯有这唐昊乃李家赘婿,理应按照贵族的招收条件对待,只是微臣觉得这事有些蹊跷。”

李世民缓缓站起身来,走到了长孙无忌身前,盯着那愁容的脸庞说道。

“蹊跷?”

长孙无忌诚惶诚恐,如实道。

“这次的名单之上有李府的赘婿唐昊。”

李世民闻言乐呵起来。

“他唐昊也是大唐的子民,报名武科,为江山社稷献出自己的一份力,这有何蹊跷?”

长孙无忌依旧面露狐疑。

“近日来,唐昊在虞府上,题诗一首,气势恢宏,才惊四座,确实是一个难得的少年才俊。”

说着长孙无忌看了眼面上含笑的李世民,接着说道。

“只是这武科和才华毫不相干,他参加武科这事……”

这个身为文官的长孙无忌自然知道唐昊是一介书生,只怕这唐昊在无武科之中轻易被打败,不仅丢了自己的脸,也牵连威名远扬的李靖没有教好的嫌疑。

唐昊极少展现自己的武艺,长孙无忌有这样的疑惑也在情理之中。

但身前的李世民不同,李世民虽未亲眼所见唐昊的武艺,但是据贞儿的汇报,唐昊的武艺可是得到李将军的肯定。

李世民昂首而立,侧过身去道。

“你刚才也说唐昊会些文墨,又怎么不知道这武科和文科之别的道理。”

李世民脸上闪过一丝玩味的表情,怔怔的盯着大殿外的天空。

“唐昊能参加武科更好,朕倒是想看看这唐昊是不是真的文韬武略,样样出彩。”

说罢,回头望着长孙无忌,眼中精光闪现。

“传旨,即刻张贴武科名单,三日后正式开考。”

“至于这个唐昊嘛,倒让我有了几分兴致。”

长孙无忌恭敬行了一礼道。

“微臣领旨。”

正午时分,一张榜文传出皇宫被张贴在城墙外围,不多时长安街上都纷纷张贴出来。

一张张鲜红的榜文将路过的众人吸引。

人们惊奇的发现,近日来被众人津津乐道的唐昊赫然也在其中。

一时间全城轰动。

长安城。

两身着皮质锁甲的兵卒正在告示板上张贴着榜文。

这张榜文正是此次天子特设的武科报名人员名单。

身边围着不少看热闹的长安百姓,张望着榜文。

随着两兵卒张贴完毕,完整的榜文展现眼前。

“呦!这不是唐昊吗?他也要去参加这武科考试吗?”

一声惊呼传来,接着不少人也看了过去。

“呵!这只不过是重名罢了,那位唐昊在虞府作诗,一介书生,怎么会参加武科呢?”

“倒是有这个可能,那唐昊才华横溢,我可听说长孙娘娘都亲自去李府找他题诗了。”

“真的假的?我只听说虞府酒宴那天将唐昊的字帖当成了宝贝,悬挂在大梁之上展示呢。”

忽然。

一个富家公子手持纸扇,对着张贴完榜文的两兵卒一揖礼道。

“二位,不知这榜上的唐昊可是李府的?我对他的才华甚是钦佩,还望两位能告知一二。”

两兵卒一顿,瞟了眼富家公子道。

“是与不是,这与你有关系吗?闪开,别挡着我们办正事。”

富家公子再揖一礼,脸上堆笑,缓缓从怀中摸出几个银锭放于两位手中。

小说《神婿:从转生开始称霸大唐》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最新更新
继续看书

同类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