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口玉言精品推荐
继续看书
《金口玉言》是作者 “朱元璋”的倾心著作,朱元璋李青峰是小说中的主角,内容概括:穿越未来的朱元璋来到故宫,以为回到了家,却被告之要收取门票。他才知道,原来大明已经亡了几百年!朱元璋:“朕的大明...亡了...”李青峰:“落伍了,大清都亡了!”朱元璋:“这皇宫,怎大许多?”李青峰:“这是北平的故宫,不是南京的。”朱元璋:“北平哪来的皇宫?”李青峰:“朱棣建的。”朱元璋:“????”看着熟悉而又陌生的故宫,朱元璋感慨万千。他不由看向旁边的“......

《金口玉言精品推荐》精彩片段


“说,你们是谁的兵!将军是谁!”

朱元璋将这个首领按在地上喝道。

见状,李青峰走到一个和尚的旁边,用刀划开麻绳,然后用麻绳将其绑住。

“你是谁....”

那首领一边大喊,一边挣扎。

但无济于事,李青峰已经将他绑的严严实实。

“你没资格知道。”

朱元璋将刀架在他的脖子上,道:“说,否则咱杀了你。”

“我说,我说....”

匪首感受到刀锋在脖子上划出痕迹,打了个哆嗦,道:“我是俞通渊将军部下,不知这位兄弟是何方神圣,这钱我们分了,您高抬贵手放了我,啊不不不,钱都是您的。”

这匪首还以为是黑吃黑。

打算不要这钱,保命。

他绝对想不到,眼前这个人是已经死去两年的朱元璋。

朱元璋骂道:“狗东西,你们为何做了逃兵?”

“你不是逃兵?”匪首一愣。

他还以为对方也是跟他一样的逃兵,想要吃掉他。

“少废话,说!”

朱元璋懒得跟此人闲扯这么多。

“好好好,你把刀放下,我说...”

匪首虽然不知道对方为何问这些,但现在命都在别人手里,只能如实道:

“不是我想当逃兵,是这大军都被打散了,大家都在逃,我们也只是照做啊。”

“我们一路上,遇到许多同僚,他们都说大明要完了,这次打仗是集齐了全国的兵力,都打输了。”

“我们只能逃啊,回兵营接着打下去,还是个死。百万大军都败了,这仗没法打...天下要换皇帝了...”

也就因为如此,这些士兵为了活命,就想着来打家劫舍,结果发现百姓都比较穷,效率不高。

于是乎这七八个人一合计,就来抢这兴国禅寺。

没想到,在这遇到了朱元璋。

“什么?百万大军??”

听完后,朱元璋万分诧异:“百万大军败给了谁?”

匪首道:“逆贼,燕王朱棣。”

轰隆——

朱元璋感觉脑子轰隆一响。

没想到这次刚好穿越到了朱棣造反的日子。

一旁的李青峰也差不多猜测到了,此时正是靖难之役,白沟河之战,应该是在建文二年。

白沟河之战是决定性的战役。

朱棣二十万兵马,大败李景隆的百万大军。

这一战,朝廷元气大伤。

此后,建文帝再也组织不起来大规模的军事征讨。

朱棣由此转守为攻,取得战事上的主动。

朱元璋道:“朱棣多少兵马?”

匪首道:“好像,好像是二十万....”

“二十万,他居然组织起了二十万的兵马...”

朱元璋头皮发麻。

一个藩王,居然能组织起二十万兵马。

的确对朝廷造成很大的威胁。

最让人无法理解的是,二十万兵马战胜了百万大军。

五倍的兵力差,怎么会输的如此彻底?

是哪个孬种带的兵?

小辈中,应该还有优秀将领,蓝玉呢?

连蓝玉都拦不住朱棣吗?

“你们主帅是谁?”朱元璋问道。

“李景隆。”匪首道。

“李景隆?”朱元璋脸色一沉。

李景隆是李文忠之子。

自己对他还颇有好感,多次让他去江西练兵。

作为后起之秀培养。

想不到这家伙如此不堪。

匪首:“该说的我都说了,现在能放了我....”

话没说完,朱元璋已经一刀抹了此人的脖子。

就跟杀死一只蚂蚁一般。

……

“谢施主大恩!”

和尚们解开了绳索后,方丈起身拜谢。

他看着满地的尸体,双手合十,悲痛道:“阿弥陀佛,哎....如今世道,又乱了...”

朱元璋没有理会,只是摆了摆手。

随后,便撇了撇脑袋,示意李青峰回房间。

活下来的和尚们呆在原地,抱头痛哭,过了一会,开始收拾满地的尸体,洗刷沾满血迹的地板。

今晚,注定是他们难忘的一天。

..........

回到房间。

不等朱元璋开口,李青峰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两人坐在桌前,李青峰给朱元璋倒了杯茶,随后道:“爹,方才我问了方丈时间,现在是建文二年五月。”

“根据史料,之前那些逃兵是四月败的,那场战役,叫做白沟河战役。”

“白沟河战役,是燕王朱棣最为关键的一战,此一战大大挫伤了朝廷的有生力量,也是朱棣反守为攻的关键!”

“燕王朱棣此时手上有二十万大军,实际上除去沿途占据城池的守军,可战士兵只有十万。”

“当然了,李景隆那百万大军也只不过是号称,实际上只有六十万大军。”

“这一场战役,堂堂之阵正面对决,燕王朱棣以十万军队,大破李景隆六十万大军,胜。”

啪!

听完后,朱元璋气的一拍桌子:

“废物!六十万大军,输得如此彻底!”

“还有,如此多的兵马,怎会交到他的手中,难道朝中没有可用之人了吗?”

“按照你说的,咱洪武三十一年走的,建文二年,也就是距离洪武十一年过去了二十二年。”

“傅友德、蓝玉...他们还应该活着,难道他也死在咱前头了?”

李青峰点点头:“圣上,您说对了,他们都走在您的前头。”

朱元璋没好气道:“一个个怎都这么短命,连咱都活不过。”

李青峰道:“倒不是短命...”

朱元璋皱眉:“何意?”

李青峰:“这些老将,都被您给砍了。”

朱元璋:“.......”

朱元璋愣了愣,但很快也就想明白了。

这些班底都是自己留给朱标的。

标儿走了,雄英也走了。

而朱允炆是文官吕本一脉,没有沾上淮西勋贵的关系。

若是未来自己推朱允炆上位,想要孙儿位置稳固,大概率也会清除这些老家伙,否则江山不稳。

“想来,这朱允炆定有咱欣赏的地方。”

朱元璋沉默良久,道:“否则,咱怎么会狠下心,除掉这些老家伙,保这个朱允炆上位。”

李青峰笑道,“是啊圣上,太子朱标的后代当中,您的确是最喜欢朱允炆,朱允炆喜读书,通晓古史,儒雅知礼,您应该是在他的身上看到太子朱标的身影,才会这么做的。”

朱元璋点了点头:“应该如此,虽然这个朱允炆,咱还没见过,但那是咱未来做出的决定,应该不会错。怪就怪,朝廷没有可用之人,这个老四才钻的机会。老四啊老四,若是咱随便留下一员老将,恐怕你都做不到这般大胜!”

李青峰道:“是啊,的确如此,若是有蓝玉领军,这场靖难之役,燕王朱棣估计就打不过来了。不过...圣上其实您也看走眼了,这朱允炆有些表里不一,并非表面那么儒雅睿智,其实他也挺瓜的,还有些不孝顺,这点,圣上您不走,别人都看不出来,您也被他表面骗了。”

朱元璋皱眉:“为何这么说?”

李青峰道:“您死后,七天下葬,藩王进京吊唁都被拒绝,朱棣前来吊唁也被拒了。也就是说,您老死后,儿子都见不到您最后一面。”

朱元璋:“?????”

小说《金口玉言》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最新更新
继续看书

同类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