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读精品小说大明锦绣
  • 畅读精品小说大明锦绣
  • 分类:现代都市
  • 作者:岁月神偷
  • 更新:2024-05-14 10:57:00
  • 最新章节:第90章
继续看书
军事历史《大明锦绣》,男女主角分别是朱允熥朱元璋,作者“岁月神偷”创作的一部优秀男频作品,纯净无弹窗版阅读体验极佳,剧情简介:这一世,我竟然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唯一嫡孙,是懿太子朱标的唯一嫡子。 既然如此,那我就要当仁不让,不再让历史重演,不再让山河再遭屈辱。我要登上那个位置,建立一个锦绣无双,日月昌明的盛世大明。...

《畅读精品小说大明锦绣》精彩片段


“你多大,在咱心里,也是孩子!”朱元璋笑笑,“看吧!”


这是天下老人,最常说的一句话。

朱允熥点头,翻开奏折,可第一眼就让他心惊肉跳。

“臣,锦衣卫武昌指挥使赵广之上奏,楚王宫中多不法,王好美人,其宫中官吏于江南扬州等地,购买扬州瘦马。王宫中夜夜笙歌......”

这不是大臣的奏折,而是朱元璋的耳目,监视天下锦衣卫的奏折。而这第一封奏折,就是锦衣卫在和皇帝汇报地方藩王。

“接着看,别分心!”朱元璋喝一口茶,拿起一张奏折,边看边道。

“宫中奢靡成风,楚王为美人每月所花白银竟然高达数万两之多,除此之外,楚王圈养戏子乐手.......”

读到这里,朱允熥咽了一口唾沫,楚王要倒霉。

楚王是朱元璋的六子,封地在南北要冲之地,武昌。

武昌既是交通枢纽军事重镇,又是商贸发达繁华之地,封在那里可见朱元璋对这个儿子的重视。可是这个儿子,是昏头了。他触犯了朱元璋最忌讳的事,那就是奢侈。

此时,朱元璋的声音幽幽响起,“你六叔年少时也曾跟着大军南征北战,立下不少功劳。可是年纪大了,却越活越回去,开始不务正业了。”说着,扭头看着朱允熥,“大孙,你说,该怎么处理?”

这是在考较自己,而且是涉及到朱家血肉至亲的考较。

朱允熥脑中快速的思索着,缓缓开口,“若是让孙儿处理,孙儿以为,高高抬起,轻轻放下,让六叔知道错了,知道怕了就好!”

朱元璋看了朱允熥一会儿,莞尔道,“如此甚好!”

朱允熥心中松了一口气,刚才朱元璋说,大孙该怎么处理?其中隐含的台词应该是,大孙若是皇帝该怎么处理?

对于皇帝来说,一个吃喝享乐的藩王绝对好过一个暗中积蓄力量,招兵买马结交大臣有不臣之心的藩王。但是同时对于家风来说,楚王的奢侈享乐也不可取。

对此,高高抬起让他知道怕,知道错。然后再轻轻放下,稍稍处罚不过多的追究,也势必让藩王感恩戴德。

这个考较是过了,朱元璋得到了满意的答案。但是他不知道的是,朱允熥是为了迎合他才这么说。

如果朱允熥真当了皇帝,恐怕也会和历史上朱允炆那样,实行削藩。

削藩没错,错的是朱允炆太废柴。且不说现在大明各个藩王拥兵自重,在自己的封地和天子无异。

百十年后,藩王们繁衍生息所生出的庞大朱氏子孙,也将成为国家最为严重的财政负担。

有明快三百年,藩王一直是中央财政最为头疼的 问题。天下最肥沃的土地,最多的财富都集中在这些藩王手中,导致最后国家连国防开支的钱都拿不出来。

不过,朱允熥的削藩和朱允炆的还有不同。朱允炆是恨不得把叔叔们都圈禁起来。而朱允熥有着超乎时代的眼光,天下到处都是无主之地,而大明兵锋正盛,让他们出去抢,让他们出去打,只要不在华夏大地上祸害就好。

小说《大明锦绣》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改驿站为邮政,为大明开源者!”

清晨,朝阳刚起,朱元璋已经坐在御案边,看着堆积如山的奏折。

却没想到摸到的第一本,居然是吴王朱允熥的条陈。

“为大明开源?”

开源就是开辟增加财政来源,朱元璋的脸上露出一丝笑意,“臭小子,口气不小!”

疆域越大,治理起来难度越大,同时疆域越大,贫富差距也越大。大明现在才刚刚建立没多久,还没完全从元末的战乱中走出来。百姓贫,国家贫,大臣们都在绞尽脑汁怎么化解财政的拮据。

而且漠北塞外又连年用兵,虽说都是胜仗,但是军费一项最是令人头疼。

许多大臣都不敢说的开源,你一个臭小子敢说!

朱元璋带着笑意,翻开奏折,缓缓阅读。

“大明有驿一千五百余处,用来传递公文接待过往官员。一驿有驿丞,吏员并帮工,小驿数十人,大驿数百人,还有马匹军械牲畜伙夫。为此,国家每年耗费钱粮百万之巨。”

看到这里,朱元璋缓缓点头,“臭小子有见识!”

“国朝初年,陛下下旨,非军国大事不得用驿。驿站只能为官府所用,但各地情况不同,驿站亦有不同。”

“北方边塞之地,战事频发,驿站不能为百姓所用。可是南方驻地,国泰民安,朝廷耗费钱粮供养驿站,岂不大材小用。”

“臣以为,如今天下商贸频繁,南方诸地除运河外,商队往来频繁。若驿站可开设商业用途,为百姓传递信件,为商旅提供住处,为货物提供仓储,则每年朝廷可收之钱,何止百万!”

“恩!”看到这里,朱元璋凝重起来。

他不是在老夫子教育下长大的皇帝,心中对于士农工商的等级并不十分认同,也没有看轻商人。他知道一个国家光靠百姓种地,是创造不出辉煌的盛世的。

只有世间百姓安居乐业才是盛世,百姓乐业,可以务农,可以务工,当然也可以经商。

可同时,他对商人也有些偏见。

大明的京城在帝国的南方,天下最繁华的地方,商业都被世代经商的富人和达官显贵所控制,百姓最多是走街串巷的货郎。

那些达官显贵家的买卖,世代经商的豪富之家,有的是办法偷税漏税,让朝廷吃亏。

一直以来,朝廷收取商税,很是头疼。

想到此处,朱元璋放下奏折,对门外喊道。

“来人!”

“奴婢在!”黄狗儿出现。

“传中书舍人刘三吾,户部尚书傅友文,吏部尚书詹徽。”

“遵旨!“

赶上一个勤奋勤政的皇帝,大臣的日子不好过。朱元璋每天天不亮就起床阅读奏折,这就意味着大臣要起得更早。

太监去传旨,原内阁首辅的办公房中,几位臣子领命,整理衣冠仪表之后,快步而来。

奉天殿里,皇帝的脸藏在高高的奏折后。

众人不知道皇帝叫他们何事,心中多少有些忐忑。

”臣等参见陛下,吾皇..........“

”行了,天天万岁耳朵都听出茧子了!”奏折后的朱元璋笑了笑,意味着心情很好,“都是人,谁能活到万岁?扯淡!”

说着,朱元璋把奏折给了太监,示意给大臣们看,“这有个奏折,你们看看,说说!”

臣子们对视一眼,先是刘三吾,随后传阅傅友文,詹徽。三人看后,脸色有些怪异。

他们都是大明中流砥柱,自然能看出奏折所说的是什么意思。可是其中有利也有弊,甚至还有许多天真妄想之处。

“臣斗胆,敢问陛下,这是何人的奏折?”刘三吾先开口道。

给他们折子的时候,朱元璋刻意撕去了有朱允熥名字那一页,此时笑道,“你们别管谁的,说说!”

刘三吾略微沉吟一下,“臣以为 ,此折所说实为大谬,驿站乃朝廷所立,用于传递军国大事,怎能对百姓开放!一旦开放,官民不分,容易酿出事端!”

这倒不是无的放矢,驿站用于传递公文,接待官员。要是开放给百姓用来传递信件物品等,万一弄错了公文,耽误国家大事,得不偿失。

“户部,你说说!”朱元璋在奏折后继续开口。

“臣倒是以为,这奏折有几处可取之处!”户部尚书傅友文笑道。

“哦?说说,哪里可取?”朱元璋又笑道。

傅友文再次看看奏折,开口道,”其中有一段白话文,臣以为可取。”说着,念了起来,“国家供养驿站车马人员,还要负责房屋修缮,给过往官员提供伙食,若是有人用还好。可很多驿站空在那里,白白耗费国家钱粮!”

“如果开放给民间百姓,可收取一定费用,如此一来驿站不但不用国家花钱贴补,反而会有结余!”

“你是说,开放给民间用,能给朝廷带来收入?”朱元璋又问道。

“开放的话,一定是的!”傅友文说道,“户部每年都要拿出大笔钱财供给各地驿站,如果驿站能自给自足,朝廷就省了一大笔钱。以去年为例,洪武二十四年,光是给长江以南的驿站,就高达纹银一百六十八万两,盐茶等物不算......”

“而且地方官吏层层克扣,真正到驿站手里的反而没多少是不是?”

朱元璋轻飘飘一句话,众人冷汗顿时下来了。

有官的地方就有贪,偏偏这位皇爷最恨的就是贪。即位以来,多少官因为银子两字,抄家灭族,掉了脑袋。

甚至有的官员因为贪污赈灾银子,直接被皇帝点了天灯,扒皮给百姓做了鸣冤鼓。

可就算是这么杀,地方上还是不长眼的继续贪。

今日皇爷忽然说道克扣二字,可是又哪里冒出了贪墨案,皇爷又要杀人?

想到此处,几位大明的大臣冷汗连连。

实在是被这位皇爷杀怕了,他老人家动起刀子来,那可真是人头滚滚。

谁知,朱元璋却没了下文,反而继续问道。

“吏部,你怎么看?”

吏部尚书詹徽赶紧道,“臣以为有利也有弊,陛下圣心独断,臣不敢妄言!”

这老油条一样的话,顿时让朱元璋大感心累。

他这皇帝是真累,臣子们都不明白他的心,事事都怕担责任,事事都要他做主。

无声叹息,朱元璋却没发作。

对黄狗儿说道,“去,传吴王来!”

吴王?

下面几个臣子对视一眼,这事和吴王有什么关系?

“折子是我家老三写的!”朱元璋的话音响起,似乎带着些骄傲地意味,“既然是他写的,咱也让他来说道说道!”

吴王写的?

臣子们顿时有些目瞪口呆。

尽管这折子中许多不切实际之处,但能写出这样条陈的人,一定是积年的官吏,认清官场民生之人。

可是没想到,居然是吴王。

吴王?

吏部尚书詹徽脑子转转,他原来就是太子在世的时候提拔起来的,一向和太子的姻亲们走得很近。

抬头偷偷看看御案,心中一横。

“启禀陛下,臣以为奏折很多可行之处!”

小说《大明锦绣》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朱元璋的抚恤,真正做到了让这些为大明出生入死的男儿,再无后顾之忧,死了家中妻儿老小不会忍饥挨饿,伤了一辈子也有朝廷供养。


朱允熥有些感触,没有任何人的成功是侥幸的,大概正是这种发自内心对士卒的好,才成就了朱元璋的帝业。

随后,大朝会散去。

回奉天殿的爷俩没有再坐御辇,改为步行,宫人侍卫们离得远远的,生怕打扰爷俩说悄悄话。

“皇爷爷!”实在是没忍住,朱允熥开口说道,“大将军蓝玉等人打了胜仗.........”

“你是想说咱为啥没给他们加官进爵吧?”朱元璋笑道。

姜还是老的辣,马上被人看穿了心思,朱允熥小小送出一记马屁,“皇爷爷英明!”

“国家名爵不是儿戏,等他们班师回朝,朝会再议。”朱元璋看看朱允熥,“大孙,你要记住,恩出于上。臣子也是人,人有时候是贱皮子,太容易得到的东西不会珍惜。咱既然要给人加官进爵,就得让他明白,爵位官位后面的意义,还有咱们的恩宠之心!”

“孙儿,明白了!”朱允熥恭敬地说道。

“你不明白!”朱元璋的大手在朱允熥肩膀上拍拍,“你小子,聪明有,心思也有,手腕也有,就是心术还差点!”说着,朱元璋笑起来,“反正你爷爷这老头子一时半会死不了,你在咱身边,好好学学!”

是的,一个现代的年轻人,一个现代的年轻打工人,在帝王心术这一块,确实会有欠缺。

朱允熥心中一暖,“皇爷爷,你一定长命百岁!”

“扯淡,古往今来皇帝都是万岁,可是长寿的有几人?”朱元璋边走边笑,“大孙呀,记住想当一个好皇帝,就要把自己当成人,别听那些大臣们的奉承,不靠谱!”

“孙儿记住了!”朱允熥扶住朱元璋的手说道。

皇帝这是从心里认定他了,只是出于一些顾虑没有开口说,这一点祖孙二人都是心知肚明。

两人慢慢的走着,有时候朱元璋会扭头看看孙子的侧面,脸上露出微笑。

其实他没有马上封赏蓝玉等人的原因很简单,恩出于上没错。但是这个上,他希望不是他,而是自己的孙子朱允熥。

蓝玉现在已经位及人臣,是武将之中的绝对领军人物。他还是常遇春的妻弟,和太子也是亲戚,更是朱允熥的舅爷。

在他身后一大堆太子的故旧之臣,淮西一系的武将勋贵交织成了一张巨大的权力网。权力是双刃剑,不是人人都能玩得转。

现在给予蓝玉太多的东西,万一自己哪天死了,朱允熥上位,岂不是赏无可赏?届时,蓝玉诸多的身份中又会多上一种尊容,大明第一外戚。

一个能征善战,身边聚拢着一群文臣武将的外戚,对于一个年轻的皇帝而言,可不是好事。

朱元璋是出身草莽的英雄帝王,更知道人心险恶这四个字。同时也知道,世上并没有绝对的忠臣。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况且蓝玉这人,是个典型的武夫,心直口快,极容易受人撺掇。历年来在军中大胜的功绩,也使得此人变得有些猖狂跋扈,有时候私下里连自己都敢顶撞。

这样的人,大明朝其实还有不少,那些一起打天下的功勋老将多多少少都有这个毛病。

朱允熥还年轻,这孩子心善,能不能镇住他们?

迟迟没有宣布立皇太孙,也是为了让那些暗中蠢蠢欲动的人露出水面,自己好敲打一番。

如果他们可以用,就留着。

如果他们对朱允熥将来是个威胁,那就全部除掉。

奉天殿就在眼前,想到此处朱元璋不由自主的握紧了嫡孙的手,在心里说道。

“大孙,咱将来给你的,肯定是一片大好的江山。在这之前,所有的荆棘爷爷都给你砍掉。你稳稳当当的做你的太平天子,坏人交给你爷爷来做!”

“皇爷爷,小心台阶!”上台阶之前,朱允熥小声提醒。

最新更新
继续看书

同类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