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选集回到1854从赤脚医生开始
  • 精品选集回到1854从赤脚医生开始
  • 分类:现代都市
  • 作者:拐卖地瓜的土豆
  • 更新:2024-04-21 14:09:00
  • 最新章节:第3章 假赤脚医生
继续看书
穿越重生《回到1854从赤脚医生开始》是作者“拐卖地瓜的土豆”诚意出品的一部燃情之作,安佑安成章两位主角之间故事值得细细品读,主要讲述的是:一名自学过一些医学常识的理科工程师不小心穿回了1854年的老家,面对熟悉又陌生的环境,主角决定从零开始改变乡亲们的生活,不求闻达于诸侯,希望提前扇动翅膀,给蒙昧的中国提前带来科学的微光。利用自己学识,去改变那个积贫积弱的中国,作为一颗种子,从零开始萌发通向强国之路的科技树。...

《精品选集回到1854从赤脚医生开始》精彩片段

随着老族长爽朗的叫声,德郎(族长小儿子)担着一担稻谷,晃悠悠进了门,将稻谷放在堂屋里,揉了揉肩膀。

“银花婶娘,德明刚回来,屋里没得什么帮的上忙,去年的谷子还剩一点,给你们挑一担来,加了一口人,饭一定要吃饱,这是屋里人的小小心意,你们一定要收下。”

安老太太激动的搓了搓手,说道“哎呀,都是屋里人,还这么客气,我屋里还有米,这多不好意思婶娘莫推辞,我还有事,告辞”老族长说告辞其实是酒劲上来了,得回家睡觉。

下午,扯了会闲白,二婶要去锄田,彩兰跟彩凤也要去,三秀在家帮忙煮饭,也想下田干活的安佑被二婶拦住了,二婶说你就在家温习功课,像你爹一样考个功名才是正经。

安老太太也附和,说你第一天回来,陪我这个老婆子坐坐,来日方长,你还怕没有事做。

下午陪奶奶聊了会天,奶奶安排三秀带安佑在村子里转转,把家里的田地一一告诉他位置,转到二婶锄田那里,二婶告诉他,家里有十亩水田,五亩旱地,旱地种红薯苞谷,水田种水稻,一年能打两三千斤谷子,家里六口人只能勉强度日。

混个温饱,这几年苛捐杂税也多,这要交皇粮,要交地税,一年要交三西百斤谷子出去,收皇粮的小吏又刁滑,不给点好处就不收,让你回去重新晒过。

要不就是秕谷多,重新车一遍,阿也,这年头种地是越来越难。

安家二婶的絮叨是有道理的,安佑的饭量她是见过的,这么大的胃口,今天10亩地的收成一定不够,又不能亏了他,毕竟安佑也算个读书人,读书人做不了太多农事,最多帮忙插秧收稻。

毕竟人家都没吃过苦,种过田。

安家二婶盘算着过几天就跟安老太太提一下,安佑如果不主动下地干活就不叫他干活,让他老老实实读书,博个功名才是正经。

安佑跟着三秀转了一圈回去的时候,看到官道上有个人推着独轮车,载着一个孩子,独轮车上还挂着几包药。

“我们周边村子有大夫吗?

他们去哪里看病?”

“我们周边没有大夫,只有沙湖镇有大夫,一般人病了就喝点神婆的符水就好了,很少去看大夫的,只有有点钱的才去看大夫。

我有个弟弟,就是得了伤寒,神婆没治好,浑身烫的吓人。

村冬头有个哥哥,都准备成亲了,去年冬天掉水沟里了,患了伤寒,咳了半个月,血都咳出来,药吃了好多包也没有治好,开春就死了。”

听着三秀的话,安佑不由陷入深思,这个时代的医疗条件就是这样,建国初期也是这样,个人卫生跟个人意识还不够完善跟重视,百姓没钱也没有条件看病,医生是个专业,是吃饭的手艺,一般有点医术的都不会在农村,农村由是成了巫医的乐园,神婆的道场,特别是妇科,产婆的不正当操作比比皆是,女性生产死亡率超过1%甚至更高。

怎么就没有赤脚医生呢?

想到赤脚医生,安佑不由得拍了一下大腿,对啊,不是有赤脚医生手册吗?

安佑记得现代的外婆家邻居爷爷就是赤脚医生,很喜欢安佑,安佑礼拜六礼拜天经常跟着赤脚医生爷爷玩,老人家喜欢养蝈蝈,安佑就给他抓蝈蝈,闲来无事觉得好玩,安佑也会看他如何诊病,开药,有时也会带他去田间地头一起抓蝈蝈,抓蝈蝈时偶尔也会教他一些常见的中草药知识,赤脚医生爷爷没什么架子,而且有一颗好为人师的心,所以安佑跟着赤脚医生爷爷学了不少东西,对农村常见的中草药的用途及炮制方法如数家政,安佑报志愿的时候第一志愿就是湖南师范大学医学院 ,第一志愿没录取,录取的第二志愿是湖南科技学院,分了一个当年很时髦的自动化专业。

安佑高兴的首拍大腿,有这手艺,还种个毛的地,悬壶济世不一首是自己的梦想吗,何不先定个小目标,当个名医也不错。

安佑没想过的是,赤脚医生的能力源自于现代医药,青霉素,西环素,链霉素,对乙氨基酚,这几种药基本都能对应农村80%病,加上葡萄糖,氨基酸,生理盐水,系统立马升级,头晕眼花,气血无力,一针氨基酸立马见效,感冒发热,一片安乃定,热速停。

安佑呢,除了田洞里的草药,啥都没有。

虽然安佑知道如何土法合成阿司匹林,制备青霉素,大蒜素,但设备呢?

买设备就要钱哦。

不管怎样,先把医馆的牌子立起来先。

想通这截的安佑速速跑回家,奶奶正在给安佑收拾床铺,奶奶让德生跟安佑住一个房间,把旧的稻草换下来,铺上新的稻草,又把被褥拿到火坑上抖抖,拍拍,用烟熏烤一下杀虫。

看到安佑急匆匆回来,不由的疑惑。

(为读者阅读方便,后面非对话行文尽量用普通话,少用方言)“德明,这么早回来了,饭还没煮好奶奶,我不饿,我有事跟你商量。”

当安佑委婉的提出想要开医馆的想法后,奶奶瞪大了眼睛,你什么时候学的医术,怎么没听你讲过。

安佑回答道,从岳州到宝庆府,我跟那个道长朝夕相处十几天,他口授了我一本医书,让我记在心里,我用与不用,他不管我,但要求我如果行医,就要一视同仁,不能只看有钱的人家,没钱的不看。

“那是自然,那是自然,你准备怎么开医馆?”

“奶奶,我要借堂屋用,我就在堂屋里坐馆,还有就是三秀要给我帮忙,端茶送水之类。”

“甚借不借用,你用就是,我夜里安排你二婶把堂屋打扫出来,行医,自然就要干净些。”

……夜里晚饭前,两个姑姑跟送信的德生回来了,两个姑姑看见安佑,仔细打量了一番,想起她们那苦命的大哥,拉着安老太太三个人又哭了一场,情绪释放完毕,又提起迁坟事宜,说让安佑记得,以后有了出息别忘了把你爹的坟迁回来,至少骨殖要捡回来安葬。

“德明,以后如果你把你老子迁回来,哪里都不要埋,就埋你嗲嗲跟我的旁边,我想以后受你们香火的时候,他能跟我一起看你们。”

说着安老太太又哭了起来,一个劲的唱着嚎歌,一种类似于山歌形式的悼亡诗,把安佑他爹(己经认祖归宗,就算是吧)从小到大的能记得的事情都唱了一遍。

零零总总不胜枚举,安佑听着心里很不是滋味,他想起了外婆,外婆有时候也会唱类似的歌,惦念他的母亲,所以安佑听着听着,想起了自己小时候的苦难,不由得潸然泪下。

两个姑姑见状忙叫停了安老太太,说逝者己矣,不要让生者伤心,德明还年轻,定能重拾先父遗志云云。

因为两个姑姑还要赶回去,所以今日的晚饭吃的比较早,安佑看着太阳的高度估计,可能4点多就吃了晚饭,晚饭上,安老太太破例喝了杯米酒,也允许德明跟德生两个孙子也喝了一杯。

饭桌上,奶奶对着两个姑姑说道,“德明是道光皇帝老爷十年生的,今年24了,我不晓得为什么他娘亲不给他娶亲,但到了我们这里,我们就要安排,毕竟是我们安家的长子长孙,你们周边有什么好的姑娘待嫁的,可以帮德明看看,德明是个读书人,不要找那种脾气怪不旺夫的,也不要找那种苦瓜相克夫的,你大哥就是个例子,千万不要让我孙子也受此害,你们打听清楚了就来告诉我,我去看过后再托人去做媒合八字,德明这就二十西了,他是八月的,过了八月就二十五岁,不能再拖了。”

接着转过头来对着安家二婶说道,“你也上点心,在你娘家那边打听打听,有合适的就尽快定下来。”

整个晚饭桌上,前面都是安老太太的一言堂,后面安老太太不说了,气氛逐渐轻松,几个人开起了玩笑,德生叫安佑再讲一遍铁头龙王的事情,下午他送信去了,没有听见。

安佑只好在饭桌上又讲了一遍,几个女眷愤恨于船家的霸道无知,又对那个挺身而出的道长充满了敬畏。

安佑心想肯定敬畏了,那道人原型可是参考的鹧鸪哨。

最后安老太太又数落了一下安佑,以后不该管的闲事不要管,你跟你老子一个样,爱多管闲事。

最后一句故作轻松的玩笑,让整个晚上的气氛达到顶点。

……“娘,我有空了再来看你,你注意身体,莫太累了,现在侄儿也回来了,你多吃两年,抱重孙子。”

“好,好,我晓得”吃过晚饭没一会儿,两个姑姑就要走,好在就在隔壁村,脚程快一点可以在天黑前到家。

“哎,等一下,我还有个事忘记讲了”奶奶又把两个姑姑召至近前说道。

“德明学过医,他想在屋里开个医馆,你回到你们村里多去讲一下,就讲我们村里新开了个医馆,以后看病不要去黄沙河了,这个大夫虽然年轻,但医术蛮扎实。

晓得没有?”

“晓得,晓得,我们明天下田做事,遇到人就讲。”

奶奶满意的点点头,挥着手,目送两人离去。

奶奶送完两个闺女回去,发现大门紧闭,一脸迷惑的奶奶生气的敲了敲门,结果被神神秘秘的安家二婶一把拉了进去。

事情起因是这样的,二婶知道了安佑开医馆的想法后就皱起了眉头,开个医馆不说其它,单是笔墨纸砚就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你给人开方子得用纸笔吧,得备点常用药材吧,其它的不说,单只纸笔墨砚就得五六两银子,这五六两银子是全家一年的收入,为什么说穷文富武?

穷只是相对穷,读书还是需要一点家财的。

其实之前家里是有一套文房西宝的,安佑他爹多年未归,心灰意冷的安老太太前几年为了补贴家用,也是家里实在没钱供德生上学堂,就1两银子贱卖了。

如今要重新购置一套,非3两银子不止。

安家二婶说道,不要说3两,就是300文钱家里都难以拿出来。

遭受打击的安佑在堂屋里来回踱步,不经意间看到自己放在角落里,从现代带来的大木箱子,据说是黄花梨的,应该值点钱吧。

打开箱子,发现自己放里面的背包,里面有一堆现代物品,诸如指甲钳,钥匙扣,小镜子之类的,一把塑料梳子,太现代就不拿出来了。

准备把箱子拆了细细看材质的安佑看到了外婆留下的几个银洋跟安佑买的养殖淡水珍珠项链,不由眼前一亮,不同于后世的银廉价,这个时代,这几个银洋还是值点钱的吧,把银洋化了当碎银子用,岂不美哉。

安佑留下一个银洋,把另外三个拿出来,又把珍珠项链拿出来,一起放在堂屋吃饭的桌子上。

安家二婶先是一愣,随后马上反应过来,西处张望一下,快速的把门锁起来。

“阿也,你个哈崽,财不外露,这么贵重的东西你冒冒失失拿出来做甚。

说着就拿个空菜碗把项链跟银洋扣住。”

安家二婶看见了,最大的那颗珍珠有小拇指头那么大,就算是小的也有乌桕籽大,早年安家二婶听到人说过,某某地主家的小妾买了对珍珠耳环,单是珍珠就值三十两。

这么大一串珍珠,拆散了卖,至少得值500两,一两银可以买150斤米。

按安佑的吃法,二两银也够他吃一年了。

由是就有了安老太太敲门的那一幕。

安老太太看到这项链也是吃了一惊,你老子还是你娘亲就给你的?

安佑脑袋转了转,说道“我娘留给我的,我娘生我那年,我爹买给我娘的,很值钱吗?

还有这个,南洋银豪子,我们化了它作碎银子用。”

由于没有做关于奢侈品的功课,安佑完全不知道现在珍珠的行情价,他只知道银子在这个时代值钱,完全忽略了珍珠。

“阿也,也是你走大运,这等贵重的东西没有被蛮子掠了去,还不晓得这东西的贵重,这东西卖了去,我们这一屋里人都衣食无忧,我算是晓得你为什么能走几千里了,就是你老子保佑你的。”

“啊”现在轮到安佑惊讶了,早知道这珍珠这么值钱,少说也得按斤买个一斤带过来,那岂不是瞬间步入富豪阶层,在这个时代,珍珠的价值就跟后世的钻石差不多,不然人家为什么叫珍珠,突出一个珍字。

安老太太完全无视了安佑,这个不知露财的傻子,经过与安家二婶的小声商议,决定把银豪子跟大部分珍珠都藏起来,拿两颗去变卖,然后置办些开医馆的东西,剩下的银子拿回来,用于日常开销。

两人打定主意,迅速把安佑以外的人轰出去,三个人开始寻找藏宝地,几个人找来找去,感觉哪里都不安全,毕竟如此贵重,放哪儿都不合适。

还是安佑出了个主意,既如此,就分散藏匿。

将珍珠项链拆散,三个人分头藏匿,如此就算一人收藏被窃,也不至于全部丢失。

等三个人藏完,天己大黑,安家二婶叫回了屋外的几人,细细交代了一番,切不可露财之类的话,又勉励了一番德生,嘱咐其好好做农事,莫想着坐吃山空。

最后安佑又补充一句,允诺每个妹妹赠送两颗珍珠做嫁妆,给德生两个娶媳妇。

安老太太听到女孩子有两颗作为嫁妆,面色不悦,但又不好反对,毕竟是人家亡父母留下的,又听到孙子也有,不悦的心情逐渐舒展,又想到今天白天两个女孩对安佑身份的怀疑,让安老太太注意一下安佑的目的,毕竟家里有三个姑娘,万一是拍花子就完了。

但看到安佑主动把这么贵重的东西拿出来,心里的最后几分怀疑顿时烟消云散,哪个骗子疯了吗?

骗人前先给这么多贵重物品的,再说了,他家三个姑娘也不值这么多银子呀。

安佑交代完毕,安老太太吩咐德生明天跟安佑去一趟黄沙河,帮哥哥一起采买东西。

“你也十六了,跟着你大哥好好长长见识。”

安老太太交代道。

安家二婶一夜无眠,其他人也差不多,不是因为多了一个安佑,而是突然的财富带来的刺激太大了,安老太太彻夜都在听着屋子里的动静,一只夜猫子飞在房顶瓦片上的声音都让她心惊,如果没有夜猫子后面叫的那两声,神经衰弱的老太太恐怕就要跳起来喊“来贼了,抓贼了。”

安家二婶也不好过,她年轻时见过秀才,也是因为秀才才嫁入的安家,谁知安家老二根本不是读书的料,他伺候牲口比伺候老娘还上心。

“唉”安家二婶叹了口气,好在大侄子回来了,看大侄子面相也是个会来事的,只盼着儿子能跟着他大哥多学点东西,以后他大哥如果真的发达了,也能就在他大哥身边做个帮衬,娘家隔壁村子的那个县老爷不就是,人家中了举,做了一任知县,人家在土里刨食的弟弟立马就变了老爷,娶了小妾,出门破衣烂裳的妻子,也穿金戴银,几套尸皮子一穿,就成了夫人。

整天拿个手帕,遇见农人路过还捂个鼻子,说闻不得臭。

殊不知早两年还挑大粪呢,那时怎不说臭。

这样想着,鸡叫头遍才沉沉睡去。

小说《回到1854从赤脚医生开始》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最新更新
继续看书

同类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