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看书
一个是,能入她眼,想买回来当她们阳家收藏品的,还没看到。

另一个,这里的摊主,几乎也都跟之前云市贸易市场的那个小贩一样,大家都是将本就利的。

她之前能从云市贸易市场的小贩那里,捡漏到清朝皇帝御用的青金石朝珠,那是因为小贩没看出那是青金石朝珠。

从杂铺大娘那儿用八九块钱买到乾隆百花不落地葫芦大瓶,是因为杂铺大娘觉得葫芦大瓶没有,不知道葫芦大瓶的文物价值。

因为卖方一知半解,而她却看出了东西的价值,所以她有机会低价捡漏。

但是,也并不是所有的古玩卖方,都是这样的。

卖方懂行识货,想要从他手里买到好东西,所需要付出的价钱就越高,想要买进再转手卖出挣钱的难度,就越大。

所以,阳羲和虽然有找点门路挣点钱的打算,但却并没有轻易出手。

周敬山和李淑琴,对她都非常大方,给了她不少零用钱,还经常问她够不够,叮嘱她不够就问他们要。

虽是可以问他们,但她也不能太过大手大脚,看到什么东西都买,不然,周敬山他们该怀疑,她现在,还没打算让他们知道太多她懂古玩的事。

她的钱需要省着,花在刀刃上。

……

古玩早市的通道是单向的,南进北出,阳羲和逛到三分之二,都快接近出口的时候,才终于在一个小摊前停了下来。

她拿起摊子上的一个白瓷碗看了起来。

白瓷碗的胎釉洁白,胎质细腻,釉面光润,碗底刻着“翰林”二字。

这是唐代的刑窑白瓷碗,上面的“翰林”字样,代表的是,它是翰林院在刑窑定烧的。

唐代的翰林院,是为皇帝起草机密诏制的机构,有“天子私人”之称,张九龄、白居易,都曾是翰林中人。

》》》继续看书《《《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