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风云录:我纵游天下看活史书畅读佳作推荐
  • 三国风云录:我纵游天下看活史书畅读佳作推荐
  • 分类:现代都市
  • 作者:熏悟
  • 更新:2024-05-10 11:51:00
  • 最新章节:第40章
继续看书
以军事历史为叙事背景的小说《三国风云录:我纵游天下看活史书》是很多网友在关注的一部言情佳作,“熏悟”大大创作,刘备张谦两位主人公之间的故事让人看后流连忘返,梗概:一名野外求生者意外穿进两千年前的三国时期。既来之则安之,那就当一场古代版野外求生吧!他可是三国的死忠粉,什么天下大势他可都知道!要说战乱,刘备必是首选。可要如何才能帮助他呢?潜入曹营便是第一步。反正人都在三国了,那他可就要干些改变历史的大事件了!...

《三国风云录:我纵游天下看活史书畅读佳作推荐》精彩片段


翌日醒来,张谦醒来注意到床头已有暖汤,徐母竟亲自为他准备洗漱之物。

“老夫人不……母亲不可,岂有为人母者,为子端茶送水的,折煞儿了。”徐庶连忙起身,穿衣打扮。

徐母又替张谦理了理衣角,说道:“区区小事,只是我儿日后不得如此饮酒了,快些洗漱,然后用膳吧。”

张谦知道,这是徐母在报答他替徐庶赴曹营的恩情,不过老人家如此亲力亲为,倒让他想到了自己小时候,自己的父母又何尝不是如此周到。

“母亲勿忧,再不会如此了。”张谦其实并没有喝多,而且他和别人不同,别人喝酒喜欢耍酒疯,他是越喝酒脑子越清醒,人也越谨慎。

现在一觉醒来,反而胆子大了起来,既来之则安之,瞻前顾后,杞人忧天,岂是大丈夫所为?

当然,对于自己酒量不错这事,张谦并没有跟徐母解释,只表现出一副受教的模样。

“听闻我儿昨日席间吟了一首好诗,今已让广元复读誊抄纸上,吾读之甚喜,真惊为天人也。”徐母不仅读过书,还写的一手好字,学识自然不差。不过她对诗词并没有过多的喜好,只是石韬今日同徐母讲起那“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眼神多有崇拜,待到全诗诵完,徐母亦为古人之义所震惊,又想到眼前张谦替自己儿子北上,如此忠义之士,能吟诵出这千古名句倒是理所应当了。

“母亲过誉了,诗词乃小道,元直有破阵夺城之才,安国安民之志,岂是寻章摘句可以比拟的。”张谦擦了擦脸,又将绢布放入铜盆之中揉搓,随即拧干水,擦了擦手。

若是旁人听到,只道是这母子自吹自擂,好不狂妄。但若是知道此徐庶并非真徐庶,两人之言便顺理成章了。

此时在徐母看来,张谦已是才智双全,忠义无双之辈,既为其子能结交如此之人而高兴,又为眼前之人因其子困于敌营而叹息。

况且为了迷惑曹贼,自己还要做出一副深恶弃之的模样,少则哀嚎,动则打骂,真是愧为人母。

张谦并不知道徐母有如此多的想法,他用过早膳之后便在院子里做了一番晨练,为大汉之中兴奋斗五十年!

徐母与石韬见状也不多问,只道是风流名士,自不相同。

早膳之后,徐庶开始思考接下来在曹营要干些什么。

他固然可以什么都不干,毕竟曹操不会在意多两个人吃饭,但是这不符合他有志之士的人设。

君子不吃嗟来之食。

他既已答应徐母不为曹操建言献策,又怎么好凭空接受曹操的好处?

日子久了,他难道就不会成为别人口中混吃等死之徒,说不定那时曹操就会厌弃自己居然养了这等废物,然后就用徐庶人头来誓师了。

但是自己并不精通庶务,贸然从曹操那找些寻常的文职工作只会暴露自己;而要是把后世那些经世致用之物拿出来,使得曹操实力大增,那又不符合自己选择刘备的初衷。

张谦思考了很久,突然一拍脑袋,心想:“如此常见之物,我居然没想到!”

随即走到院前,对下人说了几句。这院前常备一男一女,既是服侍,也是监督。

那下人应付了几句,随即便跑开,按照张谦所想,应该是禀报曹操去了。

果然,没过多久,曹操便来到此处,只是身后,这次还跟了三个少年,以及仆人数名。

“昨夜闻先生一曲‘赵客缦胡缨’,竟让曹某激动了一宿,故而今日前来拜访先生,如有冒犯,还请先生不要怪罪。”

张谦心想,我住的是你家,不算拜访。只是古人礼数如此,曹操又有必得徐庶之心,故而礼数更为周到。

“曹公过誉了,庶惭愧!”徐庶连忙表示。

此番言语,理应宾客尽欢,只是徐母见到曹操,似是非常不悦,转身就要进屋。

“徐老夫人勿走,今日操来,实则有要事要与老夫人商量。”曹操见此,连忙阻止。

“我一个妇道人家,有什么资格能与权倾天下的曹操商量什么大事?”

孔子曾说,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意思是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事实上,张谦的解读为,年纪大了做一点出格的事,别人也不会太跟你计较。你小时候别人会教你这个规矩,那个规矩,等你到了七十岁,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谁会跟你讲规矩。

徐母现在就是这样子,加上她开口妇道人家,闭口妇道人家,曹操还真不能与她一般见识。当然啦,若是徐庶也是这般态度,曹操肯定是把这一院子统统拉出去砍了。

有徐母唱黑脸,徐庶才好唱白脸。

“老夫人,好事,有天大的好事。”曹操一脸笑容,只不过徐母看来都是奸诈之状。

“昨晚元直一首诗词,吾等具是惊为天人。吾帐下别驾崔琰甚喜元直之才,特让操前来说亲而。”

崔琰,出身清河崔氏,师从于大儒郑玄。

此人有一个最大的特点,那就是长得帅。

相传,曹操统一北方后,有匈奴使者前来拜见,曹操生怕自己容貌一般,慑服不了匈奴人,就将声姿高扬、眉目疏朗的崔琰召来,要他代替自己接见使者,而自己扮做侍卫站立一旁。

对了,崔琰还和关羽一样,有一把美须髯。

张谦对崔琰的了解不是很多,只是知道他最后因为得罪曹操而被杀了。不过他的家族特别厉害,清河崔氏是真正的名门望族,钟鸣鼎食之家,唐朝的时候甚至出了许多位宰相。

不过,崔琰有女儿,这事张谦还真不记得。

“崔琰有一侄女,名崔芣(曹植第一任妻子,真实姓名不详,此采用港剧《洛神》杜撰名),年方及笄(15岁),曲眉丰颊,蕙心纨质,可为元直妻也。”曹操信誓旦旦的说道。

听到崔琰的侄女,张谦好像想到了什么,这女的后来不是因为穿着太华丽被曹操给杀了吗?

咦?怎么我能想到的又是被杀?

果然,不能选曹操!

张谦记得自己还是在一本路边杂志上看到的,有说曹操杀了崔芣是为了警告曹植,也有说是为了警告崔氏,还有说什么扒灰的,哎哎哎,非礼勿视,非礼勿言。

曹操其实是想把自己女儿嫁给徐庶的,但是考虑到徐母肯定不会答应,到时候说一句“徐氏贤才不娶曹家贼女”,那不是自找没趣吗?

所以曹操才找了崔琰,崔琰本来不太情愿,但昨晚一诗让其痛快答应了下来,毕竟一首好的诗词可以让一个家族都名声大振!

小说《三国风云录:我纵游天下看活史书》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是那个拜师郑玄的崔琰?”徐母这下还真停住了。

“正是!”曹操心想,幸好自己选了一个有分量的人,这崔琰在朝廷很有威望,在民间亦有声名,崔氏之女,由不得你不动心。

张谦听徐母这么一问,心想坏了,徐母怕不是担心拒绝这门婚事会招来崔氏仇恨,所以要应下吧?

“清河崔氏乃名门望族,我徐家屋寒家贫,如此门不当户不对,如何相配?还请曹公替老妇人辞了吧!”

张谦听这徐母讲话,顿时一喜,读过书的人就是不一样啊,知道怎么说话不得罪人。

曹操也很懊恼,自己光想着让徐母心动了,怎么忘记了门当户对这一茬?

不过曹操又一想,这样一来也好,总比找个和现在的徐家门当户对,然后被徐母指着脑门骂“你这是看不起我儿子吗”要来的好,不看看这徐母先前还一口一句“曹操”,现在已经改口叫“曹公”了吗?

“是曹某考虑不当,不过此事还请徐老夫人再考虑一番,徐氏虽为寒门,但以元直之才,光宗耀祖,壮大门楣实非难事。”曹操一本正经的说道。

张谦看曹操此时模样,心里应该在想:“想让你儿子讨个好媳妇吗?就快让他来给我效力吧!清河崔氏,这还不心动吗?”

“我儿之事,还待日后来说。”徐母没把话说死。

曹操点点头,又说起另一件事:“此来一为说亲,可惜未成……二来嘛,则是想请徐先生给曹某三个儿子担任老师。”

曹操说着,回过头招呼三个公子走上前。

“此为我长子曹丕,字子桓。”

(曹昂,你死的好惨啊!)

张谦见到了未来的魏文帝,他身着华服,看上去有些拘束,见到父亲介绍自己,上前恭敬一礼。

“见过丕公子。”张谦还礼。

“此为我四子曹植,字子建。”

看到曹植,张谦第一反应就是“天下才气共一担,曹子建独占八斗”,眼前之人看上去确实比曹丕洒脱的多,举手投足颇有几分曹操的豪放不羁,不过此人看徐庶的眼神似有几分傲慢。

不会是听了昨晚的诗不服气,想要和我比拼一番吧?张谦心想。

不过张谦还真猜对了,曹操今早就把曹丕曹植喊到跟前,拿着两首诗,质问兄弟俩怎么就写不出如此好的诗文。

“徐先生,子建有礼了!”曹植拱拱手。

“植公子客气了。”

“这是我幼子曹冲,字仓舒,我甚爱之。”介绍到曹冲,曹操忍不住的喜爱。

“小公子有礼。”张谦眼前的曹冲,粉嘟嘟的,一副小正太端正着脸的模样,可爱极了。

也不知道称过象了没有。

但想到现在已经是建安十二年,这小屁孩好像活不了几年了,张谦只记得曹冲活到了十三岁,具体建安哪一年忘记了。

至于为什么张谦记得十三这个数字,是因为他玩某游戏,一听到“父亲,父亲,看冲儿的”就头疼。

“见过徐先生,父亲说,徐先生是不得多得的人才,而且是品德高尚之人,所以冲儿想拜先生为师,还请先生答应。”曹冲学着曹植模样,只是态度恭敬了许多。

确实聪颖过人啊,听到曹冲这么说话,张谦心想。

只是张谦却不想收弟子,曹丕和曹植,一个二十一,一个十六,马上就要开始激烈的夺嫡了。自己只想安静的等个时机和徐母闹掰,然后徐母回老家,自己随曹操南下,赤壁之前找个机会溜走就行了,不想多担额外的风险。

另外,这曹冲天资确实不错,只可惜,活不久,要是相处的不好,曹操生气,相处的好了,到时曹冲死了,自己也得难过。

现在曹操把三人都领到自己面前,你说你一个都不收,也说不过去吧?

“冲儿之言便是我的意思,想请先生收曹某三个不成器的儿子为弟子。”说着曹操鼓鼓掌,手下人立刻走出院子把礼物带了进来,这是拜师礼。

“徐庶之才,实在不堪为师,若是曹公不弃,愿为小公子启蒙,至于丕公子、植公子才学早已在我之上,可为友,不敢言师。”

“听到没有,你们两还入不了元直的眼,回去好好读书,有空多来虚心讨教。”曹操教训两个儿子说道。

张谦:我不是这个意思,啊喂!

不过张谦也明白,这倒不是曹操给他拉仇恨,而是一个父亲的惯用语句,就像,“你看看那谁谁谁,你就知道打游戏?”

曹丕曹植听了虽很不舒服,脸上却不敢露出不敬,连忙点头称是。

曹操见目的已达到,其实他也不想让三人都拜徐庶为师,毕竟让自己儿子拜人为师不仅是一种请求,也是表达一种善意,甚至是一种荣誉,一种恩赐。这种恩赐得多留给几个人,好收拢人心。

随即,曹操拉着曹冲,要他行拜师礼,张谦只受了一礼,便表示够了,他的才学只够这些。

曹冲却不答应,坚持要行三叩之礼。

而后曹操让人送上六礼,分别是:

芹菜寓意为“勤奋好学、业精于勤”;

莲子心苦,寓意为“苦心教育”;

红豆则含有“鸿运高照”之意;

枣子寓意为“早得智慧”;

桂圆寓意为:“功德圆满”;

以上五礼都是取个好彩头,还有最后一礼,干瘦肉条,则是用来表达弟子的心意。

这些礼物张谦没有拒绝,徐母也没有推辞,因为你拒绝接受这些,就表示你没打算好好教授弟子,不传给真本事。

张谦看着这远超普通人拜师数倍的贺礼,心想,自己应该想想怎么让曹冲活下来吧!

就是不知道曹冲是自然病死的还是陷入夺嫡被害死了。

若是前者,自己应该带他锻炼身体,然后多看医生;若是后者,自己难不成教他藏拙?

“先生在想什么?”见张谦陷入沉思,曹冲问道,这小脑袋瓜摇摇晃晃的,也不知道在想什么,让人想捏。

“我在想第一节课该教你些什么。”

这时,先前张谦嘱咐下人去找的东西也被带了回来。

张谦见到大喜,便说道:“也罢,就教你‘格物’吧!”

曹操自然知道这些是什么东西的,下人取这些东西前都是先经过他的,对于这些东西的用法,他也有所猜测,只是此时,他还想听张谦讲讲其中的道理。

毕竟张谦刚刚提到了一个词——格物。

小说《三国风云录:我纵游天下看活史书》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曹操没想到的是,徐庶不仅很快发现了锦袍中的密信,而且几乎没有犹豫,就给刘备回信了。此时曹操觉得,这不仅没有把他一直以来的恩赐记在心中,更是丝毫不忌讳他的威严,简直是胆大包天,愚蠢至极。

“砰”的一声,曹操直接把茶杯砸到了地上。

“给我把衣服撕开,看看他给刘备的信件里写了什么。”

程昱接过“张三”的衣服,当着曹操的面撕开。

“哼!”曹操一看,里面果然找到了书信。

“庶与将军分别两月,心中亦是十分想念。”程昱开始念道。

曹操把头转向一边,胸口的抖动暴露了他的情绪。

恶心!

“感将军放庶北上,庶已决心不为曹操献一计一策。今夕一信,庶愿为将军再献最后一策。”

“他倒是忠心。”曹操再度冷哼一声说道。

“朝廷兵勇之多,远在你我当日计算之上;曹操南征之志,亦超当日你我想象之坚。”

“莫说将军刚及一万之众,便是荆州刘表,连同东吴孙权,益州刘璋,也难当朝廷百万大军。”

“算他明白!”曹操嘴角微微翘起,幸好当日徐庶向曹冲索要文书时,他留了个心眼,不仅送了许多过时的,还故意夸大了许多数据。

“为今之计,若不降,只能退走矣。荆州、扬州、益州皆非久留之地,只有横穿荆南,直往交州,方可得一线生机。”

“走为上计,徐庶之策,不过如此!”曹操听到这,已经完全放心了。

“此外,庶虽有拖延朝廷南下之策,扭转天下一统之机,然,只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反使得荆州百姓久陷战乱之中耳。其中详细,请恕庶不便相告,望将军念苍生百姓之苦,莫多做抵挡。”

“故弄玄虚,欺世盗名!”曹操点评道,随即又一想,“或许徐庶真有这份本事,只是真的心系荆州百姓呢?”

想想徐庶此前说出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辟天下寒士俱欢颜,曹操觉得,徐庶或许说的是真的。

“言及此,庶泣血再书,望将军莫再笔信与我。一来,母亲与友皆在邺城,实不忍害其性命;二来,曹操待我甚厚,吾不思报答已为不诚,岂敢反助他人,以做加害。”

“啊这!”曹操听到这,突然转过头,他没想到徐庶居然能在给刘备的信中提及自己对他的优待。

难道他……

最后,程昱念道:“将军知遇之恩,庶来世自当结草衔环相报,惟愿此生再不与将军相见。”

程昱:他奶奶的,这通贼的书信,怎么比我表忠心的书信还要肉麻?

众人都明白,若是再相见,便是刘备被曹操押解进京了。只是这话写下来,颇有断情绝义之嫌。

曹操则是一把坐到了椅子上:“徐庶不仅是个忠义之人,还是个厚道之人啊。他不愿意为我去对付刘备;同样不愿为刘备来对付我。我险些错怪了这样一位君子,真是大错特错。”

张谦:没想到吧,我就表达了一个意思——刘备,你不要再与我联系了,我怕曹操误会。

“诸位如何看待此信啊?”曹操往椅子上一躺,这徐庶没有全心全力为刘备献策,反而在信中抬了自己一手,这让曹操觉得自己的真心付出都是值得的。

不就是给故主写了一封信吗,忠义之心可以理解,这样的人以后用起来才放心嘛!

他要是对故主的密信不管不顾,曹操倒是要担心徐庶是个市井名利之徒了。

小说《三国风云录:我纵游天下看活史书》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最新更新
继续看书

同类推荐

猜你喜欢